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與浮》大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大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大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班科學教案6篇【精選】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材料準備:兩個塑料水瓶,一支圓規(guī);一把錐子,一些水;一根小號縫衣針。
實驗操作:
1.用縫衣針在塑料瓶蓋上扎大概二十幾個小孔,將塑料瓶灌滿水,蓋緊瓶蓋,人背對太陽,握住瓶子,輕輕地擠壓使水噴出來,就能看見彩虹了。
2.用錐子在另一個瓶蓋上扎孔,重復上面的試驗,這次從瓶蓋上噴出的小雨中就看不到彩虹了。
指導要點:幼兒在用縫衣針扎孔時要指導幼兒注意使用縫衣針的方法,使用縫衣針時要注意不弄到手上
水笛
材料準備:一根長吸管,一把剪刀;一只玻璃牛奶瓶;一瓶水。
實驗操作:
1、用一直空的玻璃牛奶瓶,向瓶中放入大半瓶水;
2、用剪刀在長吸管大約三分之一處剪個口子,使它幾乎斷開,但還要連著一點;
3、使吸管在切開處彎曲,將吸管較長的一段插入水中,切口處于水面上,使勁向吸管吹氣就會聽見聲音,調(diào)整吸管在水中的位置,聲音又會發(fā)生變化。
附:科學小知識
當我們向吸管中吹氣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一股噴出的氣流。這股橫向的氣流通過較長段吸管口部的時候,引起吸管中氣柱的振動,于是產(chǎn)生了一個微弱但穩(wěn)定的聲音。當較長段吸管在水中下降時,振動的空氣柱縮短了,從而產(chǎn)生了一個較高調(diào)的'聲音,吸管上升,空氣柱加長,便產(chǎn)生了一個低調(diào)的聲音。
小百科:彩虹,又稱天弓(客家話)、天虹、絳等,簡稱虹,是氣象中的一種光學現(xiàn)象,當太陽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譜,由外圈至內(nèi)圈呈紅、橙、黃、綠、藍、靛、紫 戴 八種顏色。事實上彩虹有無數(shù)種顏色,比如,在紅色和橙色之間還有許多種細微差別的顏色,但為了簡便起見,所以只用七種顏色作為區(qū)別。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運用觀察、觸摸等方法比較常綠樹和落葉樹葉子的基本特征,能初步鑒別兩種樹。
2.感受樹的美好,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的關(guān)注與熱愛。
活動準備:
1.各種常見樹種的圖片PPT。
2.常綠樹葉、落葉樹葉若干,幼兒人手一片常綠樹葉、一片落葉樹葉。
3.散文《樹真好》課件。
4.漢字“樹”、“常綠樹”、“落葉樹”、“樹真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常綠樹和落葉樹
1.師:老師給你們看一個字,(把“樹”字貼到黑板上)認識嗎?
。ㄓ變海簶洌
2.師:我們的周圍哪里也有樹呢?
(幼兒:學校大院;我家院里;森林;馬路邊;花園里;學校周圍;植物園;廣場……)
3.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那么多的樹當中,你認識什么樹?
。ㄓ變海毫鴺、桃樹、蘋果樹、槐樹、松樹、杏樹、楊樹、梨樹、柏樹、丁香樹……)
師:你們知道的樹真不少,比我知道的還要多,你們真厲害,老師也帶來了一些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認一認吧。(給幼兒觀看PPT)
4.師:原來周圍有那么多樹,孩子們,這是什么樹?
。ㄓ變海毫鴺洌
師:夏天的時候滿樹都是綠綠的葉子,可是冬天它是什么樣子的?
(葉子全沒了)
5.師小結(jié):孩子們,像柳樹這種春天的時候葉子會發(fā)芽,一到冬天葉子全掉落,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和樹枝的這種樹,我們叫它(出示“落葉樹”三個字并張貼到黑板上)看,認識嗎?
。ㄓ變鹤x出“落葉樹”)
師:那有沒有冬天不落葉的樹呢?除了這種樹,還有一種樹它到冬天的時候葉子還是在樹枝上的',而且葉子還是綠色的,那是常綠樹(出示“常綠樹”三個字并張貼到黑板上),認識嗎?
。ㄓ變鹤x出“常綠樹”)
二、比較常綠樹和落葉樹葉子的基本特征
1.師:常綠樹和落葉樹的葉子一樣嗎?
(幼兒:不一樣。)
師:看,老師在周圍的桌子上放了兩種樹葉,一種是落葉樹的葉子,一種是常綠樹的葉子,請你各拿一片(做出左手一片右手一片的動作語言),然后馬上回來坐下。開始吧。(幼兒到身后的桌上去拿樹葉,拿后回到原來的地方。)
2.師:請你摸一摸,看一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ㄓ變海阂黄褚稽c,一片薄一點)
師:除了薄厚不一樣,我們來看看它的顏色,有哪里不一樣?
(幼兒:一個顏色深,一個顏色淺)
師:還有哪里不一樣,我們再仔細觀察一下它的表面?
。ㄓ變海阂黄饣黄还饣
師:(教師在“落葉樹”葉子上畫上表示不光滑的曲線)為什么常綠樹的葉子會亮呢?因為上面有蠟。
。ㄓ變海撼>G樹葉子的正面顏色深,正面和反面顏色不一樣)
師小結(jié):(指記錄)孩子們,仔細看看,其實,常綠樹和落葉樹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常綠樹的葉子表面非常光亮,葉子很厚,正面顏色深。我們在馬路上看到好多樹,即便我們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看它的葉子知道它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
三、閱讀活動:兒童散文詩《樹真好》
1.師:原來我們身邊有這么多樹,那樹在我們生活中有什么用處?
。ㄓ變海航o我們來帶新鮮的空氣)
2.師:樹真好,那我們一起來聽下關(guān)于樹的兒歌吧。(同時出現(xiàn)漢字)
。ㄓ變海菏幥锴,看書)
3.師:小朋友們聽得真認真,原來樹真好,那你喜歡在樹下干什么?這個散文詩真好聽,我們再來聽一遍了吧。
4.師:那我們要愛護樹,保護樹。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一尖一葉、一尖兩葉的茶葉,嘗試采摘,初步了解炒茶的過程。
2.在觀察、動手操作、討論的過程中掌握采茶的方法。
3. 體驗與同伴一起動手采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事先聯(lián)系好茶場,交通工具。
2.準備遮陽的帽子、裝茶葉的.筐、水壺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茶場采茶工人的采摘方法,引發(fā)采茶的興趣
1.來到茶場,自由觀察茶場采茶工人的采摘方法!靶∨笥褌,快看,阿姨們正在采茶呢?我們?nèi)タ纯窗!?/p>
2.幼兒觀察采茶,自由向阿姨提問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二、認識一尖一葉、一尖兩葉的茶葉,嘗試自己動手采茶
1.請采茶阿姨介紹可以采摘的茶葉:一尖一葉、一尖兩葉的茶葉。
2.幼兒戴好遮陽帽、拿好小筐和朋友一起去嘗試采茶。
3.同伴間相互觀察、學習和討論采茶的方法:我采的茶葉是一尖一葉、一尖兩葉的嗎?采茶時手的動作怎樣?采摘的茶葉在茶樹的什么位置?……
4.大家將采摘的茶葉聚集到老師的大筐里。欣賞自己勞動的成果。
5.幼兒相互說說采茶的感受和樂趣,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
三、觀看炒茶,初步了解炒茶的過程
1.大家一起將采摘的茶葉搬到炒茶房,請工人伯伯幫忙炒茶。
2. 途中引發(fā)自由討論:剛采下的茶葉就能泡著喝嗎?你們知道怎么炒茶嗎?以前見過嗎?猜猜看……
3.請工人伯伯幫忙炒茶,幼兒觀看,自由發(fā)問,了解大致過程。
4.幼兒休息,自由暢談采茶、炒茶事宜。
四、品茶,體驗自己動手采茶的樂趣
1.感謝炒茶工人伯伯為我們炒制了新鮮的茶葉,老師泡茶。
2.幼兒品茶,自由暢談,體驗自己動手采茶的樂趣。
活動延伸:
1.幼兒將炒制的新鮮茶葉帶上一小包,回家后請爸爸媽媽品嘗。
2.在區(qū)域活動中設置茶社,嘗試品各種茶葉。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設汁意圖:
大班幼兒已初步知道眼睛的用處,但還不知道如何保護眼睛。經(jīng)觀察,有些幼兒不注意眼睛的衛(wèi)生,常用臟手、臟手帕揉眼睛;看書、畫畫常常不注意姿勢,眼睛離書本很近。尤其是有些幼兒在家里幾乎每天看電視,而且看的時間較長,離電視屏幕很近,有的甚至躺在床上看。設計本活動目的在于讓幼兒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知道保護眼睛的基本方法。并求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用眼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向家里人了解眼睛近視或生眼病的'原因。
2.保護眼睛為內(nèi)容的圖片4張。兒歌“小醫(yī)生”的錄音帶、錄音機。
3.請好一位眼科醫(yī)生。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教師請幼兒猜謎語:“上邊毛,下邊毛,當中一粒黑葡萄!币笥變涸谧约荷砩险乙徽沂鞘裁礀|西。幼兒個別回答)
請幼兒閉一會兒眼睛,然后提問:假如眼睛看不見,你會怎么樣?
小結(jié):我們學習,生活、勞動都要有一雙好眼睛。
二、怎樣保護眼睛
1.請幼兒想一想為什么有的人要戴眼鏡,眼睛近視或生眼病會感到怎么樣。
2.逐張出示圖片,內(nèi)容分別為:寫字畫畫時坐姿要正確;看書以后向窗外遠眺;不用臟手、臟手帕揉眼睛;看電視要離開一定的距離,時間不能太長。請幼兒看圖講出內(nèi)容,并聯(lián)系自己,說說平時有沒有像圖片上的小朋友那樣做。
3.請一位眼科醫(yī)生講講怎樣保護眼睛,并檢查幾位小朋友的眼睛,根據(jù)檢查情況,提醒幼兒應注意什么。
小結(jié):保護眼睛的正確方法。
三、欣賞兒歌“小醫(yī)生”,進一步掌握保護眼睛的方法。
介紹班里開展“保護眼睛”的活動情況,通過校信通給家長聯(lián)系,請家長配合老師共同做好保護幼兒眼睛的工作,要求家長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采光好、桌椅高低合適的學習場所,平時注意孩子的用眼衛(wèi)生,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隨時糾正幼兒用眼的一些不良衛(wèi)生習慣。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探索區(qū)分生、熟雞蛋的不同方法。
2、激發(fā)幼兒探究問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生蛋、熟蛋、玻璃杯若干,蘋果、小旗標簽每人一張。
2、電筒、盤子若干。
3、口袋一個、小籮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形式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今天,有兩個朋友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來猜一猜他們是誰。(口袋里放入生、熟雞蛋,請小朋友來摸一摸、猜一猜。)
二、嘗試探索區(qū)分生、熟雞蛋的不同方法。
1、幼兒自由探索,區(qū)分生蛋和熟蛋。利用已有經(jīng)驗嘗試區(qū)分生蛋和熟蛋。
操作結(jié)束后請孩子們說一說,你用了什么方法來區(qū)分的。好的方法大家一起學一學。
如:搖一搖,通過感官感知生、熟雞蛋的不同。
驗證幼兒的發(fā)現(xiàn):晃動的是生雞蛋、不晃動的是熟雞蛋。
轉(zhuǎn)一轉(zhuǎn),通過旋轉(zhuǎn)區(qū)分生、熟雞蛋的不同。
驗證幼兒的發(fā)現(xiàn):轉(zhuǎn)得慢的是生雞蛋、轉(zhuǎn)得快的是熟雞蛋。
2、照一照,利用光線區(qū)分生、熟雞蛋的`不同。
。1)鼓勵幼兒利用電筒嘗試、探索,區(qū)分生、熟雞蛋。
。2)提問: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請幼兒互相說說再回答)(3)驗證幼兒的發(fā)現(xiàn):透光的是生雞蛋、不透光的是熟雞蛋。
三、再次嘗試。
1、討論區(qū)分的方法。
。1)說一說:自己用了那些方法區(qū)分生、熟雞蛋。
(2)總結(jié)區(qū)分方法。
2、用標識區(qū)分小籃內(nèi)的雞蛋(生蛋貼小旗,熟蛋貼蘋果)
四、看標識分享熟雞蛋,進行自我驗證,活動結(jié)束。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對導電現(xiàn)象感興趣,喜歡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燈泡發(fā)亮的方法。
2. 探索用電線等物連接電池使燈泡發(fā)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屬的物體可以導電,并能大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jié)果。
3. 提高合作探索與用符號記錄表達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電安全,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 經(jīng)驗準備:觀察過班級電燈的線路與構(gòu)造;熟悉實驗材料的名稱與特征;已初步了解電池、電線的特征;練習兩兩合作常規(guī)。
2. 物質(zhì)準備:學具:第一次--兩人一盤材料:電池、電線(連著燈泡);第二次--增加兩人一盤材料:布條、毛線、塑料繩三選一,回形針、銅鑰匙、鐵絲三選一,黃、藍記錄紙各一張、筆等。教具:小兔房子情景圖、老鼠玩具一只、斷電線一截、學具一套、猜測圖、梳理圖、展示板兩塊、亮與不亮圖標以及"√、×"的符號標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ㄒ龑в變航Y(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1. 出示情景圖,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裝電燈需要些什么呢?
2.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初步了解使電燈亮起來的條件。
二、探索活動"怎樣讓燈泡亮起來"。
。ㄒ龑в變汉献鲗嶒灒剿麟娋與電池連接使燈泡發(fā)亮的方法,大膽交流自己的探究過程與結(jié)果)
1. 教師介紹實驗材料:
師:今天老師要請你們來做實驗,老師為你們準備了電池和一頭纏著燈泡的電線,想一想,你們怎樣讓燈泡亮起來呢?
2. 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步驟與方法:
。1)兩個人一盤材料,請你們合作進行實驗;
。2)做好實驗后,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的燈泡亮了嗎?你是怎么做的?
(3)聽到琴聲后要放好材料馬上回到位子上。
3. 幼兒自主開展實驗探究活動,互相交流自己的實驗過程與結(jié)果:
。1)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兩兩合作進行實驗,不爭搶材料;
(2)引導幼兒觀察電池正負極的特點,鼓勵幼兒用語言完整描述觀察的過程與結(jié)果;
(3)鼓勵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實驗過程與結(jié)果。
4. 集中交流,梳理小結(jié)。
。1)師:我們一起來聽聽看,這些成功讓燈泡亮起來的小朋友他是怎么做的?
。2)結(jié)合梳理圖示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3)梳理小結(jié):將連著電線絲的燈泡按在電池的一頭,將另一段的電線絲按在電池的另一頭,這樣電就接上了,小燈泡就亮了。
(4)幫小兔家接電線。
三、探索活動"接電線"。
。ㄒ龑в變鹤灾魈剿魑矬w的導電現(xiàn)象,初步感知金屬的物體可以導電,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操作過程和結(jié)果)
1. 設置問題情景
師:不好了,小兔家剛安好的`電線被老鼠啃斷了一截,燈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這段電線通電呢?
2. 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材料,幼兒猜想
。1)設疑猜想:紅布條、綠毛線、白色塑料繩、回形針、銅鑰匙和鐵絲,這些東西什么能接上電線導電呢?
。2)教師在記錄表上做猜想記錄。
3. 講解實驗及觀察要求
。1)兩個小朋友在桌子上選擇一盤材料做實驗,每盤都有一黃一藍兩張記錄表,看看上面畫了什么材料,就根據(jù)記錄表選擇材料做實驗;
(2)請將這些材料的一頭與沒有燈泡的那端電線絲接在一起后,將材料的另一頭接到電池的一端做實驗;
。3)每做完一次實驗,就將結(jié)果記錄在記錄紙上,并寫上你們兩個人的號數(shù);
。4)全部實驗結(jié)束后,回到位置上和其他組的小朋友說一說,你用的是什么材料?你是怎么做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收拾的時候,請將記錄紙按亮與不亮符號分別貼在板上。
4. 幼兒實驗,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根據(jù)記錄紙陸續(xù)取相應的材料做實驗;
。2)鼓勵幼兒兩兩合作實驗,一人拿電池,一人拿電線;
(3)提醒幼兒將材料的一頭和沒有燈泡的那端電線絲纏在一起,并用材料的另一端連接電池一頭做實驗;
。4)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觀察的過程與結(jié)果。
5. 兩兩交流。
6. 集中交流,引導幼兒看記錄表分析并驗證:
重點鼓勵幼兒大膽連貫地描述實驗過程與結(jié)果,并根據(jù)幼兒的記錄情況與猜想情況進行驗證,進一步引導幼兒了解使燈泡亮起來的方法。
7. 師幼共同小結(jié)
鐵、銅等金屬的東西能導電,塑料、布和毛線不能導電。
四、活動結(jié)束。
。ń逃變鹤⒁庥秒姷陌踩
1. 接電線使燈泡亮起來。
2. 教育幼兒安全用電。
活動延伸:
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引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實驗的愿望。
師: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可以導電,什么不能導電呢,我們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說一說、試一試。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10-04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11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7-20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25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8-19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7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9-17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9-16
大班科學教案11-15
科學教案大班實用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