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教學教案設計

時間:2023-01-24 16:18:26 教案 我要投稿

教學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教案設計

教學教案設計1

  (1)課時:一課時(40分鐘)

  (2)課型:新授課

  (3)教學對象:初中八年級

  (4)按照教材教法要求撰寫,條理清晰,書寫工整,內容包括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作業(yè)要求及板書設計等,力求體現教學形象性,直觀性和實踐性。

  課題:美觀又實用的日用產品

  課時:一課時

  課型:新授課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日用產品設計的基礎知識,知道從日用產品的造型、色彩、材質、功能四個方面加以分析,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過程與方法:欣賞優(yōu)秀的日用產品設計作品,了解產品設計的主要特征,嘗試用語言或文字從設計的角度進行評述,分析產品設計的成功與不足之處,嘗試進行多種形式的設計和制作練習。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有學習愿望,能積極思考,具有求新求變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學會從功能、材質、造型、色彩四個方面欣賞、評述日用產品。

  三、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思維與審美能力。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科書,新穎奇特的日用品;

  五、教學過程

  活動一:設置疑問,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切蘋果的神器,讓學生猜這有什么好處?學生猜,討論。從而引指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設計,引出今天的課題《美觀又實用的日用產品》

  活動二:直觀感知,具體分析

  生活中處處有設計,處處有奇思妙想,請同學們欣賞一組德國廚房里工具的巧妙設計的圖片。

  提問:這樣的設計有哪些優(yōu)點?哪些不足?你覺得怎樣設計才能更完美。并要求學生欣賞圖片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選出一名代表進行發(fā)言。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并予以肯定(例如:德國廚房中的廚具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注重實用的同時,更人性化,用起來更貼心。青花瓷盤在考慮到實用的基礎上,把全世界聞名的青花瓷以最美的感受展示給大家,給人以美的享受。)

  教師: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代人的聰明才智在當時是世界領先的,看看古代哪些生活用品中充滿了無窮的智慧。例如:紅漆花形洗子,你能看出它造型上的優(yōu)美和實用性嗎?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并予以肯定(漆型洗子是利用自然界的花瓣的形狀作為創(chuàng)作的原型,利用中國紅在色彩上很鮮艷,非常美觀。)

  教師提問:通過欣賞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生活用品,設想一下,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會考慮哪幾方面進行設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首先要有實用性,其次要有藝術性,二者相結合就是最佳設計)

  活動三:示范操作,實踐練習

  (一)教師演示

  教師通過播放多媒體視屏的方式讓同學感受舊物改造的好處以及方式方法。并講解注意事項。

  (二)課堂練習

  布置任務:設計作品可以在造型、色彩、及實用性上多加考慮,設計體現個性的出獨一無二的作品。用我們學過的或自己喜歡的方法創(chuàng)作。

  (教師巡視指導過程中針對共同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及時糾正。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對個別學生進行技法指導。)

  活動四:交流評議,拓展提高

  (一)學生展示交流

  教師讓同學做小小鑒賞員選出最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同學們一小組的形式派出代表發(fā)言,評價主要圍繞著造型色彩和實用性展開。

  教師請作者談一下自己設計或改造的舊物的創(chuàng)作靈感

  最后教師總結評議,指出作品中的亮點和問題,語言多以鼓勵為主

  活動五,小結,作業(yè)

  教師向學生推薦一下中央二臺的《交換空間》這個欄目,里面有許多設計師將他們優(yōu)秀的設計,展示給我們,有時間的時候大家可以借鑒學習一下,你會變得更加智慧。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創(chuàng)意設計,我們離不開設計,同學們讓我們都打開腦洞,把身邊已經過時的生活用品來一次大改造,或者作為設計者,有更多更好的發(fā)明設計出現在我們班的同學中,為生活服務、裝點生活。

  六、板書設計

  美觀又實用的日用產品

  設計特點:實用性,藝術性,

  設計要素:造型、色彩、實用性

  七、課后反思

教學教案設計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掌握11個詞語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它們的意思。

  教學重點:

  了解王子與黑熊搏斗并英勇犧牲的事件,感悟王子的勇敢無畏的品德。 教學難點: 琴聲分別描述了哪些故事情節(jié),能結合課文內容找出來并說一說。

  教學準備:

 。◤椂焕囊欢武浵瘢、演示文稿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掌握11個詞語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它們的意思。

  2、理解文章層次,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了解課文大意

  2、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掌握詞語意思。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寫作順序。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導入新課

  1、放錄像,看冬不拉琴的樣子,聽彈奏冬不拉的.樂曲。 導語:這種琴就叫“冬不拉”。冬不拉琴聲悠揚,琴的樣子也很有特色,那么這種樂器為什么叫冬不拉呢?這里面有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把你了解到的向大家做一下匯報。

  2、能說說冬不拉琴的由來嗎?

  二、學習生字,讀準字音

  1、預習時易讀錯音的字有什么?易寫錯,易混淆的字是哪個?你是怎么區(qū)分、記憶的?

  2、學習生字具體步驟:

  (1)判斷正確讀音 冥思苦想(mínmíng)駿馬(jùnzùn) 依戀(luànliàn)匕首(bǐbì)

 。2)把正確字填在()里 一()莫()自()()勇如()如() ()()不安()死如()()眉不展

  (3)帶讀詞語

 。4)自己讀一讀,記一記這些詞語(見書)

  三、理清順序,了解文章結構

  1、速讀課文,想一想文章先寫了什么又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2、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解決簡單的問題。

  四、布置作業(yè):

  1、寫生字,抄寫詞語,積累本課書中的成語。

  2、讀課后思考題,再次帶著問題讀書。

  板書

   生字(易錯字)

  1、瞎熊傷害人畜 冬不拉

  2、王子除害犧牲

  3、琴聲講述故事

教學教案設計3

  一、欣賞導入

 。1) 同學們,老師首先請你們欣賞一些美麗的圖片。課件(配樂播放剪紙作品) (2)欣賞完了,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1:我們剛才欣賞的都是剪紙作品(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因為過年回老家的時候我

  看見奶奶剪過)(奶奶都剪了些什么呢?)(紅紅的大福字,貼在了大門上) 生2:我覺得這些剪紙非常漂亮,剪出來的圖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生3:我覺得剪這些圖案的人手可真巧。

  生4:看完以后,我也特別想學。(你是不是已經有點迫不及待了?你真是一個有上進心

  的孩子)

 。3)師小結:是啊,這一幅幅漂亮、生動的剪紙作品勾起了我們很多美好的遐 想。同學們,剪紙是中國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之一,一張普通的紅紙,在民間藝人的

  刀剪之下,幾經盤轉,傾刻之間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剪紙世界。幾千年來, 剪紙以其獨特的表現力,與人們的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民族藝術史上,譜寫著

  無聲的樂章。懷著對這門民族藝術的熱愛和好奇之心,讓我們一起攜手走進本學期的'綜合 實踐活動——走近剪紙。

  課件出示課題:綜合實踐活動 《走近剪紙》——選題指導課

  二、分組確立研究主題。

  (1)同學們,關于剪紙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每年過年的時候奶奶都會剪一些漂亮的窗花貼在窗戶上 ;我在賀卡上也看到過一些剪紙圖案;媽媽買的鞋墊上也有剪紙的圖案。)

  師:也就是說剪紙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對嗎?

  (2)你們還想從哪些方面來了解剪紙這門藝術呢?(生自由說)

  1 我想知道剪紙是誰研究出來的? 什么時候有的? 2 我想知道剪紙都需要哪些工具? 3 我想知道那么漂亮的剪紙圖案是怎么剪出來的呢?4 我想知道剪紙需要哪些材料? 5關于剪紙一定有一些傳說故事,我特別想知道。6 我想知道剪紙的注意事項有哪些?7 我想知道剪紙可以分為哪些種類? 8我想知道剪紙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9我想知道剪紙的竅門是什么? 10我想知道為什么人們在過年的時候要貼福字,剪窗花呢? (隨生說師隨板書)

  (3)同學們可真了不起,想到了這么多問題。但是我感覺同學們提的這些問題比較零碎,有些問題可以歸為一個問題,好,下面給同學們一點時間,討論一下,哪些問題可以歸為一類呢?(生自由討論)隨著學生歸類,師把這些紙條貼在黑板上。(剪紙的種類 、剪紙的方法 、 剪紙的工具 、剪紙的傳說 、剪紙的歷史 、剪紙與生活、剪紙的影響)

  (4)這些就可以作為我們研究的主題。那么我們看一下這些問題,是不是都值得我們去研究呢?我們以前上綜合實踐課的時候,曾經說過選題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那么我們本節(jié)課的選題原則就是:課件出示:選題要有研究價值、選題可操作性強、選題要貼近生活(師讀)

  (5)好,下面請同學們對照選題原則,討論一下哪些問題適合我們研究,哪些問題不適合我們研究,并說明理由。

  (6)經過大家的篩選,我們覺得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去展開調查研究。你對哪個問題最感興趣呢? 好,現在咱們來分一下組,想研究剪紙的種類的同學坐在第一排,想研究剪紙的方法的同學坐在第二排……

 。7)自由結好組后,聽好老師的要求:每組給自己的小組取一個好聽的名字,推舉出本組的組長,并且分別說出取名和推舉組長的理由。(課件出示) 小組匯報

 。8)下面老師要發(fā)給每個小組一張表,要求:每個小組長起到組長的作用,帶領組員合

  作商討這張表格的填寫,小組成員要積極獻計獻策,初步完成活動計劃。(課件出示)

  三、師展示剪紙

  過渡: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先停一下,等下節(jié)課我們再繼續(xù)完善我們的活動計劃表。同學們這節(jié)課的表現都很好,興致都很高,為了獎勵你們,老師要送給你們一個禮物。(師剪紙)

  結束語: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只是制定了一個簡單的初步方案,在以后的實踐課我們還會制定更加詳細的方案,希望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讓我們共同期待,好嗎?

教學教案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新詞,認讀2個字。

  2、能用"竭力"造句。

  3、朗讀課文,了解茅膏菜和豬籠草的外形特點,知道它們是怎樣吃蟲的,以及能吃到蟲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4、結合課外資料和同學交流世界上還有哪些奇妙的植物。

  教學重點:

  了解茅膏菜和豬籠草的外形特點,知道它們是怎樣吃蟲的,以及能吃到蟲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思考,知道它們?yōu)槭裁茨艹缘较x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新詞,認讀2個字。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3、用"竭力"造句。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理清課文的層次。

  教學難點:

  用"竭力"造句。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世界上的生物千奇百怪,會吃蟲的植物你們見過嗎?今天我們就來見一見會吃蟲的植物。板書:

  二、初讀課文

  課前同學們進行了充分的預習,檢查自己的預習成果,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指名朗讀課文,訂正字音。

  認讀詞語,相機理解:

  (1)茅膏菜,課文介紹了哪幾種吃蟲的植物?

  (2)黏液,想一想黏液的樣子。

  (3)粘住,讀準字音,粘住誰了認讀蒼蠅。

  (4)跌進,半截,腐爛。

  (5)本課還有兩個多音字,出示"扎","盛",說說這兩個字的不同讀音,分別組詞語。

  (6)竭力是什么意思?讀句子"一條蜈蚣跌進豬籠草的袋子里,半截身體露在袋外,正竭力掙扎著想爬出袋子"一邊讀一邊想象蜈蚣竭力往外爬的情景,進一步理解"竭力"。

  (7)你能用"竭力"說句子嗎?

  自學生字,反饋練習。

  (1)加偏旁成本課生字并組詞。

  矛,高,夜,占,失

  (2)比一比,組詞語。

  蠅() 截() 竭()

  繩() 裁() 喝()

  三、了解內容

  默讀課文,想想課文都寫了什么?

  學生發(fā)言,師生共同歸納:寫了茅膏菜和豬籠草的樣子,以及它們是怎樣吃蟲的

  四、理清層次

  根據剛才我們歸納的內容,你能給課文分段嗎

  學生分段,訂正結果。(1—2自然段是第一段,3—4自然段是第二段)

  自己默讀第一段,想一想在介紹茅膏菜是先介紹什么,再說什么,

  又是怎樣介紹豬籠草的?

  了解課文在介紹這兩種吃蟲的植物時,都是先介紹它們的樣子和怎樣吃蟲的,再舉例說明。

  五、小結

  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兩種吃蟲的'植物,茅膏菜和豬籠草,我們根據課文內容把課文分成兩部分。那么它們又是怎樣吃蟲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

  2、了解了解茅膏菜和豬籠草的外形特點,知道它們是怎樣吃蟲的,以及能吃到蟲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3、結合課外資料和同學交流世界上還有哪些奇妙的植物,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茅膏菜和豬籠草的外形特點,知道它們是怎樣吃蟲的,以及能吃到蟲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思考,知道它們?yōu)槭裁茨艹缘较x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19課

  二、精讀課文

  學習第一段。

  默讀第一段,思考:茅膏菜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樣吃蟲的?它為什么能吃到蟲子?可以用不同的符號畫一畫。

  學生按要求默讀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填表:

  植物名稱

  外形特點

  怎樣吃蟲

  能吃到蟲子的原因

  茅膏菜

  (師生共填)

  葉子是半月形的,又嫩又綠。葉子上長滿柔毛,還帶著黏液。

  粘住小蟲,葉子緊緊地卷起來。

  半月形的葉子更容易卷起,嫩綠的顏色吸引小蟲,柔毛和黏液可以粘住小蟲。

  豬籠草

  (小組合作)

  全身紅紅綠綠,葉子長,寬大,掛著一個袋子,細毛上有蜜汁袋口和內壁很滑,袋底有“積水”,蟲子掉進袋子后被“積水”腐蝕。

  顏色和蜜汁吸引蟲子,袋口和內壁很滑使蟲子容易掉進袋子不能逃脫,消化液的腐蝕作用很強。

  (學生在填寫過程中,只用簡單的詞語即可)

  (1)說茅膏菜的樣子時,播放課件,直觀了解茅膏菜的樣子。知道“積水”是什么(消化液)

  (2)邊讀文邊說茅膏菜這樣的外形特點對捉蟲有怎樣的作用。

  (3)完成表格。

  (4)茅膏菜的葉片緊緊卷起,小蟲怎么也逃脫不了,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給我們講的事例。

  (5)補充資料,茅膏菜并不大,直徑長約1厘米,最后把蒼蠅消化得只剩下兩片翅膀和六條細腿,真是吃蟲的能手。

  誰能用自己的話概括這段的主要內容。

  學習第二段"豬籠草".

  小組學習第二段內容,按要求填表。

  投影學生自學成果,規(guī)范語言。

  課件出示,直觀了解豬籠草的外形。

  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半截身體露在袋外,正竭力掙扎著想爬出袋子,可是那袋里的半截身體,已經腐爛的不成樣子了。"說說感受,感受豬籠草真是吃蟲的能手。

  小結:正因為茅膏菜和豬籠草的外形特點使它們成了自然界的吃蟲能手。

  課外閱讀:

  1、在世界上的眾多植物中還有許多像茅膏菜和豬籠草這樣的吃蟲高手,你還知道有誰嗎

  2、結合課外閱讀說一說:例如"捕蠅草""瓶子草""毛氈苔"

  3、除了這些吃蟲的奇特植物,你還知道哪些神奇植物和它們的奇特本領,可以仿照書上的方法,先說說它們的樣子,能舉個例子。

  小結:在我們的世界上有許多奇妙的植物,動物和事情,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著人們去探索和發(fā)現。

  有一種吃蟲的植物叫豬籠草。它的枝條上有一個“瓶子”。豬籠草上面有蜜,蟲子飛來吃蜜就馬上掉進“瓶子”里,一會兒就化了。我自從知道了豬籠草,我就不盡地贊嘆:大自然真神奇!

  思維拓展:

  通過課文的介紹,我們了解了吃蟲的植物是怎樣吃蟲的,那么你還知道有哪些有趣又奇妙的植物呢?

  總結:

  今天學習的收獲。

  板書設計:

  吃蟲的植物

  茅膏菜豬籠草先畫一畫句子

  再找一找聯系

  最后想一想作用

教學教案設計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2.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 調動積累,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還記得上學期學過的《憶江南》嗎?我們一起背背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杭州和西湖真摯的感情。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西湖, 就 是鑲嵌在"天堂"里的一顆明珠。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一次文中游西湖吧。

  二、初讀課文

 、迸錁贩蹲x課文。

 、矊W生自讀課文。

 、抛x準字音,讀通句子。

 、茦顺鲎匀欢蔚男蛱。

 、钱嫵鲇缮纸M成的詞語,想想他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不理解的地方。

  3.檢查自學效果。

  ⑴出示詞語: 杭州 天堂 遠眺 掩映 一般 猶如 典雅 輕柔 秀美 連綿起伏

  ⑵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重點讀準后鼻音、翹舌音)

  ⑶解釋疑難詞意,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⑷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⒋感知全文

  在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板書: 山巒 湖水

  湖堤 小島

  華燈

  學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道斫"素有"的意思。

 、兜谝蛔匀欢胃嬖V我們什么?

  三、指導朗讀

 、苯處焼l(fā):我們讀了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體會了文中的美景。

  你們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矊W生提問。

 、辰處熜〗Y。

  四、作業(yè)

  ⒈描紅;

 、渤瓕懺~語;

 、尘毩暲首x課文。

  教學反思

  6、西湖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2、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復習,鞏固生字

 、睂耄鹤蛱煳覀儗W習了《西湖》這課,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同學們提出了一些問題,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⒉復習生字詞。

  ⑴聽寫幾個生字:雅、般、柔、州

 、茩z查反饋,要求:①字形正確;②間架合理。

  二、細讀課文,理解文意

 、宓1自然段

  ⒈教師引導: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感受了西湖那如詩如畫般的秀麗景色。

  師生對背第一自然段,了解杭州有什么樣的美稱?

 、 西湖是什么?

 、娴2自然段

  ⒈同學們上節(jié)課讀書時提出了一些問題:

 、艦槭裁凑f西湖時一副優(yōu)美的山水畫?

 、茷槭裁凑f西湖時人間仙境 ?

  ⑶月下的西湖時什么樣的景象?

 、惨宰x代講,讀中作答

 、硢l(fā)思考:聽了剛才這位同學的朗讀,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寫出了山美?

  (討論后出示第2自然段第一句話)

  引導理解"遠眺""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等詞語。

  ⒌教師啟發(fā),引導朗讀:

  誰來讀讀描寫西湖水美的句子?

  "碩大"是什么意思?

  自由試讀,邊讀邊想象西湖湖面上點點白鷗飛掠的景色。

 、冬F在你們明白為什么稱它為一副優(yōu)美的山水畫?請用朗讀來告訴老師。

 、鐚W習第3自然段

  十里西湖中是怎樣的景色?為什么說它是人間仙境?

  請同學們朗讀相關自然段。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見過?

  那么你們想看看西湖仙境嗎?請讀課文。

  讀了哪一句你彷佛看到了仙境?

  結合課文理解"飄逸""掩映""典雅"詞語。指導朗讀。

 。ㄋ模⿲W習第4自然段

 、鄙杂勺x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圍繞那句話來寫的。

  ⒉(出示2,3,4句)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好像看到了什么?

 、持该首x兩個比喻句。

 、疵髟聳|升,湖光燈光交相輝映,此時如果你伴著悠揚的音樂泛舟湖上會有什么感覺?

 、抵笇Ю首x最后一句。

 、独首x:師讀第一句,生讀二、三、四句。

  三、回溯全文,朗讀品味

 、蔽覀冄"遠眺西湖--近賞湖中--月下游賞"的線索,細讀了課文,我們又領略了西湖人間仙境般的秀麗景色。這樣的美文我們應反復讀,品。

 、矊W生朗讀練習。

 、抛杂勺x課文。

 、平處熜〗Y

  四、布置作業(yè)

 、北痴b課文。

  ⒉摘抄好詞佳句。

  板書:

  6 西湖

  山巒 湖水 (遠眺)

  湖堤 小島 (近賞)

  華燈 琴聲 (夜游)

教學教案設計6

  教學目標:

  1、學會百以內退位減法,并能解決與此相關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3、培養(yǎng)學生估算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退位減法算理、連續(xù)退位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間,你們常做的一項活動就是跳繩,板書課題。跳繩也是我們體育課要測查的一項。說說你的跳繩成績。(請3-4名學生說一說)

  二、出示統(tǒng)計圖表:這是三名同學跳繩情況統(tǒng)計表。

  小東小紅小亮

  62下48下70下

  1、根據這張統(tǒng)計表,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1)小東、小紅共跳多少下?三人一共跳多少下?

 。2)小東比小紅多跳幾下?比小亮少跳幾下?

  2、這些問題你會解答嗎?

  板書:62-48=

  咱們先估計一下,小東比小紅多跳幾下?

  自由回答,追問:你這樣估計有什么根據?

  3、62-48到底等于多少?你能準確的算出來嗎?試著獨立計算結果,小組交流后,全班匯報。

 。1)62-40=22

 。2)62-50=12

 。3)62-42=20

 。4)68-48=20

  22-8=14 12+2=14 20-6=14 20-6=14

 。5)用豎式計算:

  板書:

  6 2

  4 8

  強調:

  1 4各位不夠減時從十位借1當十,十位上的6借走1還剩5,用5-4=1。

  4、用豎式解答:70-48 70-62

  三、老師能跳100下,老師比小紅多跳幾下?

  板書:100-48

  學生試著自己解答,小組討論,匯報。

 。1)98-48=50 (2)99-48=51(3)100-50=50 (4)100-40=60

  50+2=52 51+1=5250+2=5260-8=52

 。5)豎式計算:

  板書:

  100

  48

  請學生把計算過程講一講。

  52

  四、小結:減法題我們可以用豎式計算,你學會了嗎?豎式計算做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五、完成練一練

  板 書 設 計

  跳繩

  62-48=14100-48=52

  62 100

 。48-48

  1452

  課后反思:

教學教案設計7

  成功訓練學科的研究與發(fā)展,取決于新課程改革下的地方課程的教學理念的轉變,能否在實際課堂教學設計中,把手把手的“教”的教學模式逐漸轉變?yōu)橐越處煹囊龑橹鲗,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為主體的教學,創(chuàng)設更多學生喜愛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在自主選擇,自由發(fā)展的想象、創(chuàng)造中主動學習,真正體現成功訓練學科的教學特點,使學生在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活動形式、不同的發(fā)展目標中更好地體驗、探究、反思和發(fā)展。

  二、課堂教學制定的目標與任務

  1、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成功訓練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活動式教學,這就要求我們地方課程教師仔細研究教育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不同年段學生喜愛的趣味性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學生在每一次課中都有不同的感受,在每一次的活動中都有不同的收獲。

  2、創(chuàng)設學生喜愛的教學活動。

  無論高低年級的學生,都對活動有著不同的期盼,在教學中能否創(chuàng)設學生喜愛的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參與欲望,在心里產生挑戰(zhàn)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教學活動才能適合學生發(fā)展,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作用。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深挖教材,巧妙地設計出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吸引學生的教學活動,起到“引入及時、激發(fā)有度”的教學效果。

  3、做好備課、反思活動

  認真了解教材的教學內容,仔細分析教材,在備課、說課中改進教學方法,預設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fā)性事件,找到解決事件和引導學生活動的方案,真正做到有“備”而來。同時做好課后的反思教學工作,全面反思教學過程,認真審核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在查找中研究教學方案,為以后的教學做好鋪墊。

  4、加強教科研活動,培養(yǎng)學科教學骨干

  積極參加備課、出課等各類教育教學活動,全面提高自身各項素質,以較高的'教育理念和業(yè)務能力來參與教學,通過多種形式做好培養(yǎng)成功訓練學科的教學骨干教師,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為地方課程成功訓練教學更好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課堂教學制定的內容

  (一)、備課

  1、要備課的目標。認真了解課的內容和培養(yǎng)學生的哪項素質,確立科學、合理的發(fā)展目標,有梯度地通過不同的活動逐步實現教學目標。

  2、要備學生。仔細了解掌握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發(fā)展狀況,讓學生在不斷體驗、探究中自行發(fā)現和解決問題。創(chuàng)設出既能符合學生發(fā)展,又能體現“以學為主”的教學活動。

  3、要備教材教法。吃透教材是創(chuàng)設良好課堂教學的基礎,是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掌握教材,就確定了課堂教學發(fā)展的方向,就可以得心應手的創(chuàng)設出符合教學發(fā)展的的教學方式。仔細分析教材,創(chuàng)設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4、預備課堂效果。仔細審核課堂教學的設計,合理體現課堂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使用價值,預設學生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發(fā)展狀況以及教學進行時有可能出現的突發(fā)事例,合理的解決方案。

  (二)、上課

  根據成功訓練學科以活動為體驗、探究的教學特點,基本的教學設計應按照:激趣導入------引入新課------初步體驗-------反思活動-------交流體會------探究實踐-------獲取成功------反思感悟-----拓展思維(成功加油站)的教學程序進行。

  各環(huán)節(jié)可以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發(fā)展模塊進行調整與增減,教學時采用層層達標,圍繞課的總的發(fā)展目標精心設計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盡最大可能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通過體驗發(fā)現問題,在自主合作、主動探究中自行解決問題,把課堂交給學生,擴大學生的想象、創(chuàng)造的學習空間。

  上課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1、目標的設定是否合理

  每一次課都有它獨特的發(fā)展特點,根據不同課的內容,仔細分析教材,科學合理地設立不同課型的發(fā)展總目標,根據教學的總體目標分層巧妙地設計課的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分層達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活動中逐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各項素質,更好地獲取成功的喜悅。

  2、教師的引導是否到位

  地方課程學科教學教師的引導是否到位是整個課堂教學是否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總學生是否有序地按照課的設計環(huán)節(jié)而逐步培養(yǎng)與發(fā)展的主要條件。如果教學中只設計了有趣的教學活動,沒有結合教師教學活動中的及時引導,學生雖然在感興的活動中自由發(fā)展、主動參與,就很容易導致學習過程中費時費力進入學習的“盲區(qū)”從而導致白白浪費不必要的課堂學習時間,同時也給我們正常的課堂教學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煩。這就要求我們地方課程成功訓練學科教師在每次課的設計和實踐教學中必須做到課堂教學過程及時引導學生思維發(fā)展,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

  3、教學過程中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緊密

  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上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接續(xù),合理科學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不但可以使課堂教學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而且還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要求必須做到兩點:第一、“嚴謹而開放”,也就是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必須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針對教學內容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要適合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讓學生在教師的及時引導下通過“跳一跳”的思維發(fā)展過程中自主體驗、拓展思維。第二、“緊張而不松散”,是指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有序,“活”而不亂,教學過程緊張而不松懈。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根據學生在學習中的發(fā)展狀況及時有效地調整教學。

  4、查找是否有沒有挖掘到的教材內容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備課時沒有預想到的實例,這就要求我們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實際教學查找教材中沒有發(fā)現的資源,及時總結歸納教學思路,為以后創(chuàng)設更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設計準備條件。

  5、學生是否達到預設的發(fā)展目標

  仔細觀察學生在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發(fā)展狀況,是否達到了備課時的預設目標,還需如何改進,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如何,預設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能力培養(yǎng)是否適合學生的發(fā)展要求,

  6、采用的教學手段是否合理

  成功訓練學科教學的發(fā)展目標主要通過各種不同的活動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各項素質,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在實際教學中會出現許多不適應學生發(fā)展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整改,課后仔細反思教學,不斷積累和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更合理的教育教學。

  7、拓展思維發(fā)展是否科學

  學生通過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可以根據課的內容和預設學生的發(fā)展狀況來大膽設計拓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在此環(huán)節(jié)可以以教師的參考資料、教材的資料包,又可以收集一些與本課教學發(fā)展模塊相關的學習資料來補充教學,以此來引領學生更好地得到發(fā)展。

 。ㄈ、評價

  1、師評:在每一個活動后,教師都要對本次活動給予或多或少的評價,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不同活動中的發(fā)展狀況,同時也可以起到接續(xù)教學,引導學生進入能力提升的作用。

  2、生評:學生的反思性自我評價、互評,在教學中也是成功訓練學科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學生的反思性自評、互評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都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3、激勵性評價:針對學生在不同活動中的表現和發(fā)展情況,及時準確地給予學生激勵性評價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關鍵。評價形式可以自由選擇,可以在活動中或活動后進行,根據不同的環(huán)節(jié)采用多種不同的激勵性評價,不要套搬套用,避免學生感到無味無啟發(fā)性。

教學教案設計8

  教學內容:

  教材104~105頁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本驗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

 。.能夠列出簡單實驗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新課

  擊鼓傳花游戲,鼓聲停時一位同學上臺抽簽,簽中內容有禮物、唱歌、猜謎。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簽?

  (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詞來表達,揭示課題: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獲取知識

 。ㄒ唬┙虒W例題1

  請同學們看前面,這里有個盆:1號盆、2號盆。(實物:例題上的.裝有不同顏色小球的盆)咱們來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顏色的球。

  展示兩盆中球的顏色、數量。

  1、從1號盆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球,一定是紅球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各小組都已討論好了,誰想代表小組發(fā)言?(依次指名學生說)

 。ㄒ来伟鍟阂欢ǹ赡懿豢赡埽

  師:小朋友討論得都非常好。下面,我們實際來摸一摸,驗證一下。1號盆,誰來?(學生摸出3個后提問,如繼續(xù)摸下去,結果怎么樣?)

  2、從2號盆里任意摸一個呢?請小組討論

  請學生摸一摸(摸出3個后提問,如繼續(xù)措下去,能摸到紅球嗎?那可能摸出什么球?為什么?)(老師可根據盆里剩下的球隨機提問,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

  3、活動小結

 。ǘ┙虒W例題2

  1、生活中有許多的可能性

  例如:(請學生舉例幾個)

  2、自已閱讀書本例題2

  誰理解題目意思了,給大家解釋一下。

  獨立完成

  3、匯報、講評

  4、練習

  108頁練習二十四第一題。

  三、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可能性的知識,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和我們的生活聯系起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會發(fā)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發(fā)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的呢?你能舉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一說嗎?請同學們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學生說)

  學生說完后全班交流。

  四、鞏固練習

  P1082、3

  教學反思:

教學教案設計9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帶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A案

  課前準備

  1.讀不同作家寫雨的作品。

  2.準備優(yōu)美抒情的輕音樂作品。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細致觀察,用心傾聽,你一定能發(fā)現美。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作者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后描繪的自然景觀。

  揭示課題:山雨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 并理解這個詞。

  啼(tí)囀(zhūàn)

 。3)談談對課文的初步印象。

 。4)思考:作者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觀察到了什么?傾聽到了什么?找到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朗讀賞析,深入感悟

  (1)作者聽到了什么?觀察到了什么?請用課文里的話回答。(先是聽見山雨的聲音,接著看到山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

 。2)感悟山雨的音樂美。

 、僮x讀寫山雨聲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a沙啦啦,沙啦啦──

  b像一曲 / 無字的歌謠,神奇地 / 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 / 清晰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這里將雨聲比作“無字的歌謠”,從這奇特的想象中表達作者對山雨的無比喜愛。)

  c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 / 巖石、每一片 / 樹葉、每一叢 / 綠草,都變成了 / 奇妙無比的琴鍵。

  (這里作者把巖石、樹葉、綠草比作琴鍵。)

  d飄飄灑灑的雨絲 / 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 / 一首又一首優(yōu)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 / 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ㄗ髡邔⒙涞挠杲z比作“輕捷柔軟的手指”,把雨聲比作“優(yōu)雅的.小曲”。)

 、谛〗Y。作者通過大膽而又奇特的想象,寫出了山雨的音樂美,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同時也帶給我們一個廣大的想象空間,引起我們產生無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讀讀這些寫雨色彩的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僭谟曛校械纳识既诨谒芰艿哪劬G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里實寫雨的色彩──綠,給人清新的感覺。)

 、谶@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是作者對雨色的想象。)

  (4)這篇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板書:雨前、雨中、雨后)

  這場山雨是在人們不知道的情況下,悄悄地、悄悄地來,于是山林中演奏出一首又一首優(yōu)雅的小曲。隨著這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綠得耀眼,綠得透明。而后,它又悄悄地、悄悄地走了,只留下了它的余韻。

 。5)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1)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熟讀成誦。

 。2)向學生推薦相關寫雨的課外美文,豐富積累。

  B案

  課前準備

  錄有雨聲以及輕柔舒緩音樂的磁帶或光碟

  ↘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①上一節(jié)課,我們跟隨著作者的腳步,訪問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親密無間。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隨著下面這篇課文,一起去體味那山雨的無窮韻味吧!

  ②揭示課題《山雨》,帶著各自不同的感受讀題。

  ↘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僬埻瑢W們先自由地、放聲地讀讀課文,將好詞佳句用橫線劃下來,多讀幾遍,并將課文讀通讀順。

 、诮涣魍瑢W們自主發(fā)現的好詞,集體品讀。

  ③這篇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誰來簡單地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歸納。(教師板書:雨起、雨中、雨后)

  ↘學習“雨起”,感知“悄悄”

 、倏,山雨來了。請有感情地讀讀第一自然段,山雨初來乍到時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诰毩曊f話,朗讀品評。

  來得突然──跟著一陣陣濕潤的山風,跟著一縷縷輕盈的云霧,雨,悄悄地來了。

 。1)自由讀這句話,感受雨來時帶來了怎樣的感覺?(悄悄然的、有節(jié)奏的……)

 。2)就帶著這種靜悄悄的韻味有感情地朗讀。

  ↘學習“雨中”,感悟神奇

  ①雨就這樣悄悄地起來了。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播放磁帶或光碟),豎耳聽,你似乎聽到了什么或看見了什么?

 、谀钦n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樣的一番韻味呢?拿起書,輕聲地讀,體會山林中飄飄灑灑的山雨帶給你的感覺。

  ③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韻味?細讀課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觸的話語,將它們劃下來。

 、苡袀戎氐亟涣、品析、朗讀。

  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1)體會“由遠而近,由遠而近……”的意味:這里連用兩個“由遠而近”,后面還用了省略號,體會這樣表達的妙處。帶著體會朗讀。

 。2)在自由讀的基礎上指名讀,并點拔,然后集體有感情地朗讀。

  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yōu)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1)讀一讀這話,感受感受:山雨神奇在什么地方?

 。2)雨絲是飄飄灑灑的,還會是怎樣的?請換一個疊詞來說說。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聽,用心靈去感受。

  教師配樂范讀。。

 。3)帶著遐想朗讀。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雨中的綠色,在畫家的調色板上是很難調出來的,然而只要見過這水淋淋的綠,便很難忘卻。

 。1)自由讀,感受雨中的綠。

 。2)討論:如何理解”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句話。

  ↘學習“雨后”,感受韻律

 、賹W生自由朗讀文章的最后三個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

  ②匯報交流,自主朗讀。教師適時點撥。

  ↘通讀全文,積累背誦

  ①分小組輪讀整篇課文,要求讀出感情讀出韻味。

  ②自由讀課文;選擇喜歡的段落背誦。

教學教案設計10

  第一課時

  一、指導朗讀、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板書課題]

  井底之蛙

  [出示生字卡片]

  檢查讀音。

  二、讀課文,理解青蛙和鱉對世界的不同看法

  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樣的地方,鱉住在什么樣的地方?

  2、青蛙住在什么樣的井里?它的態(tài)度是什么樣的?畫出相關的句子,談談你的認識

  3、鱉住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他對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和相關的詞句談談你的感受

  4、鱉和青蛙的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不同?

  三、對青蛙和鱉的不同見識,感受青蛙的.淺陋無知

  1、提問: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差別這么大,青蛙卻仍然自吹自擂,盡情的夸耀

  2、誰愿意告訴大家,鱉和青蛙為什么對井有不同的態(tài)度?

  3、聽了鱉的話青蛙有什么表現呢?

  [板書]

  “井底”、“大!

  4、指板書小結:青蛙盲目自大是因為它的見識淺薄。

  5、同學們討論一下,生活當中有沒有像青蛙一樣沒見過世面卻又安于現狀,容易滿足的人

  四、指導朗讀,進一步理解課文意思

  1、放幻燈及教學錄音。

  你最喜歡讀幾句,讀給大家聽聽。

  第二課時

  一、指讀課文

  二、談談這篇課文給你的啟發(fā)

  三、表演“井底之蛙”,進一步體會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來到海邊之后,你會看見些什么,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2、帶上頭飾即興表演,大家評議。

  3、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4、小結:小鳥和青蛙都是說的實話,可是由于它們所見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熬字堋笔且粋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狹小、自以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啟發(fā)我們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四、對比古文,體會文言文的韻律

  師范讀古文:

  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對照古文找出課文中相關段落。

  跟讀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頓和朗讀的節(jié)奏

  五、課堂練習

  1、提問:

 。1)你在學習這課生字時有什么發(fā)現沒有?誰能告訴大家?

  2、聽寫生詞

  3、寫一寫:為什么青蛙原來覺得自己很快活,后來為什么覺得自己很渺小呢?

教學教案設計11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自讀。(8分鐘)

  讀課文,讀注釋,再讀課文,自講課文。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誦讀。(12分鐘)

  讀第一遍,要求讀準字音。

  讀第二遍,要求讀得順暢。

  讀第三遍,要求節(jié)奏鮮明。

  讀第四遍,要求讀出情感。

  讀第五遍,要求讀出“情景”。

  讀第六遍,要求集體背誦。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品析。(15分鐘)

  1.教師:我們可抓住課文的哪一點來理解課文、分析課文。

  同學們發(fā)言:

 、僮ァ翱唷保簾靠,賣炭苦,炭被搶更苦。

  ②抓“炭”:燒炭,送炭,失炭。

 、圩Ρ让鑼懀簩u炭翁的刻畫,對宮市使者的刻畫。

 、茏ベu炭翁的人物形象:外貌,心情,遭遇,。

 、葑ベu炭翁周圍的的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

  賣炭(經營)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

 、蕖

  教師:我們就抓住詩中的兩組對應性的藝術描寫詩句來理解課文吧。

 、俜治鰧u炭翁的肖像描寫。

 、诜治鰧u炭翁的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

 、蹖Ρ确治鰧m市使者的描寫。

  形成如下板書:

  賣炭翁:面、發(fā)、指、衣、心 辛勞、窮困、掙扎、痛苦

  對比

  使 者:把、稱、回、叱,系 專橫跋扈,肆意掠奪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練習(10分鐘左右)

  1.寫出含下列字詞的四字詞語。

 、俜 ②薪 ③面 ④鬢 ⑤轍 ⑥蒼蒼

  2.寫出文中相應的詞語或詩句。

 、贍钇鋭趧迎h(huán)境之臟 (塵灰)

  ②寫其長期燒炭之勞 (煙火)

 、劾L其飽經風霜之衰 (蒼蒼)

  ④訴其生活無著之苦 (心憂炭賤愿天寒)

  3.說說賣炭翁被搶之后的心情。

  (痛苦中醞藏著憤怒。)

 。墼u 析]

  我們可以從如下兩個方面來評析這個教例的美點。

  教路嚴謹,目的明確。

  自讀,意在訓練學生自學自悟,疏通文意。

  誦讀,意在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技能。

  品析,意在點撥學生品讀課文的.基本思路。

  練習,意在教給學生檢驗所學知識的方法。

  整個教例的主旋律是:讓學生學會讀書。

  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形成一個“誦讀、品析、積累”的鮮明的課堂教學思路,很有層次感, 很有可操作性。

  手法多樣,教學有方。 一開始就變學生的默默聆受為主動感知。

  誦讀六遍既讓學生有了閱讀初感,為整體品析作好鋪墊,又讓課堂教學書聲瑯 瑯,熱氣騰騰。

  品析課文的第一個設問實在妙極。這一問實際上“反客為主”,把學生順利地帶上了品讀課文的初階。抓住“對比”這一條線來分析賞讀課文,可謂切中肯綮。 練習設計別出心裁,全是“活”題。第1題意在“遷移”,第二需要反向品評揣摩,

  第3題則須進行聯想和想象。

  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給人以“入之愈深,而其見愈奇”之感。

  以上只是就課評課。

  評析之后掩卷沉思,忽然有思想火花閃現:

  誦讀,品析,積累:這是否應當成為閱讀教學的“三要素”?

教學教案設計12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高朗讀能力。

  2、學習用注意事物聯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課文。

  3、通過換角色講故事,培養(yǎng)學生說話、想象能力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習船長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事情的發(fā)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聯系而產生、發(fā)展、變化的。

  2、學習船長急中生智,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導入新課:同學們都看過跳水比賽吧?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為小朋友寫的故事《跳水》比跳水比賽還要有趣、精彩。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音,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

  2、同學們喜歡這個故事嗎?想不想把故事內容告訴別人?請你再認真讀讀課文,想個辦法讓別人很快地知道故事內容?

  3、交流:你用什么辦法把故事內容告訴別人?

 、俳榻B課文主要內容。

 、诹刑峋V或小標題。

 、郛媹D。

  ④小組表演。

  ……

  三、指導學生用列題綱或小標題的方法及圖示法介紹故事主要內容。

  四、再讀課文。

  1、認真朗讀課文,畫下自己最喜歡的句段,在旁邊寫下自己讀后的.感受。

  2、交流:指名讀自己喜歡的句段,并讀讀寫下的感受。

  五、思考討論:

  你認為船長的辦法怎樣?你覺得還有別的辦法嗎?

  六、作業(yè):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系理解課文。

  1、回顧導入: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跳水》,齊讀課題。

  2、逆推法回憶課文內容。

  誰跳水?為什么跳?從什么地方跳?孩子為什么會到那地方?猴子為何這樣放肆?

  結合回答板書板圖:

  猴子

  孩子

  船長

  水手

  3、朗讀課文,填寫完成“跳水圖”。

 、俟适碌陌l(fā)生、發(fā)展是在水手、猴子、孩子和船長之間的聯系和變化中進行的。自由朗讀課文,把它們之間的聯系用箭頭標出來,并用最簡潔的動詞連起來。

 、趯W生朗讀課文后,小組討論。

  ③指名學生到黑板上完成,其余學生在作業(yè)紙上填寫。

 、軒熒涣鳎

  猴子

  追

  戲

  孩子

  逼

  逗

  跳水

  船長

  水手

  4、看圖講講事情的起因、經過、高潮和結果。

  二、指導朗讀精彩句段。

  這個故事給你什么感覺?(趣、險、智……)

  具體表現在文中哪些地方?找出有關句段讀一讀。

  1趣

  猴子、孩子的淘氣、頑皮

  2險

  孩子爬上最高的橫木頂端的危險處境

  3智

  船長的急中生智、化險為夷

  提示學生:朗讀時要聯系生活實際,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況,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

  三、換角色講故事。

  喜歡這個故事嗎?想不想講給別人聽?

  1、如果你是那個孩子,你會怎樣講?(追猴子時的心情怎樣,事后想到些什么?……)

  2、如果你是一名水手,你會怎么講?(得到的教訓,對船長的佩服……)

  3、如果你是船長,你重點講些什么?(怎么想到這個辦法的?……)

  4、那只頑皮的猴子也想把這個驚險而有趣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你想替那只猴子講講嗎?

  要求學生任選一角色分組練習講故事,然后分別指名四名學生擔任不同角色到前面講。

  四、想象表演,完成作業(yè)。

  孩子被救上甲板后,船上的人會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小組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然后以《孩子被救上甲板之后》為題,寫一段話。

教學教案設計13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科學童話。它通過小青蛙在石橋洞里聽到自己的回聲以及和媽媽對話,生動有趣地說明了什么是回聲和產生回聲的原因,深入淺出地告訴了我們一個科學知識。課文優(yōu)美、生動,動靜結合,給人以美的享受。

  【學習目標】

  1.認識“呱、圈”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第四和五自然段,讀出親切,歡快的語氣。

  3.通過課前體驗,朗讀課文,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fā)探索科學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情朗讀課文,重點理解第四和第五自然段。

  【教學難點】

  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看大屏幕,師:同學們請你們閉上小眼睛,仔細聽聽,這是什么聲音。師:誰來說說你聽到了什么?

  2.師:今天我們來學一個和回聲有關的故事。

  3.師:請同學們拿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板書:回聲}

  師:同學們請注意“聲”字不僅翹舌而且還有后鼻音。{板書:shēng}讀“聲”。

  4.師:請同學們把課題齊讀一遍。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初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己來讀讀這個故事吧?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在每個自然段前標上序號。師:恩,有的同學速度很快,已經讀好了,坐端正了。

  2.檢查生字:

  呱哩圈紋碰返

  師:誰來讀讀第一個字?拼讀。師:你的三拼音讀得很準。師:誰再來試試?師:你的聲音很響亮。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讀吧!師:下一個,誰來?你來讀。師:你的輕聲讀得很好!師:我們學著他的樣一起讀讀。

  師:第三個字有點難讀,誰來試試?師:三拼音節(jié)讀得很準。師:一起讀!

  師:下個字,請你讀!師:前鼻音讀得真準。大家一起來試試!

  師:誰來讀第五個字?師:很好,后鼻音讀得很準。師:請大家齊讀。師:恩,同學們都讀準了!

  師:最后一個字!請你讀。師:全班跟讀。

  3.去拼音讀字。

  師:去掉拼音帽還能讀準嗎?自由試一試。師:都讀好了嗎?現在我們來開火車,火車火車往哪開?

  4.讀詞語。

  師:生字躲到詞語里去了。你還會讀嗎?呱呱叫一圈圈波紋碰到返回

  師:現在請同學們同桌互相讀這些詞,如果你的同桌還讀不準的,請你幫幫他!一起讀讀!

  5.了解“返回”

  師:最后一個詞“返回”有個小秘密,返就是回的意思,我們再來讀讀這個有趣的詞吧!(齊讀)

  6.讀詞、句子(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紋)

  師:大家看“一圈圈”和“波紋”碰到一塊兒了,你會讀嗎?你讀,你讀。師:這就是一圈圈波紋,一起讀。師:(電腦屏幕用鼠標點)現在老師把詞語放進句子里,你還會讀嗎?自己練一練。請你讀!師邊做動作,邊讀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紋。請大家?guī)е鴦幼髯x。

  三、細讀課文,感悟回聲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師:同學們生字寶寶我們已經掌握了,那現在老師想問問你們:這篇課文講了誰和誰的故事呀?

  2.師:是呀!小青蛙跟著媽媽來到橋洞底下,他看到了什么?你們覺得這里的景色怎樣呀?

  3.師:是呀!特別美!課文的哪個自然段描述了這個美麗的地方呢?

  師:你能不能美美地讀一讀這個自然段?請你來!師:我聽到他讀得真美呀!讓我們一起來學他的樣讀一讀吧。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是呀!小青蛙看到美麗的景色,高興地叫?注明:師引讀,點擊屏幕。

  師:這時橋洞里傳來了一個聲音——(師輕讀)“呱呱呱,多好看哪!”

  師:小青蛙緊接著又問?

  師:“你是誰?你在哪兒?”

  2.師:(出示這句話:呱呱呱,多好看哪!)仔細看,這句的結尾是什么標點符號呀?

  師:說明他心里怎么樣?師:那我們一起來高興地讀讀這句話吧!誰再來讀讀?他讀得真高興呀,我們再來讀讀!

  師:(出示這句話:你是誰?你在哪兒?)這句是什么標點符號呢?師:那該怎么問呢?請你來!(我們在讀問句的時候,要稍微地往上揚一點,像老師這樣,){范讀}我們一起來問問吧!

  3.師:誰想來表演這只小青蛙?誰想來表演那只看不見的小青蛙?咱們一起來看看,看不見的小青蛙是怎樣學小青蛙說話的。學生評價。

  4.師:小青蛙這時聽到有一只青蛙在學他說話,他心里會感到怎樣?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于是,他就去問?誰來讀讀他問媽媽的話?(指導讀出奇怪的語氣。)我聽到他讀出了那種奇怪的感覺。我們也一起來奇怪地問問吧!

  (四)學習第四——六自然段。

  師:青蛙媽媽聽了小青蛙的話是怎樣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同學們,青蛙媽媽撿起一顆石子,扔進河里。這時河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請同學們先讀讀第四自然段,再來填一填吧。師:誰來填?師:我們一起讀。

  (2)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河水是怎樣變化的吧?

  (3)師:誰來讀讀這段話?我聽到你的碰字字音讀得比較重。

  師:誰再來讀?你的蕩字也讀得比較重了。我們大家一起再來讀讀吧!

  (4)師:是呀,石子一扔,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紋。水的波紋{板書:水波}碰{板書:碰}到了?{板書:河岸}又怎么樣?(師邊做動作演示){板書:蕩}

  (5)師:我們再來讀讀這河水的變化吧,會做動作的同學可以邊讀邊做動作。

  2.學習第五自然段

  (1)師:還有什么波紋也跟河水的波紋一樣呢?讀讀第五自然段,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

  師:請你說!你找到了什么?(生:聲音的波紋)

  (2)師:哦,聲音的波紋,那聲音的波紋又是怎樣變化的呢?請同學們填空:聲音的()碰到橋洞的(),要()回來。這樣,小青蛙就能聽到()啦。這返回來的聲音就是()。師:請你來填!師:一起讀。

  (3)師:同學們現在我們來感受下小青蛙的回聲吧!

  (4)師:你能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說小青蛙為什么能聽到自己的回聲嗎?

  (5)師:是呀,聲音的波紋{板書:聲波}碰{板書:碰}到了?(生:橋洞的石壁){板書:石壁},也要返回來{板書:返}。(手演示)這樣我們的耳朵就聽到回聲了。(一只手指著耳朵)這就是回聲。(手指著板書課題)

  (6)師:聲音的波紋可真有趣呀,誰來讀讀這句話?請你讀!恩,我聽到你的返字讀得比較重,大家再來讀讀吧!

  (7)師:是呀,這就是回聲,青蛙媽媽就是想把這個道理告訴小青蛙的,我們把青蛙媽媽說的話讀一讀吧!

  (8)師:小青蛙明白了回聲,高興得一蹦老高,說:“(生:媽媽,我明白了,這就是回聲吧?)”師:媽媽笑著點點頭。

  3.學習第六自然段

  (1)師:小青蛙又游回橋洞里,(生:呱呱地叫個不停)。橋洞里立刻響起了一片呱呱的回聲。小青蛙歡快地說:“(生:多好玩啊!)”

  (2)師:小青蛙懂得了道理,多高興呀!同學們,讓我們把自己當成小青蛙,高興地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吧。

  四、學寫生字

  (一)學“影”字

  1.師:同學們現在我們也和小青蛙一樣,帶著歡快的心情來學寫兩個生字吧!看到“影”字。師:同學們看看這個字是什么結構呀?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

  2.這個字的部首是什么呀?這個三撇就是我們今天新學的部首,我們仔細觀察寫這三撇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呀?要注意這三撇起筆在同一條線上。我們在寫這個字的時候還要注意左邊要寫得比較(生:寬)右邊寫得比較(生:窄),(師:加上手勢)這就叫左寬右窄。

  (二)學“游”字

  1.看看這個字,游的左邊是?(生三點水),中間是?(生方),右邊是?(生撇,橫,子,)老師有個好方法來記這個字:大人帶著孩子到一個方方的池塘里游泳。

  2.這就是什么字呀?閉上眼睛記一記,記住了吧?我們一起來寫一寫,(書空)小手拿出來。預備齊,點(生繼續(xù)讀)。(師生一起寫,師注意面對學生書空)同學們注意這三個部件要寫得瘦長一些。

  3.下面老師把兩個字送進田字格!{板書“影和游”}請你們用小眼睛仔細觀察!現在你們也把這兩個字送進田字格里吧,描一個,寫一個。(師范寫“影和游”,生描和寫)師提醒寫字姿勢。

  4.學生作業(yè)展示: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某某的影字三撇的起筆在同一條直線上,(用筆指著書上)整個字擺在田字格的正中央,而且寫得左邊寬右邊窄。哎呀,真棒!打鉤。

  5.這個學生的游字三個部件寫得瘦長,而且挨得很緊,像一家人,真不錯!打鉤。

  五、拓展

  1.師:同學們,生字我們就學到這,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很有趣的課文《回聲》,平時你們聽到過回聲嗎?(生:聽到過)你們是在哪聽到的呢?

  2.師小結:除了回聲,其實我們的生活處處存在著一些自然科學現象,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我們就會發(fā)現很多很多,用你們的眼睛,用你們的心到生活中去發(fā)現吧。

  3.師:好,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讀懂了課文,還學寫了兩個生字,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剩余的'生字,并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教學目的: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迅速發(fā)展的當代科技及其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為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而勤奮學習的自覺性。

  2、了解課文中所介紹的幾種奇妙紙的特點和作用。

  3、大膽想象一下,你還想造出什么樣的紙。

  二、教學重點:

  從人物的對話中體會不同紙的不同特點和用途。

  三、教學難點:

  理解為什么紙奶奶感慨地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一代比一代有出息。

  四、課前準備:

  準備課文中介紹的各種紙的實物。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ㄒ唬┘ぐl(fā)興趣,導入正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紙今年有多大年紀了嗎?(舉一張紙)關于紙的歷史和現在,你們了解多少呢?在生活中,人們通常用紙干什么?學習了《紙奶奶的生日》一課,我相信大家會有更多的收獲。(板書課題)

  讀了課題,同學們想到了什么?(紙奶奶是誰?紙奶奶有多大?有誰來慶賀?生日熱鬧嗎?)

  (二)初讀課文,完成練習。

  出示投影一:

  摘錄課文中的詞語:

  出示投影二:

  摘錄課文中的新詞:。

  出示投影三:

  課文中講了哪幾種紙?

  避水紙

  耐熱紙

  食用紙

  容器紙

  防銹紙

  速溶紙

 。ㄈ┓纸M學習,合作討論。

  1、以組為單位,用最快的方法完成下列表格。

  紙名

  特點

  作用

  避水紙

  耐熱紙

  食用紙

  容器紙

  防銹紙

  速溶紙

  2、產品展銷會每小組任選一種紙為參展商品,派一位代表以推銷員的身份介紹該紙品的特點及作用。

  如避水紙:我有一身好本領,不怕水來不怕壓;不怕泡來不怕煮,身體結實武藝強。我可以用來做雨衣,做游泳衣,歡迎大家前來選購!

  3、想象大比拼你還能發(fā)明什么紙?小組為單位,進行想象大挑戰(zhàn)。介紹新紙品的特點和作用。

  (四)語感訓練,體會寫法。

  1、這篇課文采用擬人的方法,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和向人們生動形象地介紹了紙的發(fā)展,讓我們對不同紙的作用、特點有了深刻的了解。作者的文筆很生動,將不同的紙化作一個個可愛的人物,敘述方法也不斷變化。如在介紹避水紙出場時,作者這樣寫道:避水紙恭恭敬敬地對紙奶奶說------同學們,你們還能從文中找出類似的語句嗎?讀一讀,加以體會。

  2、體會帶點詞的準確用法。

  我在開水里煮三天三夜,身體照樣結結實實。

  我在開水里連續(xù)煮三天三夜,身體照樣結結實實。

  我能經受1000攝氏度的高溫。

  我能經受近1000攝氏度的高溫。

  3、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ㄎ澹┩卣咕毩暎

  1、給造紙廠寫一封信,介紹自己設想中的新產品。

  2、為其中的一種紙寫句廣告詞。

教學教案設計14

  一、解惑。

  二、悟情。

  1、韌性。

  2、月下迷離動人的美景讓我產生各種美妙的幻想。

  三、品析。

  1、紅白之中見真情。

  2、語言的起伏變化,還增強了語言的音樂感。

  3、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

  關鍵詞:小學 語文

  《夾竹桃》是著名學者季羨林老先生的一篇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散文,描繪了夾竹桃的可貴韌性和花影迷離的動人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我已三次教學這篇美文,每次都深沉地被文章陶醉。

  一、解惑。

  在研讀課文時,我發(fā)現課文中有一些疑點,百思不得其解:

  首先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我們家的大門內也有兩盆夾竹桃,一盆紅色的,一盆白色的。這句話中的也在行文上顯得很突兀,上文并未講過別處還有夾竹桃,這里也似乎有點承接不上;

  其次,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中又有然而,在一墻之隔的大門內,這兩個大門內的意思,到底是院子里的影壁前,還是堂屋的大門內?根據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無日不迎風吐艷可以讀出,這兩盆花肯定不是在室內。那這樣,課文中所配的一幅圖是不對的,它沒有畫出影壁及夾竹桃與影壁的位置。

  季老1962年10月訪問緬甸時,在異國他鄉(xiāng)巧遇自小于故鄉(xiāng)常見的夾竹桃,從而引起他無限思緒,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熱情,寫下這篇散文,并發(fā)表在1963年1月號的《人民文學》雜志上。原文的第二自然段是這樣的:

  不知道由于什么緣故,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故鄉(xiāng)的那個城市里,幾乎家家都種上幾盆夾竹桃,而且都擺在大門內影壁墻下,正對著大門口?腿俗哌M大門,撲鼻的是一陣幽香,入目的是綠蠟似的葉子和紅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仿佛走進自己的家門,大有賓至如歸之感了。

  讀了這段文字,原先的那些疑惑迎刃而解。聯系季老的生活經歷,這篇文章描寫了故鄉(xiāng)的夾竹桃,表達了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但同時它又是季老深深的思鄉(xiāng)情懷的寄托,在這普通的植物身上,承載了沉甸甸的鄉(xiāng)情。

  通過閱讀,同學們均能解開心中的疑竇,對作者最留戀最回憶夾竹桃的情感也能比較透徹地理解。有同學說:在作者的家鄉(xiāng),家家都種夾竹桃,說明人們都很喜歡這種植物;有的說:作者就像這普通的植物一樣樸素,寫得文章不像一個很有學問的學者,我們一讀就懂。有一位來自內地的同學說,讀了這篇課文,她也像回到老家的院子里,嗅到那濃濃的花香。

  這樣讀來,文中多處的疑問都迎刃而解,從而對文章的理解就更加深刻,我似乎見到了季老那平和慈祥的面容,見到了他那守望故土的雙眸。

  二、悟情。

  這篇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散文,通過用一年三季各色花的對比,和月光下夾竹桃的描繪,寫出了夾竹桃的可貴韌性和花影迷離的動人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學習這篇文章,就要真正地理解季老的感情。我著重組織學生自主閱讀,把握夾竹桃堅韌的品性,賞析夾竹桃在月下迷離動人的美景,自覺感悟文章中蘊含的人生情懷。

  1、韌性。

  然而,在一墻之隔的大門內,夾竹桃卻在那里悄悄地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S了,又長出一嘟嚕。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艷。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少F嗎?

  有的學生從在和煦的春風里,在夏日的暴雨里無日不迎風吐艷這句話感受到了夾竹桃的堅強。

  有的學生從在和煦的春風里,在夏日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無日不迎風吐艷、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等語句中,讀出了夾竹桃的花期之長。

  還有的同學讀了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出一嘟嚕,感受到了夾竹桃頑強的生命力,把韌性理解為頑強的生命力。

  更有學生把在一墻之隔的大門內,夾竹桃卻在那里悄悄的一聲不響讓我覺得夾竹桃是默默無聞的為人類作出貢獻的,把韌性理解為默默無聞的奉獻自己。

  大家看到然而這個詞了嗎?然而表示轉折,在這里表示夾竹桃與其它的花都不同,它不像百花那樣爭春,也不像它們那樣花期短暫,所以我的理解是與眾不同。

  悄悄的,一聲不響的,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夾竹桃目睹了百花爭艷的繁華美景,又親見了百花的無奈凋零,它始終如一。它的堅強、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無聞以及它那頑強的.生命力,使我們想起了很多

  2、月下迷離動人的美景讓我產生各種美妙的幻想。

  但是夾竹桃的妙處不止于此。我特別喜歡月光下的夾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團模糊;但是香氣卻不含糊,濃濃烈烈地從花枝上襲了下來。它把影子投到墻上,葉影參差,花影迷離,可以引起我許多的幻想。我想它是地圖,它居然就是地圖了。這一堆影子是亞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間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幾只小蟲子爬過,這就是遠渡重洋的海輪。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現出一個小池塘。夜蛾飛過,映在墻上的影子就是游魚。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畫。微風乍起,葉影吹動,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了。

  月光下夾竹桃的黑影本是平淡無奇,但在作者奇妙的想像中就變得意趣盎然、令人回味了。參差的葉影、迷離的花影被想像成了地圖、荇藻、墨竹,而小飛蟲、小夜蛾則成了輪船、小魚兒。多么貼切、多么新奇的想像啊。細細讀來,我們不禁感受到了如水的月色、耳畔小蟲的呢喃,眼前似乎浮現出夾竹桃輕輕搖曳的景象。奇妙的想像把我們帶進一個富有童趣,如詩如畫的境界。我們感受到了作者純真的童心、寧和的心境。

  反復閱讀課文,越讀越能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感覺到一種別樣的情緒在跳動,季老內心流淌出的似乎不僅僅是對夾竹桃的喜愛,從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是對我說來,它卻是最值得留戀最 值得回憶的花、夜來香的香氣熏透了整個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時候也不會忘記的這些語句最能體會到他對過往生活的一種深深的留戀與眷顧。

  三、品析。

  季老是國學大師,造詣精深的語言學家和散文家,有書壇北派泰斗之稱, 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從文中可見一斑。

  1、紅白之中見真情。

  在寫盛開著的夾竹桃時,季老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家的大門內也有兩盆夾竹桃,一盆紅色的,一盆白色的。紅色的花朵讓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讓我想到雪;鹋c雪是不相容的;但是這兩盆花卻融洽地開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覺得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在平常人眼中,紅色和白色是再普通不過的了,然而,季老卻將它們寫成了火與雪;鹕嫌醒已嫠坪蹙鸵诨籽;雪上有火又讓人感覺了皚皚白雪上,跳動著的火焰。

  2、語言的起伏變化,還增強了語言的音樂感。

  在《夾竹桃》中,優(yōu)越的語文條件表現在作者熟練而充分地利用漢語時空廣闊的特點,走筆生花,穩(wěn)步而行,不急不緩地把夾竹桃的品性、把作者自己的感覺、思想精致地傳達出來。他的語文優(yōu)勢,是以淳樸為本的,如我們家的大門內,也有兩盆,一盆紅色的,一盆白色的。我小的時候,天天都要從這下面走出走進。就像是與朋友講述自己的記憶,更像是和鄰人飯后閑談。于淳樸之中展開了對夾竹桃的種種記憶和想象。

  季羨林為了節(jié)奏和變化,還在口語般的敘述中,適當地用四字格的語詞。如總之,一年三季,花開花落,萬紫千紅。這不僅體現了語言的起伏變化,還增強了語言的音樂感。

  適時地穿插口語,同樣也使語言風趣而多變。季老寫到:夾竹桃卻在那里靜悄悄地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黃了,又長出一嘟嚕。嘟嚕的使用,既具象又傳神,和前邊的量詞朵比起來,又有地方個性。所有這些都增強了這篇散文的可讀性。

  3、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

  季老在文中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具體真實地地寫了夾竹桃的形象。

  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用了排比手法,寫出了夾竹桃一年三季無日不迎風吐艷充滿生機,花期長,執(zhí)著,生命力頑強。

  但是這兩盆花卻融洽地開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巧妙地將花比喻成了火與雪。

  在一墻之隔的大門內,夾竹桃卻在那里悄悄的一聲不響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夾竹桃目睹了百花爭艷的繁華美景,又親見了百花的無奈凋零,它始終如一,默默無聞地綻放那頑強的生命力

  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少F嗎?一個反問,肯定了夾竹桃的可貴。

  互相對比,突出夾竹桃的特性。

  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開出黃色的小花,報告春的消息。以后接著來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葉梅、丁香等等,院子里開得花團錦簇。到了夏天,更是滿院生輝。鳳仙花、石竹花、雞冠花、四色梅、江西臘等等,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夜來香的香氣熏透了整個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時候也不會忘記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帶來凄清的寒意,菊花則在秋風中怒放。一年三季,花開花落,萬紫千紅。

  這節(jié)寫出了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中鮮花盛開的情景。它們不是名貴的花,但是應有盡有,在各自適宜的季節(jié)里,伴隨著和煦的春風、夏天的暴雨、深秋的清冷盛開。與它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夾竹桃一直在盛開著。

  在一墻之隔的大門內,夾竹桃卻在那里悄悄的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S了,又長出一嘟嚕。

  讓人感受到了夾竹桃那頑強的生命力。一聲不響是夾竹桃默默無聞的為人類作出貢獻的,奉獻自己。

  季老以優(yōu)越的語文條件將自己的生活經驗一絲不茍地寫出來,把《夾竹桃》種在優(yōu)越的語文條件的土壤中,讓《夾竹桃》綻放在自己獨特的生活經驗和生命體驗里。這使得他的散文在強調同一的時代里獨放異彩。

  《夾竹桃》的確是一篇佳作,值得我再次學習。

教學教案設計15

  一、談話導入。

  初次見面,我為大家?guī)砹藥准Y物:一個是曾經教我們小學語文一年級語文課本;一個是記載著我們第一天邁進小學校門的舊日歷;一個是一位和你們一樣的孩子成長中留下的足跡。這幾件禮物,大家看了有什么想法?

 。◣熒杂山涣鳎

  小學六年時光,一眨眼就要從我們身邊匆匆而逝了,想不想留住時光飛逝的腳步,讓我們小學的日子在長一點?可是,這樣的想法能實現嗎?唉!記得上節(jié)課那位因時光飛逝和我們一樣嘆息的那個人嗎?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他的名著《匆匆》。(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在MTV中賞讀課文。

  2、欣賞完這篇課文,你最想說什么?

 。▽W生在上節(jié)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談自己對文章的領會)

  三、選擇學法

  一種無奈,一聲嘆息,來去匆匆的時光老人總是在一班的時光列車上向我們招手了,真想大聲的`問他: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板書:一去不復返)

  還好。朱自清已在課文中寫到:你聰明的告訴我!

  同學們,我知道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下面,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這一回,你們想怎么學?

 。▽W生匯報學法)自主學習。

  四、自主匯報

  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和鼓勵評價中學生去體會作者在時光面前的困惑、難過,無奈與最后在時光不復返中的覺醒。

  五、升華體會

  此時,我們再看課題《匆匆》,你會覺得它是作者對我們發(fā)出的一種怎樣的聲音?

  在這種聲音中,讓我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中作者再次對匆匆而逝的時光而發(fā)出的感嘆!

  六、情感傾訴

  同學們,時光老人在提示我們短暫的40分鐘就要結束了,想好一句你自己的時間格言送給我們身邊的人,好嗎?

 。▽W生自由傾訴)

【教學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教學教案設計精選15篇01-24

教學教案設計15篇01-24

教學教案設計(15篇)01-24

太陽教學教案設計(精選6篇)07-11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01-16

春課文教學教案設計01-03

教學教案設計(集合15篇)01-24

函數教學教案設計(通用9篇)10-26

聲音教學教案設計(通用13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