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設計

時間:2022-10-07 15:48:1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課設計側重從搜集整理資料、潛心品析吟誦、對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披文入境,“讀”占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悟美,讀中悟情。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4.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5.激起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課外主動誦讀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題意

  1.播放《送別》名曲,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送別詩。(力求在上課伊始就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使學生較快進入到“送別”的氛圍中,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

  2.通過《贈汪倫》《別董大》等耳熟能詳的送別詩,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別深情。

  3.介紹時代背景:古代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見難,所以送行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誼的一種形式,也成了詩人們爭相歌詠的題材。

  4.初讀兩首古詩,大致了解其異同。

  5.引導學生先學第一首詩,板書詩題。(注意“鶴”的筆順,“孟”的起筆,“陵”的讀音。)

  6.讀題了解有關“送”的內容。

 。1)師生交流有關黃鶴樓的資料。

 。2)課件展示黃鶴樓風采,加深對這座江南名樓的認識。

  (3)師生交流了解“廣陵”與“揚州”的關系。

  (4)教師相機板畫長江簡圖,幫助學生明確詩中涉及到的地名的地理位置。教師邊畫邊與學生交談:“黃鶴樓也好,廣陵也罷,都位于我們祖國第一大河──長江流域。長江西起唐古拉山脈,婉蜒6

  300多公里后匯入東海。黃鶴樓所在的武漢就在長江與漢江的交匯處,(板書:武漢),廣陵在武漢的東邊。”版書:廣陵)

 。5)師生交流了解李白與孟浩然的基本情況。(讓學生明確,李白雖被后世稱為“詩仙”,名氣頗大,但孟浩然比他大十幾歲,當時已詩名天下,而李白還只是二十四五歲的詩壇新秀。)

 。6)請學生完整表達詩題的意思。

  (7)提示學法:搜集資料是理解詩題,學習古詩的一個好辦法。

  二、初知詩意,質疑解疑

  1.自由練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讀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或注釋等多種方式了解詩的大意,并鼓勵學生質疑。

  4.集體交流。

 。1)指名概述詩意。

 。2)質疑。

  (3)結合板畫弄懂“西辭”等較簡單的問題。

  (4)師生交流,確定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三、故事導引,入境悟惰

  1.師講述李、孟真摯友誼的故事。據說李白常在黃鶴樓上與人飲酒賦詩。有一天,他聽說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隱居在附近的襄陽,便立刻前往拜見。孟浩然聽說李白來了,顧不得整理衣冠,趕忙來到堂前。李白一見孟浩然,搶上一步說:“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詩名天下,特來求教啊!”“哪里哪里,賢弟過獎了,過獎了!你才華橫溢,我也久仰了呀!”兩人一見如故,從此一起游山賞月,飲酒賦詩,談人生,談抱負……就這樣,好幾個月形影不離。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帶遠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選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送行。望著帆船遠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詩誕生了……(此處講述李、孟之間交往的生動故事,意在為學生理解后兩句埋下伏筆,奠定基礎。)

  2.賞析“煙花三月”。

 。1)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想象、感受身邊鮮花盛開的春天是怎樣一幅美景。

 。2)師生共議“煙”的豐富內涵,肯定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化理解。如江邊水氣繚繞在繁花似錦花叢中,具有一種詩意的美感;霧氣時聚時散,繚繞花間,也使人產生無限還想。

  (3)師生共同在音樂中想象“煙花三月月令人神往的美景。(抓住“煙花三月”的“煙”,引發(fā)學生對春天美景的想象,聯想長江兩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遠”。教師先讓學生感受、理解,然后再表達,這樣,理解和運用就融為一體了。)

  (4)拓展理解“煙花三月”。“煙花三月”不僅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都是春意濃濃、一派千里鳥啼綠映紅的美好春景。當時乃盛唐時期,整個時代也如“煙花三月”般美好,更體現了詩人愉悅的心境。

 。5)指導朗讀前兩句。自由讀、指讀、評讀、想象畫面讀等。

  (6)小結:名樓美景遙相送,詩情畫意在其中。

  3.品析“碧空盡”“唯”等詞語。

 。1)品析第三句,各抒己見談談對“碧空盡”的理解。

  (2)抓住“遠影”,體會李白目送帆船遠去時間之長,對友人的情感之深。

 。3)帶著自己的體會試讀第三、四句。

 。4)指名讀,師生評讀,學生再讀。

 。5)師激情引讀。

 。6)從最后一句中,換詞理解品析“唯”。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摯友的一片深情,寄情于浩蕩的一江春水。體味作者佇立江邊時間之長,帆影“盡”而情“不盡”,“過盡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的深情。

  (7)指導朗讀后兩句。及時板書:情深意長。

  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3.師生互動背誦讀。(自由組合讀,讓學生自讀自悟,讀中悟情;教師引讀,點撥學生如何讀,使學生深入體會詩意;展示個性讀,可引發(fā)學生展示自身獨特體會。)

  五、學習第二首詩

  1.討論交流學習第一首詩的成功經驗:解詩題,明背景;品詞句,悟詩境;作對比,感詩情等。

  2.小組合作學習第二首詩。

  3.各組匯報交流。

  4.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了解安西、陽關等詩中所涉及地名的方位及相關知識;了解由于交通不便,從偏遠的安西到陽關的送別這其中的艱難;各抒己見體味“更進一杯酒”的深刻內涵。

  5.比較兩首詩的異同,誦讀悟情。

  6.交流這兩首送別詩共同的地方,試著思考其規(guī)律性。

  六、總體回顧,歸納升華

  1.學生交流本節(jié)課感受。

  2.教師歸納總結:人分千里外,情在送別中!一樣的深情,別樣的故事。下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領略古代詩人的送別深情。

  3.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二、交流課下收集到的送別詩(略)

  三、小組合作,讀詩悟情

  引導學生自主體會送別詩的異同,著重讓學生領悟這些詩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品味“人間最美是真情”這一真諦。

  四、誦讀交流,暢談感受(略)

  五、遷移學法,進行練筆

  1.人間最美是真情,同學們,我們也曾有過與親人、朋友分別的難舍時刻,你有怎樣的感受呢?能否用抒情的話甚至是詩的語言寫一寫?

  2.練筆。

  3.交流。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業(yè)

  1.除了送別詩,你還了解什么類別的詩?(如思鄉(xiāng)詩、邊塞詩、詠春詩等等。引導學生課外讀詩時要留意詩歌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上到一個新的高度。)

  2.布置自選作業(yè)。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維的其他詩作,朗讀、欣賞、摘抄。

 。2)自主選擇文中一首詩改寫成記敘文。

 。3)結合自己的感受創(chuàng)作古體詩或現代詩。

 。4)搜集某一類詩歌如邊塞詩,比較、賞讀、摘抄或寫體會。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送孟浩然之廣陵》擴寫作文06-13

送孟浩然之廣陵續(xù)寫作文10-16

改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10-21

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作文15篇10-22

《送孟浩然之廣陵》擴寫作文4篇06-13

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作文(15篇)07-04

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作文(精選15篇)07-04

《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作文精選15篇09-10

《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作文15篇08-19

《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作文(15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