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西方餐桌禮儀不同點
餐桌禮儀。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吃飯用餐時在餐桌上的禮儀常識,餐飲禮儀問題可謂源遠流長。小編為你整理了中西方餐桌禮儀不同點,希望對你有所參考幫助。
摘 要
隨著中西交往不斷深入與發(fā)展,餐桌禮儀逐漸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影響因素,餐桌禮儀能夠反映一個人的行為素養(yǎng),尤其對于國際間的商務(wù)餐會,保持良好的商務(wù)餐桌禮儀能夠給對方留下更好的印象,從而提升協(xié)議達成的可能性。本文主要闡述了中西餐桌文化差異,通過對中西方餐桌禮儀進行比較,進一步指出了在商務(wù)活動中應(yīng)當注意的中西方餐桌禮儀差異。
關(guān)鍵詞:中西方;餐桌禮儀;差異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different table manner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on communications. Business table manners can reflect a person’s behavior literacy. It’s very important to maintain good business etiquette to leave a batter impression, so as to enhance the possibility of signing an agreement, especially for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inner.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ble manners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expose the major differences.
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Business table manners; differences
跨文化交際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由于地區(qū)差異,不同的民族、國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餐桌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名族和國家存在著各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具有濃郁的名族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從跨文化的角度揭示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異和不同,可以使人們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探究其文化底蘊,提高跨文化意識,有助于商務(wù)活動的進行。
一、中西方餐桌文化差異
有人說,中國文化思想內(nèi)核是“群體意識”,西方文化的思想內(nèi)核則是“個體意識”。所以西方人即使請客吃飯,也是各點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吧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中國文化則認為個人的意志,必須服從群個體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緣,則其方式禮儀,自認也就以和為貴了,因此中國人愛聚餐、喜共食、講和合。
(一)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想飲食觀。這種理性使之在自然科學(xué)上、心理學(xué)上、方法論上實現(xiàn)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但卻大大阻礙了如飲食文化的發(fā)展。西餐講究營養(yǎng)、菜色的搭配,講究餐具與服務(wù),但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diào)和,各是各的味,較為單一。
而在中國的烹調(diào)術(shù)中,對美味追求幾乎達到極致。這也是中餐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的主要原因。遺憾的是,當我們把追求美味作為第一要求時,我們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yǎng)價值!懊x食為天”的后半句是“食以味為先”,就是這種對美味的追求,使不夠營養(yǎng)成為中國哲學(xué)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協(xié)調(diào)唯獨,度以內(nèi)的千變?nèi)f化就決定了中國菜的豐富和富于變化,決定了中國菜菜系的特點。
(二)飲食方式的不同
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么節(jié)日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jié)、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嘗的對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雖然從衛(wèi)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名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tài),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xué)中“和”這個范疇對后代思想的影響,便于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西式宴席上,食品和酒盡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于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這種方式便于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xiàn)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干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diào)。
(三)餐桌上用語的差異
中國人熱情好客,請客吃飯時一般都要菜肴滿桌,但無論菜多么豐盛,嘴上總要謙虛的說:“沒什么好吃的,菜做的不好,隨便吃點!比欢,當英美人聽到這樣的客套話,會覺得很反感:“沒什么吃的,又何必請我?菜做得不好,又為什么要拿來招待我?”按照中國的習(xí)俗,為了表示禮貌,習(xí)慣上會一再勸客人多吃點,而中國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餓,嘴上卻說:“我飽了,不用了!
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沒那么講究,簡簡單單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時,一般主人會說:“Help yourself, please!”英美人待客尊重個人意志,講究事實就是,一再問客人要不要食物或者強塞食物給客人,是很不禮貌的。所以,當主人給你添菜或問你要什么時,如果你想吃的話,可以直接了當?shù)幕卮鹫f要。在客人在用餐期間,一定要贊美主人所準備的食物好吃,稱贊主人的手藝好,否則不管你吃得多飽,主人都不會高興。
二、中西方餐桌禮儀差異
(一) 座次安排
在中餐中,在按習(xí)慣,桌次的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數(shù)較多時,要擺桌次牌。宴會可用圓桌方桌或長桌,一桌以上的宴會,桌子之間的距離要適中,各個座位之間的距離要相等。團體宴請中,宴桌排列一般以最前面的或居中的桌子為主桌。
宴請時,每張餐桌上的具體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別。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條:
。1)主人在主桌面對正門之位就坐。
(2)多桌宴請時,每桌都要有一位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時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3)各桌位次的尊卑,以距離該桌主人的遠近而定,以近為上,以遠為下。
。4)各桌距離該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講究以右為尊。
在西餐中,席位排列有五個規(guī)則:
(1)女士優(yōu)先。
(2)距離定位。
(3)以右為尊。
(4)面門為上。
(5)交叉排列。
一般,在女主人宣布晚宴準備就緒后,男主人便會引領(lǐng)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則走在最后面。座位安排原則一般為: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為原則,男主客優(yōu)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邊,而女主客在男主客右邊,其它夫婦則以對角方式就座。男女夫婦分坐顯示出了美式宴會的開放及活潑,希望能藉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來增進彼此間的熟稔,同時也可使用餐話題多樣化,氣氛和樂。入坐原則是客人先入坐,長者先于年輕人入坐,已婚者先于未婚者入坐,陌生人又先于熟識客人或家人入坐。
(二) 上菜順序
中餐上菜順序是:先上冷菜、飲料及酒,后上熱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和水果。宴會上桌數(shù)很多時,各桌的每一道菜應(yīng)同時上。上菜順序依然保持傳統(tǒng),先冷后熱。熱菜應(yīng)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cè)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和小吃先賓后主,上全雞、全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頭尾朝向正主位。
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黃油→冷菜→湯斗海鮮→主菜→甜點心→咖啡和水果。冷菜、湯,同時就著面包吃。冷菜也叫開胃小菜,作為第一道菜,一般與開胃酒并用。湯分漬湯和奶油濃湯。主菜有魚、豬肉、牛肉、雞等。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然后是咖啡或紅茶。至于水果,可上可不上。
(三) 餐具的擺放
中餐的餐具主要包括筷子、碟子、調(diào)羹、碗、調(diào)盤等。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座子上或放在紙?zhí)變?nèi)。公用的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座子上。要備好牙簽和煙灰缸。
在西餐中,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盤子、玻璃杯等。世界上高級的西式宴會擺臺是基本統(tǒng)一的。共同原則是:墊盤居中,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內(nèi),盤前橫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擺放。酒杯的數(shù)量與酒的種類相等,擺法是從左到右,依次擺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盤子里,如果在賓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盤子里放某種事物時,餐巾就放在盤子旁邊。
(四) 停菜方法
在中國餐桌上,用餐完畢,筷子應(yīng)整齊地擱在靠碗右邊的桌上,并應(yīng)等眾人都放下筷子后,在主人示意散席時方可離座,不可自己用餐完畢,便扔下筷子離席。
在西方餐桌上,用餐結(jié)束的擺置方式有兩種:用餐結(jié)束后中,可將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側(cè)向內(nèi)與叉子并攏,平行放置于餐盤上,盡量將柄放入餐盤內(nèi),這樣可以避免因碰觸而掉落,服務(wù)生也較容易收拾。在宴會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對擺在面前的刀叉,是從外側(cè)依次向內(nèi)取用,因為刀叉擺放的順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順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結(jié)束了。中途需是談話或休息時,應(yīng)該將刀叉呈八字形平架在盤子兩邊。反之,刀叉柄朝向自己并列放在盤子里,則表示這一道菜已經(jīng)用好了,服務(wù)員就會把盤子撤去。前菜或是甜點等,如果是可以直接用叉子叉起食用的料理,沒有必要刻意地一定使用刀子。沒用過的刀子,就這樣放在桌上即可,服務(wù)生會自動將它收走。
總結(jié):
所以,中西方餐桌文化差異歸根結(jié)底還是感性和理性之間的差異。文化促進飲食的形成,飲食反映出各國的文化。但是,這種差異似乎在隨著科學(xué)的發(fā)展和世界的交流而變得模糊。[5]中西方餐桌文化相互影響,相互結(jié)合,使兩者更趨于完善、科學(xué)。在商務(wù)活動的宴會安排中,保持良好的商務(wù)餐桌禮儀能夠給對方留下更好的印象,能促進協(xié)議的達成。因此,對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差異了解在商務(wù)交流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瑪格麗特.維薩. 餐桌禮儀:文明舉止的起源、發(fā)展與含義[M] . 劉曉媛,譯.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7.
[2] 段潔. 餐桌禮儀與口才[ M] . 北京: 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2007.
[3] 馮玉珠. 宴之道: 職場宴請細節(jié)攻略[M] . 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6.
[4] 陳弘美. 中式、西式、日式餐桌禮儀實用知識[M] .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5.
[5] 於奇.中西飲食文化差異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8.
【中西方餐桌禮儀不同點】相關(guān)文章:
中西方餐桌禮儀異同11-13
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區(qū)別12-06
中西方餐桌禮儀差別11-11
關(guān)于中西方餐桌禮儀的異同10-27
中西方的餐桌禮儀差異5篇08-25
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差異是什么05-16
中西方國家餐桌禮儀的差異是什么10-06
從餐桌禮儀看中西方文化差異10-06
餐桌禮儀10-26
餐桌禮儀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