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級語文曹沖稱象教案 推薦度:
- 曹沖稱象教學教案 推薦度:
- 曹沖稱象教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曹沖稱象教案
【設(shè)計思路】
教師預先在活動范圍內(nèi)投放各種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在實物操作中分析解決問題;再以幼兒幫助飼養(yǎng)員叔叔測量東北虎的體重設(shè)置問題,激發(fā)幼兒興趣,幼兒在先前積累的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處理問題;最后在《曹沖稱象》的故事中提升幼兒智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分層次擴散思維——測出較小物體的重量,怎么測?測出體積很大的物體重量,怎么測?除了用稱來稱,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在活動中幼兒積極獻計獻策;通過分組實踐,使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了證實,肯定了自我。
【教材分析】
《曹沖稱象》是大班下冊《幼兒創(chuàng)新智慧游戲》中的內(nèi)容,教材來源于一個歷史小故事。孩子們喜歡聽故事,善于觀察、樂于思考、勤于動手。本活動恰好巧妙地利用了幼兒自然成長的要求,讓他們在自由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運用問題。從而有利于挖掘幼兒潛力、開發(fā)幼兒智力,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思維的獨特性和靈活性,促進其身心和諧發(fā)展。
【幼兒分析】
大班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斷發(fā)展,并且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有了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遇事追根問底,喜歡探索;樂于幫助別人。本次活動,以用不同的方法測量出物體的重量為線索,讓幼兒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活動。幼兒在由淺入深的實踐中不斷獲取經(jīng)驗,在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再大膽展開想象,由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幼兒在潛移默化、循序漸進中進步。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善于觀察、樂于思考的品質(zhì)。
2、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曹沖解決問題的巧妙辦法。
3、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活動準備】
1、活動場地投放翹翹板
2、科學觀察室內(nèi)投放(1)天平和砝碼 (2)滑輪 (3)翹翹板(4)彈簧秤、電子秤、桿秤等測重工具 (5)盆、碗、盤等容器 (6)沙土和水(7)塑料袋 (8)各種水果蔬菜和日常用品用來測量重量
3、課件:飼養(yǎng)員叔叔請求幫助、曹沖稱象的故事視頻。幼兒教育網(wǎng)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開心游戲,發(fā)現(xiàn)問題。
師與幼兒到活動場地玩翹翹板,幼兒一邊玩一邊觀察。師提出問題:“為什么翹翹板兩端會上下不停擺動呢?”引導幼兒說出翹翹板中間有固定軸,兩邊各坐有一位小朋友;師坐上翹翹板,幼兒觀察:一位小朋友的重量很難讓翹翹板保持平衡,必須要有兩名長得高大的幼兒或三名普通體重的幼兒才能抵得上老師的重量。幼兒初步理解重量的等量關(guān)系。
2、展開部分:實踐操作,理解問題。
帶著問題,師與幼兒回到科學觀察室。幼兒通過操作尋求答案:如何測出一顆豆子、一粒紐扣、一塊橡皮等的重量?(幼兒經(jīng)過實踐會選擇天平和砝碼、小桿秤等);如何測出一小袋豆子、幾個西紅柿、一個鉛筆盒等的重量?(幼兒通過實踐會選擇小桿秤、彈簧秤、電子秤、滑輪等);如何測出一袋面粉、一箱餅干、一大捆書等的重量?(幼兒通過實踐會選擇一些機動靈活的方法來測量。比如借助天平、彈簧秤、電子秤、滑輪等一點一點地稱再將重量加起來;利用翹翹板、滑輪找出等重物體從而知道其重量……)
3、經(jīng)驗提升,機智處理問題。
師幼坐下休息。(大屏幕)飼養(yǎng)員叔叔需要記錄東北虎的成長體重,他正在為不知道怎樣測量而發(fā)愁呢。請幼兒開動小腦筋,幫飼養(yǎng)員叔叔想想辦法。
幼兒首先想到的有可能是用稱來稱。
教師指導用語:東北虎體型龐大,用稱來稱太困難。也許可以用稱貨物的地磅。我們想想還有別的好方法嗎?
幼兒討論:
用翹翹板找出與東北虎相同重量的物體,然后再一點一點稱出物體的重量;用滑輪找出等重物體再測重;在地面上挖一個與老虎一樣大的坑,然后測量挖出的泥土重量;把老虎趕進裝滿水的水池,測量水池里溢出來的水的重量……(孩子的這些奇思妙想,雖然有些幼稚,但蘊含了一定的道理。)
4、故事啟智,判斷總結(jié)問題。
。ù笃聊唬┕适拢翰軟_稱象
(1)故事中有幾種稱大象的方法?
。2)你認為哪種方法好?為什么這種方法好?好在哪里呢?兒童
。3)你還有什么好方法嗎?
幼兒分組討論,說出自己的方法,各組派代表進行說明。
5、結(jié)束部分:
教師小結(jié):
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與眾不同的好辦法,假如曹沖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難題,只要我們積極動腦筋,就會想出解決的辦法。
幼兒向曹沖說再見,活動結(jié)束。
【活動反思】
優(yōu)點:
本活動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內(nèi)容層層深入:從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處理問題、判斷總結(jié)問題,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游戲、故事貫穿始終。幼兒通過動腦筋想辦法,不僅能夠測量體積較小、質(zhì)量較輕的物體;對于一些體積較大、測量重量有難度的物體,也能夠想出好方法。雖然有的方法略顯稚嫩,卻是孩子積極動手動腦的實踐結(jié)晶,是一筆寶貴的經(jīng)驗財富。本活動將故事《曹沖稱象》放在最后,旨在不桎梏孩子的思想。曹沖看到青蛙跳到荷葉上得到了啟迪,而活動中教師也很好地運用了游戲與操作進行前奏啟智。幼兒不僅運用了一種方法,還能夠利用多種方法進行測量,精神保持興奮狀態(tài)。每個孩子都能夠積極參與、大膽表達,體現(xiàn)了活動中幼兒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教育理念。
不足:
本活動在材料的準備上欠充分,應該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進行操作,以證明自己辦法的可行性。
附:
故事《曹沖稱象》
三國時期,有人送給曹操一頭大象。曹操很高興,帶著七歲的兒子曹沖和官員們一道去看大象。大象又高又大,人們非常驚訝,紛紛議論大象的重量。曹操問:“誰有辦法稱出這頭大象的重量?”有的官員提議造一桿大稱,砍一棵大樹做秤桿;另一個官員說:“把大象宰了,砍成一塊一塊的再稱。”曹操聽了直搖頭。這時,曹沖看到青蛙跳到荷葉上,得到了啟示說:“我有辦法!辈軟_把大象趕到船上,在船舷與水面交界的地方做上記號后讓大象下船。曹沖又讓士兵往有記號的船上搬運石頭,直至船下沉到船舷的標記處。然后,曹沖讓士兵稱出船上石頭的重量。這下官員們明白了,都夸曹沖的點子巧。
【曹沖稱象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曹沖稱象教學教案01-21
曹沖稱象的優(yōu)秀教案10-07
曹沖稱象-教學教案10-08
幼兒園《曹沖稱象》教案10-08
曹沖稱象教學教案(通用10篇)09-14
語文二年級上冊《曹沖稱象》教案及教學反思10-09
曹沖稱象讀后感12-01
關(guān)于教案模板 教案模板教案06-06
環(huán)保教案范文 小班教案環(huán)保教案03-25
小班教案水果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