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名言典故
從古至今的名言典故,歡迎大家觀看。
關(guān)于親情的名言
孝子之養(yǎng)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禮記》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
--《禮記》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論語》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長幼有序。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運于掌。
--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孟子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孟子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
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孟子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子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呂氏春秋》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莊子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莊子禮者,斷長續(xù)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荀子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
--《孝經(jīng)·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馬遷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摯虞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武則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內(nèi)睦者,家道昌。
--林逋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蘇轍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李毓秀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陳宏謀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
--周秉清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朱柏廬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老舍母親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的。
--巴金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費孝通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
--(古羅馬)西塞羅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親善產(chǎn)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法)雨果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意大利)亞米契斯年老受尊敬是出現(xiàn)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quán)。
--(法)拉法格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德)歌德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英)培根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前蘇聯(lián))高爾基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傾倒了一座博物館。
--高爾基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quán)。
--(法)司湯達老年,好比夜鶯,應(yīng)有他的夜曲。
--(德)康德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英)薩克雷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前蘇聯(lián))奧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錢。
--(美)馬克·吐溫
關(guān)于道德的名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劉禹錫《陋室銘》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寵,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受厚祿,三危也。
--《南淮子.人間訓》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劉備
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
-- 李白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知恥近乎勇。
-- 孔丘
侈則多欲。
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 司馬光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
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 -- 王安石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論語》
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荀子.天論》
關(guān)于友誼的名言
1.人的生活,離不開友誼,但要獲得真正的友誼并不容易。
它需要用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yǎng),用諒解去護理。
--奧斯特洛夫斯基
2.不要靠饋贈來獲得一個朋友。
你需貢獻你摯情的愛,學習怎樣有正當?shù)姆椒▉碲A得一個人的心。
--(古希臘)蘇格拉底
3. 財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卻是財富。
--(希臘)斯托貝
4. 世界上沒有比友誼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東西了;沒有友誼,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陽。
--(羅馬)西塞羅
5. 友誼是人生的調(diào)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藥。
--(美)愛默生
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 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清)蒲松齡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戰(zhàn)國)莊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晉)付玄
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唐)李白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壽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
-(宋)歐陽修
人生樂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各自回頭看后頭。
-(明)馮夢龍
于患難風豪杰。
-(清)魏禧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
-(清)曹雪芹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宋)顧夏
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漢書》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鮑溶
【名言典故】相關(guān)文章:
典故的用法10-06
論語成語典故10-05
中國經(jīng)典的成語典故10-06
歷史典故作文02-11
桓玄的軼事典故10-28
唯美文學典故10-05
“得失”話題的典故引用10-08
歷史典故作文素材07-25
作文素材之好的典故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