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10-19 09:51:4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8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興趣,對提出的疑問喜歡動腦筋探究

  2、根據(jù)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去探索發(fā)現(xiàn)“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試著總結(jié)出“聲音是通過物體的震動而產(chǎn)生的”這一理論。

  3、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參與小組和同伴的討論,闡明自己的觀點。

  活動準備:

  科學發(fā)現(xiàn)室、實驗記錄本、筆

  活動建議:

  1、教師提出問題,引起幼兒想去探究的興趣

  2、教師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做實驗,并把實驗結(jié)果記錄下來

  要求:

  1)以每個小組為單位,每組有一個負責的組長,把組員觀察發(fā)現(xiàn)到的問題和討論的結(jié)果記錄下來,可用圖來表示。每個組的成員要積極的動腦筋找答案,配合組長。

  2)用驗法來摸一摸、做一做、聽一聽、想一想,找一找聲音到底是怎樣產(chǎn)生的,什么樣的物體可以發(fā)聲。并把它們記錄下來。

  3、大家交流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到的結(jié)果,找到的答案。

  小結(jié):小朋友們說了那么多,其實啊,聲音是物體通過震動而產(chǎn)生的',我們?nèi)绻蝗デ么蛩蝗ヅ鏊矬w自己在那是不能發(fā)出聲音的。知道了這個原理以后,我們可以再去試試哪些物體可以發(fā)出好聽的聲音,也叫樂音;哪些物體發(fā)出來的聲音很刺耳,讓人聽了很不舒服,這叫做噪音。

  4、活動可以繼續(xù)延伸,讓幼兒帶著問題去進一步探索,讓幼兒對聲音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認識磁鐵的基礎上,通過操作活動主動探究磁鐵的穿透性,幫幼兒形成主動探究的意識。

  2.讓幼兒在實際的主動操作中感受探究的快樂,在評價中體現(xiàn)成功的愉快。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塊磁鐵,各種物體(小磁鐵、鐵釘、扣子、塑料袋、紙片、布片、紙杯、泡沫等),操作紙(記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幼兒了解“發(fā)現(xiàn)”

  1、 提問:幼兒上課的環(huán)境有什么不一樣?

  不斷的'說出“發(fā)現(xiàn)”這個詞,讓幼兒對“發(fā)現(xiàn)”有初步的了解;并通過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的不同,仔細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緩解幼兒緊張的情緒,以便導入課題。

  2、 提問幼兒前段時間玩磁鐵的發(fā)現(xiàn)? 請幼兒依次發(fā)言,老師作小結(jié):

 、 磁鐵能吸鐵的東西

 、 磁鐵能和磁鐵吸起來

  3、 老師:老師帶來了不是鐵的東西,問幼兒能不能被吸起來(請幼兒依次回答)。

  4、 老師:看看能不能想辦法將它們吸起來。

  揭開每組桌上用來遮蓋的布,每組的幼兒分別從籃子里拿出各種物體試驗看能不能被磁鐵吸起來。

  5、在記錄紙上畫下來,先畫磁鐵,再把自己吸住的東西畫在磁鐵上

  6、將幼兒的記錄紙收上來貼在黑板上,配班老師將每人小盆里的東西倒入大盆子中

  7、請幼兒導黑板前來,分別講述自己將什么東西吸起來了。幼兒說出自己吸到什么東西后,老師再問其它幼兒有沒有跟他一樣的。

  8、老師:我們來比一比看哪一組小朋友吸的東西多,幼兒開始比賽。

  9、老師分別到每組前講述比賽結(jié)果,分組數(shù),并在黑板上記下每組的數(shù)量

  10、老師:我們再進行一輪比賽好嗎?

  11、老師分組講述比賽結(jié)果,分組數(shù),將重復的東西剔下,并將結(jié)果記錄下來 。

  12、幼兒幫老師收拾操作材料

  13、老師:磁鐵真的把不是鐵的東西吸起來了嗎? 幼兒分別回答,并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做實驗,實驗成功后,老師問:磁鐵到底在吸什么?

  小結(jié):磁鐵還是在吸鐵,只不過透過紙、布片把鐵吸起來了。

  老師:磁鐵還能透過哪些東西把鐵吸起來呢?我們?nèi)フ乙徽野桑?/p>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自始自終都圍繞著老師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進行,剛開始老師讓幼兒了解“發(fā)現(xiàn)”一詞,循序漸進,讓幼兒有一個過渡的過程,這個活動基于幼兒在以往的活動中已有發(fā)現(xiàn)磁鐵的經(jīng)驗,啟發(fā)幼兒回憶有何發(fā)現(xiàn)。在幼兒操作后,在記錄紙上畫下自己用磁鐵吸住的東西,記錄紙下方注有“姓名”一欄,但沒有一個小朋友將自己的名子填上,沒有起到作用。

  在幼兒分別講述自己用磁鐵將什么東西吸起來的時候,老師應引導幼兒是怎樣把不是磁鐵的東西吸起來的,在比賽前,老師沒有交待幼兒一定要吸不是鐵的東西。

  在小組活動時,老師應引導幼兒合作探究,在數(shù)數(shù)量時應讓幼兒自己數(shù)自己組的數(shù)量,再報出來,或者為了更好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可在比賽時引導幼兒進行分工,幾個人拿東西吸,一個人專門記錄吸到的東西,并數(shù)數(shù)。

  本次活動有靜有動,有可操作性的由西,整個活動安排的比較輕松。

  本次活動中,每個幼兒都把自己當作一個主體,其它幼兒無法參與進來,幼兒無法實現(xiàn)相互交流,無法實現(xiàn)互動,這個環(huán)節(jié)值得老師思考。

  “讓幼兒與環(huán)境對話”表達了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一種新取向,實現(xiàn)了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一種質(zhì)的轉(zhuǎn)變:變靜態(tài)環(huán)境為流動環(huán)境,變單一環(huán)境為整合環(huán)境、變局部環(huán)境為宏觀環(huán)境,變物質(zhì)環(huán)境為心理環(huán)境,同時促進了幼兒、教師、家長的共同成長,發(fā)揮了環(huán)境作為教育資源的最大利用價值,真正實現(xiàn)了環(huán)境與幼兒的“對話”。

  小百科:如果將地球想像成一塊大磁鐵,則地球的地磁北極是指南極,地磁南極則是指北極。磁鐵與磁鐵之間,同名磁極相排斥、異名磁極相吸引。所以,指南針與南極相排斥,指北針與北極相排斥,而指南針與指北針則相吸引。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手機的構(gòu)造和功能,感受手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能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與客人老師進行交流,并能運用簡單的圖案進行記錄。

  3、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幼兒收集有關手機的信息,觀察家長的收集,收集手機模型。

  2、手機店:擺放各款玩具手機。

  3、幼兒人手一份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一、參觀手機店,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教師: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周老師剛開了一個店,開了一個什么店呢,先不告訴你們,現(xiàn)在跟著周老師一起去參觀一下吧,好不好。浚úシ乓魳,參觀手機店)

  二、了解手機的構(gòu)造。

  1、教師:剛剛參觀了周老師的'手機店,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手機,請小朋友說一說你看到的手機是什么樣的?

  2、(出示翻蓋手機和直板手機)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兩款手機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原來有蓋子的叫翻蓋手機,打電話時需要打開蓋子的。沒有蓋子的叫直板手機,打電話時不需要打開蓋子。

  3、(出示滑蓋手機)教師:看,這款手機好奇怪啊,沒有蓋子,但是能往上推,你們知道這種手機叫什么名字嗎?原來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滑蓋手機。

  4、教師:工人叔叔真聰明,設計出了翻蓋手機、直板手機、滑蓋手機等這么多不同款式的手機,真了不起。

  5、(投影儀出示手機實物)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手機上面都有些什么。渴謾C上面有屏幕,下面有鍵盤,鍵盤上有數(shù)字,這些事數(shù)字鍵,還有是表示功能的,是功能鍵。

  6、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手機里還藏著秘密呢。ú痖_手機)原來手機里還藏著電板和SIM卡呢,手機要有了電板和SIM卡才能使用。

  三、了解手機的功能。

  教師:你們在家里玩過爸爸媽媽的手機嗎?他們的手機有什么本領呢?(打電話、發(fā)短信、玩游戲、拍照…)手機有很多的本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試一試手機到底有哪些本領。你們想先試一試手機的什么本領呢?(打電話)(請一個小朋友打電話給爸爸媽媽,跟爸爸媽媽聊一聊)剛剛小朋友打了一個電話給媽媽,我們知道了手機有打電話的功能。(接著試一試拍照、錄音等功能)

  四、學當小記者。

  1、教師:手機又很多的本領,今天請你來當一回小記者,去采訪一下客人老師的手機有什么本領?

  2、教師:這里有一張調(diào)查表,上面有很多圖片,你們認識嗎?(介紹各種圖片代表的意思:信封圖片表示可以發(fā)短信,鐘的圖片表示時間,話筒圖片表示可以錄音,照相機圖片表示可以拍照)如果你采訪的客人老師的手機有這種本領,就在圖下打√,沒有就空著,如果客人老師的手機還有新本領,就請你用你看得懂的圖畫畫在下面空格里。

  3、幼兒找一位客人老師進行采訪并記錄。

  五、集中討論交流。

  1、教師:現(xiàn)在請小記者到前面來介紹一下,你采訪的客人老師的手機有哪些本領。(幼兒介紹)

  2、教師:通過采訪,我們知道手機一般都有拍照、發(fā)短信、聽音樂、攝像等本領,手機的作用可真大,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手機還有更多的新本領等著我們?nèi)グl(fā)明呢,相信我們小朋友肯定能做一個小發(fā)明家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解讀月歷,了解數(shù)在實際生活中所表達的含義和運用。

  2.回憶美好生活,激發(fā)幼兒與同伴分享快了的積極情感。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幼兒園里特殊的日子

  2.月歷、臺歷若干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月歷上的數(shù)字

  1.今天是幾號?星期幾?離新年還有幾天?

  2.提出問題

  對于這張月歷有沒有看不懂的?需要提出問題的`?

  3數(shù)字的實際意義

  有怎么多的數(shù)字在月歷上,到底有什么用?可以告訴我們什么?

  4.小結(jié):數(shù)字出現(xiàn)在月歷的不同地方,它所表達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我們能通過這么多的數(shù)字知道, 年、月、日和星期。

  5.一個月有幾天

  12月份有幾天?每個月的天數(shù)都一樣多嗎?

  幼兒通過翻看臺歷來驗證自己的想法。

  統(tǒng)計每個月的不同天數(shù),相互借鑒。

  6.民間游戲——記住大小月

  二、月歷上的文字

  1.找找除了數(shù)字還有什么?

  2.幼兒尋找“元旦”

  理解“元旦”的含義——一年中的第一天

  3.尋找“國慶節(jié)”

  4.尋找“中秋節(jié)”

  是幾月幾號?是十月份的第幾天?

  5.小結(jié):

  這些數(shù)字還能告訴我們這一天是一年中第幾個月的,第幾天。文字還能告訴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節(jié)日。

  三、開心的日子

  1.一年中有你一天你是最開心的?

  2.趣味練習:幼兒園里特殊的日子

  3.分享快樂。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第一至第七的序數(shù)詞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邏輯判斷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幼兒操作圖

  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老師:森林里的小動物要搬新家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以“小動物住新房”活動,學習7以內(nèi)的序數(shù)。

  1、給房子做門牌

  a、用第幾座的形式表示不同顏色的房子分別在第幾座

  b、做門牌卡:紅房子在第一座,用數(shù)字幾表示?(把數(shù)字貼在房頂上)

  c、用同樣的方法,做好其它房子的門牌卡。

  2、進一步鞏固序數(shù)詞第一至第七。

  請小動物住到新家里了,小豬住什么顏色的房子,為什么?(拿鑰匙“1”的住一號房子)用同樣的方法,請他動物住到新家里。

  教師小結(jié):原來數(shù)數(shù)不但可以從左到右,也可以從右到左。

  (三)給小動物送禮物

  教師:小動物都搬進了新家,我們給小動物做個窗簾當禮物送給它們吧。

  要求: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四組不同的材料,你們可以自己挑選七種材料來裝飾窗簾,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做好窗簾,并且把它貼到這個大房子上。

  1、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2、幼兒窗簾做好后,教師檢驗(注意幼兒數(shù)的排序)

  教師小結(jié): 原來數(shù)數(shù)不但可以從上往下數(shù),也可以從下往上數(shù)。

 。ㄋ模⿲W習用第幾層第幾間的.形式表述物體的位置。

  1、情境引入 激發(fā)幼兒對門牌的已有經(jīng)驗

  2、出示森林賓館圖以及門牌,請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來幫忙找房間。

  3、了解門卡號碼的作用:

  賓館一共有1、2、3、4、5五層樓;每層樓有1、2、3、4,四個房間。

  4、請幼兒找出203,504房間

  教師小結(jié):我們把最底下的層叫做第一層,把最左邊的間叫做第一間,所以一般來說我們編門牌的方法是:從下往上,從左往右,第一個數(shù)字表示層,最后一個數(shù)字表示間,中間用0隔開,樓房的門牌號就是101、102、201、202

  5、幼兒操作:分組幫忙做門牌

  6、教師黑板檢驗、評價

  活動反思:

  幼兒園活動的最大特色就是教學游戲化,教具形象化、生動化。對于認識7以內(nèi)的序數(shù),大多數(shù)孩子都對它有著感性的認識。這次活動我結(jié)合幼兒的這種感性認識,整個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設計了動物搬家,按動物的出場順序排隊,按自己的想法給動物找房子等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這些環(huán)節(jié),強化這種感性認識,同時,通過比較,老師的引導,把這種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綱要》中要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兒童是教育過程的主體原則,就要求我們教師轉(zhuǎn)變陳舊的教育觀念,改變自己的角色和教育方法,和兒童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引導幼兒自主學習。整個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以游戲貫穿始終,引導幼兒學習數(shù)學,使幼兒在沒有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自然、輕松、愉快地獲得粗淺的數(shù)學知識,從而激發(fā)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我體會到: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一日活動中,一定要轉(zhuǎn)變觀念,努力貫徹《綱要》精神,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感知磁鐵兩端與中間磁力的不同,發(fā)現(xiàn)條形、U型及斷開的磁鐵都是兩端的磁力大。

  2、能用較準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和發(fā)現(xiàn)。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jié)果的能力。

  【環(huán)境與材料】

  1、磁鐵;在每種磁鐵的兩端和中間貼上顏色不同的小標志,表示磁鐵的不同位置。

  2、鐵制品若干。

  3、《科學》下P.29。

  【教學過程】

  一、經(jīng)驗重溫請幼兒回憶磁鐵能吸起什么東西,不能吸起什么東西。

  二、猜測探究

  1、出示貼有標記的條形磁鐵,引導幼兒猜想:磁鐵每個地方的磁力都一樣嗎?哪個地方磁力大?

  2、按照畫冊《哪兒的磁力大》,試一試磁鐵離曲別針多遠就不能吸起來了。

  3、出示標有記號的`U型磁鐵、斷開的磁鐵,引導幼兒進一步猜想并嚴正:U型磁鐵、斷開的磁鐵哪個地方的磁力大?

  4、實驗中培養(yǎng)幼兒通過結(jié)果獲得認識科學的態(tài)度

  三、交流討論

  1、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實驗結(jié)果。

  2、小結(jié):條形、U形和斷開的磁鐵都是兩頭的磁力大。

  四、磁鐵的用途大

  幼兒將自己的認識告訴大家,在生活中磁鐵是怎樣幫助人們故事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幼兒時期的認知特點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環(huán)境保護的認識也是從直觀的畫面、生動的介紹中得到的。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魚寶寶在清水及污水中的不同場景演示,讓幼兒了解一些環(huán)境保護知識,知道如果亂扔垃圾會給環(huán)境帶來嚴重的后果,懂得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同時,提供一些實際的做法,讓幼兒明白怎樣保護環(huán)境,促使其從小養(yǎng)成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目標:

  1.知道魚要生活在干凈的水里,水被污染了,魚就會生病或死亡,激發(fā)幼兒同情和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有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huán)境,體會河流受污染的危害性。

  3.嘗試給垃圾分類,懂得資源是有限的,應充分利用。

  活動準備:

  課件《魚寶寶生病了》、垃圾圖片若干、垃圾箱圖片兩張、磁性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魚寶寶生活在什么地方嗎?(在河里、江里、湖里、海里)美麗的魚寶寶在水里干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觀看課件一:體會魚寶寶在清水里開心快樂的心情。

  提問:

  師:從剛才的動畫中你看到魚寶寶們在水里干什么的?(游來游去、吹泡泡、吃東西……)河水怎么樣?(藍藍的、清清的,水象透明的一樣很干凈)。

  在這么干凈的河水里,魚寶寶們生活得怎么樣?(生活得很開心、很幸福)魚寶寶們生活得這么幸福,你心里會有怎樣的感覺?(很幸!

  三、觀看課件二:了解魚寶寶在污水里的生活,體會河流受污染的危害性

  1.觀看《污水中的魚寶寶》,了解魚寶寶在污水中的生活。

  師:突然有一天,水里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提問:

  (1)發(fā)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2)水變得怎么樣?(越來越臟、越來越暗、海水被污染了……)

  (3)水被污染了,魚寶寶怎么樣?(很難受,很傷心、魚寶寶們都哭了……)那河里的水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2.表演《污水中的魚寶寶》,體會魚寶寶的痛苦,激發(fā)幼兒關心和同情小動物的感情。

  (1)看到生病或死亡的魚寶寶,你心里覺得怎么樣?

 。2)如果你是魚寶寶,這時候你心里會怎么想,想對人們說什么呢?

  我們來把自己當成魚寶寶,在臟的海水里游一游,把你難受的樣子和你想說的話告訴人們,好嗎?(幼兒表演,有的哭,有的暈頭轉(zhuǎn)向,有的打噴嚏說"嗆死我了""給我干凈的水吧"有的說"我難受,快來救救我吧。⒂械恼f"善良的人們,請你們不要把垃圾扔到海里,我會死的"有的說"可憐的人呀,你們害了我們,也會害了你們自己的。ⅲ

  3.加深幼兒對污水危害的認識,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1)被污染的水對魚寶寶的傷害可真大呀。污水除了會危害魚寶寶,還會危害什么呢?(臟的`水到處流,人們就沒有干凈的水喝了;水臟了,人們就沒有水用了;水臟了,生活在河水邊的小動物就沒有水喝了;植物也沒有水喝了……)

 。2)那我們怎么做才能使河水不被污染呢?(不亂扔垃圾,不向河里扔東西)那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告訴身邊的人呢?(可以在河變邊立一塊牌子,在上面寫上"請保護水資源";在河邊放一個垃圾箱提醒人們把垃圾放到垃圾箱里)

  四、操作課件《垃圾》,學習垃圾分類方法。

  師:你們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那些亂認垃圾的人在你們的幫助下一定會改正的。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垃圾回收后經(jīng)過工人叔叔的再次加工又可以做成新的東西,我們卻把它們?nèi)拥袅,太浪費了。于是工人叔叔就把垃圾進行了分類,一種是可回收垃圾,一種是不可回收垃圾。

  誰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就是回收后可以進行二次加工做成新的東西的垃圾)那不可回收垃圾呢?(就是回收后不能進行二次加工的垃圾)你們知道下面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呢?

  師小結(jié):小朋友分得真不錯,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了廢紙、易拉罐、廢玻璃、廢塑料、一次性快餐盒回收后都是可以進行二次加工做成新的東西的垃圾,所以都是"可回收垃圾"。而象剩飯剩菜、瓜果皮殼、動物的骨頭呀,能不能進行二次加工呀?(不能)所以這些垃圾都是不可回收垃圾,要用特殊的處理方法將它們處理掉,要不然我們的環(huán)境就會受到污染。

  五、游戲:垃圾分類大比拼

  師:現(xiàn)在如果讓你們來投放垃圾,你們會不會投錯?好,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垃圾分類大比拼",請你們把垃圾圖片分類貼到垃圾箱上,我們一組一組的來貼,比比看哪一組貼的又快又好,好嗎?(幼兒操作)

  六、結(jié)束:聽音樂學魚寶寶游出教室

  師:我們學會了將垃圾分類投放垃圾箱,魚寶寶們再也不怕他們的家被污染了。瞧,它們又開心地游水了,我們也來學一學小魚開心的樣子!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yǎng)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培養(yǎng)幼兒觀察蠟燭的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材料準備:

  大小不同的廣口瓶以及大小、粗細相同的小蠟燭。

  實驗操作:

  (1)點燃一根小蠟燭后,用廣口瓶罩住,觀察蠟燭的變化,讓幼兒了解蠟燭燃燒需要空氣。

  (2)同時點燃兩根小蠟燭然后用大小不同的兩個廣口瓶同時罩住,讓幼兒觀察比較,看哪根蠟燭燃燒的時間最長。

  指導建議: 蠟燭為什么會熄滅

  ●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瓶子的大小不同,里面的'空氣多少不同,所以蠟燭燃燒的時間的不同。

  ●初步引導幼兒了解空氣助燃的特性。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防止燙傷或燒傷。

  拓展與替代:

  請幼兒觀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了解它們發(fā)生的一些變化都離不開空氣。

  可以找?guī)锥未笮、粗細相同的蠟燭代替小蠟燭,進行實驗。

  科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使幼兒明白杯子里的蠟燭熄滅是由于杯子中的燃燒產(chǎn)生的熱空氣占據(jù)了杯子的頂端,杯子上面沒有足夠的氧氣支持燃燒。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7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25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8-19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9-17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10-04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11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9-16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7-20

大班科學教案11-15

科學教案大班實用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