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教學論文
陽光孕育著花草,大地孕育著樹木,溪水孕育著魚兒,而最無私的愛是您也曾經(jīng)孕育著我們,給了我們最初的教育。下面是漢語拼音教學論文,歡迎參考!
第一篇:一年級學生如何學好漢語拼音
摘要:漢語拼音是針對漢字的普通話讀音的一種表音符號,對于普通的小學生而言屬于比較難讀、難記、易混、易忘的一部分知識。
但是這方面知識比較基礎,并且對幫助學生擴展?jié)h字數(shù)量,以及進行閱讀訓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針對于此,筆者通過本文就如何使一年級學生學好漢語拼音進行詳細地討論,提出了多種幫助學生掌握拼音的教學辦法,其中包括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教給學生拼讀方法是前提,充分利用多媒體學習拼音,讓學生在成長的快樂中學習拼音,供各位小學語文教師參考。
關鍵詞:一年級;語文教學;漢語拼音
一、引言
漢語拼音對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是一種無法替代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步。
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小學,此時讓學生打下扎實的拼音基礎,對于之后的語文學習,以及更加快樂地在生活中成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學大綱要求一年級的學生在一年級要能夠讀準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并且能夠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雖然漢語拼音對大人而言十分簡單,但是對一年級學生來說相比日常接觸的事物十分抽象。
一年級的學生還處于對世界的認識階段,更加能夠在直接的觀察中認識和獲取知識。
于是拼音對大多數(shù)一年級學生來說或多或少地或產(chǎn)生枯燥的感覺,所以要實現(xiàn)讓學生在快樂成長中學到知識的目標,人們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其學習的動力。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童年階段,對一切都充滿著好奇,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握住學生的對新知識的好奇心理,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程導入階段,營造生活情境,引領學生思維,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產(chǎn)生求知欲望。
比如可以抓住學生在生活中有許多字不認識從而不方便認識周圍和不能好好玩耍的心理,可以通過一些生活中使用拼音的例子,吸引學生進入狀態(tài),對這種比較抽象的符號產(chǎn)生興趣,從而在學習的時候更加具有動力。
而且學生還會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練習使用拼音,從而鞏固其掌握的程度。
并且由于孩子生活的地域不同,在入學時經(jīng)常滿口的方言。
漢語拼音的教學是普及普通話的重要方法。
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編一些發(fā)音不準而鬧笑話的故事,利用小學生喜歡聽故事,并且對故事記憶非常深刻的心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并且強調(diào)普通話在中國的語言文化中的國語地位,以及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三、創(chuàng)設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第一,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隨著數(shù)學和科學方面的學習,以及年齡的增長,生活經(jīng)驗的增加,抽象思維能力才逐漸發(fā)展起來。
要讓一年級學生完成抽象的拼音符號的學習,如果采用其他科目經(jīng)常采用的直接教學的方法,很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把抽象的拼音知識形象化,要想辦法把枯燥的拼音符號,變成貼近生活的直觀、形象的東西,從而易于學生接受。
比如,首先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法,通過動畫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拼音的印象。
如果還有對拼音混淆的學生,就更進一步通過手勢的形式,幫助學生練習。
第二,教給學生拼讀方法是前提。
對一年級學生而言,掌握學習方法十分重要,在這里指的是拼讀方法。
掌握了拼讀方法,再加上之后閱讀一些帶拼音的有趣的童話故事書,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各個抽象的拼音符號,并在學習中,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獲取知識的欲望。
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并且對于一些地方方言中,卷舌翹舌音不分,或者前鼻后鼻音不分比較嚴重的的地區(qū),可以在課上幫助學生練習各種發(fā)音,并且挑選發(fā)音標準的學生領讀,從而幫助學生練好拼讀。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體學習拼音。
許多學校都已經(jīng)普及了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
對于有條件的學校,建議使用多媒體教學。
因為小學生大多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使用多媒體教學更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并且目前已經(jīng)有許多為多媒體教學開發(fā)的教學資源,比如《快來拼音》等。
第四,讓學生在成長的快樂中學習拼音。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
對小學生而言,最成功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一定是讓學生在快樂的成長中學會知識。
因此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他們對所學的知識產(chǎn)生興趣,顯得十分重要。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注意多給學生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使得他們有機會表達自己,從而在內(nèi)心中獲得成就感。
學生大多喜歡表揚,而不是批評,當學生在某方面表現(xiàn)良好的時候,應該及時給予表揚。
同時亦可以多給學生一些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比如評選“拼音小王子”、“拼音小公主”,或者讓學生當一回小老師,還可以組織小組比賽,評選“最佳拼音戰(zhàn)隊”。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是為了增加學生們之間的知識交流,鞏固新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成就感,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的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學會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結束語
在一年級的教學中應盡量采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從而保證學生在各方面都能夠保持個性,快樂成長,在歡快的氣氛中獲取豐富的知識。
要想使小學生掌握漢語拼音,固然需要客觀上的幫助,而終歸還是要通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來實現(xiàn)。
因此如何讓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從而信心百倍地實現(xiàn)漢語拼音教學的目標,應該成為小學教師不斷探索的主題。
參考文獻:
[1]裴博研.如何讓一年級學生學好漢語拼音[J].中國校外教育旬》,2015(4):180-180.
[2]左玉榮.小學低年級學生漢語拼音教學淺論[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3(1):72-74.
[3]胡艷歌.淺談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策略[J].才智,2015(5)
[4]馬月秋.如何激發(fā)低年級小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J].學周刊,2012(4):188-188
[5]白金聲.注音識字提前讀寫——三十年前的一項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實驗[J].小學語文教學,2011(34):60-61.
第二篇:農(nóng)村地區(qū)的漢語拼音教學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漢語拼音是學好語文這一重要交際工具的基礎。
但是農(nóng)村地區(qū)的漢語拼音教學情況并不容樂觀,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本文針對農(nóng)村地區(qū)漢語拼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學校、教師、家庭、社會等方面入手,運用調(diào)查研究等科學的研究方法,分析并提出了改變現(xiàn)狀的策略,以期提高農(nóng)村地區(qū)漢語拼音的教學水平。
一、農(nóng)村地區(qū)漢語拼音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1.師資力量薄由于地區(qū)差異,農(nóng)村地區(qū)學校往往留不住有經(jīng)驗的老師,大多數(shù)是年齡大的和剛畢業(yè)的新老師。
年齡大的老教師大多普通話不太標準,拼音字母也很難讀準;年紀小的新老師往往經(jīng)驗不足,拼音教學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拼音教學效果不是很好,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就不太好了。
老師的不成熟,直接給孩子們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所以,要教好孩子,老師必須先成熟起來。
2.教學時間短一般學校的拼音教學時間是一個多月,中間還有一周國慶節(jié),所以時間是非常緊張的,正因為時間緊,所以有不少的鄉(xiāng)鎮(zhèn)學校主觀地加快教學進度,而部分老師為了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就顧不了教學質(zhì)量了,一味地趕教學進度,而一年級學生都是些剛開始學習的孩子,自己還不知道復習鞏固,所以漢語拼音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3.家庭教育缺在農(nóng)村地區(qū),70%的學生是留守兒童,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年邁的爺爺奶奶在家。
人老了,眼又花,耳又聾,加上“隔代親”,管起兒孫來,不好使喚。
而且有些小孩根本不聽爺爺奶奶的,隨你吼破喉嚨,他就是不聽,有的即便聽了,也是應付了事,快快地寫完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隨口讀一讀拼音字母。
至于讀熟字母,熟練拼讀音節(jié),就沒有這份心思了。
年輕一點的爺爺奶奶,白天要干農(nóng)活,又要操勞小孩吃的、睡的,忙到晚了也累了,能叫小孩完成作業(yè),已經(jīng)算是合格家長了。
二、改變農(nóng)村地區(qū)漢語拼音教學現(xiàn)狀的策略
根據(jù)上面的分析,農(nóng)村地區(qū)漢語拼音的教學確實很難,但是現(xiàn)狀并非無法改變。
通過我的觀察和分析,再加上我的教學摸索,我覺得在農(nóng)村地區(qū),改變目前漢語拼音教學現(xiàn)狀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1.拼音教學的教師要重視這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學校管理層應該加強重視,制定出吸引人才的措施,至少不能讓本校有豐富經(jīng)驗的教師人才流失;另一方面,教師自身應不斷學習,提高自我,比如說多學習名師的教學方法、平時多研究現(xiàn)狀、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尋找適合的教學方法等。
2.拼音教學的時間要合理在農(nóng)村,由于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家庭教育跟不上,教學設備簡陋,這樣加大了拼音教學的難度,如果拼音教學的時間多一些,那么,老師們就能更充分地去教學生了,可以合理地訓練學生讀準字母的音,訓練學生拼準音節(jié),
掌握兩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拼讀去讀熟一些短文和詩歌,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此,我提議:在農(nóng)村,漢語拼音的教學時間為兩個月左右,也就是九、十月。
3.拼音教學的方法要靈活要保證農(nóng)村拼音教學的質(zhì)量,最重要的還是教學方法。
根據(jù)實際情況,我覺得以下幾種教學方式的教學效果還不錯,而且適合推廣:(1)創(chuàng)設意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倪海曙說過:“對于孩子來說,學習的最大動力,第一是興趣,第二是興趣,第三還是興趣。
”而教學實踐也證明:興趣是學好漢語拼音的關鍵。
在教學中,善于發(fā)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要可用“以圖激趣”和“說唱記音”兩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比如“以圖激趣”法,在教學《2iuü》時,教師可從課本上的情境圖入手,從“你們看到了圖上有什么?”“它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和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三個字母寶寶之間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等幾個角度來引導學生觀察圖片,
激發(fā)他們學習i、u、ü三個韻母的興趣,然后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講一講這幅情境圖,最后帶領學生讀一讀兒歌:小螞蟻,要過河,烏龜伯伯把它馱。
學生邊思考邊說,還學習兒歌,這種教學方式直接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這樣的情境圖在漢語拼音每課都有,且都富有啟發(fā)性、與教學內(nèi)容聯(lián)系較大,因此教師可以學習使用這種方法來教學漢語拼音。
(2)編創(chuàng)游戲,開展愉快教學。
7、8歲的兒童天真活潑、喜唱好跳,根據(jù)這一年齡特點,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利用兒童智力發(fā)展的最佳時期,克服“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蘊含的快樂因素,把歡樂引進課堂。
主要可根據(jù)教材,積極尋找教材內(nèi)容存在的快樂因素,因地制宜地開發(fā)游戲,把游戲和競賽引進課堂。
比如“碰碰碰”游戲法,是一個主要用于音節(jié)拼讀的游戲。
在教學b-a→ba時,由于這是第一次接觸聲韻相拼,是個重難點,于是我準備了兩個分別寫有“b”和“a”的頭飾,分別請兩位同學佩戴,并請這兩位同學上臺。
教學時,先請同學大聲呼叫說他們的“名字”,然后兩位學生相碰撞,表示聲母b和韻母a相拼,得出ba。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善于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開發(fā)一些新的、有意義的小游戲,而切忌把一種活動“貫徹”到底,今天“開小火車”,明天“開小火車”,長此以往,學生的積極性就會減退;也切忌一節(jié)課使用太多游戲,以免喧賓奪主,忘記游戲只是幫助學生學習的工具而已。
漢語拼音教學是一個基礎內(nèi)容,漢語拼音的學習質(zhì)量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
雖然其內(nèi)容枯燥乏味,學習氛圍差,雖然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但是只要社會、家庭、學校共同努力,尤其是教師如果能夠積極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彌補內(nèi)容的乏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樣能夠讓漢語拼音的學習成為歡樂的海洋,農(nóng)村地區(qū)的漢語拼音教學同樣能夠取得較好的成果。
第三篇:國外學生漢語拼音教學
摘要:印尼語(bahasaIndonesia),即印尼化的馬來語廖內(nèi)方言,屬于南島語系,是印度尼西亞的官方語言,屬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
全世界大約有4280萬人使用這種語言,還有1.55億人將印尼語作為第二語言。
筆者在印尼馬魯古安汶的實地教學中發(fā)現(xiàn),印尼語的發(fā)音中存在許多與漢語拼音相近的發(fā)音,此發(fā)音的相似度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漢語拼音中的發(fā)音。
研究發(fā)現(xiàn),按照難易程度調(diào)整傳統(tǒng)漢語拼音學習的順序,不僅可以讓安汶當?shù)貙W生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發(fā)音,且在與當?shù)卣Z言相結合的過程中對印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有一定的正遷移效果。
關鍵詞:印度尼西亞;漢語拼音;漢語教學
漢語拼音被認作漢字的一種工具教學,按照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初學者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學習才能掌握漢語拼音。
其中,單韻母的教學一個星期左右,聲母的教學用三個星期左右,復韻母教學也是大約需要三個星期左右。
漢語拼音從識記字母,糾正發(fā)音到指導書寫這一段過程需要一段較長的教學周期。
傳統(tǒng)教學方法很容易導致外國學生感覺到困乏與單一,這極度影響了他們學習中文的興趣,也對今后中文的學習蒙上了一層陰影,所以如何快速有效的學好漢語拼音成為了海外莘莘學子學習漢語的一道門檻。
印尼學生的母語主要以印尼語,英語為輔,由于學生在學校里家庭中最初接觸到的是拉丁文形態(tài)的印尼語或英語的字母,而作為象形文字的漢語可謂“天書”般的存在。
雖然中國目前的現(xiàn)代標準漢語是也是采用拉丁文來編寫漢語拼音,可漢語拼音的字母表與印尼語的字母表有著截然不同的發(fā)音,這無疑對學生是習得漢字之前的一項挑戰(zhàn)。
漢語拼音字母的發(fā)音與印尼語發(fā)音本身存在極大的矛盾,這無疑造成了兩個新知識點在同時或前后介入時造成了學生認知上的困難。
那么如何緩和此矛盾,漢語教師通過怎樣的方式方法對傳統(tǒng)的漢語拼音教學模式進行調(diào)整,達到因地制宜,有效緩解學習矛盾是筆者在一直思考的問題。
筆者在印尼馬魯古群島安汶市的培德學校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了一套較為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化解此沖突,即通過收集當?shù)赜∧嵴Z發(fā)音音素為樣本,研究印尼發(fā)音與漢語拼音中的相似之處,結合一定當?shù)卦~匯以及重新設定漢語拼音學習的順序,有效的總結出了一套較快較準的學習方法。
一漢語拼音的教學順序調(diào)整
在漢語里,一共有23個聲母,6個單韻母,9個復韻母、5個前鼻音韻母、4個后鼻音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以及4個聲調(diào)(輕聲無升無降暫時不納入聲調(diào)中)。
按照中國小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正常順序,一般學習漢語拼音的順序為“1聲母”、“2單韻母”、“3復韻母”、“4前鼻音韻母”、“5后鼻音韻母”、“6整體認讀音節(jié)”。
針對印尼安汶地區(qū)的發(fā)音特點,調(diào)整學生學習漢語的順序為“1字母表”、“2單韻母+聲調(diào)”、“3后鼻音韻母”、“4前鼻音韻母”、“5復韻母”、“6聲母”、“7整體認讀音節(jié)”。
(一)字母表
通常漢語老師在進行漢語拼音教學設計時,習慣采用中國傳統(tǒng)式漢語拼音教學順序,在教學設計中不會教漢語拼音的字母表。
然而在新教學設計中將字母表放入首位學習,首先可以快速有效讓學生清楚認識到雖然拼音與印尼語相同,但是發(fā)音卻各異的特點,其次,在強烈對比之中可以習得大部分拼音的基礎發(fā)音,這對之后的聲母韻母的學習起到了一定正遷移的效果。
在教授漢語拼音的第一節(jié)課里首先介紹漢語拼音字母表有利于讓學生清楚將印尼的26個字母與漢語拼音26個字母做一對一的對比。
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漢語拼音的字母發(fā)音與常見的印尼26個字母甚至是英文26個字母的發(fā)音的區(qū)別,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今后學習聲母或其他拼音拼讀時有一個前概念以及對整個漢語拼音體系有一個初步了解。
(二)單韻母+聲調(diào)
單韻母是漢語拼音之中比較容易學習的一部分。
由于在印尼語中沒有ü的發(fā)音,所以在6個字母之中,除了ü之外,其余的a、i、u、e、o都能順利學會其發(fā)音規(guī)律。
在普通話中有四個聲調(diào),第一聲稱為陰平,用“ˉ”表示,如mā;第二聲稱為陽平,用“ˊ”表示,如má;第三聲為上聲,用“ˇ”表示,如mǎ;第四聲稱為去聲,用“ˋ”表示,如mà。
漢語中還存在著一種特殊聲調(diào),叫做輕聲,有時也叫第五聲,在漢語拼音中不標調(diào),例如嗎mɑ,但在實際教學中通常我們稱聲調(diào)為漢語拼音的四聲。
輕聲雖然能夠起分辨語義的作用,但是通常不列入漢語“四聲”之一,正是由于有漢語拼音四聲的加入,才使得漢語拼音如此的復雜且多元化,四個聲調(diào)是正常重音音節(jié)的音高形式。
譬如在音高上,輕音只有音區(qū)特征,而聲調(diào)卻還有曲拱性的特征。
由于每個漢字由韻母和聲母配合構成一個音節(jié)構成,在韻母上部應該標出聲調(diào),而印尼語是沒有聲調(diào)的語言體系,這一特性導致印尼學生學習聲調(diào)時,很容易出現(xiàn)將全部漢字拼讀成一聲,筆者在實際考察中發(fā)現(xiàn)通過四個最常用的親屬稱呼的詞語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完成聲調(diào)的學習,快速領悟漢語“四聲”的技巧。
1、一聲(陰平)+輕聲,提供詞語“媽mā媽mā”2、二聲(陽平)+輕聲,提供詞語“爺yé爺yé”3、三聲(上聲)+輕聲,提供詞語“奶nǎi奶nai”4、四聲(去聲)+輕聲,提供詞語“爸bà爸ba”
(三)后鼻音韻母
在漢語拼音中一共有4個后鼻音韻母分別是ang、eng、ing和ong,這四個韻母的發(fā)音對于印尼學生而言可以說是毫無障礙,因為在印尼語的詞匯中我們可以輕松的找到相對的發(fā)音,
例如:orang(人)中的ang,mendengar(聽)中的eng,dinding(墻壁)中的ing,tolong(請)中的ong,印尼語詞匯中有著大量的ang、eng、ing和ong的因素,所以對于印尼學生而言,后鼻音韻母掌握起來較為容易。
(四)前鼻音韻母
漢語拼音中一共有5個前鼻音韻母,他們分別是an、en、in、un和ün,由于在印尼字母中沒有這ü個發(fā)音,所以在前鼻韻母中除了韻母ün之外,其余4個前鼻音韻母均可以在相應的印尼語詞匯中找到相同的音位。
例如:an與印尼語中angguk(點頭)因素相近;en與印尼語中的entah(不知道)因素相近;in與印尼語中indah(美麗),inggris(英語)的因素相近;un與印尼語中的untuk(為了…對…)的因素相近。
(五)復韻母
漢語拼音中一共有9個復韻母,分別是ai、ei、ui、ao、ou、iu、ie、üe和er。
除了含有字母ü的復韻母üe在印尼語中找不到相應的發(fā)音,其余的發(fā)音均可以找到相同或相仿的發(fā)音,筆者在研究印尼馬魯古安汶地區(qū)方言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安汶地方方言中有一些地方詞匯與漢語拼音的發(fā)音也是一致的。
例如:ai與印尼語中的lain-lain(等等);ei與印尼語中的Mei(五月)、安汶方言Beta(我)、ose(你)以及英文外來詞make-up(化妝)中的ei相同;ui和ao與印尼語安汶方言中的kuipao(包子)發(fā)音相同或者是Buih(泡沫);ou與印尼語cowok(男人)ow發(fā)音相仿;er與印尼語中的bekerja(工作)中的er發(fā)音相同。
剩下的三個韻母iuieüe,在印尼語中無相仿的發(fā)音,較其他韻母而言學習起來比較困難。
(六)聲母
在漢語拼音中個一共有23個聲母,分別是b、p、m、f、d、t、l、n、g、k、h、j、q、x、zh、ch、sh、z、c、s。
在學習發(fā)音時,印尼的學生學習聲母遠比學習韻母發(fā)音要難許多,其中聲母中最困難的發(fā)音是zh、ch、sh;其次是兩組發(fā)音,分別是d和t以及g和k。
由于在印尼語的發(fā)音中沒有漢語拼音中所謂的翹舌音,所以導致印尼的學生在zh、ch、sh的發(fā)音上及其困難,對于平舌音和翹舌音也很難區(qū)分。
相對而言平舌音z、c、s的發(fā)音幾乎沒有問題;其次是d和t以及g和k,這兩組發(fā)音,例如:漢字“他tā”tā,學生很容易讀成dā,漢字“哥gē”很容易讀成kē。
(七)整體認讀音節(jié)
在漢語拼音中一共有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
整體認讀音節(jié)是印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過程中最困難的一個部分,所以筆者將其放置最后第七部分。
早已經(jīng)習慣了音節(jié)拼讀的印尼學生會通常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停留在一個問題上就是多字母的組合之后未能形成全新的發(fā)音而是取其中一部分字母的發(fā)音,例如,zhi為什么不發(fā)”zh+i=ji”這樣的疑問。
我們知道漢語拼音中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韻母是作為聲母的延長音來處理,所以zhi只是延長了聲母zh的發(fā)音,而不是拼讀成例如“知zhī道dào”應該讀作zhīdào,而不是讀成“雞jī到dào”。
整體認讀音節(jié)打破了印尼語中“所見即所讀”的規(guī)則,這也使得整體認讀音節(jié)成為印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中最困難的一部分。
二小結
在初期學習漢語時,由于受到印尼語的影響,印尼學生往往最大的問題不是記住了多少個漢字,而是在初識漢語拼音時沒能弄清正確的漢語拼音的讀法,導致學生在語言輸出時形成“能看懂卻聽不懂”的隱患。
筆者作為一名孔子學院漢語志愿者老師,在印度尼西亞馬魯古安汶市的任教過程中,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總結出針對印尼學生學習拼音時的困難的難易程度重新設計了這套更適合本地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順序。
后期與當?shù)貪h語教師Debby經(jīng)多次商榷之后也將此新教學設計實際運用在了教學過程中,現(xiàn)已在當?shù)厝A語課程上取得了一定良好的反應,這套適合印尼本地學生快速認識了解漢語拼音的教學指南,其中若有不足之處還望大家共同改進。
【漢語拼音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漢語拼音教學研究論文11-15
漢語拼音信息技術教學研究論文09-30
漢語拼音教學教案01-26
關于漢語拼音教學教案10-08
漢語拼音dtnl的教案教學設計10-07
小學漢語拼音教案教學設計10-07
漢語拼音ɡkh教案教學設計10-07
漢語拼音復習教案教學設計10-07
漢語拼音教學教案15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