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小班優(yōu)秀教案

時間:2024-06-18 14:19:1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優(yōu)秀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優(yōu)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優(yōu)秀教案

小班優(yōu)秀教案1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三原色,知道顏料被水溶解后會變出顏色。

  2、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后變出新顏色的現象,體驗發(fā)現的樂趣。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1個、瓶蓋2個,在瓶蓋里面分別涂有紅黃藍顏料。

  2、紅黃藍顏色標記分別固定在桌子上,顏色標記19份。

  活動重點:

  認識紅黃藍三原色知道顏料被水溶解會變色。

  活動難點:

  知道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會變出新顏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游戲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瞧,是什么呀?瓶子里有什么?水有顏色嗎?輕輕搖一搖水會動。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知道了水是透明的沒有顏色,還會流動。

  師:水寶寶可好玩了。它不但會動,它還想和我們玩變魔術的游戲,你們想玩嗎?

  二、初步探索

  師:老師準備了好多瓶子,就藏在你們的小椅子下面,請每個小朋友拿一個瓶子,我們一起來變魔術,在玩的時候我們要一起念一句好聽的話:"水寶寶,變變變。水寶寶,變變變。"水寶寶聽到這句話才會變色。

  1、幼兒自行取一個瓶子,自由搖動,使其變色。(提醒幼兒觀察自己的水寶寶是不是透明的)(教師可以用動作提醒幼兒先橫著搖動瓶身,瓶寶寶喜歡一上一下用力的跳舞)師:你發(fā)現你的水寶寶都變了嗎?變出了什么顏色?(幼兒自由回答)師:哇,水寶寶太厲害了,有的`變成了紅色,有的變成了藍色,有的變成了黃色。

  師:小朋友們,水寶寶玩累了!我們把瓶子放在地上,讓水寶寶休息一會吧!

  2、水寶寶變色的秘密

  師:你們的水寶寶怎么都變顏色了?肯定有秘密,我們快來找找。

 。ń處熗瑫r搖動沒有顏料的瓶子和有顏料的瓶子再次試驗)教師小結:哈哈,其實老師把這個秘密放在了瓶蓋里。(同時打開瓶蓋讓幼兒說:你發(fā)現了什么秘密?)原來蓋子里的顏料掉進水里水寶寶就變色了,而蓋子里沒有顏料當然就變不出來了。

  3、顏色對應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知道了水寶寶變色的秘密了,現在我們的魔術要升級了。玩魔術之前我們要先把不同顏色的水寶寶送回它們自己的家。藍色的的水寶寶住藍色的家,紅色水寶寶住紅色的家,黃色水寶寶住黃色的家里。(教師將紅黃藍顏色標記貼在桌上引導幼兒顏色對應)師:小朋友們,現在把你的水寶寶送回家吧,送回家之后你也找個小椅子挨著你的水寶寶坐好,我們馬上又要和水寶寶玩變魔術了。

  三、再次探索——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的變化

  1、師:老師手里原有一瓶黃顏色的水,現在我要請另一個顏色和它做好朋友,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怎么樣呢?你們想知道嗎?這個奇跡就交給小朋友們去完成吧!

  2、引導幼兒觀察瓶子的顏色,再取不同顏色的蓋子,換上。幼兒換好瓶蓋后,搖晃瓶子。(提醒幼兒一定要擰緊,要不然調皮的水寶寶會跑出來的。)師:現在你們拿著自己的水寶寶,要先把瓶蓋慢慢地擰下來,放在空盒子里。再選一個和你的水寶寶顏色不一樣的瓶蓋顏料,緊緊地擰在瓶子上。

  (幼兒交換瓶蓋,分組操作,嘗試將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

  3、交流總結

  師:寶貝們,你們的魔術都變好了嗎?變好了就拿著你的水寶寶到老師身邊來給老師看看你的水寶寶吧!(將幼兒聚集在一起進行交流)師:瓶子里的水有變化嗎?你的水原來是什么顏色,后來又拿了什么顏色,最后變出了什么顏色?(請個別幼兒講述)

  四、結束環(huán)節(jié)

  師總結:哇,顏色可真有趣,原來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還會變成另一種新的顏色呢!讓我們把這個秘密帶到區(qū)域里再玩一玩,變出更多不同的顏色吧!

小班優(yōu)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3、初步學會應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加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學習目標:

  掌握豎式書寫格式和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初步學會應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

  教學難點: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豎式寫法。

  課時安排:

  2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又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小白兔和小黑兔到地里拔蘿卜。根據主題圖,請你提數學問題?

 。1)小白兔拔了20個蘿卜,小黑兔拔了40個蘿卜,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你會解答嗎?

  列式:20+40=60(個)

 。2)小白兔拔了30個蘿卜,小黑兔拔了6個蘿卜,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

  列式:30+6=36(個)

 。3)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蘿卜的個數剛好都不是整十數,你還會計算嗎?

  二、新知探究:

  小白兔拔了23根,小黑兔拔了36根。兩只小兔一共拔了多少根蘿卜?

  1、請你們四人小組討論如何列式和解答,在組內說一說

  2、四人小組學習討論。(教師巡視)

  3、小組匯報。

 。1)先算20+30=50,3+6=9,再算50+9=59。

 。2)36+20=56,56+3=59

  列式子計算的,把6和3對齊,2和3對齊,6+3=9,2+3=5,所以得數是59。

  4、小結:剛才這位同學的方法就是列豎式計算。列堅式計算時,誰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5、還有不同的方法嗎?討論匯報:先在計數器上撥36,然后在個位上再撥上3,在十位上撥上2,我就知道是59。

  6、試一試。

  (1)同學們太聰明了,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解決了這道加法問題。

 。2)45+32、26+13,你會算嗎?用你喜歡的方法想算哪道題就算哪道題,并和同桌說說你的算法。不明白的,請大膽說出來,老師愿意與你一道討論。

 。3)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說,再全班交流。

  三、課堂總結:

  學完了今天的知識,你有什么樣的收獲?

小班優(yōu)秀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畫橫線、豎線的技能。

  2.要求大膽作畫,均勻地涂色。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白色"衣服"幼兒人手1張。

  2.格子衣服若干,提供幼兒觀賞。

  3.服裝店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今天老師發(fā)現XX小朋友穿的衣服又整潔又干凈,那你愿意為大家來介紹介紹你穿的衣服呢?

  2.讓幼兒說說自己的衣服。

  二.欣賞格子衣服

  1.今天老師帶來一件很特別的衣服,讓幼兒欣賞格子衣服。

  2.你們發(fā)現這件衣服特別在什么地方嗎?

  小結:原來這件衣服是一格一格的,我們叫它格子衣,格子衣服真漂亮。

  三.示范講解,學會操作。

  1.我想當一名設計師,自己來設計格子衣服。我先在衣服上從左到右畫出一條條橫線,再從上到下畫出一條條豎線,這樣格子衣服就畫好了,為了使衣服更加漂亮,我還可以在格子里涂上顏色。

  2.講解要求:我們在畫格子的時候要把一條條的線畫的直直的,這樣看起來更好看一些。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過渡:我的格子衣做好了,現在把它放在我的服裝店里,你們想不想當一名小小設計師,為我的服裝店設計更多的格子衣服呢?

  1.那老師給你們也準備了一張沒有圖案的衣服,一會就請你們大顯身手,設計出漂亮的格子衣吧!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你們?yōu)槭裁从X得這些衣服漂亮?”

  小結;因為這些衣服上面有美麗的花朵,許多的圖形,還有很多小動物,五顏六色的,所以很漂亮!小兔子想讓我們小五班的小朋友來幫她把衣服變漂亮,你們愿意嗎?“

  三、教師講解示范

  出示彩色紙

  師:看看我們這里有許多漂亮的.紙,我們來幫小兔把衣服變漂亮吧,看老師怎么做的,用你的食指跟拇指捏著紙,一只手向外拉一只手向里拉,撕出一些小條條或者一些小塊塊。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呢!“食指拇指捏捏,變對孔雀前后撕,撕成條條細又長,撕成片片真漂亮!”

  出示糨糊

  師:“看看這個小盤子里有糨糊,用來粘住這小小紙片的,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食指在盤子里粘一點點糨糊涂在小紙片的一面上”

  教師示范貼畫

  撕一塊弄點糨糊,強調一下把涂有糨糊的那一面貼在小兔的衣服上,教師完成一幅給幼兒看,。

  總結:“看看小兔變漂亮了,她也變得開心了,現在請你們來幫一幫小兔吧,做的快的小朋友也幫小熊穿上漂亮的衣服喲。”

  四、幼兒操作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將紙條按一定的順序貼,并注意顏色的搭配。

  五、請幼兒把作品貼到時裝表演背景中,互相欣賞。

  師:“小兔真漂亮,我們讓小兔、小熊穿著漂亮的衣服參加時裝表演吧!”

  教學反思:

  對此活動產生極大的興趣,制作衣服簡單易學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自主性,但對于一些幼兒的引導還不夠,她們除了能畫一些老師畫過的一些圖案,沒有進行自我創(chuàng)造。教師可以多畫一些圖案供他們參考

小班優(yōu)秀教案4

  活動目標:

  1、以肢體動作來表現皮球彈跳的特性

  2、能夠根據信號作出反應

  游戲過程:

  1、開始部分:

  請看我來拍皮球。我先輕輕拍,然后用力拍。幼兒觀察拍球的力度和"球"彈跳時的高度。

  2、基本部分:

  輕輕拍時球彈得低,用力拍時球跳得高。

  3、游戲規(guī)則部分:

  你們做我的小皮球吧。教師邊講解邊做手勢,什么時候孩子跳得高什么時候跳得低。

  兒歌:我們都是小皮球,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跳跳跳,跳跳跳,真是快樂的小皮球。幼兒跟念,并跳躍動作。請一對幼兒做拍球人和小皮球,先請2—3對示范,最后所有幼兒自由結伴,游戲結束

  指導要求:

  1、要求幼兒根據兒歌內容的節(jié)奏,以及聽好老師的口令,進行游戲。

  2、當皮球拍的輕的時候,幼兒跳得低,當皮球拍的`高的時候,幼兒跳得時候就要高。

  3、活動中,教師提醒個別幼兒不去牽拉其他小朋友,避免手拉傷。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對球的分類不是很清楚,對活動參與積極性很高,小朋友的身心得到了發(fā)展在生活常識上,獲得了新的認識,為以后認識新事物打下了基礎。

小班優(yōu)秀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感受音樂性質和初步會玩游戲的基礎上,邊玩邊感受兔和狼的節(jié)奏。初步會用小樂器表現音樂。

  2、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用動作表現兔和狼的音樂形象。

  3、享受集體游戲的快樂,遵守游戲規(guī)則。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感知過不同兔和狼的律動。

  2、小朋友會敲舞和小鈴。

  活動過程:

  一、律動:游戲:小兔采蘑菇

  在兔跳的音樂伴奏下,邊跳邊入室。

 、俾牭降鸵魠^(qū)兔跳音樂,小兔蹲下采蘑菇(要求不同方位)

 、诼牭礁咭魠^(qū)兔跳音樂,小兔雙手舉在頭上學兔跳。

  二、發(fā)聲練習:

  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兔怎樣跳,跳跳跳跳跳,

  1 2 | 3 4 | 5 — | 5 4 | 3 2 | 1 — |

  老狼怎樣走,兇狠狠地走,

  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請你學老狼,兇狠狠地走。

  三、復習歌曲:《小貓你別吵》

 、儆變撼槐。

 、谶叧呑鰟幼。

  四、新授:

 。ㄒ唬⒃谕嬷羞M一步感受音樂性質:

  1、聽音樂,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表現,并引導幼兒說出音樂的性質。

  問:小白兔的音樂是怎么樣的?(高興、歡快)那你們剛才跳得怎么樣?(高高興興、蹦蹦跳跳)

  2、邊聽音樂邊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角色的音樂形象。

 、賳l(fā)幼兒做出兔跳,歡快的不同動作。(幼兒聽音樂再練習)

 、趩l(fā)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做出狼的動作。

  掌握狼的動作發(fā)節(jié)奏。

  游戲:拍出狼走的節(jié)奏。(教師做狼的動作)

  A、教師引導幼兒拍出動作發(fā)節(jié)奏。

  B、用舞板拍出動作的節(jié)奏。

  C、跺腳,跺出動作的節(jié)奏。(為走做準備)

  學做狼的`動作。

  A、狼是怎么樣走路的?動作是輕的還是重的?(引導幼兒用的節(jié)奏重重地學習狼走)

  B、怎么樣才能表現出狼兇狠的樣子?

  手是怎么樣的?(五指張開勾指成爪形)

  眼是怎么樣的?(瞪得大大的,眼睛東張西望找尋小動物)

  來回怎么找?(東看看、西看看)邊說幼兒邊學做

  臉上還有哪些地方表現狼很兇?(舌頭伸得長長的)

  舌頭為什么要伸得長長的?(想吃小動物)

  活動反思:

  本次的教研活動,我選擇的是小班音樂游戲《狼和小兔》。在活動中,我通過小兔和狼的故事來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欣賞音樂時,引導孩子們分辨小兔和狼的不同音樂形象,學習小兔跳及采蘑菇的動作,以及大灰狼兇狠的形象。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場景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達到了活動目標。

  當然,在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

  1、問題啟發(fā)性不強,語言不夠簡煉,對孩子的回答和反應不能做出及時有效的回應,急于把答案告訴他們,沒有給孩子思考的空間。

  2、游戲要求不夠清晰,每次游戲結束后應該小結,并對孩子提出下次游戲時更高的要求。

  3、教師沒有完全融入游戲的角色當中去,活動時的過渡環(huán)節(jié)缺少藝術性語言。

  在活動后的研討中,老師們都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希望在以后的教研活動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

小班優(yōu)秀教案6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游戲情境中,能聽辨音源的方向,提高聽音能力。

  2、初步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能隨音樂邊說邊做簡單的動作。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相關媒體制作

  小動物頭飾若干

  鈴鼓

  活動過程:

  一、 聽聽走走做游戲--聽辨音源!

  1、師:今天,小朋友們都戴上了小動物的頭飾,真漂亮。提問:你是什么小動物?你會模仿它的動作嗎?

  2、玩游戲:天黑了

  3、鈴鼓停下來,幼兒摘下頭飾,提問:我們到哪里啦?

  二、說說跳跳一起來--我跟黛西學本領!

  1、師:米奇妙妙屋里有我們的好朋友,它是誰呀?讓我們一起喊

  三、一把米老鼠請出來好嗎?"

  2、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和它打招呼。

  3、來到妙妙屋,(1)妙妙屋有客人來了

  (2)提問:是誰來了呀,她在干什么呀?她跳的舞好看嗎?

  黛西是怎么跳的`呀?請幼兒說一說,做一做,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出動作

  (3)來看看黛西是怎么說怎么跳的呀?

  (4)老師用鈴鼓給小朋友伴奏,幼兒來說一說跳一跳。

  (5)讓我們跟著黛西一起再跳一遍。

  (6)請幼兒自己拿鈴鼓,拍拍節(jié)奏,邊拍邊跳一跳。

  四、大家一起跳起

  師:小朋友們跳的太棒了,讓我們和黛西一起表演吧!

  看動畫一起跳,自由發(fā)揮,讓我們跟米奇再見吧。

  活動反思:

  讓幼兒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節(jié)奏的同時,用手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物體。并在原有動作的基礎上,學習創(chuàng)編。在表演歌曲時我盡量引導幼兒用更多動作去表演,關注每位幼兒,使他們能更加大膽的參與。

小班優(yōu)秀教案7

  活動目標:

  1、了解現在是冬季,初步感知北方冬天和南方冬天的一些簡單特征。

  2、在教師的鼓勵下積極觀察,并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掛圖。

  1、教師(指著北方冬天的場景):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場景?為什么?

  2、教師:北方冬天會下雪,地上、屋頂上都積了一層厚厚的雪,叔叔正在鏟雪呢。小朋友們有的穿上厚厚的棉衣在堆雪人;有的在鍛煉身體;河面上結冰了,有的小朋友在河面上滑冰。這是北方的冬天,南方的冬天和我們這里一樣嗎?

  3、教師:南方的冬天與北方的冬天不一樣哦!南方的冬天是怎樣的.呢?小朋友一起來看看吧!(教師手指南方冬天的場景,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4、教師小結:南方的冬天很少下雪,但是也很冷,人們也要穿著厚厚的衣服。

  三、活動結束。

  表揚上課認真的小朋友。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優(yōu)秀教案8

  教學目標:

  1.了解相框的基本構成,可以制作簡易相框。

  2.發(fā)展手部小肌肉,鍛煉動手剪貼紙的能力。3.自由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意的裝飾相框。

  教學準備:一個完整的相框,一張兒童照片,畫有基本型的彩紙(每人一張),條形彩紙(每人四條,兩種顏色為宜),小塊彩紙若干,剪刀、固體膠、硬紙板、支架等每人一份。

  教學重點:制作相框的順序,剪貼紙方法

  教學難點:折疊紙,畫并剪出各種形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拿出一張兒童照,引起幼兒對自己照片的回想和談論,師借此提問,小朋友的照片是怎么擺放在家里的?“放在相框里”。師拿出提前做好的相框,并把照片貼上去,從而揭示這堂課的主題,做相框。

  二、看圖片

  提問幼兒“你們見過什么樣的相框。俊庇赘鞣N回答,“老師這里有很多漂亮的相框,讓我們來看看吧!”

  看圖片時,引導幼兒了解相框構成:底板、邊框和支架三部分。認真觀察邊框的奇特造型。

  三、做相框

 。薄靶∨笥褌兘裉鞗]有帶照片,那我們先剪一個好看的形狀貼在硬紙板上,代表照片,回家后小朋友們可以把照片貼在這個形狀上!狈职l(fā)畫有基本型的`彩紙。

 。矌熌眉舻妒痉度绾渭艏,沿邊線小心剪,然后分發(fā)剪刀,指導幼兒剪紙。剪完后把剪刀合好放在桌子上方。

  3分發(fā)硬紙板,師示范如何粘貼基本型,膠棒在剪紙的背面涂勻,找準硬紙板的中間位置,貼上去。然后分發(fā)膠棒,指導幼兒粘貼。4師示范條形紙貼邊框,不要壓住基本型邊線,然后根據基本型顏色分發(fā)條形彩紙,指導幼兒粘貼。5游戲時間,《小白上樓梯》,獎勵小貼紙。

 。丁靶∨笥褌兛,我們的相框空空的,應該怎么裝飾一下,它會變得漂亮一些呢?”啟發(fā)幼兒說出“小貼紙”,“小朋友們真聰明,想到了剛才游戲的貼紙,可以把它貼到邊框上,我們的相框就會變得漂亮一點了?墒,小貼紙?zhí)倭,讓我們自己來做一些吧,各種各樣的小貼貼紙,粘到相框上!狈职l(fā)小塊彩紙。

 。废犬嬙诓始埳细鞣N圖形,再剪下來,貼在邊框上。師示范幾個簡單圖形,如:小樹,汽車,小草,蝴蝶結,星星等。(中班幼兒,難度加大,教師可示范,先折疊紙再畫形,剪出心形,花形,圓形等)8基本完成后,師幫助幼兒把硬紙板剪出波浪邊形,貼好支架,把相框豎起來。

  四、強調主題,點評作品。

  請幼兒輪流介紹自己的作品:主題加詳細內容。

  教師用心聽取并提取每個兒童的特別想法之處,以便向家長介紹。

小班優(yōu)秀教案9

  活動目標:

  1、認真觀察畫面,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2、理解兒歌內容,初步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兒愛護牙齒。

  活動準備:

  牙刷一把、牙膏一支、拍攝的《刷牙》用書畫面。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牙刷一把、牙膏一支: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它可以用來干嘛呢?你會刷牙嗎?你是怎么刷的呢?

  二、欣賞畫面。

  1、有個小朋友正在用牙刷刷牙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提問:圖上畫了什么?圖上小朋友在干嘛呢?你怎么知道他在刷牙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他是怎樣刷牙的呢?我們一起來學學刷牙吧。刷了牙嘴里會怎樣呢?為什么?還有誰看到了不同的地方?

  3、老師用兒歌里的語言小結。

  三、欣賞兒歌。

  1、有一首好聽的兒歌說的就是刷牙,它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2、教師朗讀兒歌,幼兒欣賞。

  3、提問:兒歌里說什么?你還聽到了什么?這首兒歌的名字就叫《刷牙歌》

  4、教師再次朗讀兒歌,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兒歌里說了是怎樣刷牙的呢?你從哪一句聽出來的?

  四、小結。

  小朋友你們在家會刷牙嗎?為什么要刷牙?什么時候刷呢?我們要早晚堅持刷牙,愛護我們的牙齒。來,我們一起刷牙吧!復習《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小班優(yōu)秀教案10

  綱要: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指南: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chuàng)造力。

  活動由來:本次活動結合了奧爾夫音樂,使幼兒能夠在游戲中體驗音樂的快慢,欣賞不同性質的音樂。并根據小班幼兒愛模仿、喜歡小動物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節(jié)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不同性質的音樂,感受不同音樂的快和慢,并做出相應的反應。

  2、愿意聽音樂,對不同風格的音樂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課件《打電話》、歌曲《加油歌》、《搖籃曲》、《百靈鳥》

  活動重點:通過打電話的游戲初步欣賞不同性質的音樂。

  活動難點:感受不同音樂的.快和慢,并做出相應的反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音樂《百靈鳥》進活動室,調動幼兒活動的興趣。

  重點指導:鼓勵幼兒能夠聽音樂動作合拍的進行律動,重點感受音樂中的高低音。

  二、觀看課件 進行音樂欣賞。

  1、出示課件:兩座房子。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撥通不同房子的電話進行音樂欣賞。

  師:小百靈鳥們,小動物運動會要開始了,我們給其他小動物打電話,叫上他們一起去參加運動會吧。

  2、教師帶領幼兒分別欣賞兩座不同房子的音樂。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傾聽《加油歌》,體驗快速音樂帶來的快樂,并能夠根據音樂做出相應動作。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傾聽《搖籃曲》,體驗舒緩音樂帶來的放松感覺,并能夠根據音樂做出相應動作。

  3、音樂游戲《小動物運動會》

  重點引導:引導幼兒伴隨音樂根據不同的圖片做出不同的反應,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三、結束部分 運動會結束了,我們一起回家吧!教師帶領幼兒跟隨舒緩音樂退場。

  活動延伸:與表演區(qū)相結合,跟隨不同的音樂佩戴頭飾進行表演,如《兩只小鳥》等音樂活動。

小班優(yōu)秀教案11

  活動目標:

  1、愿意隨著音樂的變化想象創(chuàng)編小老鼠的動作。

  2、喜歡和老師、同伴一起游戲,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老鼠新家的創(chuàng)設

  2、音樂活動重難點:想象創(chuàng)編小老鼠的動作,隨著音樂的變化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流程:

  律動導入——聽音樂想象、創(chuàng)編小老鼠的動作——游戲《小老鼠和大花貓》——歌表演《小老鼠》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導入

  1、今天,我是鼠媽媽,你們來做我的鼠寶寶,好不好?寶寶們,媽媽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今天我們要搬新家啦!你們高興嗎?“屈。老師。教。案網出處”瞧,我們的新家就在那兒呢?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ǚ怕蓜右魳罚

  2、我們的新家到了,讓我們一起進去參觀一下吧。銈兛矗录依镉形覀內腋,還有我們心愛的玩具,你們喜歡嗎?)

  3、請鼠寶寶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媽媽給鼠寶寶們聽一段好聽的音樂吧!(音樂一)(第一遍)

  二、感受快節(jié)奏音樂,想象、創(chuàng)編小老鼠的動作

  1、聽了這么好聽的`音樂,鼠寶寶們最想做什么事呀?(吃米、喝油、舔嘴巴、摸肚皮、伸懶腰、跳舞。。。。。)

  2、我們跟著音樂做你喜歡做的事(第二遍)

  3、觀察后提問:小老鼠××(3—4位幼兒),你剛剛在干什么呀?做給大家看看,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其余幼兒模仿)

  4、小老鼠的本領真大,這次媽媽要看啦,哪只小老鼠走路時是輕輕的,沒有撞到鼠弟弟和鼠妹妹們,好不好?(第三遍)

  小結:聽了好聽的音樂,做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我們大家在一起真開心!

  三、感受慢節(jié)奏音樂

  1、播放音樂二,聽,這段音樂和剛才的音樂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好像誰要來了?(貓)

  3、那我們該怎么辦呀?(躲起來不動)再次提示:貓來了,可以動嗎?千萬不要動,不然的話,會被(大花貓抓住抓住的),知道嗎?

  4、在大花貓沒來之前,讓我們先練一練本領。(完整練習)

  5、發(fā)現問題,及時提出(不要躲在一起,要分開一點,不然的話很容易被大花貓發(fā)現的)并再次完整練習。

  6、請周老師扮演大花貓,游戲完整練習。

  四、音樂游戲《小老鼠》

  今天鼠寶寶們本領真大,一個也沒有被大花貓抓到,讓我們一起慶祝一下吧!歌表演《小老鼠》

  課后反思:

  整個活動還是比較完整的,由開始的音樂律動,中間的新授,和最后的歌表演,各環(huán)節(jié)的目標指向比較明確,層次也比較清晰。

  能夠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比較溫馨、寬松的音樂游戲情境。

  教師的上課狀態(tài)比較飽滿,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結束前的歌表演《小老鼠》,是老師根據活動需要進行了對《小豬》進行創(chuàng)編,效果很不錯。

  不足:活動中,教師靠得太前,把應該小朋友說得都說完了,例:在完整游戲前,師讓幼兒說說聽到快音樂時可以做各種開心的事,聽到慢音樂時要躲起來,可是老師顯得太急了,把游戲規(guī)則自己重審了一遍。

  教師的緊張導致在最后歌表演時把樂譜彈錯了。

  在聽第二段音樂前,老師沒有把要求說清楚,應該讓孩子說說兩段音樂的不同之處,這樣對后面的音樂游戲有幫助。

小班優(yōu)秀教案12

  活動目標:

  1、認知:培養(yǎng)幼兒語言的完整性和連貫性,豐富詞匯:走、跳、游。

  2、能力:培養(yǎng)幼兒安靜的聽別人講述的能力,并鼓勵他們在集體面前大聲的表述。

  3、情感:教育幼兒要喜歡交朋友,大家一起玩才快樂。

  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找朋友。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比較完整、連貫地講述畫面的主要內容。

  難點:敢于在集體面前大聲地講述。

  活動過程:

  一、利用教學PPT課件導入。

  出示PPT圖片小兔、小鳥、小龜,引起幼兒的興趣。同時教師提問:它是誰?他什么樣?誰來學一學!

  二、通過觀察、提問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這是什么地方?誰在池塘里游泳?它自己玩心里高興嗎?

  2、看看,誰來了?小鴨會怎樣邀請朋友呢?朋友又會怎樣回答它呢?小兔(小鳥、小龜)會怎樣說?

  三、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教師繼續(xù)播放課件,讓小兔、小鳥、小龜逐個接近小鴨,讓幼兒以集體回答的`方式完整地講述圖中的主要內容。

  2、請幾名語言能力強的幼兒到前面講述。教師以鼓勵的口吻和插話的方式幫助其完整、大聲地講述。

  四、以“平行提問”的方式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1、再次播放課件,講述畫面內容。

  2、再次播放課件,讓幼兒一起邊看邊連貫、完整地講述。

  五、置換圖片中的動物,引導幼兒遷移講述經驗。

  1、用貓、雞、青蛙替換兔子、小鳥、烏龜的圖片,進行仿編。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把“小鴨找兔、鳥、龜”的講述經驗遷移到“小鴨找貓、雞、青蛙”的經驗上來。

  六、結束部分:

  放音樂《找朋友》做律動自然結束。

小班優(yōu)秀教案13

  活動目標:

  1、欣賞米羅作品,感受大面積的紅色給人帶來的熱烈的感覺。

  2、運用已有經驗、聯(lián)想和涂鴉方法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

  掛圖、幼兒人手一份范畫、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米羅作品。

  1、小朋友們,看圖片上是什么呢?(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呢?(紅色)

  2、太陽是什么形狀的呢?(圓形)像什么呢?(球)

  3、畫上什么顏色最多最大呢?(紅色)

  4、看到這么多紅色你們的心里有什么感覺呢?太陽照在身上有什么感覺呢?(引導幼兒說出暖暖的)

  5、什么顏色的太陽看上去熱熱的呢?為什么?(紅色,因為紅色的太陽照在身上暖暖的。)

  6、你們看,太陽旁邊還畫了什么呢?(線條和光芒)師:太陽在線條和光芒的襯托下,像在做什么事情呢?;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引導幼兒說出太陽在跳舞)教師總結:哦!我們看到的太陽是圓圓地紅紅的,照在身上熱熱的,并且在線條和光芒的襯托下,就像在跳舞一樣。你們知道這幅畫是誰畫的嗎?(……)這幅畫是外國的一個叫西班牙的國家,一個著名的畫家米羅畫的,他的畫是很抽象的富有想象力的。

  二、一起討論繪畫的方法。

  1、太陽是什么形狀的呢?大大的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呢?

  2、太陽旁邊有什么呢?

  3、小朋友們,畫家米羅他是很有想象力的哦!他畫出來的太陽會跳舞,看!老師幫小朋友準備了畫畫的'材料,請我們小朋友動動腦筋,來畫一畫你心目中的太陽。

  4、幼兒創(chuàng)作,鼓勵幼兒嘗試用大小不同的筆和熱烈的顏色涂鴉。

  三、活動結束。

  與幼兒一起來欣賞自己的畫。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小班優(yōu)秀教案1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起床后穿衣服的順序。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引導幼兒初步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娃娃一個毛衣、外套、褲子、鞋子等衣物

  活動過程:

  一、老師講故事引出課題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麗麗起床了》,豎起小耳朵仔細聽好嗎?

  老師開始講故事:一天早晨,麗麗一覺起來,太陽公公早早就笑瞇瞇地掛在了天空,麗麗該起床啦,可是媽媽買菜去了,她不知道該先穿什么衣服,后穿什么衣服,我們小朋友能幫幫她的忙嗎?先告訴她穿衣服的順序嗎?

  二、引導幼兒說出正確的穿衣順序

  師:那現在老師要請一位小朋友來幫麗麗的忙,我們一起聽聽他說的對不對哦。

  師:小朋友,他說的對不對呢?嗯,現在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說一說吧!我們先請出我們的好朋友娃娃出來吧,跟娃娃打個招呼吧!

  師開始講解正確的順序,(可以配合娃娃一起來向幼兒說明:早晨起床后,應該先穿內衣(毛衣),再穿襪子,穿褲子,穿鞋子,最后穿外套。衣服穿好后,要整理衣服,翻好領子,拉好衣襟。)師:好了,現在你們都知道正確的穿衣方法了嗎?那以后起床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序把衣服都穿好,好嗎?

  師:現在啊,老師還想問問你們,那穿好了衣服之后該干什么呢?

  師:哦,小朋友都回答到了一些,那現在我們用完整的話一起說一遍吧,起床之后我們要刷牙,洗臉然后梳頭,整理好了之后呢我們就要開始吃早餐對不對,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吃早餐的時候能夠也像在幼兒園里面一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做漏嘴巴好嗎?

  三、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小班優(yōu)秀教案15

  活動目標:

  1、喜歡觀察物品,學會區(qū)分物體的大中小。

  2、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PPT、人手一套大、中、小熊操作板,大、中、小禮物的操作材料一套,三只熊。

  活動過程:

  一、認識三只熊

  1、 今天有動物朋友來到我們小六班做客,我們一起把它請出來吧,動物朋友,動物朋友快出來。

  2、 看看是什么動物朋友來做客,數一數一共來了幾只熊,看看這三熊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一樣大嗎?請你把最大的找出來,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大熊,把最小的找出來,給它取名叫小熊。中間的熊有點大又有點小的叫中熊。

  小結:原來三只熊的大小不一樣,這只最大熊叫大熊,這只最小的叫小熊,中間這只比大的小一點比小的大一點的熊叫中熊。

  二、播放PPT

  1、 小熊們想請我們去做客,看看小熊的家在哪里?你從哪里看出來是小熊的家?

  2、 我們一起走進去看一看吧。

  你們看到桌子上有什么?這三只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你們又看到了什么?這三張床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活動反思:

  《三只熊》是小班下學期《熊的故事》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教學活動,通過這個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們通過故事得到大、中、小配對的概念,同時也感受大小不同的三只熊的不同的形象。按照我的預想,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時間短,只有那些生動、有趣的、形象的材料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在開展數活動時,我盡量以故事為載體,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快樂的學、快樂的玩。而熊是幼兒所熟悉、喜歡的動物,所以在此次活動中,我以熊為主角,并對三只熊的故事進行改編,通過生動的.環(huán)節(jié)銜接,讓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發(fā)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只熊的關系,更好的引發(fā)小班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愿望。但是在活動中卻并非如此。在活動的導入部分,我出示了三只玩具熊,讓孩子們觀察一下三只熊的大小,然后引入故事,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課件吸引了,當故事講完以后,孩子們一下子松懈下來,當我提問時,只有少數孩子的注意力是集中的,而其它孩子的注意力是分散的,預期的效果并不完美。

  在小班階段,影響孩子思維的因素實在太多了。作為老師應該認真分析教案,特別對設計的提問要仔細琢磨,盡量增加其有效性,活動的形式也應該多變一點,孩子的思維往往容易被色彩鮮艷的動畫所吸引,而他們在觀看時,其實并沒有帶著一種目的,所以當需要回答問題時,能力差的孩子就不知道回答什么了,他們沒有處在思維的積極狀態(tài)。可能由于是隨堂課,所以自己只做了一下大致的準備,對其中的有些細節(jié)并沒有認真的琢磨,對自己的提問設計也沒有想得太多。如果在欣賞故事之前,我有意識地設計一個問題,如“小姑娘迷路了,她會到哪里去呢?會碰到什么事呢?”讓孩子們帶著任務去欣賞故事,可能孩子的有意性就強一點,另外在觀看課件時,我應該分段讓孩子們欣賞,從開始到“小姑娘在小熊的床上睡著了…….”然后讓孩子們討論一下“三只熊回來會怎么樣呢?”,接著在繼續(xù)欣賞下去,可能比較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可能比較喜歡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去感受、理解故事內容。另外我還應該在區(qū)域活動中創(chuàng)設“熊的家”的環(huán)境,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大碗、中碗、小碗,大椅子、中椅子、小椅子的配對,我想這作為區(qū)域活動的延伸,肯定是孩子比較樂意接受的。

【小班優(yōu)秀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優(yōu)秀]09-08

【優(yōu)秀】小班教案07-30

小班教案【優(yōu)秀】09-26

小班教案(優(yōu)秀)01-16

(優(yōu)秀)小班教案09-15

[優(yōu)秀]小班教案02-22

(優(yōu)秀)小班教案10-14

小班教案(優(yōu)秀)08-05

有關小班教案范文 小班教案優(yōu)秀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