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倍的初步認識》教案

時間:2023-03-03 12:51:1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倍的初步認識》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倍的初步認識》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倍的初步認識》教案

《倍的初步認識》教案1

  教學目標:

   1、 經歷初步認識“倍”的過程,聯(lián)系實際問題初步理解“倍”的含義,經過自己探索,找到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會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數(shù)學教案-"倍"的初步認識。

  2、 在認識“倍”的數(shù)學活動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出示星星圖讓學生觀察。提問:在美麗的夜空中,有什么?數(shù)數(shù)金星有幾顆?(2顆)藍星有幾個2顆?(2個2顆)2個2是多少?你會列式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2=4)再數(shù)數(shù)紅星有幾個2顆?(3個2顆)3個2顆是多少?算式呢?(學生回答,教師板書3×2=6)

  2、小結:求幾個幾相加得多少,我們用什么方法計算?

  3、談話:這些星星這么美,想摘嗎?只要你肯動腦筋,你就能摘下它。

  二、 學習新課

   1、 教學“黃花的朵數(shù)是紅花的3倍”。

 。1)(出示圖片)談話:春天來了,公園里真美呀!看,花壇里開出了什么花?(板書:藍花有2朵)黃花和藍花一樣2朵2朵地開出來了,開了幾個2朵?(3個2朵)為了能清楚地看出黃花和藍花的關系,我們來擺一擺,好嗎?

 。2)小朋友用藍、黃花片進行操作,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倍"的初步認識》。

 。3)指名到黑板上擺。數(shù)一數(shù),黃花擺了幾個2朵?

 。4)講解:藍花有2朵,黃花有3個2朵,這時我們就說: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出示這句話,并讓學生讀。

  (5)同桌互相說說為什么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

  2、 鞏固對“倍”的認識。

  (1)談話:小明有3本書,小紅有2個3本,(出示圖)這時我們可以說小紅的書是小明的幾倍?(學生回答,并說說為什么。)

 。2)談話:媽媽買了4個蘋果,草莓有4個4,(出示圖)這時誰又能用“倍”來說一句話。(指名回答,并說說為什么。)

  3、 教學計算黃花的朵數(shù)。

  提問:要求黃花有幾朵?怎樣列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你怎么想到用乘法計算的?

  4、 教學計算紅花的朵數(shù)。

  (1)談話:紅花也和藍花一樣,2朵2朵地開出來了,開了幾個2朵?(4個2朵)現(xiàn)在紅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幾倍?

  (2)學生操作學具,同桌合作討論,討論好的打開書列算式。

 。3)反饋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擺的,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三、 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小朋友這么了不起,把米老鼠也吸引過來了,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請把書翻到第82頁,做“想想做做”的第1題。學生填寫在書上后提問:為什么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4倍?如果紅帶子再添上2段,現(xiàn)在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幾倍?如果紅帶子仍然是4段,綠帶子添上1段。那么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幾倍?

  2、“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看,又來了一位小客人,它是小熊貝貝,它想出一道題目考考大家,愿意接受考驗嗎?把書翻到第83頁,做“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后相互檢查。

  3、“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自己擺道具,填括號,寫算式。做完后,一人報結果,全班學生一起訂正。

  4、拍手游戲。

  請一位學生拍2下,教師拍6下,讓該學生說說老師拍的是自己的幾倍。然后采用教師說要求、學生拍手,學生說要求、教師拍手,同桌互拍等多種形式進行練習。

  5、 數(shù)星星。

  談話:小朋友這節(jié)課上的表現(xiàn)都很棒,看看哪些小朋友摘到了星星。上來排排隊。

 。1) 數(shù)一數(shù)金星、紅星、藍星各有幾顆。

 。2) 你會用今天學的“倍”說一句話嗎?

  三、課堂總結

  數(shù)學教案-"倍"的初步認識

《倍的初步認識》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84頁6~10。

  教學目的: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乘法應用題的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使學生進一步鞏固解答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應用題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解答。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口算。

  用卡片出示已學過的`一些乘法算式,指名口算。

  2。完成“想想做做”6。

  先指名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集體校對。

  二、應用題練習。

  1?磮D口頭列式解答:

 。1)小雞:

  小鴨:

  是小雞的3倍

  (2)分析:小雞有幾只,小鴨的只數(shù)是小雞的幾倍,也就是幾個幾只?求小鴨有多少只,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

 。3)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指名說說為什么用乘法算?

 。4)老師小結: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因此用乘法計算。

  2。完成“想想做做”7。

 。1)出示第7題圖,提問:一只小船坐多少人?一只大船坐的人數(shù)是小船的幾倍?求什么?

  指名完整地說說題意。

 。2)分析:一只大船坐的人數(shù)是小船的4倍,也就是大船可以坐幾個幾人?求大船坐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

 。3)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口答,集體訂正時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3。完成“想想做做”8。

 。1)出示第8題,指名說說圖意,題中告訴我們什么?求什么?(題中已知小松鼠采了5個松果,大松鼠采的個數(shù)是小松鼠的3倍。求大松鼠采了多少個松果?)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口答。集體訂正時說說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4、完成“想想做做”9。

  出示第9題,說說這題有幾個問題?

  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時說說各是怎樣列式的?并指導工作名學生用兩句話口答題中所問的兩個問題。

  三、想一想。

  完成“想想做做”10。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1、出示第一組數(shù)3,6,9,12,(),()。觀察:這一組中后面的數(shù)和前面的數(shù)比,怎樣?(多3)

  想一想后面的兩格該怎樣填?為什么?

  2、獨立完成第2小題,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填?

  四、作業(yè)布置:

  1、列式計算。

  (1)4個5是多少? (2)4的3倍是多少?

 。3)4和5的和是多少? (4)3的2倍是多少?

  2、應用題:

 。1)小紅用5天的時間讀完一本書,每天讀4頁,這本書有多少頁?

 。2)小紅讀一本書每天讀4頁,小明讀的頁數(shù)是小紅的3倍,小明每天讀多少頁?

  小紅讀一本書第一天讀4頁,第二天讀5頁,兩天一共讀多少頁?

  3、你能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嗎?

 。1)1,4,7,10,(),()。

 。2)1,2,4,7,(),()。

《倍的初步認識》教案3

  教學內容:

  倍的認識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倍的認識”是西師版數(shù)學教材第三冊第四單元“表內除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倍”是小學數(shù)學中比較抽象的概念,也是承前啟后的概念,是進一步學習有關倍數(shù)知識的基礎,也是學習分數(shù)、比例等知識的基礎。

  學情分析:

  “倍”這一概念對于二年級的學生是陌生的,缺乏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過程,感受“倍”的含義,建立“倍”的概念。初步學會用倍的含義解決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教學做到由淺入深,有具體到抽象,內容安排是科學的,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教學策略:

  教法:

  點撥引入、組織探究、啟發(fā)鞏固。學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過程,能用“倍”的意義敘述兩個數(shù)的倍數(shù)關系。

  2、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對“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能作出分析、解釋,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識,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教學重難點:

  理解倍的意義,學會描述兩個數(shù)的倍數(shù)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小棒(紅黃藍各30根)、題單。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熱情好客的村長邀請羊村里的小伙伴們到它家做客,瞧。ǔ鍪綪PT)籃子里面有許多豐盛的水果,咱們去看看吧。▓D片展示其中蘋果2個,梨子6個)

  二、探索新知:

  (一)比較引入,初步感知“倍”(PPT展示蘋果2個,梨子6個)

  1、師:瞧,比較一下蘋果和梨子的數(shù)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蘋果比梨子少4個,(師引導,適時板書水果數(shù)量)也就是2比6小,6比2大,(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6里面有3個2,2+2+2=6.(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6里面有3個2.)

  師:對兩個數(shù)量進行比較,我們已經學過可以求這兩個數(shù)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減法計算。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學習比較兩個數(shù)量的另一種方法,要學習一個新的數(shù)學概念“倍”。(板書課題:倍)

  師:關于“倍”,你想知道什么呢?(生回答)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認識它。(補充板書:倍的初步認識)

  2、認識“3倍”,建立概念

  教師指出:6里面有3個2,也就是說6是2的3倍。(板書:6是2的3倍)

  1、師:蘋果有2個,如果2個蘋果為一份把它圈起來,那么梨子有這樣的幾份,梨里面有幾個2?請你在題單上面圈一圈。(學生活動,師巡視正確圈發(fā),并抽生上臺匯報)生:有3個2,因為可以把梨子圈出3圈,為3份。

  師:真能干!用圈一圈的方法讓我們一眼就能看出6個梨子里有這樣的3份。像這樣(演示PPT)把第一排的蘋果的數(shù)量看作一份,在6個梨子里能全出3個2,也就是這樣的3份,我們可以說“6里面有3個2,也可以說6是2的3倍!边@就是6和2的倍數(shù)關系。師:大家跟著我一起完整地說出它們的關系。(隱藏三句話)

  師:如果沒有這三句話了,你還能說嗎?(抽生說,師板書,生再其讀)

  生:2個蘋果作為一份,梨有這樣的3份,梨的個數(shù)是蘋果的3倍。(6里面有3個2,也可以說6是2的3倍)

 。ǘ┱n堂活動

  擺一擺、說一說(近一步感知“倍”)

  1、大屏幕出示第一排擺2根藍色的小棒,讓生操作第二排擺2份這樣的紅色小棒。師:紅色是幾根?(4根)

  師:紅色小棒的.數(shù)量是藍色的幾倍,誰是誰的幾倍?

  生:2倍,因為2根藍色為一份,紅色小棒有這樣的2份,所以紅色小棒的數(shù)量是藍色的2倍。4是2的2倍。

  2、擺2根紅色和2根藍色小棒,問:這時候的關系是幾倍,誰是誰的幾倍?(強調1倍關系)

  生:1倍,因為2根藍色為一份,紅色小棒有這樣的1份,所以紅色小棒的數(shù)量是藍色的1倍。2是2的1倍。

  3、師:第一排擺3根藍色小棒,請擺出紅色小棒,要求是藍色小棒的9倍。(為了快速又準確地擺好,有什么方法?)

  生:3根3根為一份。9個3就是27根小棒。(生擺好,選一人起來說理由。)

 。ㄈ└淖儽容^量,理解倍。

  1、師:村長見發(fā)現(xiàn)還有梨子沒拿出來,于是就多擺出來了2個,現(xiàn)在請大家觀察這時候梨子和蘋果有怎么的數(shù)量關系?(引導幾個為一份,有幾份,誰是誰的幾倍)

  生:2個蘋果是一份,梨有這樣的4份,梨子的數(shù)量是蘋果的4倍,8里面有4個2,8是2的4倍。(適當表揚)

  2、游戲搶答:2個蘋果是1份,假如梨有這樣的3份?7份?8份?分別是怎樣的關系?

  生:回答(師給予一定的鼓勵與表揚)

 。ㄋ模└淖儤藴柿浚斫獗。

  1、出示PPT,3個蘋果和6個梨子,生說誰和誰比?誰的數(shù)量作為一份?誰有這樣的幾份?誰是誰的幾倍?

  2、師:梨的數(shù)量都是和蘋果比較,為什么一會兒是3倍一會兒是4倍呢?(PPT上出示2組圖片進行對比)

  3、生討論并小組上臺匯報。(師給予適當?shù)墓膭钆c表揚)

  4、師小結:在尋找倍數(shù)關系時,最關鍵的是看比較的標準,標準變化了,倍數(shù)也就跟著變化。

  三、鞏固練習完成教材P83“課堂活動”

  1、2題看卡片,說一說。

  2、3題圈一圈、數(shù)一數(shù)、畫一畫。(先獨立完成,在展臺匯報更正,說一說做得又快又好的秘訣)

  3、P84練習十九第1題,生先獨立完成再集體更正。

  四、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師:今天,你們的表現(xiàn)都非常出色,老師想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仔細聽老師拍了幾下?(3下)請你們也用掌聲表揚一下自己,請注意你們拍的下數(shù)是老師的3倍。(生齊拍)你們拍了幾個三下?你們真聰明!

  師:掌聲里都有“倍”的知識,可見“倍”的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五、作業(yè)布置:

  課后請同學們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倍”的知識解決的問題,把它記錄下來。

  六、教學反思:

  “倍”這個概念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建立倍的表象認識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倍的認識》前,我仔細翻閱了教材和教參,教參中明確要求,教學時要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感到“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存在,通過操作,建立“第一行幾個為一份,第二行有這樣的幾個幾,有這樣的幾分,就是幾倍”。原本認為倍的認識比較難學,看了教材才知道自己平時就對幾個幾乘法的意義訓練的比較多,如看圖寫算式;看乘法算式、口訣畫圖等練習,學生在大腦里已經形成一定的模式;谶@樣的認識,本節(jié)課我的目標定位是:

  1、初步感知倍,經歷倍概念的初步形成過程。

  2、培養(yǎng)學生操作、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自行探究的能力。

  教學時,我通過“看一看”讓學生充分感知“倍”的概念,在頭腦里初步建立“倍”的影像。再通過“擺一擺”的操作活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倍”的含義,鞏固頭腦里的影像。然后通過“圈一圈”、“畫一畫”讓學生利用掌握的關于“倍”的知識來解決。最后通過“說一說”的練習讓學生知道生活中哪些有用到“倍”的地方,從而把數(shù)學課本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

  1、借助直觀操作,加深對“倍”的理解。

  一般我們習慣說“3個2也就是2的3倍”,比較突出“個”,而這節(jié)課我偏重于淡化個數(shù)強化份數(shù),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幾倍。請學生第一排擺藍色小棒3根,第二排擺紅色小棒6根,3根小棒為一份,6里面有2個3,6就是3的2倍,這樣通過直觀的小棒圖來理解“倍”,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通過反復操作、表述,學生加深了對倍的理解。

  2、設計小坎,找出標準。

  在學習過程中,看似學生都學會了,其實里面不排除一些“渾水摸魚”的學生,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倍,為學生設計了幾個小坎。如先出示3根小棒,下面接著出示一把小棒(無法用眼睛看出來),讓學生迅速說出這把小棒的根數(shù)是3根小棒的幾倍?學生一臉茫然,無從下手。而真正理解倍的含義的學生會很快找到方法,3根3根的擺出來,一共有這樣的6份,就是3的6倍。緊接著提問“為什么3根一份?”學生精彩的回答讓其他學生恍然大悟。像這樣的小坎既不讓學生覺得難以跨越,又起到了點睛的作用。一舉兩得。

  3、重視圖象與文字間的相互轉化作用

  數(shù)學語言有文字、符號、圖形三種形式,學生想要順利閱讀,必須重視這種語言的相互轉化和互譯的訓練。教學中通過直觀的小棒圖來理解“倍”,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但是將直觀的五角星圖、小棒圖抽象到圖形圖,如:第一行畫3個圓,第二行三角形的個數(shù)是圓的5倍,請學生畫出來,從學生的作業(yè)中可以看出他們對倍的理解還是不夠到位的。所以,在教學時我們要重視圖象與文字間的相互轉化作用,通過互相的轉化、訓練,達到更好的效果。

  這節(jié)課里,老師在教學的同時,注意進行數(shù)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從生活中的實際物體個數(shù)和圖形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從擺圖到看圖再到擺脫直觀,說出倍數(shù)關系的過程都反映出數(shù)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數(shù)學思想的熏陶。

《倍的初步認識》教案4

  教學目的

  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乘法應用題的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使學生進一步鞏固解答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應用題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解答。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準備

  口算卡片,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口算。

  用卡片出示已學過的一些乘法算式,指名口算。

  2.完成“想想做做”6。

  先指名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集體校對。

  二、應用題練習。

  1.看圖口頭列式解答:

 。1)小雞:

  小鴨:

  是小雞的3倍

 。2)分析:小雞有幾只,小鴨的只數(shù)是小雞的幾倍,也就是幾個幾只?求小鴨有多少只,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

 。3)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指名說說為什么用乘法算?

 。4)老師小結: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因此用乘法計算。

  2.完成“想想做做”7。

 。1)出示第7題圖,提問:一只小船坐多少人?一只大船坐的人數(shù)是小船的幾倍?求什么?

  指名完整地說說題意。

 。2)分析:一只大船坐的人數(shù)是小船的4倍,也就是大船可以坐幾個幾人?求大船坐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

 。3)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口答,集體訂正時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3.完成“想想做做”8。

 。1)出示第8題,指名說說圖意,題中告訴我們什么?求什么?(題中已知小松鼠采了5個松果,大松鼠采的個數(shù)是小松鼠的3倍。求大松鼠采了多少個松果?)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口答。集體訂正時說說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4、完成“想想做做”9。

  出示第9題,說說這題有幾個問題?

  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時說說各是怎樣列式的?并指導工作名學生用兩句話口答題中所問的兩個問題。

  三、想一想。

  完成“想想做做”10。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1、出示第一組數(shù)3,6,9,12,(),()。觀察:這一組中后面的數(shù)和前面的數(shù)比,怎樣?(多3)

  想一想后面的兩格該怎樣填?為什么?

  2、獨立完成第2小題,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填?

  四、作業(yè)布置:

  1、列式計算。

 。1)4個5是多少?

 。2)4的`3倍是多少?

  (3)4和5的和是多少?

 。4)3的2倍是多少?

  2、應用題:

 。1)小紅用5天的時間讀完一本書,每天讀4頁,這本書有多少頁?

 。2)小紅讀一本書每天讀4頁,小明讀的頁數(shù)是小紅的3倍,小明每天讀多少頁?

  小紅讀一本書第一天讀4頁,第二天讀5頁,兩天一共讀多少頁?

  3、你能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嗎?

 。1)1,4,7,10,(),()。

 。2)1,2,4,7,(),()。

  “倍”的初步認識的練習

《倍的初步認識》教案5

  第三冊“倍”的初步認識教學預案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63頁至6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經歷認識“倍”的學習過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弄清“幾份”和“幾倍”之間的聯(lián)系。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分析、遷移的能力和有條理地敘述的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

  教學準備:圖片、小棒

  教學方式:動手操作、師生互動、情境創(chuàng)設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復習鋪墊。

  1、看圖說說各是幾個幾。

 。1)

 。2) △△△ △△△ △△△ △△△

  2、口答:蘋果: ○○○

  梨 : ●●● ●●●

  蘋果有3只,梨有( )個3只。

  設計意圖:幾個幾的知識的復習,為溝通舊知“幾個幾”與新知“幾倍”的聯(lián)系作了良好的鋪墊。降低了幾倍的意義的教學難度。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1、師生探討。

 。1)出示情境圖(三個小朋友的對話,并分別指藍花、黃花和紅花)

  (2)引導學生擺花片:擺2朵藍花片

  我們還知道黃花3個2朵,怎樣擺黃花呢?(學生討論后試擺)

 。3) 指名上黑板擺黃花。

  問:“他擺的是幾朵花?他是怎樣擺的?”

  問:“比較一下藍花和黃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可能有學生說:“我發(fā)現(xiàn)黃花比藍花多4朵!

  也可能有學生說:“藍花比黃花少4朵!

  “我還發(fā)現(xiàn)藍花和黃花一共8朵!

  師指圖問:“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同桌互相討論一下。”

  如果有學生說:“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蹦俏視@訝地說:“你再說一遍,我沒聽懂呢?”當學生再說一遍后,我會說:“你們看出來了嗎?我怎么看不出來,你能教教我嗎?”

  [這里通過出示情境圖、擺花片、比較藍花和黃花,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出發(fā),數(shù)學源于生活,沒有生活的數(shù)學是沒有魅力的數(shù)學。同時我通過“你能教教我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2、揭示課題。

  問:“你是怎樣知道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黃花有3個2朵,就是2朵2朵地擺黃花,要擺3次,黃花有3個2朵,就是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

  教師指出:把藍花的朵數(shù)看作1份,黃花的朵數(shù)有這樣的3份,我們就說,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

  這里黃花的朵數(shù)與藍花的朵數(shù)之間存在著“倍”的關系,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討論的“倍”的初步認識。

  3、逐層認識。

  追問:把藍花的朵數(shù)看作1份,黃花的朵數(shù)有這樣的幾份?我們可以怎樣敘述他們之間的關系呢?

  同桌互相說說。

  如果黃花再添2朵,現(xiàn)在是幾個2朵,我們怎樣敘述他們之間的關系呢?

  指名回答。

  如果拿去4朵黃花,剩下幾朵黃花,那么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幾倍呢?

  4、練習反饋。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邊看圖邊說出兩種書的倍數(shù)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的操作,使學生明白幾個幾份,就是幾倍,由日常概念“份”引出數(shù)學概念“倍”。由學生先探討,然后再研究,最后教師再揭示,層層推進,加深了對“倍”的認識。同時通過份數(shù)的變化,讓學生明白“份數(shù)”與“倍數(shù)”的關系

  三、深入研究、鞏固認識。

  1、動手操作。

  藍花有2朵,紅花有4個2朵,你能擺出來嗎?

  指名上去擺紅花。

  問:“他是怎么擺的?為什么要2朵2朵地擺?”

  問:“怎樣說出紅花與藍花的關系?”

  指名回答,然后一起說。

  如果再添2朵藍花,現(xiàn)在是幾朵藍花?那么藍花有4朵,紅花有幾個4朵呢?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幾倍?

  2、練習深化。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白菜有( )棵,青菜有( )個( )棵。青菜的棵數(shù)是白菜的( )倍。

  如果添1棵白菜,青菜的棵數(shù)又是白菜的幾倍呢?

  如果再添2棵白菜,白菜有( )棵,青菜有( )個( )棵,青菜的棵數(shù)是白菜的( )倍。

  設計意圖:上一層次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幾份”就是“幾倍”的聯(lián)系,這里著重讓學生了解當標準量發(fā)生變化時,那他們的倍數(shù)關系也會發(fā)生變化。學生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動手操作中自主構建了數(shù)學知識,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在合作中明理,從而對“倍”的含義的理解更加理性。

  四、導練啟思,拓展延伸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幾倍?你是怎么知道的?

  2、做“想想做做”第4題

  (1)出示題目,自讀理解

 。2)動手擺一擺,填一填

 。3)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在書上畫一畫,教師注意巡視檢查

  4、游戲:教師拍一倍的次數(shù),學生按要求有節(jié)奏地拍出表示幾倍的次數(shù)。

  5、發(fā)展練習:(顯示情境畫面)

  看,媽媽買回來的水果真多呀!

  2個蘋果 3支香蕉 4個桃 6個梨 12個草莓

  看著這幅圖,用今天學的有關“倍”的知識說一句話。

  設計意圖:練習形式多種多樣,使學生對“倍”的理解更加透徹。拍手游戲既可以檢查全體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可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而發(fā)展練習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fā)展思維,提高語言的敘述能力。

  五、總結提升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倍的初步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倍的認識教案12-10

倍的認識教案 15篇03-10

倍的認識教案15篇03-02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02-10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2-08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02-20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案02-03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教案12-10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