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倫理經(jīng)典中的事親
倫理經(jīng)典中的事親是怎么樣的?儒家的倫理經(jīng)典《孝經(jīng)》就孝敬父母方面,對我們提出了五個要求,看看下面
第一個,居則致其敬。
日常起居,平常生活,對父母要恭恭敬敬。
早上起來,一定要問安。
父母的日常生活,要恭敬地去了解,而不是打電話:你好嗎?腿不痛了?不痛就好,平安就是福。
老了不要想太多。
你在干什么呢?有這么做兒女的嗎?你把你的父母當做外人了。
第二個,養(yǎng)則致其樂。
其實我們說“養(yǎng)”就是不對的。
對父母只能說“供養(yǎng)”,不能說“養(yǎng)”。
對下叫養(yǎng),比如我養(yǎng)小孩;對上叫供養(yǎng),我供養(yǎng)父母。
不能說我供養(yǎng)我的兒子,那人家就笑話你了。
什么是供養(yǎng)?供養(yǎng),養(yǎng)之供其樂,你要讓父母感覺很愉悅。
而不是說我這個兒子現(xiàn)在發(fā)財了,回來老給父母臉色看,動不動就告訴父母:我的事情,您老不用操心,我有我的辦法。
這樣他們能身心愉快嗎?而現(xiàn)在,這樣的兒女實在太多了。
兒子為了炫耀,為了擺闊,不顧及父母的感受,父母能不生氣嗎?雖說做兒子的可能沒有這個意思,但并不是你沒有,父母就感覺不到。
父母的感覺才是重要的。
第三個,病則致其憂。
父母有病的時候就像自己生病了一樣。
你要請最好的大夫。
人老了,生病的時候是沒有人愿意照顧的。
除了自己的子女以外,任何人都不能百分百地盡心照顧。
第四個,喪則致其哀。
不管父母怎么樣,他們過世了,你內(nèi)心肯定會很凄涼。
有的人卻說,幸虧他很快走了,如果拖拖拉拉的,就慘了,豈不害死我們了?現(xiàn)在有多少人講這種話!“現(xiàn)在我父母都走了,我就輕松了”,身為子女,講這種話,父母若是聽到會有什么感覺?別人都會懷疑你的孝心到底是真是假。
第五個,祭則致其嚴。
我們在祭拜祖宗的時候,要很嚴肅,不能開玩笑。
要把自己的子女召集起來,告訴他們什么叫祭祀,用意在哪里。
我祭拜父母的時候,雖然這么大年齡了,也會先三跪九叩。
我不管我的子孫有什么想法。
他們要不要這么做是他們的事,我怎么做是我自己的事。
我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我這一生的所有,都是受父母所賜。
沒有父母,我什么都沒有。
如果不三跪九叩,能代表我的誠意嗎?老實講,男子漢大丈夫是不能隨便下跪的。
但是你見了父母,尤其是父母往生了,如果你還舍不得跪拜,我不曉得你在想什么?你要以身作則,做榜樣給你的子孫看。
這五個原則,大家要好好反省。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修己,而修己其實不是為了自己。
為了自己,那是自私。
修己是為了父母,為了祖先。
他們有我這個子孫,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稍微有點閃失,他們怎么辦?既然我的責任這么重大,我怎么能夠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呢?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事親五要則,最好都具備完善,才算盡愛敬的心,免得以后追悔莫及。
【倫理經(jīng)典中的事親】相關(guān)文章:
從《狂奔》中父子倫理敘事看蘇童的敘事倫理10-05
市場經(jīng)濟中的倫理困境10-05
文明進程中的倫理憂患分析論文10-10
公共管理中倫理關(guān)系的研究論文10-09
旅游供應(yīng)鏈中的倫理管理問題10-26
論述企業(yè)文化中的倫理道德10-06
解讀《時間中的孩子》中的文學倫理學10-01
屯堡文化中的倫理價值觀論文10-09
稅率的倫理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