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生命浸潤于茶道芬芳中
喝是一種本能,是人體的需要,而品卻要學養(yǎng),屬藝術范疇,兩者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讓生命浸潤于茶道芬芳中。
讓生命浸潤于茶道芬芳中【1】
相傳神農(nóng)嘗百草,常餐風宿露,以天作帳,地作床,壘石為灶,拾柴為炊。
一日,他身背藤簍,又出發(fā)去采藥,走著走著,不覺口渴了,便從腰間取出陶缽,舀來清泉,放在極其簡陋的石灶上,然后點燃起柴草加熱。
因為就在樹林的旁邊,有幾片葉子正好掉落在缽中,這本來是尋常之事,奇怪的是,隨著水在慢慢的沸騰,那葉子也翻滾起來,不斷發(fā)出陣陣清香。
神農(nóng)連忙舀起來試著嘗嘗,嗬,這就神了,怎么口感這么好,到底是什么樹葉呀?就這么幾片,連水色也變成了翡翠綠玉樣,喝起來又甘香滑喉,沁人心脾,回味悠長,精神不覺為之一爽。
這個發(fā)現(xiàn),讓神農(nóng)氏喜不自勝,連忙多多采摘,裝入簍中,帶回家去,經(jīng)揉搓熱炒,焙干儲存,正好用于解乏提神。
從此,人們除了裹腹的五谷食糧外,又多了一種養(yǎng)神佳品,它就叫作:茶。
茶,原本是一種不起眼的灌木,沒有讓人羨慕的花兒,也沒有誘人的果實,卻把生命中最寶貴的元素:甘香,輸送到葉子上。
在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里,無怨無悔地任人采摘。
茶樹,天性高潔,不隨流俗,對土質(zhì)水源要求極高,地非濕潤不生,水經(jīng)污染不長。
山可以不高,但一定要有云繚霧繞,谷可以不深,但必須能聽到潺潺水聲;因此,也被稱為南方佳木。
茶是林中君子,也是山中隱士,無花而自芳,無果而自榮。
有人說荷花純潔,出污泥而不染,可惜渡不過清涼秋天;有人贊蘭花高雅,依山壑,傍溪澗,殊不知也常被世俗的人們當作門面;唯有茶,居深谷,守崗巒,避喧囂,遠紅塵,根不動,干不移,吸天地之靈氣,攝日月之精華,經(jīng)茶女適時采摘,妙手精心焙制,便成上品佳茗,聞之心曠神怡,品之思緒飛逸。
今我手執(zhí)紫砂妙壺,備好巧杯二三,無論是約友閑聊,還是自斟自啜,都是一種高級享受,其樂無窮。
我這個人別無所長,唯一的嗜好就是喝茶,有茶的日子是幸福的,喝茶的時候不寂寞。
這里的喝字,其實并不準確,因為與“渴”無關,與“品”卻關系密切。
品茶,需要心定神閑,如同彈奏一首慢節(jié)拍古曲,要有雍容的姿態(tài),有平和的心境,若煩燥不安,心緒不寧,必定離譜走調(diào),檔次再高的茶,若沒有各種官能密切配合,并且用心去品味,都會失去意義,這就是茶道,道,可道,非常道,個中滋味,只有經(jīng)驗豐富的真正茶人,才能深有體會。
這也叫功夫茶,功夫者,非一朝一夕練就也,從煲水、燙壺,斟杯、聞香、品味都極其巧究,功夫,有深淺之分,茶道,卻包涵人生大道,入道不易,得道更難。
從外表包裝,到茶葉鑒定,須一絲不茍,大凡好茶,跟人的品質(zhì)一樣,要各方面都優(yōu)良,才算合格。
我每得好茶,都會邀來知心茶友幾個,或上亭臺樓閣,或到花前月下,一同品味人生,一起談玄論道。
若遇假日,我還會背上小小汽爐,帶本閑書,到郊外林邊或山間溪澗,汲清泉,煮芳茗,聞鳥歌,看傳本。
也許有人會說我很浪漫,其實不然,我承認我是一個自然主義者,因為我酷愛大自然,熱衷于綠色生活和低碳方式,尤其推崇返樸歸真這一理念。
平時我的衣著,簡樸到你可能不敢相信,因為我只求蔽體而不求華麗;平日我的生活,簡單到你可能不會理解,每餐以蔬菜為主而極少葷腥。
唯有飲茶方面,我是十分講究品質(zhì)和名牌的,也舍得花銀子和時間。
就拿茶具來說吧,為了找一套自己感覺滿意的,幾乎跑遍了大街小巷,因為我的選擇有個標準,要上檔次,有品味,決不能將就著使用。
茶壺茶杯,一定要出自宜興名窯,要真正上好紫砂,茶幾要木質(zhì)堅實,自然天成,還要酸棗木的,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不是缺乏藝術造型,就是用其它雜木做的,這類茶具,我連價錢也懶得講,最后,才在一家老字號專賣店淘得。
我的習慣是早、中、晚都要喝茶,特別是飯后不能缺,加上人來客往,一天至少要泡五、六次,因此,我對水的要求非常嚴格,家中的自來水,我是不會用的,只用那山上取來的桶裝礦泉水,為的是保持口感純正和天然的茶味。
也有人對此不理解,看到我每日與茶相伴,花錢還不算,還要搭上大把時間,問我到底值不值?我說:值!看我氣色是不是很旺盛?腿腳是不是很強健?我每天起床就晨跑,傍晚還去逛河堤,不要以為唱歌跳舞我不會,琴棋書畫我外行,但我的心態(tài),比誰也要樂觀,都說我還象二十好幾最多三十掛零,哈哈,到底是自己耳朵聽錯了還是對方看花了眼睛?飲茶,確實益處多多,既促進了人體新陳代謝,增強了免疫力,也就等于留住了一個人的青春和活力。
自從愛上了飲茶之后,真可謂受益無窮,每日與有見識的人品茗聊天,我的思想與觀念,也在茶道中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我有各式各樣的朋友,有文友、酒友、茶友,文友大多是自命清高,說話還會咬文嚼字,難免曲高和寡;酒友較為直爽,可有時酒性不好,三杯落肚,便情緒激動,甚至胡言亂語;唯有茶友,彼此無拘又無束,暢敘如小河淌水,來去若野鶴閑云,稱得上是人中君子。
茶,本來就是精神佳品,不僅微量元素對人體有益,芳香氣味還能凈化人的心靈。
我常常對著電腦擺弄些文字,偏偏又去弄那些詩歌散文,這可并非手落鍵盤,一敲即成的事,有時遇到思路堵塞,文思枯竭了,我就干脆放下,離開電腦,泡壺香茗,醒醒腦,提提神。
待重新坐到電腦前,連自己也不敢相信,一連串清脆悅耳的噼叭聲,立即就從指間輕快地飛起。
是茶的芬芳激活了我的大腦,是茶的甘甜滋潤了我的思路,茶,就是這樣神奇,能把我頭腦中走失的靈感,很快又引領回來。
如今,茶,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有朋自遠方來,不用上高檔酒樓,不必去卡啦舞廳,只要我招手一聲“請”,她們就會從從容容、彬彬有禮地出來亮相,并且用最高規(guī)格的待遇,用最溫情的方式,接待我的客人,為什么不是說她,而是說她們呢?聽了你就會明白,原來不是一個,而是一群,如龍井、毛尖,銀針、雪片、鐵觀音
月眺西樓,捻想成詩【2】
時至清秋,席枕少卻了絲絲風色;素輝敲窗,悄悄把竹影漏透在床前灰白的地板上。
薄衣絲裳;難驅(qū)那七分殘暑的夜燥;幾多雜緒,總在綿綿心萱上飛紅掠黃。
玉階蛩唱,全然無視星斗的迷離,徵婉和會,不知離人跫步之斷腸。
闌干斜倚,樓檐吻月;城廓隱隱,山野蒼蒼,默默寄思在嬋娟的廣寒宮里,眺之斑駁,展轉(zhuǎn)茫茫。
“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熒光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不知道詩仙當年想到了誰,但那心境寂苦可觸,定是反側不寐、拾階西上,鉤沉了情思。
南唐仕人馮延巳也曾月夜登樓,涌怨寒閨,將緒比愫,“苕苕何處寄相思,玉筋零零腸斷”。
一寸青絲一寸灰。
更怕月上云收時,一半珠簾掛玉鉤,幾多離恨盈袖。
“有明月、怕登樓”。
宋人吳文英忌諱空花煙水,離人心上的秋色。
只懼人去西樓雁杳,云淡星疏山楚。
很難想象文人騷客為什么愛上西樓,詩寄物華,書不盡天上人間苦樂嬌羞。
如果說為了張揚文采,大可不必拘泥于此,有言是借景抒情,排解心緒。
才子們?nèi)绱,佳人們更不例外?/p>
李易安寫到:“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一種相思,兩處離愁”。
闕詞成雙,離人卻孤寂凄涼。
最讓人感嘆不已的是南唐后主李煜西樓的悲哀,“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孤寂之心,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都被桎梏在這月光下、樓宇中。
寤寐思服,為什么古人總是把念思離愁與明月西樓羈絆,也許蘇東坡體會最為深刻,“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在詩人眼中,人心比月,月也是“人”,物我兩望,靈知合一。
但,人生有時,月老不古,這月,不是美好的寄托么!
明月幾時有,疏影競風流,花不語,替人愁。
佇立在跫聲暗香的清輝中,窗欞偷眼,珠簾串情。
我卻異想天開,那月兒又是如何眺望西樓之人呢?
或許,月相思,向人間,君不聞織女曾下凡。
或許,月兒就在那守望,等候著他、她,還有我。
屏住呼吸能聽到了遠方的呼喚:“儂不見,俺心焦!你不來,我不老!”
或許月兒的胸懷更大些,“為天下人謀福祉,環(huán)球同此涼熱。
黔首布衣也好,黎民百姓也罷,皆是人間友愛”!
或許,在月兒心中,就沒有權貴,沒有窮富,沒有高下之分,那又是什么呢?莫不是首永遠讀有趣、嚼有甘、回味幸福無盡的美好詩章么!
慢溫茶香【3】
寫茶是一件難事,愛它的人太多,很怕寫出的茶少了味道,正是印了喜愛,又放不下的情懷,就嘗試著寫一些微淺的字,當著傾訴,當著一段與時間的纏綿。
在時間里,煮一杯茶,品生活的香。
茶的葉子,在純凈的水中浮沉,舒展,然后綻放,歸于平淡。
人生的過程也就是這四個階段吧。
最初的少年,如剛沁入水中的茶葉,在愛情和事業(yè)中選擇,徘徊,幾起幾落,沉沉浮浮,茫茫然的勇往直前,打拼著自己的一片天地。
勇敢,無畏,哪怕是沸騰的水中,也會置身無憾。
對愛情的追求,停留在懵懂的好感。
這就是茶葉與水的第一次遇見,那樣的迫切,那樣的堅定。
到了青年時期,在各種各樣的場合里,親身經(jīng)歷了,懂得了收放自如的分寸。
于是,舒展的如雄鷹般翱翔,搏擊著藍天。
確定了目標,努力向上進取,全身心的投入,不問結局,不管困難。
對愛情的執(zhí)著,在愛的邊緣,付出全部的愛念。
這就是茶葉與水的第二次相擁,那樣的舒展,那樣的明亮。
真的到了中年了,年華正好,中流砥柱,盡情綻放。
在事業(yè)上循序漸進,穩(wěn)打穩(wěn)扎。
責任與義務,雙肩都是力量。
儒雅與智慧并存,知識與閱歷同在。
那就盛開吧,放射出所有的能量,扛起生命大旗,一步一個腳印的踏踏實實的過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這時候的愛情,沒有了沖動的喜悅,淡淡的喜歡中包含著深深的欣賞,彼此可以無語,但是懂得自在心間。
這就是茶葉與水的第三次相戀,深情中綻放著幸福的笑顏。
漸漸老去了啊,一切歸于平淡。
不再轟轟烈烈,退居二線,把天空留給下一代。
付出了一生的精力,是該歇歇了。
也就靜了下來,靜靜的做一頓早餐,靜靜的等一段流年,靜靜的包容著歲月的欠缺,靜靜的執(zhí)手無言。
那份默契,早已經(jīng)刻在了彼此生命的印記。
不張揚,安靜而從容的,等待著看一抹夕陽紅了。
愛一直都在,大愛無疆,愛家庭,愛世界,愛一草一木,愛一言一行。
善念在心底,愛不會走遠。
這就是茶葉與水的最后癡纏,在安靜中,彼此融入了彼此的全部。
愛茶的男人,是值得托付的。
能與茶相伴,必定是溫厚而踏實的,溫暖而深情的。
因為熏陶了茶香,便多了一份對生命的寬愛,他一定是個懂得生活的好男人,不會粗魯,不會善變,性情穩(wěn)定而深沉內(nèi)斂。
愛茶的女子,是值得憐惜的。
那些能成為紅顏的知己,大多數(shù)是這類含著茶香成長的。
她們溫柔細膩,知書達理。
不會去強求,知道進退,明白人心。
那份溫婉于世的明理,在心底珍藏著一份對世界的美好渴望與真心付出。
能在茶香中浸泡的溫和,是最具內(nèi)涵的涵養(yǎng)。
一杯茶,漸漸涼了,留在唇齒間的余香繚繞,甘甜于心。
沉浮中,茶葉走過了一季的輪回。
短暫啊,光陰。
像極了這杯茶的瞬間。
就請珍惜吧,那握在手中的幸福,和品嘗在心底的回甘。
這壺茶,輕煮心事,淡品余味無盡。
【讓生命浸潤于茶道芬芳中】相關文章:
生命的芬芳作文03-22
中國茶道中的道家理念09-08
【推薦】生命的芬芳作文02-18
(合集)生命的芬芳作文12-22
記憶中的芬芳作文02-25
茶道中包含的幾種人生哲學論文10-08
珍愛生命中的芬芳-隨筆02-15
留在記憶中的芬芳作文04-14
茶道字體設計圖片欣賞,茶道字體設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