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關愛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心得
社會實踐心得【1】
在放暑假之前,我們這個實踐活動小組為暑期實踐項目做了一系列準備。由開始的毫無頭緒到摸著石頭過河,我們經(jīng)歷了組織隊員,咨詢,查閱相關文獻,答辯,工作分配等過程。
我們的課題是探究農(nóng)村教育的空巢化現(xiàn)象,是一個偏人文方面的課題,卻在答辯時,在一片科創(chuàng)項目中脫穎而出。在答辯之前,我們曾在參與“三下鄉(xiāng)”還是“知行杯”的問題上糾結許久,知道老師建議我們選擇“知行杯”,我們卻覺得在一片“高大上”的項目面前,我們被刷下來的可能太大了。如果被刷下來,我們之前的一系列準備就沒了意義。學長告訴我們,如果要做就不要考慮失敗,勇敢大膽的做,享受的是過程。于是我們選擇了“知行杯”,之后便投入到答辯中。
前一階段的準備工作的工作量不是太大,大家都未感到緊張,便盼著答辯結果下來。在積極等待的日子中,我們通過了答辯,接下來便是更詳細的工作了。組長開始對我們暑期到實地訪問調查活動做了較為詳細的安排,我和另外一個小伙伴兒做訪問的工作。
在去實地調查前,我們糾結了許多問題,比如,住哪兒,在哪吃飯,交通是否方便,訪問的對象找誰……因為另一個小伙伴的行程緊張,與課程有所沖突,又差點中途放棄,讓人高興的是到最后這些問題都逐一化解。
在前期的準備活動中,我們有太多的問題去討論,磨合,解決,本以為不會順利的活動卻順順利利的開始了。
社會實踐心得【2】
實踐之力始于足下,參與就是力量。
這個盛夏青春點燃了夢想,實踐照亮了前行的腳步。我們已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7月中旬我們來到桐城派的故里,人文氣息濃厚的安徽桐城。這里如同印象中的江南水鄉(xiāng)一樣,小橋流水 ,綠樹紅花。但也如同太多的江南一般,這里有著丘陵,山丘,世代阻擋著人們交流的步伐。一村一世界,大概就是這里真實的寫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城鄉(xiāng)不斷在相互逼近,為了生存,為了更好的生活,越來越多人搬離了這里,留在這里的只有貧窮,困頓。如今,我們集結在這里,盡我們最大的力量去了解在這里的孩子,這里的學校,這里的教育。
行動的力量是偉大的。之所以我們選擇這個項目,是因為新聞媒體越來越多的在報道“鄉(xiāng)村教育空巢化”,鄉(xiāng)村學校教師少,待遇差,教學設施陳舊,鄉(xiāng)村學校的不斷合并,學校在減少,老師在減少。導致了整個鄉(xiāng)村教育呈現(xiàn)一種“空”,無人來管,任其自生自滅。但這一切似乎只是媒體的表象,如今我們想通過自己的走訪,切實做到了解,初步的概念。
我們來到了桐城市下轄的一個小鄉(xiāng)村,叫做小關村。這里只有一條主干道通往桐城市,大山環(huán)繞。仲夏,我們來到這里的時候學校有著幾分寂寥,又因為學校已經(jīng)放假,少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更顯得這里的格外凄涼。在學校里眺望,不遠處就是大山。整個學習學校,只有兩棟簡單的教學樓孤單的矗立在這里,教學樓前面那一塊不大的空地就是學生們的操場,說是操場,也只是放著一個籃球框。但這已是學生們的全部娛樂活動的來源。學校的地面已經(jīng)有些破損,少了人氣的校園,有些雜草已然冒出頭來。這里的一切似乎都靜止了,只余下時間在靜靜的走著。
沿著大道不斷向前走著,道路兩旁種植的都是一些應季蔬菜,很多農(nóng)田已然荒廢。走在這一路突然有些覺得城鎮(zhèn)化的腳步確實有些快了。路邊的房子大都是大門緊閉,偶爾只有零星的幾個老人坐在門口,路上碰到的不是拄著拐的老人就是蹣跚學步的幼兒。他們或許是這個村子最后的堅守者。令我們感到驚訝的是這個學校周邊不應該是孩子比較集中的地方嗎?但事實上一路走來,孩子真的沒有幾個。而且據(jù)我們了解,這已經(jīng)是比較大的村子了。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我們找到一些正在閑聊的人,問詢了一下關于這個學校的事情,其實說到這個學校,他們大多還是頗有感慨。其實從前這里的人口還是很多,孩子們也多,學校周圍很是熱鬧。放學時都是成群結隊的離開,但隨著人口不斷外出打工,留下都是些老弱,或是不愿意出去的人。整個村子就空了。孩子的父母出去了,自然會帶走孩子,不論是考慮到就近照顧還是教育的先進化,父母走了,孩子走了,整個村子最精壯的人口走了,自然村子空了,或許這就是正在中國上演的鄉(xiāng)村的消亡。村民還說只要有點條件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了城鎮(zhèn)上學,為的就是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還有現(xiàn)在鄉(xiāng)村教師的素質太差了,到現(xiàn)在學校里大都都還是教學生們父輩的那些老師。
隨著我們走訪的深入,也為了了解更多的情況,我們約了一個小學老師來了解相關情況,方老師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談起現(xiàn)在的教育狀況,也是頗感難受。她說從前她帶的班里大概有70多個人,但現(xiàn)在只有20多人。其實人數(shù)的多少不決定教學質量,只是人多時課堂氣氛活躍,有種教學的成就感。方老師也給我們分析了目前的形式,計劃生育是主要的原因,導致學生生源的減少。還有就是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孩子們更多的選擇了和父母外出,就近入學。談及鄉(xiāng)村教師的質量和收入,老師苦笑著說,確實,教師收入低,導致很多人不愿意選擇教師這一行業(yè),更別說到我們這里的小鄉(xiāng)村來當老師了。以她的學校為例,老師已經(jīng)屬于大齡教師,而且沒有了原來的教師分配制度,教師的更新制度極慢。新老師的更新慢,這也導致了很多音樂,體育這類的發(fā)展課沒有人帶孩子們上,現(xiàn)在他們只能最多放放音樂讓他們聽聽,體育課就是玩玩。不過說起教育資源,方老師卻說,其實國家的很多扶持制度都很不錯,尤其是對農(nóng)村地區(qū),不僅有圖書資源,還有遠程教育資源。不過很多這些資源都在閑置著,沒有真正實際投入使用。一方面是大多數(shù)老師年齡偏大,對這些資源不懂的利用,另一方面當?shù)卣捎谵r(nóng)村人口的不斷減少,也對教育的重視力度逐年下降。目前的鄉(xiāng)村教育真的似乎已經(jīng)陷入“空巢化”。
鄉(xiāng)村的教育似乎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魔障,人口減少,學生減少,政府投入減少,老師減少,更多有條件的父母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城鎮(zhèn)上學,鄉(xiāng)村的孩子更少。這也許意味著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城鎮(zhèn)教育,但我們忘了還有一批孩子駐守鄉(xiāng)村,他們沒有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只能繼續(xù)在沒落的鄉(xiāng)村小學讀書,這或許是時代發(fā)展的悲劇。
實踐在桐城,感知在鄉(xiāng)村。通過一系列的走訪,我們對現(xiàn)在的鄉(xiāng)村教育是一種擔憂,逐漸空巢化的農(nóng)村教育誰來拯救,繼續(xù)堅守在農(nóng)村的孩子有誰來撐起他們的明天,更多的鄉(xiāng)村教育者又從哪里尋得。這一列問題亟待更多有識之士來尋求答案,為鄉(xiāng)村教育的發(fā)展提供有效建議。
社會實踐心得【3】
大學生的第一個暑假,當然,也是我第一次經(jīng)歷社會實踐。對于一個大學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戰(zhàn)是一中基本的素質。于是我毅然踏上了社會實踐的道路。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了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干,培養(yǎng)自己的韌性;想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經(jīng)過充分的前期準備,我們小隊來到了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去進行以教育“空巢化”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事先調查,我們找上了桐城市小關村的小關小學,探訪了該校的硬件設施。并就近對附近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下午因為疲憊的原因我們放棄了原定計劃休息了一下午。后來對有關部門和老師進行了問詢,了解到鄉(xiāng)村小學的人數(shù)普遍比城鎮(zhèn)小學小上許多。老師無法做到專門教授某門課,聽學校派遣,哪里有空補到哪里的情況,同時老師不愿到鄉(xiāng)村小學教學,學校硬件設施跟不上,不能滿足學生基本的素質教育。讓我們更加清晰的認知到教育“空巢化”存在的原因。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這次實踐,我認識到一個計劃不能想當然要勞逸結合,不然就會造成因為疲憊導致不能按照原計劃進行活動的現(xiàn)象。讓我們不得不在剩下的時間中緊張的完成所有任務。
同時在社會上要善于與人溝通。經(jīng)過挨家挨戶的問卷調查讓我知道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也是需要長期練習的。在挨家挨戶進行調查的時候,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家庭對我們的到來感到疑惑,在我們說明來意后,部分家庭隨便亂填問卷,導致問卷的真實性降低。如果我們能夠很好的和陌生人交流,相信可以更加容易的讓對方填寫問卷,同時節(jié)省雙方的時間,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同時在社會上我們也要克服自己的膽怯心里,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躊躇了很久才走進對方家門。,我們應當厚臉皮,不怕別人的態(tài)度如何惡劣,也要輕松應對到了社會上,和你打交道的都是不認識的人,你要連話都說不出口,要怎么進行自己的工作呢。哪有人一生下來就什么都能輕松應對的,當你克服心理障礙,一切就會變得容易解決了,有著勇氣去面對才是其中的關鍵。同時我們也要自信,不自信的人容易給人留下不靠譜的映像,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自夸,而是自我對自己能力的肯定,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慢慢的對自身能力做出了肯定,也是此次活動的重要收獲之一。
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于我們這些初生牛犢的大學生們,獨立的培養(yǎng)和社會的洗禮是很重要的,社會實踐讓我更加的接觸了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讓我在未來能更好的適應他,這次的實踐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經(jīng)驗,更加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
社會實踐心得【4】
在學校有通知下來暑期實踐活動的時候,我們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對于活動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通過一步一步通過努力與計劃我們把活動的具體流程安排全部弄好,也積極的去籌備學;顒拥拇疝q活動,在我們做好這一切之后,我們參加了答辯活動也成功的被錄取了暑期實踐活動的知行杯活動,于是我們便開展了一系列的調研活動。
首先我們的暑期實踐活動是以團隊為組織形式進行的,因此整個活動需要發(fā)揮團隊的力量,整個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們在準備、開展、后期等環(huán)節(jié)中表現(xiàn)了優(yōu)點,同時也存在不足:
1、前期準備充足:前期我們通過討論組進行商討,列出了詳細的時間表和計劃表,把任務細分到每一個成員身上,同時強調實踐活動的目的、任務,讓實踐活動有目標、有方向。在前期準備中,也積極請教相關老師,并借助網(wǎng)絡等查詢相關資料。不僅通過新媒體,并且在學校的圖書館也進行了文獻檢索,了解了更多關于教育空巢的現(xiàn)象,對于其中原因我們也進行記錄與探討。前期中勾勒了大體活動的方向與工作。
2、團隊合作:在活動進行過程中,我們積極發(fā)揮團隊的力量,各項任務基本以團隊為單位進行。如在桐城大關鎮(zhèn)上進行問卷調查,我們每個成員均進行傳單的發(fā)放,這樣就發(fā)揮團隊的優(yōu)勢。同時團隊中對于活動任務的分配大家都有所涉及,積極展現(xiàn)合作精神,學校的調查,教育局的走訪,老師的采訪,以及問卷的填寫中讓我們體會到團隊的作用。
3、當然活動中也沒有充分考慮現(xiàn)實情況的約束:在活動執(zhí)行中,我們很多計劃因為現(xiàn)實的制約未能完成,比如我們所調研的安徽桐城市小關小學,因為學校已經(jīng)放假,只能通過老師,校長,家長,學生等人員,可能存在片面,沒有進入學校內部深入采訪。
4、調研規(guī)模太。河捎诓⒉皇撬械膶W校都進行調查,學校范圍不是很廣泛,可能這樣就導致分析數(shù)據(jù)沒有較強的說服力,后期總結也就無法更深入,更具有針對性。
活動中我們獲益匪淺,這也是我們進入大學的第一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確出去走走可以看到更多問題,體會了社會現(xiàn)實,在我們享受著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的成果時,城鄉(xiāng)差距也越來越明顯,在教育方面也有所體現(xiàn),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下教育資源在城鄉(xiāng)的均衡以及教育空巢的出現(xiàn)也就不足為奇了,最后我想這個活動給我們大學生帶來的有兩點:一是增強社會實踐能力,重視團隊和個人的力量發(fā)揮;二是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所學有所用,才是當代大學生應有的價值觀,通過自身實踐去體會更多的社會百態(tài),比在書上網(wǎng)絡上看到的更加真實,更加貼切。
【關愛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心得】相關文章:
關愛留守兒童的暑期社會實踐心得02-12
暑期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11-26
關愛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總結04-26
關愛留守兒童的暑期社會實踐心得8篇02-12
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心得05-21
暑期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4篇11-26
2017年暑期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03-15
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11-27
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