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兒童注音版成語故事大全注音版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兒童注音版成語故事大全注音版,歡迎閱讀。
兒童注音版成語故事大全注音版1:烏合之眾
西漢末年,王莽(邯鄲市大名縣人)被打敗后,劉玄稱帝。
扶風(fēng)茂陵(今陜西省)人耿龠隨其父耿況投奔了劉玄。
沒過多久,邯鄲人王郎自稱漢成帝之子劉子與,在西漢宗室劉休和大富豪李育等的支持下,自立為帝,建都邯鄲。
這時,耿龠手下的孫倉、衛(wèi)包便勸耿龠投歸劉子與(王郎)。
耿龠聞聽大怒,按劍說道:"劉子與這個反賊,我和他勢不兩立!等我到長安請皇上調(diào)動漁陽、上谷的兵馬,從太原、代郡出擊,來回幾十天,便能以輕騎兵襲擊那些'烏合之眾',勢如摧枯拉朽,定能獲勝。
誰不識大局,去投奔那些反賊,定遭滅族殺身之禍!
兒童注音版成語故事大全注音版2:返老還童
劉安,漢文帝弟淮南王厲的長子,文帝十六年,襲父封為淮南王,好文學(xué),曾奉漢武帝之命作《離騷傳》,“返老還童”是晉朝人葛洪撰寫《神仙傳》一書中一則有關(guān)淮南王劉安的傳說故事。
相傳,劉安自年青時代起,就喜好求仙之道。
封淮南王以后,更是潛心鉆研,四處派人打聽卻老之術(shù),訪尋長生不老之藥。
有一天,忽然有八位白發(fā)銀須的老漢求見,說是他們有卻老之法術(shù),并愿把長生不老之藥獻(xiàn)給淮南王。
劉安一聽,知是仙人求見,真是大喜過望,急忙開門迎見,但一見那八個老翁,卻不禁啞然失笑。
原來八個老漢一個個白發(fā)銀須,雖然精神矍鑠,但畢竟是老了呀!哪會有什么防老之術(shù)呢?
“你們自己都那樣老了,我又怎么可以相信,你們有防老之法術(shù)呢?這分明是騙人!”說完,叫守門人把他們攆走。
八個老漢互相望了一眼,哈哈笑道:“淮南王嫌我們年老嗎?好吧!那么,再讓他仔細(xì)地看看我們吧!”
說著,八個老翁一眨眼工夫,忽然全變成兒童了。
已經(jīng)年老的人,一下子回復(fù)到了兒童時期,這是全然不可能的,所以這僅僅是傳說故事而已。
《云笈七簽》這部道教書籍中提到的“返老還童”,也僅僅是煉丹、法術(shù)的有關(guān)傳說罷了。
兒童注音版成語故事大全注音版3:太公釣魚
公元前十一世紀(jì)時,八十老人姜子牙曾任商朝下大夫,因見紂王荒淫無道,便棄官逃往西岐本想自投西伯姬昌,又怕被人恥笑,所以暫時隱居在渭水河邊的小村莊里,以待時機。
一天,他正在渭河邊釣魚解悶,有一樵夫武吉擔(dān)柴路過,,見他竟用直鉤釣魚,還離著水面三尺遠(yuǎn),魚鉤上也沒掛香餌,便問長者貴姓。
姜尚答道:"姓姜名尚,字子牙,號正熊。"
武吉嘆了口氣說:"真是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象你這樣愚拙的人,還自號正熊,實不相稱!"
姜尚微微一笑:"老夫釣魚是假待機進(jìn)取是真。
然而要釣王與侯,寧在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武吉道:"你哪像王侯倒像活猴。"
說罷,就擔(dān)起柴擔(dān)進(jìn)城去了。
不料武吉進(jìn)城失手打死了守門的軍士招來殺身大禍,巧逢西伯姬昌路過,得知武吉是個孝子,家中有老母無人奉養(yǎng),便贈與黃金十兩,命他回去安頓好老母再來領(lǐng)罪。
老母絕望,便帶武吉來向姜尚求教解救之法。
姜教他如此這般,從此武吉只在鄉(xiāng)中干活,不再進(jìn)城去了。
光陰似箭,不覺又是一個春天。
一日,西伯來到渭河邊踏青打獵。
忽聽有人唱道:"鳳非乏兮麟非無,但嗟治世有污。
龍興云出虎生風(fēng),世人慢惜尋賢路……"姬昌命人將歌者找來,見是武吉,大喝道:"你怎敢欺我,不來領(lǐng)罪,反在此唱歌?"
武吉便照實說了,并說這歌也是姜尚所作,姬昌認(rèn)為姜尚必是賢者,便當(dāng)即赦免了武吉的死罪,命他帶路來河邊尋訪姜尚。
姜尚為試姬昌的誠心,未理采而避入蘆葦叢中。
姬昌求賢心切,三日后,又封武吉為武德將軍,再次帶路,親率百官一同再訪姜尚,封為太公。
后來太公輔佐文王,隨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
兒童注音版成語故事大全注音版4:入吾彀中
彀,音構(gòu),原來是張弓的意思,這里借用為牢籠、圈套及就范的意思,“入吾彀中”即是進(jìn)入我的圈中了之意。
例如一個捉麻雀的人,用稻彀放在羅網(wǎng)下來引誘麻雀,當(dāng)麻雀飛下來正在啄食稻彀,那人把羅套網(wǎng)一抽,將麻雀網(wǎng)住,便說:這麻雀“入吾彀中”了。
又如一個人想籠絡(luò)某甲。
用種種手段令某甲對他好感、頌傷他,直至某甲死心塌地約為他利用時,他便可說:某甲已“入吾彀中”矣!
這句成語原出于五代時王定保所著的“唐摭言”這是一部記述唐代貢舉制度及雜事的書,其中記述之詳,一般史志所不及。
據(jù)書中記載,有一次。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私自去視察御史府(考試進(jìn)士的地方),看到許多新智取的進(jìn)士魚貫而出,便得意得很的說道:“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這句話就是說:“天下的有為青年,都已進(jìn)入了我的圈套了!”李世民是唐代開國元勛,文才武略,都很出眾,到他自己接帝位后,更是在中國歷史上取得一次大統(tǒng)一,他的聲威。
遠(yuǎn)及域外,他不但雄才大略,而在為人方面,也很善運用權(quán)謀,不然,他也不會無意中說出“入吾彀中”那樣的話來了。
這句成語運用時,一般都是將它用在形容那些并不十分冠面堂皇的事情上,舉凡運用攏絡(luò)手段,設(shè)下各種圈套而達(dá)到目的時,便可說“入吾彀中”、“入他彀中”或“入其彀中”。
兒童注音版成語故事大全注音版5:一敗涂地
秦朝時候,沛縣縣令叫泗水亭長劉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驪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連三地逃走了很多,劉邦想:這樣下去,不等到驪山,就一定會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來想去,索性把沒有逃跑的都釋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陽二縣交界的山澤中。
秦二世元年,陳涉在大澤鄉(xiāng)起兵反秦,自稱楚王。
沛縣令想歸附,部屬蕭何和曹參建議說:“你是秦朝縣令,現(xiàn)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劉邦召回來,挾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辦了。”沛縣令立即叫樊嚕去請劉邦。
可是當(dāng)劉邦回來時,沛縣令見他領(lǐng)有近百人,恐他不服從自己的指揮,又懊悔起來。
于是下令緊關(guān)城門,不讓劉邦進(jìn)城。
劉邦在城外寫了一封信,綁在箭上尉給城里的父老,叫沛縣父老們齊心殺了縣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
父老們果真殺掉縣令,打開城門,迎接劉邦進(jìn)沛縣,并請地做縣令。
劉邦謙虛地說:
“天下形勢很緊張,假若縣令的人選安排不當(dāng),就當(dāng)“一敗涂地”,請你們另外遲擇別人吧!”但最后,劉邦還是當(dāng)了縣令,稱做沛公。
“一敗涂地”本來是一旦破敗,就要肝腦涂在地上的意思。
但后人則一直借用它說明失敗之后,而至不可收拾的情勢。
例如一個商人因貪圖眼前之利,盲目推銷劣貨,但消費者卻不去上當(dāng),于是這個商人貨物積滯,周轉(zhuǎn)不靈,而至“一敗涂地”,不可收拾。
又如一個球隊,因為球員間合作得不緊密,遇到挫折,更是手忙腳亂,以至“一敗涂地”,不可收拾。
兒童注音版成語故事大全注音版6:困獸猶斗
春秋時,晉國發(fā)兵去救援被楚攻打的鄭國,可是晚到了一步,鄭國已投降了楚軍。
這時晉軍主帥荀林父主張退兵,可副帥反對,最后由于意見不一致,晉軍被楚軍打得大敗。
晉景公得到這一消息,很是氣憤。
晉軍將領(lǐng)回國后,晉景公立即叫人把敗軍將領(lǐng)帶上殿來,大聲斥責(zé),追究責(zé)任。
那些將領(lǐng)見國君大發(fā)雷霆,跪在一旁,不敢吱聲,過了一會,荀林父想到自己是主帥,這次大敗應(yīng)負(fù)有責(zé)任,就跪前一步說:“末將罪該萬死,現(xiàn)請求一死。”
景公盛怒之下,拂袖示意衛(wèi)兵來捆綁荀林父。
這時,大夫士貞子上前阻止,不慌不忙地對景公說:“三十多年前,先君文公在對楚的城濮之戰(zhàn)中大獲全勝,晉國舉國歡騰,但文公面無喜色,左右感到很奇怪,就問文公:‘既然擊敗了強敵,為何反而愁悶?’文公說:‘這次戰(zhàn)斗,由于我們采取了正確的戰(zhàn)略原則,擊破了楚軍的左、右翼,中軍主帥子玉就完全陷入被動,無法挽回敗局,只得收兵。
但楚軍雖敗,主帥子玉尚在,哪里可以松口氣啊!困獸猶斗,更何況子玉是一國的宰相呢?我們又有什么可高興的,他是要來報仇的!’直到后來楚王殺了子玉,文公才喜形于色。
楚王殺子玉,是幫了我們晉國的忙。
如果說楚國被先王打敗是一次失敗,那么,殺掉子玉是再次失敗。
現(xiàn)在您要殺掉林荀父……”
景公聽了士貞子的話,恍然大悟,笑著說:“大夫別說了,我懂了,我殺了荀林父,豈不是幫了楚國的忙?這樣,我們不是也將一敗再敗了嗎?”
于是,景公當(dāng)場就赦免了荀林父等將帥。
【兒童注音版成語故事注音版】相關(guān)文章:
繞口令注音版04-23
雷鋒的故事彩繪注音版05-07
成語故事作文02-04
成語故事作文【熱門】02-27
成語故事作文【薦】02-27
成語故事作文素材11-14
成語故事作文【推薦】03-01
成語故事作文錦集05-25
成語故事作文15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