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2-12-22 18:32:41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

  總課時數(shù):第課時上課時間:20xx年月日

  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77—78的習題,試著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在現(xiàn)實情景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運用7、8、9的乘法口訣和已經(jīng)學過的其它知識解決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教學重點:

  能正確運用7、8、9的乘法口訣和已學過的其他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教學難點: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自學::

  1、背9的乘法口訣

  2、預(yù)習課本第77—78的習題,試著做一做。

  學習過程:

  一、交流展示

  1、背9的乘法口訣。

  2、根據(jù)一道乘法算式寫兩道除法算式

  4×5=208×9=72

  ()÷()=()()÷()=()

 。ǎ拢ǎ=()()÷()=()

  二、自主探究

  1.以開火車的形式完成第1題,看誰說的又對又快,搶答。

  2.第2題,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人說口訣,其余人說算式,并把它填寫完整。學習活動(二)

  1.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在小組內(nèi)相互交流,說說自己的看法,是如何比較的.。(小結(jié):比較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據(jù)計算的結(jié)果來判斷,也可以

  在乘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另一個乘數(shù)的大小來判斷)

  2.出示第5題,觀察比較,說出每組之間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計算時要仔細看清題目,正確使用口訣計算

  灌云伊山中心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三、精講點撥

  1.指名學生板演,并說出比較方法。

  2.推選組員板演,并說出運用哪句口訣完成每道題要注意些什么?

  3.把1~9的口訣背出來,拿出勇氣,展現(xiàn)自己。

  4、小組比拼,根據(jù)乘法口訣說出對應(yīng)的乘法和除法算式。

  四、運用提升

  1、在○填“<”“>”或“=”

  1×9○3×92×9○6×3

  6×9○8×74×9○9×4

  2、口算

  72÷8=35÷5=7×6=56÷7=7×4=8×8=

  3、看圖完成第6題

  五、達標作業(yè)

  1、說說本節(jié)課你又有什么新的收獲?

  還有什么困惑的地方和你的同桌說一說,請他幫助你。

  2、鐵鍋42元,鋁鍋46元,媽媽帶了9張5元的人民幣,可以買哪種鍋?(課后思考)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2

  總課時數(shù):第課時上課時間:20xx年月日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71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8的乘法口訣,并在應(yīng)用口訣的過

  程中熟記8的乘法口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在自編乘法口訣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繼續(xù)增強自主學習和與

  同學合作交流的能力,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經(jīng)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8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在應(yīng)用口訣的過程中熟記8的乘法口訣。

  教學準備

  掛圖、口訣卡

  課前自學:

  ①自學教材第71頁的內(nèi)容。

  ②觀察并思考:擺一個大正方體至少要多少塊小正方體。動手擺一擺。

  ③嘗試編制8的乘法口訣,并記憶。

 、苣囊痪淇谠E容易記?哪一句口訣難記?記下來,想辦法記住它。

  學習過程:

  一、交流展示

  1.通過預(yù)習,你知道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什么內(nèi)容?

  2.擺一個大正方體至少要多少塊小正方體。你能動手擺一擺嗎?

  學生動手擺一擺后,指名演示。

  3.擺2個這樣的大正方體要用幾個小正方體?3個呢???擺8個呢?

  出示:

  交流課前填寫結(jié)果。

  同桌互相說一說幾個8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

  學習活動一:編寫8的乘法口訣

  1.你能編出8的乘法口訣嗎?

  小組內(nèi)展示課前自己編寫的口訣,說說自己是怎樣編寫的。

  全班交流,核對口訣編寫的正確性,糾正錯誤寫法。

  2.8的乘法口訣一共有幾句?哪一句口訣容易記?哪一句口訣難記?同桌互相交流記憶口訣的經(jīng)驗和方法。

  3.全班交流記憶口訣的方法。

  學習活動二:記憶口訣

  1.自由背8的乘法口訣,齊背;師生對口令。

  2.“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在書上填寫。

  觀察比較每組的三題的得數(shù)為什么相同?從左往右看,說說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聯(lián)系。

  3.第2題

  你能用你剛才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直接填寫嗎?

  三、精講點拔

  8的乘法口訣句數(shù)多,積的數(shù)目較大,記憶有難度。通過觀察比較,我們知道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相差8,所以我們先記住一些容易記住的口訣,再根據(jù)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guān)系來記憶其它口訣。大家不僅要能按順序背口訣,還要打亂背口訣。只有熟記口訣,才能更好地應(yīng)用口訣。

  四、運用提升

  1.“想想做做”第3題

  同桌兩人按要求進行活動。一人說口訣,另一人說出兩道乘法算式。

  師生合作開展練習難記憶的口訣,“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2.第4題

  用2分鐘時間讓學生獨立計算后,選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分別是用的哪句口訣。

  3.第5、6題

  學生明確圖意后,說說要解決什么問題,需要什么條件。

  學生列式解答,同桌交流解題時的思考過程。

  4.第7題

  學生獨立填空。

  指名說得數(shù),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用了哪一句口訣。

  五、達標作業(yè)

  1.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請?zhí)岢鰜怼?/p>

  2.布置作業(yè)。

  熟記1~8的乘法口訣

  誰的花兒開得艷。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3

  時間:20xx-9-10

  導學內(nèi)容:教材練習十三第3、7-11題。

  導學目標:

  1.加強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能收集數(shù)學信息,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3.體驗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帶來的學習樂趣。

  導學重點:

  能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導學難點:

  能收集數(shù)學信息,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導學教具:多媒體課件。

  一、復習舊知

  3.對口訣(1-6的乘法口訣)。

  4.開火車,看誰算的又對又快。(出示卡片)

  二、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存在著許多用乘法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

  1.小明和同學們?nèi)ス珗@玩,每輛車坐4個人,有6輛車,有22位人坐得下嗎?請學生分析題意,明確求什么。重點指出要比較再答。

  2.公園廣場上有13紅氣球,6束藍氣球,每束6個,紅氣球比藍氣球少多少個?學生自己列算式,然后一人口答并引導說出先算出藍氣球有多少個,再比紅氣球比藍氣球少多少個。集體訂正。

  3.小明和小伙伴們玩累了,口好渴,決定去買4瓶娃哈哈礦泉水,他們?nèi)チ?家商店:第一家:每瓶2元第二家:每瓶2元,買4瓶贈1瓶

  請你幫他們算一算買哪家的比較合算?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匯報想法,同時教育學生買東西時要懂得節(jié)約,要劃算。

  [設(shè)計意圖]通過練習步步深入地鞏固、升華這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練習中,讓學生充分的進行交流,引導學生用較為規(guī)范的數(shù)學語言進行表述。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解決具體

  情境中的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及綜合應(yīng)用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

  三、課堂檢測

  1.小汽車每輛能坐4人,大客車能坐25人,有3輛小汽車和1輛大客車。問一共能坐多少人?

  2.一本故事書,小明每天看5頁,看了9天,還剩28頁,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3.有45人去東湖游玩。其中15人去參觀植物園,剩下的去劃船,每條船坐6人,需要幾條船?

  板書設(shè)計

  解決問題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4

  時間:20xx-9-10

  導學內(nèi)容:教材練習十三第3、7-11題。

  導學目標:

  1.熟記6的乘法口訣。

  2.會用6的乘法口訣計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3.通過學生說一說,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會用6的乘法口訣解答有關(guān)的用乘法計算的問題。

  4.通過學生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維敏捷性。

  導學重點:

  熟記并背誦1-6的乘法口訣,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

  導學難點:

  培養(yǎng)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

  導學教具:多媒體課件,數(shù)字卡片。

  一、復習舊知

  1.對口訣。

  現(xiàn)有教師問,學生答的形式進行,給學生以示范。在讓同桌同學互相問答,看誰答得全對。對答得全對的學生給予表揚。

  2.開火車。(出示卡片)

  分小組,由“一二”開始,按序伸手說口訣。讓全班同學在動口動手的活動中,進一步熟悉2-6的乘法口訣。

  二、指導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三第3題。

  向?qū)W生說明:左數(shù)第一列上的1-6和從上面數(shù)數(shù)第一行的1-6都看做因數(shù),把乘積寫在兩個因數(shù)交叉的位置上。學生明白后,讓其獨立完成。

  2.完成練習十三第7題。

  以“看誰算得都對”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換評改。

  3.完成練習十三第8題。

  分組問答,讓學生在玩中鞏固知識。

  4.練習十三第11題

  指名讀題意;理解題意;解決問題;相互交流,說說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jié)果。

  5.數(shù)學游戲:保護青蛙

 、僮寣W生邊看邊說,在書上填數(shù)。

 、诮M織學生游戲。比一比誰說的又對又快。

  三、積累運用

  1.把口訣寫完整

  一六()二()一十()()十八

  三三()一()得四()()二十

  2.計算

  出示口算卡。

  3.每個小朋友分4個蘋果,五個小朋友一共分了多少個?

  四、總結(jié)提升

  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1-6的乘法口訣。同學們邀熟記1-6的乘法口訣,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用到。希望同學么們繼續(xù)努力!

  板書設(shè)計:

  背誦1-6的乘法口訣

  游戲:保護青蛙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5

  第一單元: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教學內(nèi)容: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單元教材分析:

  通過第一學期的“比長短”的學習,學習已經(jīng)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本單元在此基礎(chǔ)上教學一些計量長度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并初步認識線段。主要特點有:

  1、注意呈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通過親身經(jīng)歷學習數(shù)學知識。

  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

  3、改變了線段的編排。

  單元教學要求:

  1、學生初步經(jīng)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在活動中,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chǔ)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5、學生初步認識線段,學習用刻度尺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單元教學重、難點:1、在活動中,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chǔ)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單元課時安排:約4課時

  《長度單位》導學案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數(shù)學課本p1、2,例1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經(jīng)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jīng)歷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

  必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jīng)歷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別針、鉛筆、橡皮等。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談話:老師想要知道這本數(shù)學書的`寬是多少,你們能幫助老師想想可以用什么辦法?學生發(fā)揮想象,各抒己見。

  [設(shè)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組織活動,體驗數(shù)學

 。ㄒ唬、組織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同一長度。

  1、教師先明確活動的方法。

 。1)、作為標準的物品要一個接一個地擺放,要放平擺直。

  (2)、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人從四件物品中(圓形、正方形、曲別針、三角形)選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組交流匯報自己量的結(jié)果,并思考:為什么都是量數(shù)學書的寬,而量出的結(jié)果卻不一樣呢?

  2、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匯報。

  得出:因為選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為標準測量,所以量的結(jié)果不同。

  4、讓學生選用同一物品進行測量的學生展示他們測量的結(jié)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結(jié)果,應(yīng)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

  (二)、組織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不同的長度。

  1、讓學生選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鉛筆、曲別針或用去量桌子、鉛筆盒等物體的長度。

  2、交流展示學生測量的結(jié)果,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

  如:為什么數(shù)學書的寬是5個曲別針的長,鉛筆盒是5塊橡皮的長,但它們并不一樣長?為什么桌子比鉛筆盒長,但桌子才4根鉛筆長而鉛筆盒卻有5塊橡皮長呢?

  引導小學生體會到:因為選用不同的標準去量,它們的長度不同,所以測量的結(jié)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

  3、讓學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計量單位去量不同長度的物品看結(jié)果如何,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設(shè)計意圖]:教學從兩個方面來組織幫助學生認識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去量數(shù)學書的寬,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不同的長度。由此引起認知沖突,體驗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三、練習鞏固,實踐應(yīng)用

  1、做一做第1題,學生看圖直觀地判斷每種蔬菜大約有幾個方格那么長。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學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幾種蔬菜的右端對準哪個方格,可以用尺子對準方格的豎線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題,讓學生用鉛筆去量桌子的長、高,量凳子的高。

  明確量的方法與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標準的物品,一個接一個地擺放來量,而是讓學生用一個物品,一次接一次地進行測量,看所來年感長度有幾個這樣的物品長。

  3、做一做第3題,學生直觀看圖,先估計所測物品大約有幾個立方體長,再用上一題的方法在腦子里測量。

  如果學生看圖測量有困難,也可以讓學生用立方體實物進行測量。用實物測量時都要提醒學生注意量的方法:實物的左端應(yīng)與所量物體的左端對齊,這樣量出的結(jié)果才比較準確。

  [設(shè)計意圖]: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實際練習,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再次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的數(shù)學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說什么?

  五、隨堂練習

  導學案修改建議:

  教學反思: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數(shù)學課本p3,例2,練習一1、2、3。

  教學目標:

  1、認識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進行正確地測量物體。(限整厘米)

  2、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了解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3、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chǔ)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尺子、圖釘、紙條等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

  1、上一節(jié)課我們都知道要統(tǒng)一長度單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進行了測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來量物體的長度是很不方便的。為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人們發(fā)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

  2、介紹認識尺子。

  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統(tǒng)一規(guī)定。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尺來量。

  [設(shè)計意圖]:介紹認識尺子提高學生的知識面,為下面的學習作準備。

  二、操作活動,建立表象

 。ㄒ唬⒄J識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師生一起觀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顏色標出1厘米的長度,說明前面正方體的一邊正好是1厘米。

  2、讓學生量圖釘?shù)拈L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圖釘大約有多少長!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得出一個圖釘?shù)拈L度大約是1厘米長。

  3、教師明確量的正確方法:圖釘?shù)囊欢藢食咦拥?刻度,在看另一端對著幾。

  4、請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學生活動,同桌交流。

  5、鞏固1厘米的表象。

  請小朋友用手勢比劃1厘米的長度。

  閉上眼睛想1厘米的長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圍,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約1厘米長的?讓學生去找大約1厘米長的物體。幫助學生形成1厘米的鮮明表象。

 。ǘ⒂美迕琢

  1、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對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們就來量一量物體的長度。

  請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紙條。注意測量的方法要正確。

  2、學生測量紙條。教師巡視,加強個別指導。

  3、交流反饋。教師再次強調(diào)測量的正確方法。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親身經(jīng)歷學習數(shù)學知識。

  三、鞏固深化,實踐應(yīng)用。

  1、請學生隨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鉛筆,量一量你的鉛筆有多長。量好后同桌交流檢查。2、4人小組合作,每人分別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給大家看。教師個別指導。

  3、學生自己選擇身邊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鉛筆的長,數(shù)學本子的長,橡皮的長等。

  [設(shè)計意圖]: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鞏固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課堂總結(jié)

  五、隨堂練習

  導學案修改建議: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數(shù)學上冊教案02-07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3-17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09-10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10-23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2-01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設(shè)計02-01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1-23

五數(shù)學上冊人教版教案12-08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厘米和米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