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小學教育畢業(yè)論文

小學語文教育之兒童文學評析論文

時間:2022-10-09 22:55:36 小學教育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教育之兒童文學評析論文

  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有著天然地聯(lián)系。兒童文學所包括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念與語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重合的,同時兒童文學還是小學語文教材一種重要的、又是很好的呈現(xiàn)方式。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課標的實施,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將會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育之兒童文學評析論文

  一、兒童文學與小學生

  小學生的年齡大約在7到12歲左右,正處在生理、心理飛速發(fā)展的時期。他們渴望了解世界上的一切,而在他們學習了文字,會閱讀、會寫作之后,這種求知的需要變得更為強烈。在探求新知識方面,他們除了靠像幼兒直接的感覺外,還能憑借具有無限的潛力的手段——閱讀,去間接地認識世界。而兒童文學應當適時地滿足童年時期兒童的這一需求。通過語言塑造的藝術形象,幫助他們擴大眼界。

  這一時期兒童文學的作用依次為:

  1.認知作用

  認知作用,即通過兒童文學幫助兒童了解社會和人生。初步認識社會是適應社會的必要條件,這一時期的兒童文學可以用對社會、人生的反映和認識,為兒童認識社會和人生提供范本和模式。高爾基在童年時代閱讀了大量文學作品,這對他日后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有著重大意義。兒童文學這時的任務就是通過不同的藝術手段,借助孩子形象思維的特點,幫助他們認識廣闊的世界。

  2.教育作用

  兒童文學的教育手段是藝術形象。它不同于教科書,它是通過作品中塑造的藝術形象來影響和感染孩子,用文學和藝術的美去打動孩子的心。不僅要讓孩子從理性上獲得認識,在感情上更要有所激動,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教育。

  3.審美作用

  凡是文學作品都應該是美的,沒有美就沒有文學。兒童文學是文學的組成部分,它不僅同樣依循美的規(guī)律,使作品充滿各種形態(tài)的美,并且由于是為孩子而創(chuàng)作的,所以更應該強調藝術的美。用兒童文學培養(yǎng)孩子對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感受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他們的生活情趣。

  4.娛樂作用

  好的文學作品大多具有愉悅人心的作用?鞓,不僅能夠振奮孩子的精神,還有利于他們的生長發(fā)育,對于他們的身心健康和自信心的增強,都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成人在有憂慮和煩惱的時候,需要發(fā)泄和排遣,孩子同樣也會有很多不順心的事。學習上的壓力、老師的批評、同學的誤解、家長與之存在的代溝、自身的逆反……都會造成孩子的苦惱、壓抑和焦躁。如果這時不讓孩子宣泄和釋放,勢必會使孩子形成心理問題。那么,具有濃厚娛樂性的兒童文學作品,則為孩子提供了宣泄和轉移的可能性,使他們的心理得到平衡與順利發(fā)展。

  二、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

  教育是一個過程,是全方位的,面對著教育對象——兒童,面對著教學內(nèi)容——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師能否順利地完成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主要取決于教師們兒童文學素養(yǎng)的高低。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對于教材中兒童文學作品的處理,不應該只停留在字、詞、句、意的理解上,也不應該滿足于教會學生分析課文的段落層次、中心思想等,而應該進一步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獨特的美質,提高學生對文學藝術的審美能力。

  興趣是入門的先導。小學生活潑好動、興趣容易轉移,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變換多種手法,始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兒童難以壓服,卻容易被吸引。故事是吸引兒童的重要手段。兒童文學故事性強,利用得當,會很好地調動小學生的課堂情緒。比如,教師可以在每節(jié)課開始,作為導語給學生們講一個故事,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必要的時候講一個童話調節(jié)課堂氣氛,可以將長篇故事分成若干部分每天講一點以造成懸念吸引學生等等。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涉獵了大量的童話、故事或小說,也就在相當程度上掌握了課堂的制動權。

  要想使小學語文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課堂講授能力

  兒童文學的教學與其他文學作品的教學,有著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兒童文學作品的體裁和它的講授方法的與眾不同。講好兒童文學作品的關鍵,就是聲情并茂地朗誦。因為朗誦是一門藝術,它是作品的再創(chuàng)造。通過朗誦,可以使作品增光添彩,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作品的感情。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掌握這項基本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誦,使語言和文字變成生動的畫面,以更好地感染學生。教師通過泛讀、教讀、背誦、配樂朗誦、分角色朗誦或分組比賽朗誦等形式,幫助學生來理解和感受作品的美。

  2.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鑒賞能力

  兒童文學鑒賞,是人們在閱讀兒童文學作品時的一種特殊的精神活動,是由閱讀兒童文學作品引發(fā)的一種審美活動。說它是精神活動,是要求鑒賞者在閱讀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體驗作品提供的藝術形象,發(fā)掘藝術形象的內(nèi)涵和意義。并借助自己的生活積累,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來補充、豐富、擴大作品中的形象,對藝術形象進行再創(chuàng)造,說它是審美活動,是因為它能讓鑒賞者在閱讀過程中,求真、向善、愛美,在鑒賞過程中,培養(yǎng)正確的是非觀、善惡觀,從而激發(fā)起對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追求。

  3.閱讀兒童文學與寫作能力

  作文是發(fā)展學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徑。審視目前的語文教學,中小學生普遍畏懼作文。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課外缺乏閱讀。因為學生閱讀多了,自然有一種要表達的沖動,喜歡兒童文學的小學生往往擅長講故事,而且繪聲繪色,形象生動。同理,他們也往往擅長寫作文,而且內(nèi)容較為充實,語言比較通順生動。這就是兒童文學對作文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我們說作文是讀出來的,是練出來的。而小學年齡段的兒童,理性思維比較弱,偏于感性思維,閱讀的對象一般是兒童文學,即便是科學文章,往往也是科學小品,科學童話,這也屬于兒童文學。即便是歷史讀物,也一般是歷史小故事,語言淺近生動,通俗易懂?梢哉f,兒童文學是激發(fā)小學生作文興趣的重要手段。

  新的課程目標要求:小學高年級階段,能夠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這就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生活和想象力。那么教師也相應地要把生活引進作文教學,又要設法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課外閱讀、作文指導等方面有機地融入兒童文學,讓文學之美浸潤小學生的心靈,豐富小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小生的想象力,潛移默化地形成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教育之兒童文學評析論文】相關文章:

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的論文10-11

兒童文學下的小學語文審美教育論文10-11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論文10-11

論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論文10-10

兒童文學中小學語文教育的地位的論文10-11

簡談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論文10-10

兒童文學之重要性論文(精選10篇)08-29

關于兒童文學的論文10-26

小學語文賞識教育思路論文10-10

小學語文的安全教育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