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乘涼的隨筆散文
夏日的太陽炙烤著田野,年輕時候的父親在地里頂日割麥,汗珠不斷的從額頭滑落,衣服濕透貼在身上。母親抱著弟弟給父親送水,幫父親捆麥子,我跟著母親來到地頭。忙碌的夏季,田野里都是搶割麥子的人們,樹蔭下,大孩子哄著小孩子玩耍。金黃的麥浪隨風(fēng)起伏,鐮刀飛速的將麥浪一點點變成麥捆,一個個麥捆站在麥茬上,觀望著夏日烈陽里勤勞的人們……
夏天的傍晚,炙烤大地的太陽收起了它的熱烈,村子的人們吃完晚飯,陸續(xù)拿著凳子出來乘涼,或是在自家門樓下,或是在門外的巷子,或是在村口的樹下……
割了一天麥子的父親把麥捆拉回碾打的場里堆起來,疲憊地回到家里,洗洗手臉,吃了晚飯,稍歇一會,背起半身癱瘓的奶奶,母親拿上凳子,把奶奶背到村口的桐樹下乘涼。
80年代初,沒有風(fēng)扇,沒有蚊香,夏日傍晚的村子,乘涼閑侃是勞累一天的放松時刻。
村口邊的土壕里有旱蘆葦,人們稱它為“羽枝”,它開的穗可以做微的小掃把,掃炕或掃鍋臺。蘆葉在傍晚隨風(fēng)作響,大孩子們就跑到蘆葦里抽穗玩!
桐樹下乘涼的人很多,吹著風(fēng),聽著葦葉的沙沙聲,很是愜意!年輕的女人們納鞋底、納鞋墊,聊著家常。孩子們或在一旁聽,或是玩耍。男人多數(shù)都去村子中間的井房下棋,黑色的木刻象棋被吃掉后撞擊的聲音和人們的笑聲和在一起,總是讓人神往的。奶奶每到這時,讓父親到井房也下棋去,父親不去,繼續(xù)給奶奶扇著扇子,陪奶奶說著話。
蚊子在人多處開始瘋狂了,叮著每個乘涼的人。父親從家里找來端午插門檐的艾葉,在奶奶腳下不遠處用火柴點燃,微微的艾香渺渺升起,向周圍彌漫,蚊子聞香而逃。
碾盤上圍著孩子們,奶奶給孩子講過去鬧饑荒的故事,孩子們聽得很入神,追問奶奶怎么活下去,奶奶給他們憶苦思甜又講一些,孩子們唏噓不已,奶奶叮囑他們要珍惜糧食、珍惜現(xiàn)在……
奶奶沒上過學(xué),不識字,從小沒了父親,在有土匪的年代里和自己母親晚上睡過墳地,饑荒年代吃過樹葉等……奶奶苦命的童年回憶總是在我記憶里觸動我的心弦,每每憶起,心里總不是個滋味……
夜已深,熱已完全散盡,人們乘涼閑侃意猶未盡,時候不早了,父親就背奶奶回屋休息……
父親白日勞作,夏日晚上日復(fù)一日地背奶奶乘涼,這樣的堅持,一直持續(xù)了6年多。
村口的桐樹下,在春天里,父親背著奶奶曬太陽,奶奶聞著桐花的香味,悠然微笑著,我們陪奶奶說話,聽她說過去的事情;夏日里,奶奶聞著艾香乘涼,依舊說著那古老而真實的艱難歲月,總是叫我們珍惜有衣有食有學(xué)上的好日子。
病魔無情,奶奶在一直的治療中不見好轉(zhuǎn),于1986年夏季割麥時節(jié)去世了。父親在龍口奪食的那些天,白天搶收麥子,晚上準(zhǔn)備奶奶的后事,在勞累和悲傷里安葬了奶奶。最后聲音沙啞,棺材的土漆讓他身上出了大片的紅色皮膚過敏,加之夏收麥子過度勞累,最后病倒了……
在安葬奶奶后的好多個日子里,父親坐在村口乘涼到很晚,多數(shù)人都回屋休息了,父親還在村口的椅子上吸著煙。我去村口叫父親回家休息,他擺手讓我先回,我想父親是想奶奶了……
過了幾年,村莊陸續(xù)都搬遷到幾里外的新地方,家里的老式家具已經(jīng)殘舊不堪,留在老屋里。只有那架祖母的紡車木料結(jié)實,上面的手柄被祖輩的人磨出一段光滑的凹槽,父親將它搬至新家。
有一年,村里來了收舊家具的,說是給旅游區(qū)收,出價很高,這架發(fā)黑的紡車距奶奶去世已經(jīng)幾十年了,家里人都說賣了吧,父親沒同意。
至今,紡車還在二樓的一間儲藏室里,靜守著屋子,每隔一段時間,父親都會打掃一下灰塵,攪起手柄,聽一聽,他小時候熟悉的美妙的聲音……
【乘涼的隨筆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散文精選經(jīng)典散文隨筆10-26
散文的隨筆11-08
等的隨筆散文10-10
秋韻散文隨筆散文10-26
散文d隨筆06-25
清明隨筆散文11-05
今夏的隨筆散文10-10
等雪的隨筆散文10-10
誘惑的隨筆散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