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書法與國畫
書法與國畫
摘 要:書法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同時又與中國畫及相關學科相互滲透,相得益彰。
中國書法與中國繪畫之所以有著獨立于世界藝術之林的獨特審美價值,就是因為它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和本土性,它是我們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的精粹。
就拿書法與國畫的關系來說,中國畫的用筆和書法用筆同出一源,書法修養(yǎng)對于繪畫很重要。
書法給畫家繪畫以特別的基礎,書法水平高,其筆墨的文化含量也自然會高;反之,書法又得益于在繪畫形式美方面的助力。
關鍵詞:書法;國畫;關系;筆墨;線
書法簡言之是書寫漢字的藝術,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
它不僅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同時也與中國畫、篆刻等相關學科相得益彰,而且作為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日益成為具有世界意義的東方藝術門類之一。
書法與國畫的關系從表層來看都是用毛筆書寫、用筆墨抒情的表現(xiàn)形式。
中國畫的用筆和書法用筆同出一源,書法修養(yǎng)對于繪畫很重要。
書法能夠通過作品把書法家個人的生活感受、學識、修養(yǎng)、個性等悄悄地折射出來,正如潘天壽說“若少骨氣、欠修養(yǎng),雖特技巧思,偏才捷徑,而成新格,終非大家氣象”,就是這個道理。
書法和中國畫有直接的關系,書法水平高,其筆墨的文化含量也自然會高。
中國畫骨法用筆的點、線造型有著獨特抽象的韻致,與中國書法同源又同道。
1.書畫同源
縱觀中國繪畫史,兼擅書畫兩藝的名家很多。
有以書入畫者,也有以畫入書者,所以唐代張彥遠說“書畫異名而同體”。
諸多名家書法方面的成就在他們的繪畫中也有明顯體現(xiàn),這說明書法給他們的繪畫以特別的基礎;反之,書法又得益于在繪畫形式美方面的助力,使得書法表現(xiàn)出不同于全然是書家的魅力。
書法形成的視覺張力造就了中國畫的韻律之美,書法中點、線的節(jié)奏變化同中國畫的用筆方式十分相似,是作者情感意趣的表達。
當代書畫名人曾來德認為:“中國藝術的本色是墨、筆和紙的關系。墨是陽性的,以主動的方式進入宣紙的身體中,而紙是陰性的,以吸收的方式接受墨。兩者之間就是陰和陽、黑和白的對立。”墨、宣紙、毛筆三者都是變數(shù),三個數(shù)加在一起,超幾何級變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就是中國哲學。
作為中國畫教師,必然不能拘泥于純技法的苦練,而應帶領學生走入中國畫的意象世界。
而書法就是實現(xiàn)它的階梯與途徑。
書法成熟較早,書畫使用同一種工具,書法藝術給予中國畫用筆的啟發(fā)和影響很大。
張式《畫譚》中明確表明,“山似畫沙,樹如屈鐵,畫之上品。
否者縱令成就,不過是逞巧弄筆”。
這即是書法用筆的理想境界。
2.書法是國畫“骨法用筆”鍛煉的重要基礎
國畫和書法都使用筆墨,執(zhí)筆運腕的方法基本相同。
書法中“永”字八法,筆法的運行和中國畫用筆講究抑揚頓挫、正反順逆所產(chǎn)生的節(jié)奏韻律的用筆之道有相通之處。
學書不只是一種技巧的學習借鑒,還可通過學習書法,潛移默化,發(fā)揮“線”的抒情寫意功能。
書法性用筆可增強中國畫的表現(xiàn)力。
“骨法用筆”是謝赫畫論中的“六法”之一,在中國書法和中國繪畫藝術中都占有關鍵地位。
“線”是中國繪畫用筆所表現(xiàn)的一種造型方法,是中國畫中“骨法用筆”的一種手段,也是中國畫中最基本的表現(xiàn)語言。
線條的美是通過力度來表現(xiàn)的。
什么是力度?力度就是線條內(nèi)在的“骨力”。
在書法中特別注重骨力的表現(xiàn),骨力是作品精神的所在。
衛(wèi)夫人指出:“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勝,無力無筋者病。”
書法用筆不但在技術上有利于中國畫的表現(xiàn)力,而且在精神上也有助于中國畫的內(nèi)質(zhì)美。
“筆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現(xiàn)對象(景物)的相對獨立的美。它不僅是種形式美、結(jié)構(gòu)美,而且在這一形式結(jié)構(gòu)中能傳達出人的種種主觀精神境界、‘氣韻’‘興味’。這樣,就把中國的線的藝術傳統(tǒng)推上了它的最高階段”。
3.書法是國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書法的抒情寫生與中國畫注重以意塑形、為物傳神是共通的。
學書法有利于加強中國畫民族風格的獨特性與鮮明性,促進個人風格的形成。
從美學角度講,中國畫和書法藝術在生命價值和心靈境界方面存在著許多相通之處,中國畫的書法性用筆完美地體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美學的意蘊。
中國畫的書法性用筆一方面體現(xiàn)出書法藝術的精神魅力,另一方面影響著繪畫藝術的精神面貌,是書畫藝術發(fā)展的共同參照系。
重新認識用筆形式和文化精神,對認識中國畫本體大有裨益。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美術教育對書法在中國畫中所起的基礎性作用認識不足,中國畫從寫實發(fā)展到寫意,始終徘徊在“似與不似之間”,而沒有走向西方式的抽象,原因之一就是中國早有一門抽象的造型藝術――書法。
中國畫的語言主要是筆墨,筆墨中筆法尤其重要,書法是由純粹的筆法錘煉幻化的一門藝術,要登堂入室中國畫,學習書法尤為重要。
所以美學家李澤厚說:“不懂書法,就不可能懂中國藝術。”書法的骨力決定中國畫線條的品格,中國畫講究用筆,毛筆繪出的線條自然存在不同的內(nèi)涵。
此外,由于中國畫與書法的骨肉關系,不研究好書法,也很難領會中國畫的用筆。
無論是研修書法還是國畫,我們的學習不是目的,而是過程,所以我們要持之以恒,為書畫藝術更好的發(fā)展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龔文.書畫同源的觀念解析[J].藝術百家,2003,(03).
[2]王瑩.論線條在中國畫中的生命力[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3]潘天壽.潘天壽美術文集3[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
【書法與國畫】相關文章:
畫國畫作文05-28
學國畫小學作文10-07
中國畫構(gòu)圖論文11-15
學國畫小學生作文10-12
傳統(tǒng)文化國畫作文06-20
描寫國畫的作文(通用25篇)12-15
畫國畫小學生作文10-08
中班國畫教學計劃通用10-30
對中國畫山水意境美的探析10-06
國畫教研室工作總結(jié)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