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教案
一、課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二、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的一些常識。
2.了解詩歌的一些技巧,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3.通過品味詩歌的語言,體味詩歌的情味,領悟詩歌的意境。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及珍視朋友間的友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通過反復吟詠,當堂能夠順利背誦詩歌。
2.通過詩歌意境的再加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加強修養(yǎng),陶冶情操。
3.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教學設計
通過反復吟詠,當堂能夠順利背誦詩歌,詩中一些字詞的運用,學生可能在理解上產生問題,可采用討論、點撥、聯想、想象的方式加以解決。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問題及情景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老師:同學們,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
學生:(照片)
老師:準確來說,這是一張畢業(yè)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這樣一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經常被引用到各種畢業(yè)照、留念冊上。那么,同學們知不知道這句詩出自何處呢?
學生:(舉手回答)
老師:沒錯,它就出自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這首詩中,即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通過“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老師補充”的方式進行學生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了解詩的體裁及作者的相關背景資料。
1、 本詩屬于哪種體裁?(五言律詩。 回顧關于律詩的知識。律詩有四聯,分別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以數字來判斷是幾言。)
2、老師對作者進行簡介,讓學生初步了解作者的背景資料。(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一生短暫坎坷。有《王子安集》傳世。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 駱賓王。)
3、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方式來讓學生體會和感受詩歌的韻味。
(1)老師范讀本詩,學生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和感情基調。
(2)學生齊讀,注意把握詩的節(jié)奏。
(3)學生自由朗讀,在把握節(jié)奏的基礎上揣摩詩歌的感情。
(4) 抽個別學生朗讀,其他學生點評,大家在朗讀上共同進步。
4、朗讀結束后,以“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老師補充”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解決以下問題:
。1)詩歌中寫的是什么事情?從哪里看出?
。ㄋ蛣e友人,從題目中看出。)
。2)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點?
。ㄟ@是一首送別詩,表達了作者與友人的情誼,感情比較達觀。 )
。3) 你從詩中的哪句話理解到作者的這種感情的?
。ā昂却嬷,天涯若比鄰!保
。4) 怎樣來理解這句話呢?用自己的話來說。
(“只要四海之內知心的朋友時刻關心著自己,即使遠隔天涯,也會覺得跟近鄰一樣。”這句話可以說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的共同心聲。)
(第二課時)
(一)先聽錄音的詩歌朗誦,然后全班同學一起朗誦詩歌以回顧上一節(jié)課中所學的內容。
(二)創(chuàng)設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然后講解分析詩歌。
1、結合五言律詩特點分析詩歌
。1)題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之:動詞,到的意思。
。2)字詞學習:
闕(què):皇宮前面的望樓。輔:護衛(wèi)。五津:指四川岷江的五個渡口。
宦(huàn):做官的意思 。無為:不要,不須。
(3)分析詩句:
A.經過同學們的朗讀和剛才老師的分析,詩中的哪句詩給同學們的感覺最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教案】相關文章:
《蜀鄙之僧》教學教案設計10-07
四川蜀南竹海導游詞04-29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設計10-07
小學語文的古詩教案:送孟浩然之廣陵10-07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設計范本10-07
蜀相杜甫優(yōu)秀教案11-13
《登高/蜀相》教學教案10-07
《報任安書》的教學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