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青草河塘的蛙聲隨筆
我又聽到久違的蛙聲了。
我從書桌前站起來,拉開窗戶,仔細地聽,“呱呱,呱呱”,在小區(qū)的池塘,在清亮的月光里,此起彼伏的蛙聲,傳的很遠。
我的思維,一下子又被激活了,這些蛙聲是如此的熟悉,如此的親切,它把我又拉回到了從前,讓我憶起那無邊的黑夜、星光、月色,還有青草池塘。
初春后,農(nóng)村的忙碌,大概是從村東頭那口老井里的水變得清涼開始。鄉(xiāng)親們把在牛屋里待了幾乎一整冬的耕牛,拉出來,在有些刺眼的陽光里,給它梳理毛發(fā),又把打麥場重新犁起,把從水井里打上來的水灑勻了,套上牛、石磙,一遍遍碾壓,直到平整、光滑,這應是農(nóng)忙的開始。
田里的麥子,一天天變黃,而村里村外的樹木,樹葉也開始變得稠密,它們裝點著村落,給玩耍其間的孩子們一個遮擋的綠蔭,或攀爬的臂膀。我家堂哥屋后的,奶奶家的柿子樹,小柿子就象指甲蓋大小,它們藏在橢圓而厚實的葉子里,一天天長大。
從村后小河引到村子里的池塘,里面的水,常常是豐盈的,里面養(yǎng)了魚,塘沿上一塊空闊的地方,往往是我和小伙伴們相聚或偶爾發(fā)呆的地方。
多少次,玩累了,我們坐在池塘邊,托著腮幫,想象著如果能象水塘里的魚一樣,自由自在該有多好?透過樹隙灑下來的陽光,照在臉上,讓人有些犯困,我們聞到了村東頭那滾滾麥浪里,一直醞釀著新生活的麥香的味道,直到大人喊著吃飯的聲音傳來,我們才拍拍屁股上的土,各自分手回家。
麥忙前農(nóng)村的夜晚,往往是清靜的,除了誰家院子里微弱的燈光以及偶爾聽到的磨鐮刀的聲音,就是那響徹云霄的蛙聲了。
我們往往從池塘開始,一直追到小河邊,在那有些潮濕的初夏,尋找一些捉魚捉蝦的樂趣,我們經(jīng)常沉迷于夜色,樂而忘返。
麥收前,神奇的很,通常會下一場雨,或大或小,有時還夾雜著大風或冰雹,甚至會把麥子刮倒。記得上初一時,一場冰雹雨,把宿舍的房頂都給砸漏了。雨過之后,河里、溝里的水,渾濁而豐沛,晚上走出來時,樹葉上的雨滴,滴在脖子或身上,一種很舒服的涼爽。
也許雨水多的緣故,水草異常豐茂,而沒有經(jīng)過修剪的河岸的草叢,正恣意生長,它把我們的布鞋打濕,甚至縱容螞蟥爬上我們的小腿。
蛙聲,通常是有節(jié)奏的。先是試探性的,幾聲清脆的間歇性的叫聲,接著,又有跟隨者,變成了群體演奏,如果這時,還沒有打擾,幾乎是在瞬間的功夫,這里就成了宏大的交響樂團,聲音高高低低,長長短短,或渾厚,或清脆,或引吭高歌,或淺吟低鳴,它們是星空下的精靈,要在芒種的節(jié)氣里,展現(xiàn)自己的歌喉,譜寫生命中華美的樂章。
如果用手電筒照過去,趴在岸邊草叢里,或在水葫蘆葉子上的青蛙,會瞪大眼睛看著你,它的眸子是明亮而清澈的,一如身邊的河水,它的腮,是翕動的,似在剛剛結(jié)束一場盛大表演,而此刻正在小憩。
它們也是靈動的吧,哪怕一點聲音,比如腳步聲,草叢里水蛇的滑動,都會讓它們敏感起來,“噗通”一聲,它們跳進水里,在水底飛快地游,又從另外一個地方浮出來。
我家東南角,原有一處我哥挖的荷塘,我總喜歡在雨后跑到那里,看圓圓而晶瑩剔透的雨珠在碩大的荷葉上滾來滾去,看那初露的粉紅的荷苞,看那剛剛從水里冒出來的,小小而象雨傘一樣的荷葉,看游動的魚,看那一群群黑色的小蝌蚪,還有端坐在荷葉上,一樣看著我的青蛙……
我跟它們是不是相識?還是許久以來就有了默契,我不得而知,但我喜歡聆聽它們的歌聲,它們的歌聲,也是一種鄉(xiāng)音吧,因為歌聲里,我總能浮現(xiàn)出炊煙、菜園、雞鳴狗吠、麥浪,還有那一汪汪的池塘……
青草,池塘,是我年少時的記憶,那一聲聲的蛙鳴,多象故鄉(xiāng)對于游子的呼喚。青草池塘,載著我們兒時多彩的夢,那響亮的蛙聲里,又有著多少鄉(xiāng)親熟知的面容……
【青草河塘的蛙聲隨筆】相關文章:
蛙聲小學作文09-01
蛙聲一片作文06-12
那聲慰藉的隨筆散文10-09
久違的冬的腳步聲隨筆散文10-11
雨霖鈴·笙簫聲咽美文隨筆10-11
叫一聲我的娘親隨筆散文10-09
小河與青草的優(yōu)秀教案10-12
青草芳菲的風景作文10-11
小河與青草教學教案10-08
那一聲聲嘮叨的親情作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