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散文白鷺原文
白鷺是一種動物,引入散文中是怎么樣的感覺呢?以下是曉雪寫的《白鷺》,請閱讀!
白鷺【1】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由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面。
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有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wěn),而它卻很悠然。
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
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xiāng)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鷺不會唱歌。
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yōu)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詩。
1942年10月31日
《白鷺》這篇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雖沒有華麗迷人的詞藻,也沒有濃妝艷抹的渲染,顯得那么樸素無華。
但是,它正是運用了如白鷺一般樸素的句子,讓我們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蘊含的美!作者僅僅對白鷺寥寥數筆的描繪,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
先是同白鶴、朱鷺和蒼鷺作比照,彰顯了白鷺“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這就突出白鷺一種無與倫比的獨特的美,頗有點兒“百鳥之中我為首”的意思了。
不是嗎?白鶴“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一點兒則嫌短;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
文末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白鷺是詩”,這一不尋常的比喻,特別是結尾具體化為“散文詩”,突出了白鷺的平凡而美好、樸素而高潔的特點,贊頌了白鷺的美。
玉蘭花【2】
我家小區(qū)院子里有幾株玉蘭花,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而我獨愛白玉蘭。
玉蘭花,亦稱白玉蘭、望春花、木蘭花。
玉蘭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貴園林花木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
它原產于長江流域,古時多植于亭、臺、樓、榭前,今多見于園林、庭院、單位、道旁,北方也有栽植。
白玉蘭雍容華貴,品質高潔,其香濃郁,其味幽遠。
它寓意著堅貞的友情、感恩之心、不朽的德澤。
每年三月底,小區(qū)院子里魁偉、挺拔的玉蘭樹長出毛茸茸的、棕色的花蕾,其狀如朝天的毛筆頭。
隨著天氣變暖,“毛筆頭”愈來愈大。
到了四月初,“毛筆頭”向四周綻放開來。
玉蘭花瓣潔白如玉,肉質肥厚,手感滑膩,品質高雅,高貴圣潔。
其花蕊淡黃,花香似蘭,清香幽遠。
玉蘭花可入藥,亦可食用。
屈原在《離騷》中就對玉蘭有描述:“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
其文如人,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屈原對蘭花的鐘愛,也不難看出屈原如玉蘭花似的高潔品質。
玉蘭花是愛情、親情、友情的信物。
“金蘭之交”是友情的最高境界,人們結拜之時亦稱義結金蘭。
玉蘭花代表著純潔的愛情、溫馨的親情、堅貞的友情。
桃園三結義是義結金蘭的典型代表。
劉、關、張三人堅守友情,相互輔佐,共建蜀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玉蘭花代表著感恩之心。
春風吹來的時候,玉蘭花開放在枝條間,潔白無瑕,膩滑如玉,散發(fā)出陣陣醉人的香味。
人們認為玉蘭花的圣潔外表與幽遠的香味是為了感謝人們的悉心栽培而奉獻出來的。
所以玉蘭花代表一顆真摯的感恩之心。
當今社會,人情淡薄,忘恩負義者多。
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學習玉蘭,做玉蘭一樣的人,做具有感恩之心的人。
玉蘭花寓意德澤長存。
玉蘭花香氣沁心,清香襲人。
所以,它寓意著德澤長存,經久不衰。
做人應當生如夏花之絢麗,死如秋葉之凈美,德澤如玉蘭之悠長,讓人永遠銘記,堅決不做死后被人們視為糞土的人,不做遺臭萬年之人。
玉蘭花為我國著名的早春觀花樹種,不僅樹姿優(yōu)美、花葉秀麗,而且有較強的抗污染能力。
玉蘭花能表露愛意、高潔、芬芳、純潔和真摯的愛。
有詩云:“晨夕目賞白玉蘭,暮年老區(qū)乃春時”。
若女性天天賞視玉蘭,嗅著濃郁的芳香,可人老心童,留住歲月,永著青春。
白玉蘭一樹白花,純潔凈美,宛如身著白紗的清純仙子綻放在春天里,招來眾人的青睞。
我愛玉蘭花,更愛白玉蘭。
月下聽曲【3】
李沫
一個藍藍的結系在心頭,像日記本上的一把金鎖,無法對別人打開。
心事既甜蜜又苦澀,于是,在夏季這個余熱未退的傍晚,一個人悄悄走近那座老式的茅屋,在土墻下面站定,讓茅屋深處傳出的悠悠琴聲,來詮釋一個玫瑰色的夢。
夜色一旦沉下來,就隔開了塵囂,把整個小小的村落裹得嚴嚴實實。
先聲奪人的公雞、曲頸向天歌的白鵝、還有殷勤的看家狗……此時都相繼安靜下來,喧囂的村落變得格外恬靜,琴聲就越發(fā)顯得清麗悠揚。
在我遙遠的記憶中,一把木制的二胡,加上馬尾做成的弓,一經藝人顫抖的手指,便有美妙的曲子流出來,心里便頓然積滿了鄉(xiāng)愁。
很小的時候不清楚這奇妙的聲音,為什么會從馬尾和兩根鋼絲上流下來,它是那么的神奇與玄妙。
在濕潤的流曲中,我分明看見中國幾千年來的風雨滄桑,看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慘景象,還有妻離子散,民不聊生的苦難。
這一切竟然被一把小小的二胡表現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這流曲也是一個錯綜復雜的世界啊!于是,在這個世界的大街上,我依稀地看見了那個名字叫阿炳的民間藝人。
每次聽到這脈脈的流曲,我就莫名地把他和悲慘這字眼兒緊緊聯系在一起。
有時候我從心底深處感受到,從馬尾和鋼絲上流下來的不光是讓人流淚的悲情和痛楚,更多的時候,還有快樂與相思,還有原野上萬駿如潮的馬蹄飛花的愉悅。
月光下,琴聲流韻,她好像山腳下淙淙遠去的溪流,在星月下泛著亮閃閃的波光,令人心馳神往。
我好希望曲子從茅屋流出,越過矮墻從我身邊流向遠處,流向那個亮著昏黃燈光的小窗……
琴聲像一首沒有填詞的歌,娓娓地、甜甜地,充滿溫情蜜意的傾訴。
有時候,我會請馬尾和兩根細細的鋼絲,合力帶上我的思念,流向遙遠的夢鄉(xiāng)……
每每在這時候,我就可以聽見,那個甜甜的笑聲,離我很遠很遠,卻又覺得離我很近很近,既遙不可及,又唾手可得;細細品味,便會覺得她就附在你的耳邊,讓我面紅耳赤。
有時候,二胡的曲是輕輕的,淡淡的,像一縷清風,悄悄從你心田上掠過,有濃濃密密的花蕾正在悄悄地吐蕊,掬可聞香;二胡的曲,細細的,柔柔的,像灑在麥田上的春雨,把稚嫩的麥苗潤綠……
隔著土墻的茅屋,望著窗口透著昏黃的燈光,伴著淙淙有聲的流曲,自己像極了一位新婦,深深地思念著走出大山打工未歸的那個人。
這流曲,讓我想起自己、想起遠古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想起賈寶玉和林黛玉,想起古老的、現代的、不久的、將來的……想起好多好多讓人流淚的人和事。
二胡的曲,穿過墻邊碩果累累的櫻桃樹,浸染著特有的甜蜜與酸烈,盡情地奔流著,它流到哪里,哪里就散發(fā)著濃郁的芬芳。
我忽然領悟到,這曲子實在是被壓抑得太久太久,如今遇上了好時光……
清亮的月光下,一條彎彎的,用曲鋪就的路,伸向遠方。
我不知道踏著這條花香藎藎的路,會走到什么地方?沿著淺淺的,抑或是深深的街巷,是否能夠走到那個叫伊甸園的地方,也許那里燈火闌珊,也許那里白霧茫茫,也許那里什么都沒有,只是自己的一個玫瑰色的夢。
我默默站在月光下,背起手來,揚起臉,望著一輪皓月,好想好想把這一腔的心事留給這所有所有甜蜜的時光……
【散文白鷺原文】相關文章:
關于散文白鷺(通用8篇)08-22
關于散文白鷺曉雪(通用52篇)09-02
白鷺教學教案11-25
白鷺作文范文11-28
關于白鷺的詞語10-26
關于白鷺的論文10-26
描寫白鷺的詩歌11-13
關于白鷺的詩句07-21
關于白鷺的古詩08-03
白鷺優(yōu)秀作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