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壓歲錢是怎么來的
每到新年的時候,我們總能收到很多來自長輩的壓歲錢。但是你知道壓歲錢是怎么來的嗎?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壓歲錢的來歷吧。
壓歲錢的來歷
壓歲錢是漢族的傳統(tǒng)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計時由長輩將錢裝在紅包內(nèi)給晚輩。
壓歲錢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認為有辟邪驅(qū)鬼,保佑平安。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xiàn)在漢代,當時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些錢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而是一種佩戴的錢幣形狀的避邪品。
壓歲錢的的來歷有兩個寓意,一種為壓“祟”。
祟是傳說中的小妖,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來害熟睡的孩子,傳說有人年夜飯后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邊,以此助孩子把祟嚇退,因此得名為“壓祟錢”。
還有另一種說法為“壓驚”。
傳說古代有一種兇獸叫“年”,每隔365日后之夜就會出現(xiàn),讓人非常害怕。
人們最開始用食品來安慰在驅(qū)趕“年”時受到驚嚇的孩子,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演變?yōu)橐载泿糯澄,至宋便?ldquo;壓驚錢”。
壓歲錢最開始并不是真的給錢,而是給像錢一樣的象征性東西,以起震懾作用,隨著長輩在過年時包一塊大洋給子女的情形出現(xiàn),壓歲錢的意義才發(fā)生重大改變。
從此以后,壓歲錢的辟邪去魔的說法逐漸結(jié)束,演變成了希望晚輩步步高升等美好勵志的寓意。
但依舊有希望晚輩能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平平安安的祝愿。
壓歲錢的意義
傳統(tǒng)的年俗給壓歲錢是希望能鎮(zhèn)惡驅(qū)邪。
因為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孩子最容易受到鬼祟的侵襲,所以要用壓歲錢來幫助壓祟,“歲”與“祟”諧音,希望得到壓歲錢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度過一年。
自從壓歲錢變成了真正的貨幣之后,壓歲錢的意義也發(fā)生了改變。
壓歲錢“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漸結(jié)束,而其新?lián)摰?ldquo;一本萬利”、“財源茂盛”、“步步高升”等“勵志”作用應(yīng)運而生。
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另一種也是最為常見的,即由長輩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
壓歲錢給多少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給的壓歲錢也逐漸提高了,也有的長輩由于過于溺愛晚輩,也會將壓歲錢提高,甚至有人將壓歲錢當作人情,認為給太少則拿不出手,因此會準備大的壓歲錢紅包。
其實,壓歲錢給多少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濟實力以及地方的經(jīng)濟狀況,一般來說,給親戚朋友的孩子的話,幾十元到一百元左右都可以了。
但有的家庭經(jīng)濟水平較高,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范圍來給。
壓歲錢代表的應(yīng)該是一種美好的祝福,而現(xiàn)在祝福和感恩的本質(zhì)已經(jīng)逐漸淡化,不應(yīng)該讓孩子以拿到“更多壓歲錢”來作為目標,而應(yīng)該讓他們學會理財、認識壓歲錢的美好寓意。
壓歲錢怎么花
首先家長應(yīng)該明確,孩子的壓歲錢不能夠占有,不然會給孩子造成不信任感。
現(xiàn)在的壓歲錢是培養(yǎng)孩子理財觀念的不錯選擇。
家長可以在過年后,帶著孩子用自己的壓歲錢去購買學習用品,書本等,再留下一小部分讓其自由發(fā)揮,剩下的部分則父母幫助其建立一個理財基金或者幫孩子存起來,告訴孩子,下次要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時才可以動用。
父母在幫孩子存起壓歲錢時,要告訴孩子還有多少錢,以及將來可以怎么用,切不可直接占有。
世界各國壓歲錢
美國:2至20美元(約合12至125元人民幣)
劉先生已在英國生活30多年,每年春節(jié)他給親朋好友孩子的紅包都是5英鎊(約合50元人民幣),給自己的孩子則會包上100英鎊(約合960元人民幣)。
與國內(nèi)情況相比,劉先生給的壓歲錢并不算多。
但記者了解到,美國華人孩子收到的壓歲錢竟然更少。
6歲的伊森每年得到的壓歲錢總共也就100美元左右,而且除了父母給的20美元是個“大數(shù)”,來自親友的多數(shù)在1美元至5美元之間,只是偶爾有一兩個10美元的。
伊森認識的其他華人孩子收到的壓歲錢也都差不多。
在絕大多數(shù)華人家庭,給孩子壓歲錢不會使家長感到壓力。
梅一家從香港移民到美國已近20年。
每年春節(jié)前一周左右,梅會到銀行換些嶄新的1美元、5美元和10美元的新鈔票,包好幾十個紅包,準備在過年時給自己的孩子和親朋好友的孩子。
送給關(guān)系特別好的親友孩子的紅包,通常是10美元,關(guān)系一般的是2至5美元。
有時他們會包一些1美元的小紅包,發(fā)給共事的“老外”,讓他們也感受一下中國新年的快樂。
紅包是財運的象征。
無論是給孩子壓歲錢,還是大人之間作為祝福送個1美元的小紅包,都是為了增加過年的喜悅。
通常,美國華人不會利用給孩子的紅包摻雜其他的隱性含義,比如通過給孩子一個大大的紅包拉近與家長的關(guān)系,因為那樣不會帶來真正的快樂,反而會使家長尷尬,甚至警惕,破壞了年味兒。
新加坡:5至20新元(約合23至90元人民幣)
新加坡華人也有過年發(fā)紅包的傳統(tǒng)。
每當春節(jié)臨近,他們會到附近銀行換取價值5新元到20新元不等的新鈔,等到除夕夜或新年期間,裝入印有圖案及寫有吉祥祝愿詞的紅包之中,再送給自己的兒孫或其他前來拜年的孩子,壓歲錢從5新元、10新元到20新元不等,主要是求個吉利,不會有“拿不出手”的感覺。
沒有結(jié)婚的年輕人不用給孩子紅包,但結(jié)了婚的人就需要給與自己有關(guān)系的晚輩紅包。
阿根廷:一兩百比索(合幾十到一百多元人民幣)
阿根廷的鄭繼琮每年春節(jié)除夕夜都不忘給兩個兒子包上紅包塞到他們枕頭下面。
“給多給少就是個意思,主要是讓長期住在國外的孩子不忘本。”
在阿根廷經(jīng)營生意多年的劉芳勇說,過年壓歲錢,他們和長輩只是象征性地給孩子一兩百比索。
劉芳勇認為,壓歲錢不能給太多,這樣孩子才知道珍惜,而且他們能學會把錢花在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上。
他不贊同給孩子壓歲錢一給就是上千元人民幣的做法,因為“凡事來得太容易的,對孩子不是好事,學會感恩和珍惜,才是最重要的”。
韓國紅包用“白信封” 1萬至5萬韓幣(約合55至280元人民幣)
韓國人管壓歲錢叫歲拜錢,一般只給到孩子高中畢業(yè)之前。
至于數(shù)額,以前最流行的是藍黃綠的劃分,小學生是藍色的1000元,中學生是黃色的5000元,高中生是綠色的1萬元。
不過,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物價上升,壓歲錢也漲了很多。
一般家庭會給孩子1萬到5萬韓幣不等的現(xiàn)金。
春節(jié)大家坐在一起,按照年齡大小輪流行大禮,一般年紀大的孩子會拿到更多的壓歲錢。
韓國人給壓歲錢通常是直接給錢,不用信封,用的話也是白色信封。
這恐怕是與中國最大的不同之處。
在韓國人看來,白色象征純潔干凈,結(jié)婚隨份子時,人們也是將韓幣放入白信封中送出。
朝鮮:1000至5000朝幣(約合0.8至4元人民幣)
朝鮮也有春節(jié)給壓歲錢的傳統(tǒng)習俗,但大多不會用紅包,而是直接將壓歲錢遞到孩子手里,也有老人用紙把錢包起來給孩子。
壓歲錢的多少一般根據(jù)孩子年齡大小有所不同,大一點的小孩通常給5000朝幣(約合4元人民幣),年齡小的孩子給1000至2000朝幣(0.8到1.6元人民幣)。
相比送壓歲錢,在朝鮮給小孩子贈送新年禮物的人更多,很多大人會送孩子學習用品,希望孩子新的一年學業(yè)進步,也有的會送些孩子愛吃的零食。
泰國紅包須“雙數(shù)”
為迎接春節(jié),泰國盤古銀行今年專門準備了350億泰銖(約合67億元人民幣)現(xiàn)金供人們分發(fā)“紅包”。
泰國華人家庭一般都保留著給紅包的習俗,數(shù)額通常在2000泰銖到1萬泰銖(約合380到1900元人民幣)不等,最低不少于200泰銖(約合38元人民幣)。
但不論多少錢,錢數(shù)必須是雙數(shù)。
越南紅包重“幣號”
在越南,過年給孩子和老人的紅包在北部地區(qū)稱為“賀歲”,在南部地區(qū)稱為“利是”。
現(xiàn)在的越南人會往紅包里放越南盾紙幣,也有放美元的,一般是兩美元紙幣。
紅包里的錢數(shù)依家庭經(jīng)濟條件而定,從幾千越南盾到百萬越南盾(幾元至300元人民幣左右),甚至更多。
一些越南人很注意紙幣上的幣號,比如“6、8、9”等數(shù)字在越南語中因諧音與順利、發(fā)財、永久等祝愿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越南人推崇的幸運數(shù),有的人包紅包時會特意挑選幣號里有對方生日的錢幣。
紅包也要送父母
新春佳節(jié),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古已有之。
不過如今,一些有能力的晚輩也不忘行孝心,過年給辛苦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送上一個紅包。
雖然新加坡人給小朋友的壓歲錢從2新元到20新元不等,但給父母的紅包一般要厚一些。
據(jù)新加坡大華銀行日前的一項調(diào)查,新加坡人今年打算給父母每個人的紅包平均是209新元,給岳父母或公婆的則是174新元。
據(jù)印尼老華人江宗鵬介紹,印尼華人子女如果結(jié)婚有了工作,過年期間要給父母包紅包,“不過并非所有年輕人都這樣做,而且紅包大小也是取決于經(jīng)濟狀況。”
在韓國,一些新工作的大學生會把第一個月的工資孝敬父母。
【壓歲錢是怎么來的】相關(guān)文章:
duang怎么來的10-08
女人的氣質(zhì)是從怎么來的09-30
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06-06
怎么用公積金來貸款09-30
土地公是怎么來的11-11
吃醋一詞是怎么來的10-05
沒有來月經(jīng)怎么辦10-05
來月經(jīng)出虛汗怎么回事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