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語文《關雎》公開課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語文《關雎》公開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關雎》公開課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關雎》寫一男子對女子的思念和追求過程。寫求之不得的焦慮和求而得之的喜悅。教學本文,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朗讀手段。應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直至成誦;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詩經(jīng)》重章疊句的表現(xiàn)手法;學習賦比興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認識《詩經(jīng)》在中國文學的重要地位另外還應引導學生多讀多背《詩經(jīng)》中的名篇,提高詩歌鑒賞的能力。
課堂教學采用朗讀法、討論點撥法、品讀法等教學方法。注重自主學習、自我探究,全面領略詩歌的美感,力求在詩歌鑒賞和文化積淀上都有所收獲。
[教學目標]:
1、了解《詩經(jīng)》的基本知識及其在中國文學的地位。
2、把握《詩經(jīng)》賦比興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和章法的節(jié)奏特點。
3、反復朗讀,直至成誦。
4、正確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學難點]:
1、體會兩首詩大量運用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
2、品析語言,體會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論語》曰:“不學詩,無以言!惫湃苏J為經(jīng)過《詩經(jīng)》教化,可以使人“溫柔敦厚”!对娊(jīng)》在古代一直被選作各類學校的'教材,甚至連東漢大字者鄭玄家的婢女都熟讀《詩經(jīng)》,日常生活中能以《詩》相對。今天我們學習冠于三百篇之首的《關雎》。
二、資料助讀:
1、《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原本稱《詩》,編成于公元前6世紀的春秋時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詩三百》?鬃訉ⅰ对娙佟纷鰹榈赖陆逃慕滩,后來儒家學派把它當成經(jīng)典,奉為“五經(jīng)”之一,才稱為《詩經(jīng)》!对娊(jīng)》廣泛地反映了古代社會生活,富于寫實精神,是我國詩歌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蛾P雎》是《風》之始也,也是《詩經(jīng)》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說明對它評價很高?鬃诱f:“《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2、詩經(jīng)六藝:風、頌、賦、比、興
三、朗讀全詩,整體感知:
1、學生聽錄音配樂朗讀,正音,同時出示投影: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作誦讀指導。
提示:第一章的妙處,在于舒緩平正之音,形成全詩的基調。第二章、第三章寫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憂思。聲調亦迫促,與前后平緩之音有別。第四章、第五章寫求而得之的喜悅。應讀出興奮和快樂之情。
四、解題
《關雎》是《詩經(jīng)》開卷的第一首詩,歷來為人重視。它描寫了一個青年小伙子偷偷地愛上了一位姑娘那種單相思的動人情景。所以本詩可以理解為一首愛情詩!瓣P雎”是以詩歌首句中的兩個字作為題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語文《關雎》公開課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理解《關雎》所表現(xiàn)的青年男子對美麗善良女子的熱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摯美好的愛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運用的反復和賦、比、興手法
【教學重點】
詩歌的反復吟唱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
【教學難點】
比興手法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我們已經(jīng)學過一首《詩經(jīng)》中的古詩,還記得嗎?《采薇》(引導學生背誦:“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那么《詩經(jīng)》是一部什么樣的書呢?
二、作品簡介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時代大約五百年間的三百零五篇詩歌。原本只稱《詩》,漢代以后,儒家奉它為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对娊(jīng)》包括“風、雅、頌”三部分!帮L”共有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其中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間歌謠;“雅”是“大雅”和“小雅”的總稱,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大部分是王室貴族所作;“頌”包括“周頌”、“魯頌”和“商頌”共四十篇,是統(tǒng)治者祭祀天地宗廟的祭禮歌辭。
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賦為陳述;比為比喻;興為先方他物后引出所詠之詞。
《詩經(jīng)》中的詩歌多以四言為主,多為隔行用韻,但不拘泥,章節(jié)常反復,多用疊字。
三、課文朗讀:播放《關雎》動畫,學生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讀準生字詞。
1、字音:
雎(jū):用于古人名,如范雎。雎鳩:古書上說的一種鳥。
窈(yǎo):深遠。窕(tiǎo):與“窈”組成合成詞。窈窕:美好的樣子。
參:
1、(cēn):參差,參錯。本文取此義。
2、(cān):
、龠M見,謁見。如:參拜。
②封建時代指彈劾。如:參劾。
3、(shēn):人參。如:參須。
差:
1、(chā):
①減法運算中,一個數(shù)減去另一個數(shù)所得的數(shù)。如:差數(shù)。
、谏晕,較。如:天氣差暖。
2、(chà)
①不相同,不相合。如:差得遠。
②錯誤。如:說差了。
、廴鼻。如:差點兒。
3、(chāi):
、倥汕。如:鬼使神差。
、诒慌汕踩プ龅氖隆H纾汗。
4、(cī):等級,等次!皡⒉睢睘楹铣稍~,“長短不齊”的意思。本文取此義。
寤(wù):睡醒。寐(mèi):睡。如:假寐。芼(mào):選擇。
2、詞語識記
關關雎鳩:雎鳩鳥在彼此和鳴。關關:雌雄二鳥相互應和的叫聲。
洲:水中的陸地。
窈窕淑女:美麗善良的姑娘。淑女:賢良美好的女子。
君子好逑:君子的好配偶。君子:對統(tǒng)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逑:配偶。參差:長短不齊。流:尋求,擇取。
思服:思念。服,想。悠:思念。反:覆身而臥。
輾:轉動。側:側身而臥。友:親愛。
四、賞析:
1、第一章(第一節(jié)):起興,先寫互相唱和的水鳥,再寫文靜美麗的姑娘。(一見鐘情)
2、第二章(第二、三節(jié)):從長短不一的荇菜寫起,再寫美麗的.女子。同樣用“興”,這一節(jié)寫了小伙子追求心上人未得的憂思,日夜思念,難以入眠。
3、第三章(第四、五節(jié)):由現(xiàn)實轉而到夢中,與心中的姑娘一同彈琴、鼓瑟、敲鐘、打鼓。十分歡喜。
4、這首詩在表現(xiàn)手法上,主要用“興”和“重章疊句”。這雖是一首愛情詩,卻也表現(xiàn)了小伙子對心上人的尊重,雖追求不上而異常痛苦,卻也不超越世俗,違背道德。
五、學生再次朗讀課文。
六、主題歸納,給學生進行必要的教育警示。
這首詩表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內心的樸實愿望,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們生活中真實感受到的,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生活情趣。抒發(fā)的感情熱誠真摯、純潔樸實,全無庸俗虛偽之態(tài),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純真之美。
七、課堂作業(yè):完成單頁練習,進行“雙基練習”。
八、課后作業(yè)
1、背誦全詩(記)
2、翻譯全詩(寫)
語文《關雎》公開課教案 篇3
一、寫作背景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又稱“詩三百”,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蛾P雎》出自《詩經(jīng)國風周南》,是《詩經(jīng)》的首篇,它是反映一個青年對一位容貌美麗姑娘的愛慕和追求,寫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悅。它是我國愛情詩之祖。不僅反映的是令人喜聞樂見的愛情題材,還具有獨到的藝術特色。關雎:篇名它是從詩篇中第一句中摘取來的!对娊(jīng)》的篇名都是這樣產生的。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二、注音
雎(jū) 鳩(jiū) 窈(yǎo) 窕(tiǎo) 好(hǎo)逑(qiú) 荇(xìng) 寤(wù) 寐(mèi) 芼(mào)
三、注釋
①關關:水鳥鳴叫的聲音。雎(jū)鳩(jīu):一種水鳥。
、谥蓿核械年懙。
③窈窕(yaotiao):內心,外貌美好的樣子。淑:好,善。
、芫樱哼@里指女子對男子的尊稱。逑(qiu):配偶。
、輩⒉(cenci):長短不齊的樣子。荇(xing)菜:一種多年生的水草,葉子可以食用。
、蘖鳎河米鳌扒蟆,意思是求取,擇取。
、咤(wù)::睡醒。寐(mèi):睡著。
、嗨迹赫Z氣助詞,沒有實義。服:思念。
、嵊疲簯n思的樣子。
、廨氜D:轉動。反側:翻來覆去。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時的弦樂器。
、嫌眩河押媒煌H近。
⑿毛:拔取。
四、詞類活用
左右流之 名詞做狀語,在左右兩邊。
鐘鼓樂之 名詞用作動詞,敲鐘打鼓。
鐘鼓樂之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快樂。
琴瑟友之 名詞用作動詞,表示友好、親近。
琴瑟友之 名詞做狀語,像琴瑟一樣和諧。
五、譯文
關關鳴叫的水鳥,棲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麗的姑娘,好男兒的好配偶。
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麗的姑娘,醒來做夢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來做夢長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來覆去難入眠。
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麗的姑娘,彈琴鼓瑟親近她。
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善良美麗的姑娘,敲鐘擊鼓取悅她。
六、詩歌賞析
1、本詩用來形容美麗善良的姑娘的成語是 。
窈窕淑女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詩歌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
這首詩采用了比興的手法,寫一個青年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愛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過程。感情率真、淳樸、真摯、健康,孔子評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3、描述自己看到了哪些畫面?
雎鳩和鳴圖、少女采荇圖、長夜難眠圖、盡情狂歡圖
4、詩歌開頭運用什么手法?作用如何?
運用“興”的手法,詩歌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來起興,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雎鳩鳥雌雄匹配聯(lián)想到君子淑女必成佳偶,由聽到雎鳩鳥清新婉轉的歌唱而春心蕩漾聯(lián)想到君子對淑女的思念之情。
5、說說下列詩句的作用。
(1)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兩句反復使用,既寫出了姑娘采摘荇菜的忙碌和姿態(tài)的優(yōu)美,同時也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2)悠哉悠哉,輾轉反側:這是思念情人的心理活動的描寫,極其生動逼真形象。“悠哉”連用,深刻地表達了這個男子長夜不寐,綿綿不斷的難耐的相思之苦。
(3)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既描寫了君子和淑女結為伉儷之好時那種載歌載舞,盡興狂歡的場面,又把青年人愿望實現(xiàn)后相處和諧,相親相愛的歡樂感情深刻地表現(xiàn)出來。但這并非是已然的事實,而是“君子”由“寤寐思服”“輾轉反側”而生的幻想。描繪這一美滿結合,突出“君子”對“淑女”的愛慕思念之深。也表達了青年男子對婚戀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6、“詩無邪”,你是怎樣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綜觀全詩,充滿了健康向上的精神,歌頌了“樂而不淫”的純真愛情。
以上就是這篇唯美的《關雎》教案設計的全部內容,更多語文資料請到語文網(wǎng)。
語文《關雎》公開課教案 篇4
一、導入
學習詩歌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在讀的過程當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W生暢所欲言)(預設:字音、節(jié)奏、重音、停頓)按照剛才我們所說的要求,齊讀詩歌。
同學說的很全面,那么就按照剛才我們總結出來的方式、方法自由朗讀詩歌。
要求:讀準字音,讀好節(jié)奏,讀出感情
二、一唱三嘆吟讀《關雎》
1、把握節(jié)奏:四言詩,一般是“二二”斷開,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注意提示,不能刻意斷開,盡量做到音斷意連。
2、全班齊讀。
三、相映成趣譯讀《關雎》
1、請同學們用筆圈畫出重要的或者你認為較難理解的字詞。請同學到黑板上板演,全班討論解決。
2、單看右邊劃線這一部分,我們就理一理這首詩歌。這首詩講了什么?這首詩就是講了這么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在《詩經(jīng)》里叫作“賦”。現(xiàn)代漢語里叫作“記敘”)(板書:賦)
3、這首詩歌,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優(yōu)美動人的愛情故事,請同學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可以大聲朗讀,可以小聲吟讀,邊讀邊想象,你看到了哪些畫面?方法指導:畫面想象法。
【例如:在讀“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句詩的時候,眼前不禁浮現(xiàn)出這樣的情景,碧藍如洗的天空下,一條玉帶似的河流靜靜流淌。河中的小島上,芳草如茵,一對對雎鳩鳥在草叢里、河水邊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戲,多么安靜美好的畫面,此時語速應該是平和的,悠緩的,而且這是起句,如果太高,后面就沒有辦法表現(xiàn)了!浚馒F鳥在河邊鳴叫,就用來比喻君子和淑女是很好的一對,這叫比。)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這幾句詩的時候好像看到了這樣的畫面:清清的小河邊,一位穿著一襲連衣裙的姑娘,正兩手不停地在水中采摘荇菜。她黑瀑似的長發(fā)輕束腦后,直垂腰間。她雙袖挽起,露出了如玉似的手臂,她眼波流轉,消融粲然,像三月的桃花一樣美麗!俊恫刹枧罚▋烧邲]有共同點時候,例如寫“荇菜”引出后面的窈窕淑女,這叫興)
【“優(yōu)哉游哉,輾轉反側”時仿佛看見了這樣的情景,夜已深沉,明月高懸,萬籟俱靜,屋子里滿是明月的清輝。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采荇少女美好的身影使他魂牽夢縈。(范讀:悠哉悠哉,輾轉反側語速慢,低調,似有嘆息)這時的情緒比較低落了,應讀得低一點,慢一點)】《記承天寺夜游》
【“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我仿佛看見了紅對聯(lián)、紅窗花、紅蓋頭、鑼鼓陣陣,鞭炮聲聲,喜氣盈盈。這么歡喜的場面,男主人公應該是喜悅、激動的,所以要用歡快的'語氣讀,語調要上揚!浚ň邮缗,相親相愛,比翼雙飛,讓人好生羨慕。這是現(xiàn)實嗎?我們這里先賣個關子。)
4、(無論是現(xiàn)實也好,想象也罷,但是通過剛才的譯讀環(huán)節(jié),同學再次深入地感受到了詩人心境的變化,帶著這些感觸,我們再次朗讀詩歌。)
女生讀前兩句,男生讀后三句。讀出女子的溫婉,讀出男子求子不得的焦慮和琴瑟和諧的喜悅。
四、詩情畫意品讀《關雎》
好詩不厭百回讀。同學們的讀一遍好過一遍,可見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說: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蛾P雎》被稱為《詩經(jīng)》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請同學們深入研讀這首詩,從各個角度品讀這首詩的美。四人小組合作。
語文《關雎》公開課教案 篇5
教學目的及要求
1.使學生了解有關《詩經(jīng)》的基本知識。
2.理解這首詩的主要內容;了解詩中運用的反復和賦、比、興等創(chuàng)作手法。
3.要求學生反復誦讀,背誦這首詩。
教學重點
1.在誦讀中體會這首古詩的內涵。
2.興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難點
詩中出現(xiàn)的一些連綿詞的讀音和字形,學生記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一提詩我們馬上會想到唐詩。是啊,作為一個中國人,誰不會背幾首唐詩呢!詩歌發(fā)展到唐代,達到了頂峰,詩人數(shù)以千計,詩歌浩如煙海,匯成了詩的洪流。同學們想過沒有,形成唐詩這巨大洪流的源頭在什么地方呢?唐代距離現(xiàn)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唐詩的源頭也就是我國古代詩歌的源頭,距離現(xiàn)在又有多遠呢?最古老的詩歌是什么樣子的呢?今天學習的內容,就是要解開這些謎,讓我們一起踏上探索古代詩歌源頭的.旅行吧。
二、了解《詩經(jīng)》的基本知識
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注釋給同學們三分鐘的時間自讀,三分鐘后提問,要求學生能不看書回答。
提問:
1.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的名稱是什么?(《詩經(jīng)》)
2.它收錄的是哪個時代的作品?距現(xiàn)在有多少年?(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3000年的歷史。)
3.一共收錄了多少篇詩歌?(305篇。)
4.這些詩歌是怎么分類的?(分“風”“雅”“頌”三部分)(風;民歌;雅:宮廷樂歌;頌;祭祀樂歌。)
5.這些詩的作者是誰?為什么?(沒有明確的作者,當時并沒有專業(yè)作家或詩人。)
三、學習《關雎》
《關雎》這首詩是305首中的第一首。
1.老師讀讀這首詩(范讀)。聽了一遍,有的同學可能會猜到這首詩的內容與愛情有關!对娊(jīng)》的編者把它放在首篇,可能就是為了突出“愛情”這個永恒的主題吧。
2.跟讀。老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這樣做有利正音,同時讓學生感知詩的節(jié)奏、韻律。
3.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在自讀幾遍后要求學生自己看注釋,理解重點詞的意思,老師提示重點詞語,并試著串講。
4.導讀。重點導讀前兩句。
、佟瓣P關雎鳩,在河之洲”與后面兩句有內容上的直接聯(lián)系嗎?(沒有。)
、谧髡邔戇@兩句的作用是什么?(講解“比興”的手法,講解內容見教參)
、圻@首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反復讀讀,好好想想,試著說說。提示寫了什么事?抒發(fā)了什么感情?再看看閱讀提示是怎么總結的。
、荛喿x提示中還寫道:“全詩瑯瑯上口,和諧悅耳”你們在讀時感到了沒有?為什么會有這種效果?(因為這首詩里運用了反復、雙聲、疊韻等多種手法。)
5.學生反復朗讀、背誦。(作業(yè))
教師可這樣檢查背誦:
①背出起興的詩句。
、诒吵雒鑼懩凶有睦砘顒拥脑娋洹
6.重點掌握下列詞語(讀準、會默寫)雎鳩、窈窕、荇菜、寤寐、輾轉、琴瑟、參差。
語文《關雎》公開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倭私狻对娊(jīng)》的基本知識,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②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以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朗讀、解讀、品讀中把握詩歌豐富的內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材分析:
1、重點:品讀詩歌,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形象美。
2、難點:正確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向往,了解《詩經(jīng)》在中國文學的地位。
教學方法:
誦讀法、聯(lián)想想象、討論交流
學法指導:
大聲地朗讀,生動地譯讀,多元地品讀,優(yōu)美地范讀
一、教學過程:
導入: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意思是不學《詩經(jīng)》就不懂怎么說話?梢姟对娊(jīng)》的.重要影響力,那么同學們讀過《詩經(jīng)》嗎?
二、七嘴八舌話《詩經(jīng)》
1、請學生談談對《詩經(jīng)》的認識、了解
。≒PT展示《詩經(jīng)》文學常識)
、佟对娊(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凇对娊(jīng)》六義:
作品分類:《風》、《雅》、《頌》
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
2、教師問:《詩經(jīng)》離我們遠嗎?
PPT展示———
跟《詩經(jīng)》有關的①成語②名句③詩詞④名號
《詩經(jīng)》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影響著我們。它的文化傳統(tǒng)就像空氣一樣滋養(yǎng)著我們的民族,它的要素始終流淌在我們的文化血液中。
三、一詠三嘆吟讀《關雎》
1、全班齊讀(訂正字音)
窈窕yǎo、tiǎo、淑shū女、好hǎo、逑、寤寐wù、mèi
2、男女和讀(讀準、體會節(jié)奏—四言二字一頓)
3、學生個讀、評讀
4、教師范讀,學生聽讀
思考: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這首詩寫了一個君子對一個淑女的愛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過程。
四、詩情畫意譯讀《關雎》
1、吟讀詩歌入情先入境,如果把這首詩當成是一個劇本,現(xiàn)在我們每個人都是導演,你會拍攝幾個場景來反映這首詩歌?
雎鳩和鳴圖——舒緩、平正(美好,生機,歲月靜好)————PPT圖片展示
少女采荇圖——渴慕、愛慕(清新、活潑)
長夜難眠圖——憂思、惆悵(速緩、調沉—急切,速稍快)
琴瑟鼓樂圖——喜悅、莊重(“鐘鼓樂之”語頓、重音)
2、學生想讀詩歌,展開想象以文譯讀
3、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4、請學生有感情地吟誦詩文。
五、意趣盎然品讀《關雎》
引:好詩不厭百回讀,《關雎》被冠于《詩經(jīng)》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請大家深入品讀比詩,讀出其美。
語文《關雎》公開課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詩是《詩經(jīng)》的首篇,運用“比興”和反復詠嘆的手法表達思想感情,給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本詩還注重音韻和諧,是訓練朗讀的好材料。
【教學目標】
1、用自己的感情去體會詩歌。
2、感受詩中的勞動美。
。场W習《詩經(jīng)》中的比興手法。
【教學步驟】
一、唱出情感(3分鐘)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來唱歌,唱愛“情歌”。我唱一句,你們能唱的跟著唱。“今夜我來到你的窗外,窗簾上的影子多么可愛,悄悄的愛你這么多年,從沒有向你表白!边有沒有能唱其它歌的?“我寧愿你冷酷到底,”多么深情的男子,多么動情的訴說,讓我們想起那盞悠悠地窗燈下,彷徨的影子,深情憂郁的眼晴,那雙手合十默默祝福的心語,F(xiàn)代男人的情歌如此動人,故代男人的情歌又是怎樣的一種滋味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傾訴男人相思的情歌《關睢》。
二、讀出情味(9分鐘)
。、是咱們男人的情歌,就讓男同學先讀。女同學聽,找出他們讀得不當?shù)牡胤健?/p>
。、女同學舉手發(fā)言。女同學如有不對的地方,男同學可以提出抗議。
教師點撥:
注意發(fā)音:
疊韻的字:窈窕的韻母和聲調相同。
雙聲:參差、輾轉、睢鳩的聲母和聲調相同。
還有疊字,關關。這些字的運用使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
、抛忠簟
、乒(jié)奏。
、乔楦。
⑷樂( )
好( )
寤寐( )。
(部分字是多音字,根據(jù)學生的理解,靈活處理,言之成理即可。)
。场偛庞械耐瑢W說要讀出情感,本首詩的情感究竟是什么呢?讓我們先齊讀一遍,進一步理解詩的.含義。說說你讀懂了哪些詩句,根據(jù)你的理解詩的含義應該是什么?
。▽W生大膽理解,言之成理即可;讓學生學會掌握一節(jié),便能理解全詩的方法。)
。、點撥:讀詩時應把握情感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分別在詩中選一個字來概括。
(教師引導點撥以下詞言的含義。在河邊時之。家中之。夢中之。好為愛慕也、思為思念也、樂為歡喜也。)
。、生自由讀準備范讀。
。丁⑸蹲x(3人)。
。、生評:看誰讀得最好。
。浮⒔處煟郝犇銈冏x,我也抑制不住讀詩的情感,讓我也讀一下好嗎?(范讀)
三、讀出畫面(10分鐘)
。、師:我讀著讀著,在我腦海里,浮現(xiàn)美女俊男的形象,你們有嗎?他在干什么?是男的在采荇菜,還是女的,還是男女,還是別人在采?
。病⒑,先讓我們讀一遍以后再來回答這個問題。完成題單2題。
。、師:提示學生從幾個畫面入手。分別理解三次不同的含義。
如果是女的采荇,反復詠嘆的是姑娘采荇的優(yōu)美身姿。讓小伙子難以忘懷。
如果采荇的是男的,在采荇時看到一個美麗的姑娘,荇菜左右流去,采摘困難,美麗的姑娘求起來也很困難。
男男女女的在河里采荇菜。男的為了討好女的,有意跑到女的身旁,一會在左面采,一會在右面采。
。、相見時,采荇菜嗎?
四、讀出藝術(8分鐘)
講比興:
同學們想知道:誰在采荇菜,我們可以從《詩經(jīng)》的藝術手法中得出答案。《詩經(jīng)》常用的藝術手法是“賦、比、興”。這首詩用的主要是“比、興”手法。比就是比喻,興就是先不說想說的,而是由先寫其它的,用事物的特征,或事物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來引出。如:桃花謝了,還有再開的時候;楊柳枯了,還有再綠的時候;燕子去了,還有再來的時候;聰明的你誥訴我,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不過作者想說的只是相反的方面。)
山不轉水轉,天不轉云轉,地不轉人轉;朋友,事不和氣心可以和氣嘛。
樹梢樹枝樹根根,親山親水有親人。
百川東到海,紅日復西歸,須學梅傲雪,只求花報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飛鳥回巢,浮云歸穴,夕陽西下,可憐的我今是何處息?
。、找比興句子。
。、我們一起來說說第一層的大致意思。睢鳩鳥兒,河里關關的叫著。那采荇的姑娘,美麗而善良,要是能成為我的配偶該有多好!
3、點撥:采荇菜和追姑娘這兩件事之間的關系?
也許有人認為姑娘采荇難,小伙子追姑娘難,也許有人認為小伙子從采荇的勞動中發(fā)現(xiàn)采荇和追姑娘之間的關系,或者是看別人采荇想出的道理也不得而知。
。、總之在采荇的動作中能流出姑娘優(yōu)美的身姿、勤勞的性格;小伙子細心呵護。還讓我們想起姑娘不理他,一會從左一會從右靠近,那煩人的情態(tài)。讓我們似乎看到了女孩子害羞的雙眸,微微的紅暈。
五、自主創(chuàng)作(10分鐘)
運用“比興”手法寫一段話。
教師示范。你讀書在外,你想家了,想媽媽了。你如何運用比興手法,表達你的情感呢?老師示范:我站在江邊,燕子成雙成對歸巢,牛羊搖著尾巴進圈了。
語文《關雎》公開課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掌握“窈窕”“淑女”“君子”等詞語含義,了解《詩經(jīng)》“重章疊句”的語言特點。
2、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
3、理解詩意,分析主人公形象,領悟詩情。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品、寫等方式學習詩歌。
2、音樂烘托,資料輔助。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淑女風范、君子風度,做文明敦厚之人。
2、正確看待君子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人物形象分析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歌曲《在水一方》,營造氛圍)
一、走近《關雎》--仰視
1、有一條河,緩緩流淌了三千年,河畔的每一株草,每一縷清風,每一絲香甜,都被完整的珍藏。歲月的風塵無法將之淹滅,時光的足音無法將之覆蓋,所有的細節(jié)匯聚成一個個富有靈性的文字,輕輕跳躍……這條河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詩經(jīng)》!
2、《詩經(jīng)》簡介(屏顯)(生自讀積累)。
3、《詩經(jīng)》是我國詩歌文學的鼻祖,孔子論詩,必從《詩經(jīng)》開始,古人認為經(jīng)過《詩經(jīng)》教化,能讓人“溫柔敦厚”。今天咱們要學習的《關雎》是“風”之始,也是《詩經(jīng)》第一篇?鬃诱f:“《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逼渎暋⑶、文、義俱佳,足以為《風》之始,三百篇之冠。讓我們帶著仰慕之情去聆聽那經(jīng)歷了三千年之久卻依然鮮活美好的吟唱!
二、走進《關雎》--透視
聆聽先民吟唱:
1、自由讀,回顧詩歌朗誦常識。
(生先自由放聲朗讀課文一遍,然后據(jù)詩歌常識探討如何讀好這首詩,再據(jù)總結的經(jīng)驗試讀。)
2、配樂讀,體會詩歌音韻美感。
(推薦同學示范朗讀,用聲音傳遞出詩歌的美感和韻味。)
3、同桌互讀,探尋人物內心世界。
(讀給同桌聽,并與同桌探討:這首詩講了個什么故事,讀出了詩中男子怎樣的.心路歷程。)
探究人物形象:
1、分析“淑女”形象。
(1)想象“窈窕淑女”模樣。那到底是一位什么樣的女子讓他慕之求之,求之思之的呢?閉上眼,我們來想象一下她的樣子:微風輕拂,河水微漾,金色的陽光鋪灑在河面上,油油的荇菜在水中搖曳,一位挎著籃筐的姑娘不時彎下腰,輕快的采摘著荇菜……也許這個姑娘在我們腦海里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像,但我們相信,她一定有--
(生隨老師設置的情景想象。明確:不僅有美麗的外表,還有美好的心靈。)
(2)詳解“窈窕淑女”(屏顯)。
(3)“窈窕淑女”的形象在詩歌中是通過她的什么舉止表現(xiàn)出來的?朗誦相關語句,感受詩歌重章疊句回環(huán)往復之音韻美。
(男生先讀,女生輕和)
2、分析“君子”形象。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詩中男子是個“君子”?
(生找出反映男子舉止及心理活動的語句,邊讀邊品邊評價。)
小結:看來是一位德才兼?zhèn)、有情有義、有禮有節(jié)的君子!既寫了他對愛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未陷于難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感情率真、淳樸、真摯、健康,難怪孔子評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2)故事結果探究:他是否如愿以償?反復咀嚼詩歌最后兩行,猜想故事的結局到底是怎樣的?
(先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自由發(fā)表見解,需有理有據(jù)有感慨。可能是現(xiàn)實,可能是想象,可能是做夢……允許答案多元化。)
小結:其實,無論結局怎樣都已不再重要!時間的帷幔后,所有的聚聚散散都隨風而散,只有這些簡約、典雅的文字沉淀下來,將她的美麗勤勞、他的真摯執(zhí)著在我們的腦海中久久回放,將人類最美好的情愫綻放!日漸浮躁功利社會中的我們,是否更應將這古老而文雅的歌謠傳唱?
分角分層全班合作讀《關雎》。
改創(chuàng)優(yōu)美篇章:
聽著大家深情的朗誦,我們仿佛又聽到了雎鳩鳥在沙洲鳴叫,我們仿佛又看見了采荇女在河邊忙碌,我們仿佛又感受到了男主人公無盡的思念……選擇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情景或一處細節(jié),將其改寫成一段優(yōu)美的散文或幾行意韻悠遠的小詩,擬個題目,甚至可以配上曲子!
(輕音樂聲中學生靜心創(chuàng)作,然后全班交流,師簡單點評。)
三、走近《詩經(jīng)》--正視
(屏顯:王安憶語)
我們又似乎夢回了三千年前的那一條河,那一片洲,依然是河水清清,草色油油。三千年的文化,三千年的文明,《關雎》只是其中一扇小窗口,還有許多扇窗等著我們去開啟,我們當寤寐求之,我們當琴瑟友之!虔誠的破譯祖先文字的原碼,執(zhí)著的探尋民族文化的源頭,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養(yǎng),我們當永不止步!
語文《關雎》公開課教案 篇9
一、導入新課
在我國幾千年的古典文學長廊中,《詩經(jīng)》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是詩歌文學的鼻祖,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源頭。古人認為經(jīng)過《詩經(jīng)》教化,可以使人“溫柔敦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冠于《詩經(jīng)》三百篇之首的《關雎》。
二、出示學習目標
1、了解《詩經(jīng)》的基本知識。
2、反復誦讀詩歌,理解詩歌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3、學習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體會重章疊句的表達形式。
三、檢查預習
我們來了解一下《詩經(jīng)》的相關知識。這里強調三點:
(一)《詩經(jīng)》是我國的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風”:又稱“國風’,指十五國風,是各地的民 間 歌謠。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貴族作品。
“頌”:是宗廟祭祀用的樂歌及史詩。
(二)《詩經(jīng)》三種表現(xiàn)手法
賦 就是鋪陳直敘。
比 就是比喻。
興 就是借助其它事物為所詠之內容作鋪墊“興”字的本義是“起”。簡單地說是指先言他物以觸發(fā)聯(lián)想,誘發(fā)文思.它往往用于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
(三)《詩經(jīng)》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
在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加強抒情效果。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卻能收到回環(huán)往復的藝術效果。
在語言上多采用雙聲疊韻、疊字疊詞來狀物、擬聲、窮貌。
四、精講點撥
1、一讀,讀準字音。
2、二讀,注意停頓。
3、三讀,把握文意。
請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結合課下注釋,了解一下詩的大意,然后思考這個問題。
本詩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抒發(fā)了主人公什么樣的情感?
同學們在理解詩歌大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詩歌重在想象、聯(lián)想,對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實,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點字詞、關鍵字詞要落實。我把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整理了一下,理解的時候可以借助一下。需要整理的記在課本上。
4、四讀,讀出感情。
既然有痛苦,有喜悅,那么我們在讀的時候就不能一種語氣讀到底,我們要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把感情讀進去,F(xiàn)在請大家自己嘗試著帶著感情讀一遍詩歌;蛳矏,或悲傷,要把它讀出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薄熬印币姟笆缗,一見鐘情,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愛慕之情,心曠到難以自抑。(讀出心曠、激動、難以自抑的情狀)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反復詠唱,來說明淑女勤勞能干、心靈手巧。(讀出淑女之美)
君子追求淑女時,特別是“求之不得”時,內心一定是焦慮、苦悶、失望的,從“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哉,輾轉反側”可以看出來。(讀出長夜漫漫的那種坐立不安的焦慮、苦悶的心情)
一個人得不到的東西,總是想象著擁有。“君子”追求不到“淑女”,情極生幻,夢中出現(xiàn)了 “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情景,君子陶醉在愉悅中,沉浸在幸福里。 (讀出君子的喜悅之情)
5、五讀,讀出韻味
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提到了教書的老先生,: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這個時候的`老先生,一定是和文章融為一體了。要想樂在其中,首先要能感覺到詩歌的美。這首《關雎》美在哪里?
提示:可從內容、形式、結構、表現(xiàn)手法、語言等方面思考。
五、拓展延伸
雎鳩的陣陣鳴叫誘動了小伙子的癡情,使他獨自陶醉在對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千年后的今天,在空氣中有著丁香花味的雨巷中,有一位詩人逢著了一個和丁香一樣的女孩,清澈的雙眸中含著淡淡愁怨,在擦肩而過的時候,駐足停留……他就是詩人戴望舒。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戴望舒的《雨巷》,不論是在內容,還是在表現(xiàn)形式上,這首《雨巷》都有《關雎》的影子。
《雨巷》全詩共七節(jié)。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除“逢著”改為“飄過”之外,其他語句完全一樣。這樣首尾呼應,同一主調在詩中重復出現(xiàn),加強了全詩的音樂感,這一點對我們的寫作也有一定的幫助,我們完全可以在寫作文的時候模仿這種寫法,首尾呼應,回環(huán)往復,增強文章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感。
六、課堂總結
《詩經(jīng)》是人類文明的春天,開闊、豐盈;是初生天地的源泉,簡單、潔凈。讓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情去誦讀,用心去傳唱,讓這古老的歌謠在祖國的大地上生生不息,熠熠閃光。
語文《關雎》公開課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有關《詩經(jīng)》的基本知識;
過程與方法:
感受全詩的音樂美、畫面美、韻味美,提高學生詩歌鑒賞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正確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向往;理解人之性情、純潔愛情,提高審美情趣。
重、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
(一)課前播放《關雎》音樂,營造氛圍。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幾幅畫,請同學們先欣賞欣賞(屏顯畫面):一對呱呱鳴叫的水鳥歡樂地嬉戲在青青河洲,看到這幅畫,你會想到什么呢?那么同學們知道三千年前的人們又是怎樣聯(lián)想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詩經(jīng)》,聆聽三千年華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東方文明輝煌。
(二)介紹文學常識《詩經(jīng)》。
二、誦讀詩,感受詩的意境
(一)配樂美讀
1、學生自己大聲朗讀詩歌。要求:①讀準字音;②抑揚頓挫。
2、教師配樂范讀。教師要求同學們注意這首詩的韻腳,也就是詩中押韻的.字。
3、男女生分角色讀
。ǘ┰僮x,感受詩的繪畫美
1、要求學生結合注釋,描繪自己感受到的詩中的畫面。
2、教師描繪其中的一個畫面,讓學生感受畫面之美。(此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品讀詩,感受詩的內容美
1、詩中講述什么內容?
2、詩歌中的君子對女子有一種怎樣的情感?
3、詩中描繪的君子和淑女是怎樣的形象?
重慶市渝北區(qū)南華中學校際交流課教案
死、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聯(lián)系樂府《江南》理解女子美好善良的形象
五、小結
愛情,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稍跉v史的長河中很多人已不知如何去愛了,很慶幸我們還有這么一篇《關雎》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責任的男子向自己的心上人鄭重許諾婚姻的模樣,慶幸還有這么一篇《關雎》讓我們重拾了究竟什么樣的女子才值得深愛。也難怪那么多的學者都認為“君子”即指周文王,“淑女”即指其妃太姒了,也難怪人將它推舉為了歌頌“后妃之德”的典范。希望三千多年前的這一份純潔質樸的愛情能讓我們的男生學會做一個有責任、識分寸的君子,讓我們的女生學會做一個勤勞善良、德才兼?zhèn)涞氖缗?/p>
【語文《關雎》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關雎教案優(yōu)秀03-31
《關雎》教案教學設計03-09
關雎教案3篇03-09
關雎教案匯總6篇03-15
關雎教學教案設計03-08
語文公開課教案11-30
初中語文《貓》公開課教案04-06
小學語文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02-09
關雎ppt課件下載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