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語文教案6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癡、抑、純、浸"4個生字,會寫"倦、懇、溢、浸、抑、爐、純"7個字,掌握"厭倦、洋溢、沉浸、抑揚起伏、爐火純青"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抓住描寫孔子學琴的語句,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
3、學習孔子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體會孔子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難點
抓住描寫孔子學琴的語句,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出示預習提綱
二、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出示孔子照片)
2、他就是我國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傳他的學生有三千多人,他是偉大的教育學家,思想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孔子。(板書:孔子)
3、課前大家都搜集了與孔子相關的資料,你愿意把你眼中的孔子介紹給其他同學嗎?
4、你們了解的可真不少!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為中華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那么,孔子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關于他的一個小故事《孔子學琴》(板書:學琴)我想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對他會有更深的了解。
三、展示匯報,交流成果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同學、查字典等方法解決。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2、檢查學生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
3、利用各種形式理解詞語。
如:"琴、瑟、笙、磬"可以用圖片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課件展示
如帶有時代行為習慣的詞語"盤坐"、"席地而坐"等,可以具體的形體實際操作幫助理解。
4、自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呢?你覺得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5、學生讀文,動筆畫出有關的句子,討論交流。
課文主要講了講述了孔子不僅是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還是一位音樂行家,尤其彈得一手好琴,但他還不滿足,50歲那年還向魯國著名的音樂家?guī)熛鍖W習彈琴?鬃忧趯W苦練,最后琴藝達到爐火純青。
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記敘的。
四、鞏固練習,檢測反饋
1、看拼音寫詞語。
sè bì kěn chī yì
鼓( )( )恭畢敬 誠( ) 如醉如( ) ( )揚頓挫
2、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解釋下列詞語并造句。
畢恭畢敬:
爐火純青:
第二課時
一、展示匯報,交流成果
1、讀課文想一想,根據(jù)課文中描寫的孔子彈奏的樂曲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試著用課文中的詞來回答。(爐火純青)
2、爐火純青什么意思?(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彈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這你有什么疑問?(為什么彈得這么好?他怎么練的?……)
4、哪部分寫了孔子學琴的內(nèi)容?(2--6自然段)
(1)自讀2--6自然段,畫出文中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想一想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高超水平呢,邊讀邊把課文描寫孔子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語句畫出來,認真讀一讀,仔細體會。試著填表,小組之間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
時間 孔子彈琴的程度 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 會彈 沒有真正掌握彈琴的技巧
過了幾天 順暢自然、悅耳動聽 沒有領會曲子的思想內(nèi)容
又過了幾天 令師襄如癡如醉 沒有體會出作者是一個怎樣的
不知過了多少天 抑揚的琴聲令感情起伏不平 知道作者是誰,心情激動
三、引導學生匯報交流,抓重點詞句逐步體會
1、引導學生抓住"畢恭畢敬""一遍又一遍""絲毫沒有厭倦"體會孔子練琴的認真、嚴肅。課件:(對比讀)
@他踏著琴聲來到孔子的窗前,只見孔子正畢恭畢敬地彈著那首曲子,彈完一遍又彈一遍,絲毫沒有厭倦的.樣子。
@他踏著琴聲來到孔子的窗前,只見孔子正彈著那首曲子。
2、練習朗讀。
3、孔子如此刻苦的練習彈琴,但他并不滿足于會彈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據(jù)孔子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和師襄聽琴后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
四、教師小結, 拓展延伸
1、孔子學琴共經(jīng)歷了四個層次,由師襄四看孔子彈琴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是學曲譜;二是練技巧;三是領會內(nèi)容;四是體會作者,最終達到"爐火純青"。
2、孔子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小小的一件學琴的事就讓后人們?nèi)绱速潎@不已。那么,從今天孔子學琴這件事來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自己做事時是一種怎樣的態(tài)度,你是如何對待學琴這件事兒的?
五、鞏固練習,檢測反饋
(一)、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1.他( )琴聲來到孔子的窗前,只見孔子正( )地彈那首曲子,彈完一遍又一遍,絲毫沒有厭倦的樣子。
2.他看到孔子的手指( ),樂曲彈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樣( )、悅耳動聽……
3.師襄聽得( ),仿佛被帶到了一個從未到過的境地。
(二)、選詞填空。
席地而起 激情洋溢 爐火純青
1.時隱時現(xiàn),眼前是一馬平川的荒蕪石原,幾塊嶙峋怪石傲然而立,時而有狂風( ),吹過凹凸不平的石質(zhì)地面,卷起漫天飛沙走石,打在臉上猶如針砭。
2.師襄再次來到孔子的住處。剛一進門,他就被( )的樂曲聲迷住了。
3.他的棋藝精深,可以說已達到( )的地步。
。ㄈ、摘抄描寫孔子練琴、師襄聽琴的精彩語句。
。ㄋ模、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六、布置作業(yè)
1、寫一篇讀后感。
2、摘抄描寫孔子練琴、師襄聽琴的精彩語句。
3、積累孔子的名言。
板書設計:
29 孔子學琴
學曲譜 學而不厭
練技巧 不斷進取
領會內(nèi)容 精益求精
體會作者 爐火純青
教學反思: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讓孩子多說,培養(yǎng)他們的概括能力,最后升華主題后還可以適時的讓孩子根據(jù)板書來概括主要內(nèi)容這樣孩子就會更深的領會文章的主題。談感受可以結合孩子的生活實際采用對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不足,并和孔子的那些好品質(zhì)靠近,進一步學習孔子的好品質(zhì)。從文化知識的學習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1、理解美的真正含義,分清內(nèi)在美與外形美的主次關系,形成對美的正確認識。2、學習作者格言式的語言和多樣的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1、初步了解培根的審美觀,品味文章的有關論述,培養(yǎng)研讀課文的能力。2、聯(lián)系相關知識及自己的體驗,表達自己對美的理解。
教具準備:
多媒體及課件
課時:1課時
教學設計:
一、輕松談話,引入課題
雪萊曾經(jīng)這樣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的確,風華正茂的同學們,正值“美”的年齡,相信你們對美也有自己獨到的認識,那么,別吝嗇,將你慧眼發(fā)現(xiàn)的美說出來與大家共享吧!(學生暢所欲言) 過渡:看來,同學們眼中的美可真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呀,雨后的彩虹是美的,春雨滋潤下的萬物是美的,勝利者的微笑是美的,詩人作家筆下流出的篇章是美的,國色天資也是美的......但這些美是不是算得上是真正的美呢,讓我們請出一位對美有過資深研究的哲學家吧,他是誰呀?-------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唯物主義和現(xiàn)代實驗科學的始祖,著名的哲學家.他將在《論美》一文中給我們一個答案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本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分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作者論及哪幾種美?這幾種美之間是什么關系?
2、作者的觀點有哪些?主要觀點是什么?文中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3、文章最后作者給我們提出怎樣的.勉勵和希望?
【提示】文章的主要觀點。⒈一個打扮并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只強調(diào)了美德的重要)⒉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非作者的觀點,而且在下文就已經(jīng)否定了)⒊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而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通過三者的比較說明優(yōu)雅行為之美最為要,優(yōu)雅行為之美是美德的一種表現(xiàn),但并不是全部。)⒋把美的形體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作者強調(diào)人的美的德行,認為和美的外表相比,美德最有價值,但作者并不是簡單否定外表之美)
探討論證方法,梳理論證結構㈠提出問題①美德最美(喻證法、例證法)㈡分析問題具體論述美德最美②以兩種人為例,論述人生內(nèi)在美的重要。(例證法、對比論證法)③通過顏色之美,形體之美和行為之美的比較,論述最高的美是行為之美,即美德之美。(對比論證法、例證法)④通過某些老人與年輕人的對比,進一步強調(diào)美德最美(對比論證法、引證法)㈢勉勵人們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讓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輝。(喻證法)
三、結合文本,感悟美德
1如果請你從課文中選取一句最精彩的話做一張 “美的格言卡”,你準備選哪句?為什么?
過渡: 本文寫于400多年前的英國。當時的英國人欲橫流,許多形貌美的人無需花太多的努力,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形貌不美的人要獲得成功,則要付出比形貌美的人多得多的努力。針對這樣一種現(xiàn)實狀況,培根就美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其實,今天的我們學習本文更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物質(zhì)文明有了高度的發(fā)展。有人說,當今的社會,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德。那我們該怎么辦呢?有沒有一位具有道德標桿式的人物呢?有,他就是雷鋒。
1、那么雷鋒有哪些美德呢?我們的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活雷鋒呢?舉例說一說。
2、教師總結:
美是什么?美是雷鋒在列車上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美是危險時刻女教師張麗莉的奮不顧身,美是司機吳斌在生死抉擇中抒寫的對職業(yè)的忠誠,美是吳菊萍用雙手托起對生命的敬畏,美甚至是上課后你悄無聲息的坐在座位上。美在哪里?美就在我們的古文中。
四、尋找歷史蹤跡,再談“美”
示例:“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是美的,可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安居樂業(yè),彼此和睦相處的社會理想更美。
請以“( )是美的,可( )更美!钡男问秸f話。
五、課堂總結
美是《蒙娜麗莎》的微笑,美是黃金分割,美更是千手觀音的普度眾生。美有很多種,有人喜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有人喜歡“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美,有人喜歡“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的清新之美,還有人說健康才是真的美,總之,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美的標準,但是,求真,求善是美永恒的內(nèi)涵。同學們,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而美德的重要性應該是永遠都不會變的,他應該成為我們永遠的追求。
六、布置作業(yè)
1.班上有一名同學,平時喜歡濃妝艷抹,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學校規(guī)定穿校服,可她硬是置之不理,而學習則是一塌糊涂。你是她的好朋友,學了《論美》這一課,請你寫一封信勸說他,注意信中要恰當引用文中的語句。
2. 發(fā)揮想象,仿照例句,另寫幾句,表達你對美的感受.例句:
老師說:“書聲朗朗,專注凝神的課堂就是美,一種渴求知識的美.”
學生說:“勤奮學習,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是美,一種執(zhí)著追求的美.”
醫(yī)生說:“————————————————————————”法官說:“————————————————————————”
3.寫出10個體現(xiàn)中華民族美德的詞,其中你最欣賞的是哪一種美德,并說明理由。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認識到美德最美,認識到一個人提升自己道德品質(zhì)的重要性,緊迫性。同時,進一步學習如何去分析議論文,掌握學習議論文的方法。教師通過使用多媒體,最大限度集合了資源,使原本抽象的“美”,在具體的學習中有了更加實在的內(nèi)容,讓學生有了更加形象的認識。但教師還用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尤其是普通話不過關,嚴重的影響了教學效果。另外,教學中不要走過場,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回答問題的時間,這樣教學效果才會更好。
語文教案 篇3
又到一學期的復習時,我們知道復習是為了提高學生成績,當然更主要是給學生查漏補缺,使得某些學生因為平時的缺漏而存在的不理解,能在復習中得以理解,進而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扎實基礎。在今天的復習交流活動中,我根據(jù)組長安排是講講關于第四組課文的復習要點。
教材分析:第四組課文由《釣魚的啟示》《落花生》兩篇精讀課文和《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珍珠鳥》兩篇略讀課文組成。每篇課文都以生活中的啟示為主題,都是以展示生活中的一件件事例,來告訴我們?nèi)绾巫鋈说恼芾淼。具體學習這些課文,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領會作者從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啟示,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這些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本次習作要求從日常生活中選取一件讓自己獲得啟發(fā)的事(或憑借課文提供的漫畫故事),以及給自己留下印象特別深的名言警句,聯(lián)系具體事例,寫清事情的經(jīng)過和從中受到的啟示。
我在考慮復習這組課文時,我想復習除非是基礎知識與閱讀寫作。于是根據(jù)教參要求、教材安排,以及單元檢測卷和學生的課堂作業(yè),作了下面的設想:
一、基礎知識:
1、掌握本組新詞,詞語盤點中讀讀寫寫的詞語,一定要會讀會寫,在復習中可以以聽寫或看拼音寫詞的方式進行鞏固檢測。讀讀記記中的詞語一定要會讀,特別注意發(fā)準每個字的音,并在一定的語境中能夠運用。這可以以同桌互檢或認讀給小組聽的方法,加以檢測。
2、這一單元中以“的”“地”組成的詞組較多,因而這一詞組也應該是本組課文中要加以復習的,主要讓學生能正確運用“的”“地”的詞組,并能正確地給以合理搭配。在本組中共出現(xiàn)的詞組,我作了個累積。(彩色)的漣漪(銀光閃閃)的湖面(皎潔)的月光(企求)的目光(不容爭辯)的聲音(沮喪的)孩子(嚴格)的教育(月光如水)的夜晚(永久)的回憶(終生)的啟示(星羅棋布)的村莊(大膽)的念頭(特殊)的技能(與眾不同)的展覽(絡繹不絕)的人(鮮紅嫩綠)的果實(深幽)的叢林(簡易)的竹條(繁茂)的綠蔓(滾圓)的身子(細膩)的絨毛(美好)的境界(顫動)的筆尖(蓬松)的球兒(好奇)的眼睛(親近)的情意(又細又亮)的叫聲(生氣)地叫(小心翼翼)地收竿(熟練)地操縱(得意)地欣賞(神氣十足)地站(不停)地甩動(急切)地問(平靜)地說(依依不舍)地放(清楚)地知道(有力)地擺動(源源不斷)地流出(不動聲色)地寫(高高)地掛(深深)地印(友好)地啄兩下(默默)地享受
3、詞語的辨析。課堂作業(yè)本上及試卷上要求區(qū)別的是“劇烈、激烈、強烈”“告誡、告訴”“啟示、啟事”“鼓勵、鼓舞、激勵”“展現(xiàn)、出現(xiàn)”這一題,從學生的作業(yè)情況看,“劇烈、激烈、強烈”與“鼓勵、鼓舞、激勵”的區(qū)別學生是有點搞不清楚的,因而它們的區(qū)別,我們要適當讓學生通過練習比較出它們之間的不同,從而正確運用。
4、掌握多音字(空地、播種、便宜)。
5、近義詞
怪(挺)居然(竟然)希望(期望)輝映(映射)囑咐(吩咐)
辨別(分辨)索性(干脆)乞求(懇求)爭辯(爭論)清楚(清晰)
啟示(啟迪.啟發(fā))告誡(勸誡)愛慕(羨慕)收獲(收成)可惜(惋惜)
體面(好看)開辟(開拓)劇烈(猛烈)熟練(嫻熟)誘惑(引誘)
小心翼翼(小心謹慎)欣賞(觀賞)抉擇(選擇)和藹(慈祥)
夢想(理想)巧妙(靈巧)念頭(打算)吩咐(囑咐)便宜(廉價)
顫動(抖動)信賴(信任)淘氣(頑皮)
6、反義詞
愛慕(厭惡)便宜(昂貴)外表(內(nèi)心)體面(難堪)熟練(生疏)
可貴(可鄙)實用(沒用)爭辯(沉默)清楚(模糊)誘惑(勸阻)
和藹(嚴厲)巧妙(笨拙)消失(出現(xiàn))推遲(提前)居然(果然)
愛慕(嫌棄)溫暖(寒冷)熟悉(陌生)享受(吃苦)淘氣(乖巧)
遙遠(附近)嚴格(放松)短暫(永久)
7、關聯(lián)詞的運用:盡管……但是……要是……就……既然……就……不但……還……雖然……但是……因為……所以……
8、重點的'句段必須背誦抄寫。在本組的課堂作業(yè)本中,每課都有“收藏屋”要求把文中含義深刻、對我有啟示的語句抄下來。故每課中給人深刻啟示的重點句,能夠熟讀背誦,牢記于心,自覺用這些富有哲理的話來指導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做一個誠實善良,樂觀向上,有益社會的人。我摘錄如下:
《釣魚的啟示》、能正確抄寫描寫月夜美麗景色的句子(晚霞輝映的湖面上濺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漣漪。不一會兒,月亮升起來了,湖面變得銀光閃閃)和課文的重點句(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并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這些句子的理解。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積累好詞佳句(腳底下,星羅棋布的村莊環(huán)抱著羅馬,如蛛網(wǎng)般交*的街道,一條條通往城市廣場。我大喜過望,腳下仿佛踩著一朵幸福的云。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與她告辭。一條時裝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從我的時裝店里流了出來。)能背誦、默寫父親教導“我”的話(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fā)現(xiàn)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并領會它的深刻含義。
《落花生》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奔啊八阅銈円窕ㄉm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和“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辈⒍谩叭艘鲇杏玫娜,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珍珠鳥》抄寫課文最后一句話(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并理解其含義。
而通過課堂作業(yè)本及考試學生反映的情況來看,在這一單元存在的最大問題,還是課外閱讀,故加強課外訓練是重點。
二、閱讀
本單元的閱讀思想性較深刻,給學生的分析帶來較大困難。因此我認為,像這種閱讀題,我們一定要按本組的教學目標,教會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詞句的含義的方法,然后尋找相應的主題或相應的內(nèi)容的文章,給學生以訓練。首先讓學生養(yǎng)成讀通讀熟文章再解題的習慣,然后再根據(jù)要求答題。
三、習作:雖然習作中的取材有三個方面,但每個方面都是寫一件事,因而習作指導重點是把事情的發(fā)生和經(jīng)過講清楚,把從中得到的啟示說明白;
復習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13《釣魚的啟示》認讀生字,聽寫新詞,區(qū)別積累的、地、得的詞組,讀熟課文概括主要內(nèi)容,理出“我”的心情變化,會區(qū)別運用“劇烈、激烈、強烈”“告誡、告訴”“啟示、啟事”,背誦抄寫課文中描寫月景及重點句。
第二課時:14課15課16課,內(nèi)容見上
第三課時,閱讀訓練與習作指導。習作(可以是拿出教學時寫過的習作,重在指導后,重新修改)
第四課時:進行檢測
注:像一些抄寫練習我們可以放到回家作業(yè)中完成,包括園地中的“日積月累”知識。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詢問年的體裁特點,把握課文結構,了解課文內(nèi)容。
2、通過閱讀,進一步體會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理解作者“崛起于城中同步,希望于困頓同在”這句話的含義。
3、學習本文大量運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查找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延伸導入
1、學完《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你感受了什么?
2、揭示課題,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變化,我們一起走進《中國一日》,確實感受一下。
二、閱讀感悟
1、了解新聞的體裁結構。
2、默讀課文。
出示閱讀提示:
A、認真閱讀課文;
B、想一想,作者從哪幾方面寫了“中國一日”?
C、在你不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做下記號。
D、讀完后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交流。
3、交流閱讀提示B。(從中國的消費、市場、住宅、交通運輸、人口、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等方面)
4、小組選擇一個內(nèi)容,以畫圖表的方式把具體的數(shù)字呈現(xiàn)出來。提供學習資料:瑞典人口總數(shù)880萬,芬蘭人口總數(shù)524900,挪威人口總數(shù)462萬。澳大利亞人口總數(shù)1900多萬。
5、各小組把列好的表格展示并解說。
6、討論:中國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板書:改革開放)
7、拓展: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是否可以安枕無憂了呢?出示網(wǎng)上調(diào)查資料
20xx年世界人均GDP排行榜
1. 盧森堡43,940
2. 挪威43,350 5. 香港36,800
3. 瑞士39,880 6. 日本34,510 8. 加拿大31,300
4. 美國37,610 7. 丹麥33,750 9. 冰島30,810 98. 中國1,700
8、看到這份資料你感受到什么?(崛起與沉重同步,希望與困頓同在)
9、延伸:
●這則新聞是1994年的調(diào)查結果,在12年后的今天,這些數(shù)據(jù)是否發(fā)生了變化了呢?課后去查找相關的資料。
●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篇新聞《我家的一日》。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書下生字詞。
。2)培養(yǎng)學生自讀課文自己質(zhì)疑的能力,提高學生口語表達、對文字的概括、加工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欣賞建筑藝術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貝聿銘大師在建筑設計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學難點:
貝聿銘在建筑設計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革新創(chuàng)造和他的一片愛國之心。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建筑是凝固的藝術”,在世界建筑歷史的長廊中,一個人的名字被書寫在了頂級大師的行列,他就是美籍華人貝聿銘.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建筑大師.(展示多媒體課件---貝聿銘簡介)
二、解題
華夏顧名思義指,誰展示了文化的魅力?展示了什么文化的魅力?
三、檢查預習: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并解釋詞語:
剔透軒然大波 · ·
遴選縈系 ··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說出:
。1)在美國的建筑界,貝聿銘
(1)是怎樣一步一步初露頭角的?
(2)在人們的非議中,貝聿銘設計的哪些建筑受到了人們的稱贊?
(3)你對貝聿銘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四、研讀課文
〈一〉感悟貝聿銘的杰出藝術成就。
1、(1)出示快速閱讀方法,學生快速閱讀課文。
快速閱讀方法:即不出聲,不四視,眼光沿中軸線左右移動,視幅要寬……
。2)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文章中能體現(xiàn)貝聿銘杰出建筑藝術成就的句子。
(3)學生交流所找到的句子,教師及時評析。
2、(1)教師展示所收集到的.圖片,學生直觀地感受貝聿銘的杰出成就。
。2)學生討論:作為一名導游,如何帶領游客游覽貝聿銘所設計的著名建筑。
(3)學生上臺表演。
〈二〉感受貝聿銘的一片愛國之心。
1、學生找出文中能表現(xiàn)貝聿銘的愛國之心的句子。
2、交流體會。
3、情景感悟。
放歌曲《我的心》,學生在歌曲中再次感悟貝聿銘的一片愛國之心。
五、遷移:
1、學生談本節(jié)課的體會。
2、學生談還可以通過哪些形式展示自己的愛國之心。
六、:
從剛才同學們的談話中,老師感受到了大家的愛國之情,我們只要立足現(xiàn)實,打好基礎,在學習上精益求精必能像貝聿銘那樣擁有高超的技藝,定會展示華夏文化的魅力。很高興和大家一起走進貝聿銘、了解貝聿銘,請看本節(jié)課的作業(yè)。
七、作業(yè):
圍繞“愛國”這一主題,請你寫一文章、畫一副畫、或者用其它的形式來表達你的愛國之情。
八、板書設計:
展示華夏文化魅力
杰出的藝術成就赤誠的愛國之心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鞏固舊知,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規(guī)律。
2背誦各國諺語,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
3閱讀成語故事,積累詞語,拓寬知識面。
4學會辦報,在實踐中鍛煉聽、說、讀、寫能力。
5激發(fā)學生不拘形式地寫下所見所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6培養(yǎng)個性化閱讀,從不同角度有所獲,有所得。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表達真實情感。
難點:培養(yǎng)個性化閱讀。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或教學掛圖。
學生:搜集有關傳統(tǒng)節(jié)日和傳統(tǒng)習俗的資料。
教學時間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遷移運用
1學生自由讀句。同桌相互讀。
2小組討論帶點詞的相同之處。
3指名讀,注意指導帶點詞的理解。
4在實踐中去運用、感悟。
二、讀讀記記,語言積累
1小組內(nèi)讀,讀準確。
2比一比誰讀得正確。
3同桌“對背”。
4全班交流搜集到的'類似俗語、諺語,并把這些句子記在“采蜜集”中。
三、積累成語,體會內(nèi)涵
1學生自由讀,讀準確。
2觀看《刮目相看》動畫。
3理解故事中蘊含的哲理。
4小組內(nèi)交流相關的成語故事,將這些成語收集到“采蜜集”中。
四、綜合學習,提高能力
1說話練習,話題“傳統(tǒng)節(jié)日和傳統(tǒng)習俗”。
2小組內(nèi)交流資料,互相補充,并選一名成員上臺演說。
3小組間評比,相機指導。
4小組中討論如何辦報,交流辦報方案。
5指導寫作。
五、自主閱讀,拓展延伸
1出示課件“澳門風光片”。
2學生自由朗讀。
3小組中互相幫助學習。
4交流學習經(jīng)驗。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9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7
語文稱贊教案10-07
語文《天鵝》教案10-07
語文《稱贊》教案10-07
語文青花教案10-07
語文《陽光》教案10-07
語文《秋水》教案10-07
語文老王教案10-07
語文蜘蛛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