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匯編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幘恼淼拇蟀嗾Z言活動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感受文學作品的趣味性。
2、通過觀察比較故事畫面,感知黃瓜和西瓜的外形特征和生長過程的異同之處。
3、理解故事內容及“胖和瘦,又大又圓,又細又長”等字詞的意思。
活動準備:
1、自制課件(放大的幼兒用書)。
2、幻燈圖片:西瓜、黃瓜。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吃過一些什么瓜?它們長得什么樣?誰能用一句完整地話說一說?
2、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教師: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聽一篇有趣的故事《種瓜》。聽完之后,告訴大家,故事里面有誰?他們在種什么東西?
3、通過看圖閱讀畫面,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提問:畫面上的奶奶和爺爺長什么樣子?他們拿了什么?
胖奶奶的瓜子發(fā)了芽,瘦爺爺?shù)墓献釉鯓恿?(鼓勵幼兒跟述?/p>
(2)采用同樣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種子開花以及種子結果的情景。
。3)教師:這個故事里,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ǚN子發(fā)芽開花結果是一樣的;胖奶奶和瘦爺爺,瓜藤往地上爬和往天上爬,又大又圓和又細又長是不一樣的。)
。4)“胖”和“瘦”是一對反義詞,除了說“胖奶奶”和“瘦爺爺”之外,還可以說什么?你還知道哪些反義詞?
。5)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種子成長的特點,猜測瓜果的名稱,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胖奶奶、瘦爺爺和瓜果之間的關系。
如:瓜兒長得圓又大,請你猜一猜,這是誰種的.瓜?瓜兒長得細又長,請你猜一猜,這是誰種的瓜?瓜藤兒往地上爬,請你猜一猜,這是什么瓜?等等。
4、教師結合課件,再次完整講述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采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等方式,引導幼兒跟述。
(2)教師:你覺得這個故事的什么地方比較有趣?
5、請幼兒兩兩結伴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最后請個別幼兒到集體面前講述故事。
活動延伸:
1、繼續(xù)引導幼兒玩“反義詞”游戲,鼓勵幼兒運用反義詞組詞,豐富幼兒對相反概念的認識、理解和運用。
2、音樂活動“胖奶奶和瘦爺爺”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王老先生》的樂曲,仿編《胖奶奶和瘦爺爺》
如:胖奶奶有塊地,咿呀咿呀喲,她在地里種西瓜,咿呀咿呀喲……
3、鼓勵幼兒在餐前活動中講述這個故事。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并按故事發(fā)展的順序合理排圖。
2、啟發(fā)幼兒大膽清楚地表述排圖的理由。
3、懂得有了本領應為朋友帶來歡樂的道理。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大圖片一套,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今天,老師要講一個很好聽的故事:《小狐貍的變身法》。
2、什么叫變身法?(教師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進行小結。)
3、介紹第一幅圖片。
①第一幅圖片講了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谛〗Y第一幅圖片的內容:一天,小狐貍得意地對爸爸說:“我學會了變身法,會變蘑菇,會變石頭,還會變其他許多東西呢!”爸爸翹起大拇指說:“你可真了不起!”正說著,小兔走過來了。
4、引導幼兒排列圖片順序。
①看見小免來了,小狐貍會干什么呢?
、谡堄變鹤屑氂^察每幅圖片,然后按故事發(fā)展的順序排列圖片。
③請個別幼兒排好圖片后說說為什么要這樣排列。
、芙處煱从變褐v的順序排出相應的圖片,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及前后關系。
5、裝訂圖書。
、儆惺裁崔k法能夠使圖片的順序不會搞亂?
、谡堄變喊错樞蛟趫D片的右下角編上號碼,并將圖片裝訂成書。
6、引起幼兒對下次學習的興趣,結束。
附:小狐貍的變身法
一天,小狐貍得意地對爸爸說:“我學會了變身法,會變蘑菇,會變石頭,還會變其他許多東西呢!”爸爸翹起大拇指說:“你可真了不起!
正說著,小兔走過來了。小狐貍一瞧:嘻嘻,這肯定是只笨小兔,讓我“吱溜”變成個蘑菇來捉弄它吧。等它采的時候,我跳東跳西,讓它累得氣喘吁吁,暈頭轉向。哈哈,就這么辦!
小兔一瞧有蘑菇就去采,誰知蘑菇跳來跳去,怎么也采不到。小兔正納悶,小狐貍恢復了原樣,得意地說:“瞧你這只笨小兔,上我的當了吧。這蘑菇是我變的呀,哈哈!”小兔聽了生氣地走了。
正在這時,小狗走過來了。小狐貍一瞧:嘻嘻,這肯定也是只笨小狗,讓我“吱溜”變成塊石頭來捉弄它吧。
小狗走著走著,忽然腳底下冒出塊石頭,把小狗絆倒了,小狗嗚嗚地哭了起來。小狐貍恢復了原樣,得意地說:“瞧你這只笨小狗,上我的`當了吧。這石頭是我變的呀,哈哈!”小狗聽了很生氣。
小兔、小狗都不理小狐貍了,小狐貍趴在地上想:為什么它們都不理我呀?一個人真沒勁,我得想個辦法,和它們重新做好朋友。
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小狗、小兔都沒帶傘,正著急呢,小狐貍“吱溜”一下變成一把大傘,為小兔、小狗擋住了雨,它們又成了好朋友。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我充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幼兒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良好語言學習情境,培養(yǎng)幼兒的個體差異,鼓勵幼兒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對身體里的“洞洞”有好奇心,初步了解“洞洞”的名稱和功能。
2、大膽表達自己想法,產(chǎn)生欣賞和保護自己身體的意愿。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
幼兒聽過“牙齒旅行記(洋洋找牙齒)”對身體有初步的了解,具有一些關于牙齒、消化器官等方面的自我保護經(jīng)驗。
2、材料準備:
。1)教學課件《身體里的“洞洞”》。
。2)四個可站立的.立體小孩(男孩、女孩各兩個)
。3)保護“洞洞”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找“洞洞”
——“洋洋說人的身體上有很多的洞洞,想請你們幫忙找洞洞,好嗎?”
二、貼“洞洞”
——“請把你們認為的洞洞貼出來。”
三、說“洞洞”
預設:
1、 五官洞
——“這些洞洞集中在身體的什么部位?”
小結:洞洞集中在頭部。
2、 肚臍(觀看視頻)
——“肚臍上的洞洞叫什么名字?”
——“洋洋問:它有什么用呢?”
小結:原來肚臍是個被堵住的‘洞洞’,它是我們小朋友在媽媽肚子里,媽媽把營養(yǎng)送給我們的地方。
3、 噓噓洞和肛門洞
——“我還找到了一個洞洞,你們看它在身體的背后,它叫(肛門),你們找到了嗎?”
——“還有什么洞洞也可以排除垃圾?”
小結:下半身的洞洞都是藏起來的‘洞洞’,因為他們很害羞,不能給別人看也不能給別人觸摸。
四、問“洞洞”
——“剛才我們找了這么多的洞洞,身體上還有其他洞洞嗎?或者關于洞洞你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根據(jù)幼兒的問題互動)
小結:我們皮膚上有很多看不見的‘洞洞’,它的名字叫毛孔,這些神奇的‘洞洞’排汗時,也能幫我們排出身體里的垃圾。
——“你猜猜毛孔洞洞最喜歡我們幫它做什么嗎?”
——“是不是只有毛孔洞洞喜歡干凈?還有哪些洞洞也喜歡干凈?”
小結:原來身體上所有的‘洞洞’都喜歡干凈,我們每天要幫它們清洗干凈。
五、聽“洞洞”的故事
——“洋洋說今天和你們玩得真開心,知道了身體上原來有這么多的洞洞,洋洋把洞洞編成了一個故事和你們一起看好嗎?”
小結:洋洋說和小朋友玩真開心,上次找牙齒,這次找“洞洞”,下次我們再來找什么?等我想好了再來和你們一起玩。
活動延伸:
1、在個別學習中,繼續(xù)找尋身體里的洞洞,發(fā)現(xiàn)人為的一些洞洞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2、在日常生活中,及時提醒幼兒保護自己的身體,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
3、請家長在家庭生活中也注意養(yǎng)成幼兒各種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
2. 提高幼兒的音準能力。
活動準備:
1. 鋼琴。
2. 幼兒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節(jié)奏型。
活動過程:
一、指導語。
我們小朋友都非常喜歡唱歌,那你們知道歌曲是有什么組合起來的`呢?對了,是節(jié)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玩?zhèn)游戲,它的名字叫《比比誰的耳朵靈》。
二、規(guī)則。
幼兒根據(jù)老師彈出的曲調拍手打節(jié)奏,并用"啦啦啦"哼唱。節(jié)奏、唱歌都準確的即為成功。我們來比比哪組小朋友的耳朵最靈敏。
三、老師示范。
鋼琴彈do do do ,老師邊唱"啦啦啦",邊拍三下手。
四、分批開展游戲,教師指導。
1. 教師首先彈出特定節(jié)奏型的曲調,讓幼兒用手打出節(jié)奏。
2. 教師重復這一曲調,幼兒用"啦啦啦"哼唱。
3. 教師第三遍彈奏,幼兒邊唱邊用手打節(jié)奏。
注意:
1. 給幼兒聽的節(jié)奏可以由易(如2/4拍)到難(如切分節(jié)奏)。
2. 對于幼兒唱錯、拍錯或者唱的和拍手不協(xié)調等問題,應該面向全體及時糾正。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這是一個充滿著關愛友情的溫馨故事,通過講述幾個小動物坐車時主動讓座,而“熊奶奶”也愛護小動物,不愿意坐,最后聰明的小螞蟻想了一個好主意,既給“熊奶奶”讓了座,還給“熊奶奶”唱很多歌,給大家?guī)砹藲g樂,從而激起幼兒關心年長的人,愛護比自己年幼的人的美好情感。故事的情節(jié)比較曲折,但故事中人物的對話比較簡單,適合小班下期的孩子模仿講述,也能用動作加以表演。坐車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每個孩子都有坐車的經(jīng)驗,加上正好進入《各種各樣的車》這個主題,所以適合在這期間開展。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小螞蟻坐車》,懂得尊敬長輩,待人熱情。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討論,在公共汽車的不同情景中應該怎么樣做。
3、感受故事中小動物們之間互相幫助,相親相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圖片:小猴、小豬、小羊、小狗、小熊、小螞蟻 汽車的車廂內部剖面圖 紅綠燈的指示牌,塑料圈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活動,引出課題:
你坐過公共汽車嗎?在汽車上發(fā)生過什么事情?
。ê唵沃苯拥膯栴}幫助幼兒回憶相關的經(jīng)驗,進入活動的主題。)
。ǖ珡挠變旱幕卮鹂矗瑳]有一個幼兒提到讓座上,可見在平時的生活中,可能是孩子父母或其他成人引導的較少,孩子還沒有這方面的意識。)
二:出示小螞蟻的圖片和汽車圖:
1、這是誰呀?小螞蟻要坐公共汽車到森林里去看外婆,在汽車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ㄓ靡粋問題讓幼兒帶著目的去傾聽故事。)
2、教師操作圖片講述故事的前半段至熊婆婆說:“我坐你們的位置上,你們不就要站著嗎?”
3、提問:最后誰上了汽車?小羊對熊婆婆說了什么?小狗又說了什么?還有誰說了話?熊婆婆坐了嗎?為什么沒有?那怎么辦?你有什么好辦法?
。ㄒ贿B串的小問題目的是幫助幼兒回憶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人物的對話,通過對話的練習感受和理解故事中小動物之間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情感。)
4、教師講述故事的后半段:提問,小螞蟻想出了什么辦法?你喜歡這個辦法嗎?為什么?
(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熊奶奶和小螞蟻的形象對比,讓幼兒理解故事中小螞蟻的辦法是可行的,也為理解最后小螞蟻給熊奶奶講故事,體驗互相幫助互相關愛的快樂。)
三:情境創(chuàng)設,組織幼兒討論:
1、假如你和媽媽或爸爸兩個人乘車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位置,你會怎么辦?(引導幼兒遷移小螞蟻的'經(jīng)驗,和媽媽一起坐位置,坐在媽媽的腿上)
2、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車的位置上看到有爺爺、奶奶站在一邊,你會怎么辦?
3、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車的位置上看到有一個比你小的弟弟、妹妹,你會怎么辦?
。ńM織幼兒談論的目的在于讓幼兒學會遷移故事中的經(jīng)驗,愿意幫助有困難的人。)
四:游戲:紅綠燈。
幼兒人手一個呼啦圈當小司機。教師當交警,看紅綠燈自由地游戲。紅燈停,綠燈開。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最后設計游戲一方面滿足幼兒多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游戲中滲透一些關愛以及交通安全的內容。)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9-15
大班語言活動《春天》教案06-27
有關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2-23
【精】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3-23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春天03-23
【薦】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3-22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熱門】03-22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推薦】03-20
【熱門】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