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村級小學課題開題報告
農村九年義務教育是國家對于教育的輔助以及提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村級小學課題開題報告的內容,歡迎閱讀借鑒。
村級小學課題開題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現實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辈娬{小學階段應完成145萬字的閱讀量,背誦優(yōu)秀詩文160篇,其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信息,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由此可見,課文閱讀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我們又發(fā)現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還存在著以下問題。
1閱讀量不達標,有許多學生不能主動去閱讀課外書籍。
2我們的語文教師和家長對課外閱讀重要性的認識缺乏更是一個重要因素。學生所獲得的課外閱讀經驗嚴重缺失。
3學生課外閱讀缺乏指導,只看些訂閱的報刊,作文書,對于經典名著的領悟,望而卻步,也很難堅持寫讀書筆記。
鑒于我校實際情況以及學生閱讀的具體情況,我們確立了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研究這一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2糾正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存在的誤區(qū),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享受閱讀過程。
3有效地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評價。
4全校開展讀書活動。
5家校共建,建立班級閱讀庫。
6指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我們研究的目標就是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始終保持強烈的讀書欲望,真正享受閱讀的樂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煹难孕锌芍苯佑绊懼⒆幼x書習慣的培養(yǎng)。
教師自己對閱讀充滿著欲望,必會潛移默化使得孩子也熱愛課外閱讀推薦一些適合兒童閱讀的內容,讓他們的童心被喜愛的故事浸染,利用多種多樣的閱讀方式讓孩子喜歡上“書”這個充滿趣味與想象的東西,真切地感受閱讀的成功與快樂。一旦他們把閱讀不再動作沉重的負擔,他們就會熱愛語文,從而形成語文學習的良好循環(huán)。
。1)創(chuàng)建良好的校園讀書氛圍,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展示學生的個性風采。
我們要為學生搭建一個平臺,多渠道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打造書香學生,書香班級,書香校園,并營造書香家庭,讓家長也參與其中,這非常重要。通過立體式的互動交流,營造家長,孩子,教師全員參與的氛圍。能極大地激發(fā)孩子的自覺閱讀興趣,喚醒家長的親子共讀意識,也能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成長。
。2)各年級語文實驗教師互相合作,選擇課本中經典的文章,設計拓展性閱讀指導方案,進行共享,以一篇帶多篇,以精讀帶博讀,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能力。
。3)課題組教師每周至少上一節(jié)課外閱讀指導課和讀書匯報課,使讀和寫逐漸內化為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
。4)科學地利用好學校的圖書館,強化管理,發(fā)揮其最大的功能。倡導學生以及家長,少買一樣玩具,少吃一次零食,把節(jié)省下來的錢購買圖書,并和班級同學共享,成立班級圖書角。這樣,學校和班級互相配合和補充,保證每一位學生的手邊時時有書可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不同類型的書籍,從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點到面,既有階段性又保持連貫性,使學生獲得系統又完整的知識。逐漸鍛煉和養(yǎng)成自學的能力。
。5)各實驗班級確定必讀書目和推薦書目,認真填寫課外閱讀記錄卡,每學期根據學生實際,分年級開展讀書知識競賽,讀書演講會,評選小書迷,讀書筆記評比,讀后感評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6)創(chuàng)造平臺,引導學生積極進行閱讀評價。開好閱讀交流課,體驗閱讀的成就感,并適當加以引導,捕捉學生閱讀交流的共性體驗及時地予以點評和鼓勵。以讀促寫,架起閱讀和作文的'橋梁。教師引導和要求學生積極作文,將自己閱讀的體驗和心得用觀后感的形式表達出來,也保證學生鑒賞實踐課的學習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7)通過加強教師課外閱讀的指導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四本課題的國內外研究進程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歷代文人和教育家對課外閱讀都十分重視,都有過精辟的論述。
杜甫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敝祆渲赋觯骸白x書百遍,其意自見!碧票胍舱f:“文無他術,惟勤讀而多為之自工。”
1997年2月,克林頓提出“美國教育行動”,其目標就是讓每一位兒童都能閱讀,每一位成年美國人都能進行終身學習。
2003年,英國教育部發(fā)出號召,要把兒童閱讀進行到底。
日本文部省把2000年定為“兒童閱讀年”,撥款資助民間團體舉辦為兒童說故事活動。
五課題研究成果預期
針對此現狀,我們期待“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的研究”能取得以下成果:
1制定學生閱讀指導課常規(guī)。
2學校開展課外閱讀指導經驗交流會,并有大量作品呈現。
3教師課外閱讀指導論文在市級獲獎。
4學生能將閱讀成果運用于課堂學習中,使減輕語文學習負擔成為現實。
5建立教師閱讀指導教學視頻資源庫和內部發(fā)行教師閱讀教學指導論文集。
六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
1人員結構
本課題組人員人均年齡在35歲左右,其中有國家級、市級、區(qū)級優(yōu)秀論文獲獎教師等等。所有人員從事教學研究工作的積極性都很高。
2資料準備
我校有校園圖書室,收藏了多樣的的課外閱讀類書籍,這些將是為課題研究提供資料準備的最大保障。
3研究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
。1)問卷調查法
。2)經驗總結法
。3)學習成果展示法
。4)教育觀察法
4經費保障
我校把本課題研究作為學校的重點工作之一,學校成立科研組,由中心小學教科主任組織牽頭,學校給予本課題研究正規(guī)活動經費保障。
七、課題研究實施階段:
(一)規(guī)劃實驗階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
1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通過收集到的資料及對目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分析,使每位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并決心將這種理念轉變成為具體的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行為。
2確定實驗班級、實驗教師和對照班級。
3確定研究人員,研究人員強化課外閱讀指導理論的學習。
。ǘ⿲嵤╇A段
第一階段(2012年4月----2012年6月)
1做好開題及相關工作。
2多渠道收集適合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目(主要是拼音讀物和繪本讀物等)。
由課題組成員通過上網尋找、到兒童書店尋找、向學生或家長做問卷調查等形式收集適合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籍,以備研究之用。
3制作問卷調查表和《小學生課外閱讀成長記錄袋》及童心讀書卡。
4開展實驗班級和對照班級的語文水平統一測試。
第二階段(2012年7月----2013年8月)
1氛圍營造。
2提高鞏固。
。ㄈ、總結和成果展示階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1閱讀成果展示。
2實驗總結,資料歸類,成果結集或制盤。
3撰寫結題報告。
4推廣研究成果。
八、成員分工
組長: 全面負責課題工作。
副組長:負責收集、歸檔研究資料,負責課題組會議的人員召集,負責通訊聯絡,保障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組員: 負責保障課題研究的經費,為課題組成員提供學習培訓的機會,適時調整研究方向,從事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研究。
組員: 負責制作和印制各種調查表格、文本及攝像、照相事務,課堂調查材料的整理及典型案例展示,進行學生課外閱讀能力評價和激勵機制的研究。
組員: 負責課外調查材料的收集與整理及典型案例展示,進行親子閱讀和建立班級閱讀庫的嘗試研究。指導中心本部的老師的研究工作。
組員: 進行課外閱讀課堂指導策略的研究。
組員:張秀琴、徐年華負責摘錄并借鑒和提供先進案例、研究成果,進行課題數據分析。進行課題研究的開題和結題工作。
報名參與的其他語文老師同時開展本校課外閱讀指導的研究工作。
【村級小學課題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課題開題報告05-17
2015小學課題開題報告03-14
小學課題研究開題報告11-25
課題開題報告03-01
課題開題報告01-23
小學語文課題開題報告07-22
小學德育課題開題報告03-14
小學數學小課題開題報告10-21
小學美術小課題開題報告06-14
小學英語課題開題報告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