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教育中批評手段的合理運用論文
在教育過程中批評是常用的手段之一。雖說批評能制止一些不良現(xiàn)象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同時它也是一種希望,是一種關注,是一種促進。但對孩子來說,他們的天性喜表揚,厭批評,怎樣能使批評變得“忠言不逆耳,良藥不苦口”,達到批評想獲得的最佳效果,本文就教育者應避免濫用批評,應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實施批評這一教育手段來進行簡單論述。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而孩子正處在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對未來充滿希望,對什么都想嘗試,而且對真假、善惡分辨能力還很弱的時期,所以不可能不犯錯誤,重要的是在孩子犯錯后怎樣對其進行批評教育。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在教育孩子時,批評比表揚還要高深,因為批評一定要講究方法,這是一門藝術,你用得好它比表揚的效果還有用!币虼耍诮逃⒆由,作為教育者在進行教育的時候,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tài),更要謹慎地使用“批評”這一教育手段。
一、在教育中不能濫用批評
為了糾正孩子的錯誤,指導孩子去做應該做的事情,有時批評孩子是必要的,但在言語、態(tài)度以及方式方法上都要謹慎,千萬不可“太隨便”,免得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難堪,產(chǎn)生自衛(wèi)和反抗的心理。在教育中不妥的“批評”表現(xiàn)形式很多,現(xiàn)略舉幾例供同行借鑒。
1.任憑不良情緒向孩子發(fā)泄式的批評
某種原因引起自己的情緒不好時,就會看什么都不順眼,常常會想到要使孩子以后不要像我這樣“事事不順”,就要對孩子嚴加管教。在這樣的情緒下,看到孩子做的少有點不中意的地方就會大聲嚷嚷:“你不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你不‘怎樣怎樣’,以后就會‘怎樣怎樣’……”。沒有考慮到用這種教育方式,最容易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同時孩子也會被“感染”,當孩子的情緒不良時也會拿自己的小伙伴當作出氣筒,甚至向老師和家長發(fā)泄。因孩子的表現(xiàn)或多或少都帶有老師和家長的“原形”。一個好的老師(或家長)在自己受到挫折心情不暢時,應該冷靜、理智地對待孩子,孩子是無辜的,不能把孩子當出氣筒。
2.貼標簽、翻舊賬式的批評
比如,因少數(shù)孩子總是不擅長做數(shù)學應用題,老師就隨口說孩子笨,還把孩子過去的所有錯事重新數(shù)落一遍。這樣就會強化孩子的逆反心理,覺得自己只要犯了錯誤,或者在某方面做得不好,就永遠無法擺脫老師對自己的“看法”。既然擺不脫,再努力改進又有何用,學生就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專和老師對著干。誰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誰都會犯錯誤,不要因為一次錯誤或某方面不善長就給一個孩子“判死刑”。要客觀的對待孩子的弱項或錯誤,不要偏激。批評讓其清楚地看到自己錯誤的嚴重性;并且向他傳授攻克弱項的方法以及應達到的目標,讓其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能嘗到攻克弱項或改正錯誤取得進步的甜頭,以增強其彌補不足或改正錯誤的信心。如果孩子已付出了努力、嘗試去改過,就算不能立即生效,老師(或父母)的也不必氣餒,可以從旁鼓勵,告訴孩子他的努力不會白費。
3.不分時候和地點的批評
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自尊。所以,當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注重選擇適合的時間和地點,在大庭廣眾或當著親友面前批評孩子實在會使孩子太難堪了,就算出發(fā)點是良善的,所指出的地方是合理的,但在這種情形下無論誰都無法接受。孩子當時心里所產(chǎn)生的反感和憤怒使他們無法客觀地去檢討自己的錯誤,更不可能虛心地接受別人的意見。有時孩子覺得有些批評是和合理的,但在眾目睽睽下太不給情面了,為了保持自尊心,他們不得不強詞奪理,提出很多理由來辯護。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和孩子雙方都很難下臺,結(jié)果當然是非常尷尬的。這樣的批評孩子的結(jié)果當然也是事與愿違。老師在批評孩子是希望他們能改過。為了收到理想的效果,作為老師的就要不僅注意自己在批評孩子時的態(tài)度和語氣,同時,更應該注意時間和地點。
4.批評應當及時和適度
孩子(小學生)不良習慣的形成,直至犯錯誤,都是由平時一點一滴開始累積的,他們做了一件事后往往很快就會忘記了。因此,在孩子萌發(fā)不良行為—在錯誤出現(xiàn)之前時,就應該及時地進行糾正。老師對孩子的批評教育應該趁熱打鐵,否則就會錯過糾正行為的最佳時機,即使是適當?shù)呐u也起不到應有的最佳效果。另外,批評孩子切忌“喋喋不休”,重復念叨多了反而會使孩子的“耳朵長繭子”,適度的批評才能起到應有的教育效果。
5.不問緣由、不分青紅皂白
老師或家長在批評孩子之前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因,不能偏聽偏信,在沒有證實、孩子沒有承認錯誤的情況下草率地批評孩子,只會使孩子感到委屈,也有損于老師或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批評時一定要讓孩子做到心服口服,這樣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所以老師或家長一定要講究方法。當孩子經(jīng)常不接受你的批評時,作為老師或家長是否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好好反思一下呢。
總之,濫用批評的結(jié)果是沒有真正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引起了負作用。我們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批評孩子,批評與否,孩子的老師或家長都要有一個清晰的把握。
二、批評要講究方式方法
批評和表揚一樣都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批評的目的有二,一是教育本人,二是即教育本人又叫班上同學引以為戒—俗話說“殺雞駭猴”。目的不同,采用的批評方式也應不同,其一,多采用個別談話的方式,其二,在班上或在全校的大會上公開實事——“對事不對人”的批評,或者指名道姓的批評。
選擇什么樣的批評方式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要想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以下的幾點是主要的:①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要考慮孩子的心里特征和個性特點進行批評,抓住恰當?shù)慕逃龝r機并選擇適當?shù)姆绞竭M行,做到以情感人;②要講究實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能縮小,批評要擺事實講道理,做到以理服人。尤其公開的批評,否者會給幼小心靈造成太大的傷害,對孩子的以后成長是非常不利的。③要注意批評的立場,因此批評學生時要考慮批評的角度,不能從教師的角度橫加指責,不能從影響班級的聲譽加以批評,這樣受批評的學生容易反感。而應該站在受批評學生的角度,考慮受批評學生的思想、學習、未來以及其他學生對其的看法來批評,或者是從其父母的角度,要為父母考慮,為父母爭氣,消除父母對其的擔心提出批評,小孩就容易接受。牢記:怎樣才能使我們的批評時時處處都落實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個出發(fā)點上。
總而言之,作為教育孩子的家長或教師,只要齊心協(xié)力,勤于鉆研,講究教育的藝術,我們的教育工作就一定會做得越來越好。
【小學教育中批評手段的合理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中的批評教育探討論文10-10
小學教育教學中賞識教育的運用的論文10-10
小學班級管理中賞識教育的運用的論文10-10
情感教學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運用論文10-10
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運用論文10-11
關于企業(yè)盈余管理合理運用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