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田隨筆讀后感 推薦度:
- 蒙田隨筆論悲傷讀后感 推薦度:
- 蒙田隨筆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蒙田隨筆》讀后感
無論是在學(xué)習(xí)還是在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yīng)該很熟悉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那么,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蒙田隨筆》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蒙田隨筆》讀后感1
感悟其一:生命的本質(zhì)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這樣的人生,不僅是有意義的,而且是無后顧之憂的,安全的。不是嗎?我們看過了多少風(fēng)云一時不可一世的人,最后的結(jié)局是何等的悲哀,糾其原因就因曾有的一時糊涂。
同樣,我們也看到了多少已過耄耋之年的人,仍精神矍鑠,意氣風(fēng)發(fā)。就因為他們熱愛生命中的每一天。是這樣的歷程把他們的生命滋養(yǎng)的如此絢爛,如此光芒四射。
生的本質(zhì)在于死,再偉大的生命也終究有消逝的一天。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忽略掉死之苦惱,只有在完全對活著沒有什么遺憾快快樂樂的過完一生的人,才死得心安理得。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盡力打造生命的寬度。懂得了生命的意義,便不會虛度年華!
感悟其二:要生活得寫意。
我們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yè)乃是生活得寫意,一切其他事情,執(zhí)政、致富、建造產(chǎn)業(yè),充其量也只不過是這一事業(yè)的點綴和從屬品。生活常常會給我們開玩笑,容易讓我們把日子過得如同行尸走肉般。我們有時會說“這一輩子什么也沒干,一事無成!睘槭裁磿羞@樣的想法?生活本身就是件事情,要懂得享受生活。寫意的生活就是順應(yīng)天性。天性促使我們?yōu)楸WC自身需要而進行活動,這種活動也就給我們帶來愉快。它推動我們?nèi)M足理性與欲望的需要。但是我們要學(xué)會對待生活的一種正確態(tài)度,我們的心不能扭曲,而要舒展。我們的熱情之火不能熄滅,而要常燃。生活本身就是一種藝術(shù),洗去心靈上的塵垢,坦然的用心享受。
學(xué)會享受生活,最重要的是學(xué)會這種態(tài)度。其實生活并不總是多姿多彩,我們在生活的追求中常常忘掉了真正的自我,當你刻意的去享受生活時你反而會覺得生活越來越無趣。相反如果你平靜地過著屬于自己的生活,你就會感受到生活中真實的意義,有煩惱、有快樂,才是真正的生活,關(guān)鍵在于你是否去認真體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算是痛苦也是一種人生經(jīng)歷,只有擁有一顆干凈的靈魂,才可以享受純粹的生活。才可以尋求到生命的真諦!
感悟其三:別讓人生輸給了心情
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我們常常不是輸給了別人,而是壞心情貶低了我們的形象,降低了我們的能力,擾亂了我們的'思維,從而輸給了自己。所以控制好心情,生活才會處處祥和。
好的心態(tài)塑造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塑造出色的你。人與人之間是一種緣分,你刻意追求的未必能得到,你努力追尋的未必能獲取。生命中的燦爛,人生中的輝煌,往往不期而遇,盡在偶遇。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得到是一種幸運,得不到也是一種幸運。因為盡心,我們總有收獲,因為盡力,我們總有進步。得失是一種心境,無悔就行。上蒼給予我們一樣的生命,我們卻選擇了不盡一樣的生活方式。我們可能活的不高貴,但我們完全可以活的高尚;我們可能無法逃避厄運或人生包含的棘手問題,但我們可以從容自信、開朗豁達。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樂不能不要;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
請大家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之間的一帆風(fēng)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把塵封的心胸敞開,好好的珍惜人生,盡情的擁抱生活。
當我們輕撫著一顆依然躁動的心,當我們的心底還有一縷柔情再生,當感動還可以讓我們涕淚沾巾,當憧憬還可以燦爛一個美麗的夢境,當向往還可以讓我們怦然心動。我要說,我們依然年輕,因為我分明感受到了那激昂澎湃的熱情,那潛藏在心底久違的活力在緩緩的升騰,希望是生命的最強音,我只要一份快樂的心情去盡情享受生活之樂趣。
至此我想用16個字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也希望能與各位一起共勉:熱愛生命,寫意生活,珍惜光陰,魅力人生!
《蒙田隨筆》讀后感2
前些時朋友送我一本《蒙田隨筆》,本來懶得看,但不看總覺得辜負了朋友的心意和情誼。于是心情好的時候就隨便翻幾頁(隨筆嘛),不想一路看下來,竟發(fā)現(xiàn)這是一本頗有價值的好書,也自然有了一些體會和感悟。
首先,深感蒙田是一位切實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理論性、系統(tǒng)性、邏輯性并不強,但大都建立在對人性的洞察和對人生的深刻體悟之上,不長篇大論,不艱深晦澀,不故弄玄虛,切合實際,親切實在。比如他談“友誼”:“但愛情的火焰卻總是搖曳不定,變化莫測。它激烈而沖動,忽冷忽熱,忽大忽小,讓我們時刻緊張兮兮。然而,友誼的火焰散發(fā)出的是一種普通的溫?zé),它平靜而安穩(wěn),鎮(zhèn)定平和,持久不變;它愉悅而雅致,不會讓人感到痛苦和難過!闭劇八劳觥保骸巴纯嗍切枰獣r間來感知的,死亡的瞬間如此短暫疾速,根本不容我們?nèi)ジ兄纯嗟拇嬖。我們唯一能體驗到的,也是唯一畏懼的,就是走向死亡!彼貞涀约簭鸟R背上掉下來摔傷的經(jīng)歷感受:“說心里話,我覺得這種死法還是比較幸福的;因為身體的極度虛弱讓我感知不到一切痛苦,而理智的受損也讓我不用對任何事情斟酌判斷。我任由自己飄飄然,在迷糊的意志下怡然自得地晃蕩,覺得沒有任何狀態(tài)比現(xiàn)在這樣更輕柔、更舒服了。而當我活過來,我立刻回想到從馬背上墜落的痛苦,記起跌倒在地、四肢挫裂時的苦不堪言......”唯其真切實在,才容易使人產(chǎn)生共鳴,才能給人有益的啟示。百度了一下,愛默生曾這樣評價《蒙田隨筆》:“剖開這些字,會有血流出來;那是有血管的活體!毙湃弧
思想切實之外,深感蒙田是一位不偏執(zhí)的智者。哲學(xué)家、思想家很容易固執(zhí)己見并以此標榜自己的理論如何與眾不同,獨樹一幟。蒙田不是這樣。他能見人所未見,卻又讓你心悅誠服。比如他談“權(quán)力”:“管好自己尚且都如此困難,何況還要管理其他的人。至于命令他人的權(quán)力,聽起來似乎是件美好的事情,能夠耀武揚威,但絕大多數(shù)人都缺乏足夠優(yōu)秀的判斷力,面對琢磨不透的新事物時,難免就很難做出決策,我非常贊同這一種觀點:與帶領(lǐng)別人相比,跟隨別人要簡單容易得多,也輕松愉快得多;走已有的路,只用管好自己,這無疑是一種最佳的精神放松!闭劇澳挲g”:“老死并不比其他死亡的發(fā)生要自然,它才是特殊罕見的死亡,是最不一般、最極端、最后的死法......所以,我們應(yīng)意識到,我們所能擁有的壽命長度已經(jīng)優(yōu)于常人了——要注意這一點!彼劦侥挲g增長帶來的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經(jīng)驗和知識也累積得越多,然而,原本的活力、精力、毅力,以及某些人特有的重要品質(zhì)和基本素質(zhì),統(tǒng)統(tǒng)都在逐漸衰退,越來越弱!笨纯,說得多么客觀公允、平心靜氣。
再者,深感蒙田之博學(xué)。此博學(xué)指的不是死記硬背性質(zhì)的知識廣博,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基于豐富人生閱歷之上的真才實學(xué)。蒙田讀書之廣不必多說,他隨筆中信手拈來、隨處可見的詩文、名言足可證明。難能可貴的是,他能把那些古希臘羅馬的名人名言理解得那么透徹,和自己對人性的認識、對人生的.感悟水乳交融般地融合到一起,且恰到好處、天衣無縫地和上下文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就好像那些名言警句是他自己說出來的一樣。比如他談到幸福時說:“無論財富攜帶多少好處,靈敏的感覺才能品嘗到它的滋味。幸福,不在于擁有,而在于享受!本o接著他引用了古羅馬詩人賀拉斯的詩:
奢華的豪宅,無盡的黃金財富,都無法治愈你身體的疾病,褪不去你體內(nèi)的高燒,除不了心間的困擾,好身體,才有福消受。
恐懼缺憾長存心頭,家又有何用?
那是為眼疾者送上的畫,為痛風(fēng)者貼的藥膏!
壺內(nèi)本就不凈,將它裝滿,無異于空無一物!
“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睍袑θ诵缘亩床煲埠,對人生的深刻體悟也罷,落實到生老病死、柴米油鹽的現(xiàn)實生活中,才會成為有益的啟示和真正的營養(yǎng)!拔覀冏詈肋~、最光榮的事業(yè)乃是生活得寫意。”讀《蒙田隨筆》本身就是一種寫意式的生活。書中閃爍著思想光輝的睿智,親切平和、春雨潤物般的口吻,加以古希臘羅馬優(yōu)美雋永的詩句,伴著冬日暖陽,讀起來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蒙田隨筆》讀后感3
福樓拜曾說:“你問我讀什么書好,讀蒙田吧……它能使你平靜!痹谂c《蒙田隨筆》的接觸中,總感覺這個世界就在你面前無辜地對你說:“我本來就如一個簡單的小孩,只是你用太多的嘆息和眼淚把我復(fù)雜化!
蒙田生活在文藝復(fù)興后期,正值血腥的宗教改革。當外界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混亂和黑暗之時,當四周像魔鬼一般逼近每個靈魂,繼而侵噬他們的自由和安寧之時,蒙田毅然選擇重返蒙田城堡,堅守內(nèi)心一方寧靜之地。瘋狂失控的外界成就了蒙田心靈的自由和平靜,而這份自由和平靜正是語言質(zhì)樸平淡、風(fēng)格率性的《蒙田隨筆》的土壤。蒙田是一位人類感情的冷峻觀察者。在蒙田隨筆中,他結(jié)合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淵博的知識洞察和揭露人類縱多共同的情感。他獨特的見解深化了人們對自我的認識,同時表明了“自知”的重要性。
在《論憂傷》中,有一句這樣的話“痛苦得變成了石像”,當人們對情感達到了極致,靈魂似乎瞬間脫離且失去了控制肉體的能力。平凡的肉體經(jīng)受不起世間的至喜至悲,突如其來的強烈情感,不管它給我們的是一眨眼間的黑暗還是光明,都有可能成為刺殺我們的隱形匕首,此時理性對情感的約束就有了必要。
在如今這個追求速度的年代里,許多的人渴求停下來,渴求大腦的片刻休息,而蒙田在《論無所事事》中引用的盧卡努一言“大腦也無所事事,就會胡思亂想”正是直指大腦“休息”的可怕之弊。當然我并不是贊同人應(yīng)該無休止地忙碌,只是我們應(yīng)該清楚地認識到我們需要的是什么樣的“休息”。當我們放下手上的一切事務(wù)后,我們的大腦是不是正如蒙田所說的“如果不讓大腦有事可做,有所制約,他就會在想象的曠野中馳騁,有時就會迷失方向”。蒙田于混亂的年代里隱退,他要的“休息”并不是無所事事,而是讀書、思考和寫作。他給自己的是精神和思維上的自由而不是空虛、墮落。我們要讓自己的大腦休息并不代表讓它夢幻地運轉(zhuǎn),而是選擇讓它在自己感興趣的領(lǐng)域徜徉。否則真正累垮、腐蝕我們的不是繁忙的工作而是幻覺叢生的無所事事。
再看蒙田的《論發(fā)怒》,在這一章中,蒙田贊成怒火到心外的世界張牙舞爪,但他又理性地強調(diào)節(jié)制。將怒火壓制在平靜的外表下是對心靈痛苦的折磨,但當發(fā)怒失去了理性,我們也就失去了自我即被憤怒所控制,因此人們要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學(xué)會理性面對自己的情感。
蒙田雖然是評論家,但他的隨筆論證沒有犀利和咄咄逼人之風(fēng),他反而運用了親切活潑生動的筆調(diào)向我們闡明了人自身的局限性,并真誠地向讀者描繪自身的矛盾。讓我們對“自知”這一人生命題更為深思。
雖然隔著時間和空間的遙遠距離,但從《蒙田隨筆》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蒙田對教育的看法會讓我們覺得他確實像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現(xiàn)代人。無論是在《論學(xué)究氣》中,還是在《論對孩子的.教育》中,蒙田對學(xué)生實踐能力和判斷能力的鍛煉都給予高度重視,并極為反對應(yīng)試記憶教學(xué)。如果擁有知識卻毫無本事,那么對知識的記憶就是荼毒學(xué)生判斷力的罪魁禍首,是扼殺創(chuàng)造力危險的劍,而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就是外表華麗的骷髏。那么正如蒙田所說的“你就會看到學(xué)問的處境會和以前一樣能夠凄慘”。學(xué)習(xí)、受教育的過程應(yīng)該是完善自我而不是剝奪自我的過程。當蒙田談到哲學(xué)因被詭辯蒙上蒼白可憎的假面具而使學(xué)生對它的接受成為一種壓力時,我想到了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的一句話“如果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明成為其沉重的精神負擔(dān),那么總有一天人類會被自己的創(chuàng)造壓垮”,若真是如此,那該有多可悲。作為哲學(xué)宗旨的美德,蒙田認為我們應(yīng)該“認為它棲身于肥沃豐饒、百花盛開的平原上”而不是“把它復(fù)雜化為茫然不知所措的形象”。那么在看待現(xiàn)實生活時,如果我們能本著簡單的心態(tài)自然地面對,興許我們的世界就會減少許多的矛盾和壓力。
當然,我對《蒙田隨筆》的解讀僅是冰山一角,而在這冰山一角里,我深刻地感受到《蒙田隨筆》堪比一朵綻放于圣潔天山之巔的雪蓮。它的字里行間都滲透出蒙田對生活恬靜淡然的態(tài)度,是身處浮躁社會、行色匆匆人們的靜心劑。走近《蒙田隨筆》,喚醒塵封已久心靈的自由和平靜。
【《蒙田隨筆》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蒙田隨筆》讀書隨筆09-16
《蒙田隨筆集》讀書筆記11-09
蒙田隨筆集讀書筆記范文09-25
蒙田隨筆讀后感10-09
蒙田隨筆讀后感09-01
《蒙田隨筆》讀后感09-02
《蒙田隨筆》讀后感[精華]08-23
蒙田隨筆讀后感(精品)07-18
蒙田隨筆論悲傷讀后感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