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數學《課桌有多長》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數學《課桌有多長》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數學《課桌有多長》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P51-52頁。(厘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經歷用不同工具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
2、認識厘米,體會厘米的實際意義。
3、能估計小物體的長度,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4、在學習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同時體會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培養(yǎng)學數學,用數學,愛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掌握測量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確讀出物體的長度。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直尺、軟尺、卷尺等
學生:尺子、鉛筆、橡皮、曲別針、小棒1根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小課桌,請你仔細觀察一下課桌的面是什么形?
請同學們跟老師一樣摸一摸桌子的長,用手比劃一下桌子的長。那除了我們能用手比劃桌子的長,你還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課桌有多長呢?
請同桌兩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師:說一說你用什么工具量的?
師:共同量一量你的課桌有多長。量的結果是多少?(預設如下)
1:我用手量的,有5個手掌那么長。
2:我用書量的,有2本半書那么長。
3:我用鉛筆量的,有3枝鉛筆那么長。
4:我用尺子量的,有4把尺子還多一點那么長。??
學生交流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總結。
為什么同樣的桌子量的結果不一樣呢?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
小結:使用的工具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只有當工具一樣時,結果才會相同。
看來,統(tǒng)一測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一般用什么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嗎?
尺子。(教師出示實物直尺。)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尺子:出示課件尺子圖:
觀察尺子,你看到了什么?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兩個人比一比,數字0到數字1之間的1格,是不是一樣長?
2、認識厘米
這1格的長度就是1厘米,厘米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長度單位,可以用字母cm表示。指導看書體會一厘米的長度。
幫助學生用手勢表示1厘米的長度,找一找:尺上還能找出這樣的一厘米嗎?
3、體會1厘米的實際長度
a.用尺子上的1厘米比一比,曲別針大約有多長?并說說你的方法。(強調: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曲別針的一端,看曲別針的另一端對著的數最接近幾,曲別針的長度大約就是幾厘米。)
b.用手勢表示1厘米的長度。
(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輕輕夾住曲別針,再輕輕地抽出曲別針,指肚之間的縫隙大約就是1厘米。)
、劬氁痪殹
a.判斷:夠1厘米嗎?(如:鉛筆盒、書、本等的厚度。)
b.說一說:什么東西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厘米?
4、認識幾厘米
、贁狄粩担簭0刻度到2刻度之間有幾個1厘米,是幾厘米?從0刻度到3刻度是幾厘米?從0刻度到4刻度是幾厘米?從2刻度到5刻度是幾厘米?
②打手勢:4厘米大約有多長?7厘米大約有多長?10厘米大約有
多長?
5、量一量:鉛筆有多長?
(1)引導示范。(課件)
師:怎么正確地用尺子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呢?我們來大屏幕。首先,我們要找到0刻度,把筆的一端對準它,另一端對準哪個數值,再把它讀出來。誰來說一說這支鉛筆有多長?
學生看大屏幕,說出三角板的高度,菱形紙的長度
。2)學生試量小棒的長度
6、量一量、畫一畫。
(1)量一量書上的線段有多長。
(2)畫一條長4厘米的線段。
三、利用新知,動手實踐
1、估一估、量一量。
拿出自己的鉛筆、橡皮、玩具盒。
先估計大約有多長,然后再量一量,并把數量填在表格中。
2、畫一條長8厘米的線。
畫好后同位互相檢查。
3、看圖說一說圖中測量的物體各長多少厘米。
4、哪輛汽車能從橋下通過?在能通過的汽車下面畫√
引導學生觀察橋的高度和汽車的高度,然后做出判斷。
5、思考題:想一想,怎樣用下面的斷尺子畫出一條長6厘米的線?學生討論后匯報方法。
四、概括總結,拓展延伸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
二年級數學《課桌有多長》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經歷用不同工具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厘米,體會厘米的實際意義。
3.能估計較小物體的長度,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重點:
體會統(tǒng)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掌握測量方法以及能用“厘米”作單位。
教學難點:
讓學生掌握測量方法,理解長度單位“厘米”。
電化教具:
電腦,投影儀。
學生學具:
直尺,提供了兩道測量題目的小紙條(上課前老師事前準備好的)
二、創(chuàng)設情境
1.開門見山,提出問題:“知道自己的課桌有多長嗎?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說明自己課桌的長度的?”
學生提出各種量法,例如用手,用鉛筆,用筆盒……
2.實際測量:
分別統(tǒng)一用手量,然后再統(tǒng)一用鉛筆,用筆盒量,把學生測量的結果分類記錄在黑板上。
3.根據測量結果,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討論交流,得出:用不同的測量工具測量,得到的測量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4.那么,有什么工具使得不同的`人使用這種工具的時候,測量出來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學生想到了直尺。
三、建立模型
1.初步認識直尺
幻燈片出示一直尺,讓學生觀察,從直尺上,你看到了什么?
板書:刻度,刻度值,單位
2.進一步認識直尺
從直尺上你能找到1cm的長度嗎?
你能找到6cm的刻度嗎?
從哪個刻度到6cm這個刻度才是6cm的長度?
3.直尺的使用
A播放課件,出示一些測量的錯誤示范,讓學生討論錯在哪里,從而感受正確的測量方法。
B在感受的基礎上,讓學生嘗試總結出正確的測量方法。
四、理解與應用
1.試試測量小紙條中的第一題。
請學生上講臺講述自己的測量方法,用投影儀投影測量過程。
。ㄍㄟ^親手操作初步實踐剛才總結出來的測量方法)
2.測量小紙條中第二題。
測量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
。ㄟM一步體會測量方法)
五、提高拓展
播放課件,展示不從0刻度開始測量,而是從2刻度開始測量的情況。
學生討論該方法是否正確,又應如何正確讀數。
六、作業(yè)
1.書p15,1、2題
2.《自主練習》p6
小紙條
課件
板書
桌子有多長
【二年級數學《課桌有多長》教案】相關文章:
桌子有多長的教學教案3篇12-27
桌子有多長的教學教案(精選8篇)12-28
課桌的作文05-18
未來的課桌作文02-07
幼兒園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一分鐘有多長》02-08
課桌的自述作文02-06
多功能課桌作文03-23
課桌作文錦集03-10
課桌文化活動策劃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