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1
戰(zhàn)國時期,秦國。
有一回,趙王得了一塊寶玉——和氏璧。秦王知道了,派人送來一封信,說愿意拿十五座城來換這塊玉。
趙王知道秦王是想把寶玉騙到手,可是又怕秦國借口攻打趙國,只好派藺(lìn)相如把寶玉送去。臨別的時候,藺相如說:“大王放心。如果秦國不是真心換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
藺相如來到秦國,獻了玉。秦王雙手捧著寶玉,一邊看一邊稱贊,卻絕口不提換城的事。
藺相如知道秦王沒有誠意,上前幾步,說:“這玉雖好,可是也有瑕斑。讓我指給您看!
秦王信以為真,吩咐侍從把和氏璧遞給藺相如。
藺相如接過玉,退后幾步,靠著宮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來。您要是逼我,我的頭顱和寶玉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說著,舉起了和氏璧。
秦王怕摔壞了寶玉,急忙叫人取來地圖,隨手指點了十五座城。
藺相如知道秦王仍然沒有誠意,說:“和氏璧是奇珍異寶。在我動身以前,我們大王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誠心,也應(yīng)當齋戒五天。五天后,我再把寶玉奉上!鼻赝踔缓猛饬。
藺相如回到住處,立即讓隨從帶著和氏璧抄小路回國。過了五天,秦王得知和氏璧已被送走,非常惱怒。后來他冷靜一想,殺了藺相如非但得不到和氏璧,還會弄僵兩國的關(guān)系,便下令放了藺相如。
于是,藺相如回到了趙國。
【教學目標】
1、識生字7個;積累含近義詞素的成語;會使用“吩咐”和“囑咐”。
2、正確朗讀課文。
3、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點學習:讀句子提出問題,并在課文中找有關(guān)句子。
4、了解藺相如完譬歸趙的故事,體會他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人物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故事導入:《卞和獻玉》。
2、板書課題,激趣思考:“完璧歸趙”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思考問題。
2、指名讀課文,齊讀課文(糾正讀錯的生字新詞;指導讀難讀的句段)。
3、交流:說說對“完璧歸趙”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這句話,板書并讀一讀。)
三、結(jié)合以上句子,再讀課文。
1、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呢?
(1)引導學生學習第1—3節(jié),并思考。
。2)交流,然后指導朗讀,體會趙王的無奈、藺相如的堅定。(教師適當詮釋藺相如此行的重任。從國力來看,趙國只能答應(yīng)交換;要是讓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趙國就會被人小視。)
2、藺相如是怎樣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的?
。1)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脈絡(luò)(要回寶玉、爭取時間、派人潛送;參插《詞句活動室2》)。
。2)抓住藺相如說的三句話展開教學。
、僬乙徽遥禾A相如一共說了幾句話?哪幾句話?
②說一說:為什么說這幾句話?(看到秦王沒有誠意,要回寶玉以爭取主動;再一次試探秦王;爭取時間把寶玉送回趙國。)
、圩x一讀;秦王為什么乖乖就范?體會藺相如的智和勇。(第1、3句話的理解,可以從秦王的反應(yīng)表現(xiàn)入手,譬如:“信以為真”和“只好同意”。第2句話作為重點來理解,可從藺相如的動作、神情和語言入手。)
四、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其它句子。
1、學生劃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問題。
2、在小組內(nèi)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討論解決。
3、教師適當組織全班討論。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用一二個詞語評價藺相如,并簡單說說理由。
七、指導完成《詞句活動室1》。
。1)補充完整。
(2)提示學生注意每個詞語中所填入的字詞的意思。
(3)再寫幾個類似的詞語。
八、作業(yè):
課外閱讀《澠池會》、《將相和》。
《完璧歸趙》一課敘述了藺相如面對秦國恃強凌弱,妄圖奪取和氏璧的危機,憑借勇氣和智謀,保護了國家的珍寶,留下一段千古佳話。課文通過對藺相如三次與秦王正面交鋒的場面描寫,按“要回寶玉、誓與共存、派人潛送”的順序敘述了完璧歸趙的過程,塑造了一個有勇有謀的忠臣形象。由于課文語言淺顯,內(nèi)容簡單,故事情節(jié)生動,故可以放手讓學生通過找關(guān)鍵句來層層領(lǐng)會文章的要旨,在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基礎(chǔ)上體會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因此,本課的設(shè)計以學生主動質(zhì)疑、自主探究為主,讓學生的學習更主動,更投入。
葉圣陶老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要的是學生達到自能讀書的學習境界,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根據(jù)課文的特點,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薄墩Z文課程標準語》。
首先,我讓學生了解事情的起因,對歷史背景有清楚地認識。接著讓學生默讀重點段,并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品詞析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為什么重點段要采取默讀方式呢?因為默讀最利于思考,便于深究課文,還有指名讀,意在讀后讓學生評讀;還有自由讀,主要是讓學生練習表情朗讀,培養(yǎng)閱讀能力。
例如第4自然段,當藺相如準備出場時,教師相機點撥:“藺相如有能力解決這個難題嗎?他是怎樣解決的?”這一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設(shè)疑點撥,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帶著這一問題去學習下文。
在學生匯報學習時,學生那高漲的情緒、你爭我論的場面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尤其是討論到“藺相如對秦王說和氏璧上有點小毛病,要指給秦王看”,用什么語氣讀藺相如說的這句話時,孩子們各抒己見:有的說要用從容鎮(zhèn)定的語氣才能騙過秦王;有的說要讀得心平氣和,不能著急;有的說讀中透出些對和氏璧的遺憾的語氣更能迷惑秦王……這讓我深深體會到課堂是教師的主戰(zhàn)場,在課改的實踐過程中,課堂不再全由教師主宰,不是教師一講到底,學生被動思考回答,而課堂要向?qū)W生開放,由學生自主完成課堂學習的一切活動,他們自主閱讀、思考,自主地探究、對話。師生在課堂上平等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個體與群體互動,師生與教材互動,整個課堂生動活潑。學生在課堂上體驗閱讀、體驗交流、體驗實踐,體驗成功的快樂、體驗探索的艱辛、體驗合作的愉悅。
再如藺相如和秦王斗爭開始了,矛盾一觸即發(fā),教師及時點撥:“藺相如真的把腦袋和璧一起撞碎嗎?”這一點撥引導,把學生思維引向縱深,從而較好地解決了教學重難點,藺相如機智勇敢的性格也初露端倪。這樣的抓關(guān)鍵處點撥,學生也就能翻然領(lǐng)悟,懂得了如何抓關(guān)鍵處學習的方法。
這節(jié)課整體感覺還是可以的,層次清楚,學生的參與興致和學習欲望高。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能夠充分體會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關(guān)鍵句子有一定成效。的問題還是老師對學生的語言抓得不夠及時,錯失了動態(tài)生成的處理時機。
例如:在討論藺相如怎樣對秦王謊稱宇4有瑕疵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學生有一個很不錯的發(fā)言沒有抓住,而是只顧自己的教案上原設(shè)計好的內(nèi)容了。有一個學生說了:一本正經(jīng)地說,這個詞相對來說是比較合理的,藺相如要正經(jīng)秦王才會信以為真,才會給他。但是我沒抓住。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動態(tài)生成吧,動態(tài)生成是不可預料的,對動態(tài)生成的處理才是體現(xiàn)老師水平的地方,充分展現(xiàn)了教師的教育機智。學生思維動起來收獲才會更深。在這里我有這樣的感悟:在備課時不要把每個問題的預設(shè)寫得很統(tǒng)一,甚至有時不要有答案,要給學生生成的機會和空間。對于出現(xiàn)的與教案上不同的情況時,要隨時與本課的主線內(nèi)容聯(lián)系,引導學生更進一步。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發(fā)現(xiàn)ABB式詞語重疊部分的讀音變化,感受重疊的表達效果。積累ABB式詞語和成語。
2.讀背《三字經(jīng)》節(jié)選,大致了解意思。
3.猜字謎,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4.啟發(fā)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夸獎別人,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5.通過自由表達,鍛煉學生的習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啟發(fā)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夸獎別人,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2.通過自由表達,鍛煉學生的習作能力。
教學準備
搜集字謎、準備投影儀、成長卡等。
課時安排
4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讓學生能夠多從同學身上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真心實意地贊揚同學。多發(fā)現(xiàn)和表揚別人的優(yōu)點,對他人是一種鼓勵,對自己也是一種促進。
2.啟發(fā)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夸獎別人,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題
1.教師結(jié)合本堂課上兩位學生的實際由衷地進行夸獎,讓被夸獎的同學談?wù)劯惺堋?/p>
2.學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難忘的一次夸獎以及當時的感受。
3.教師小結(jié)。人和人之間需要互相欣賞?洫剟e人就是給別人送去溫暖的陽光。因此,我們要學會夸獎別人。
二、討論明法
1.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面的例子討論:應(yīng)該如何夸獎別人。
2.引導學生認識到,夸獎別人首先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要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夸獎別人。
三、分組交流
先想想小組里每個同學的長處,再用具體的事情來夸一夸組里的同學。注意小組里的每一個學生都要夸獎同學,每一個同學也都要被夸獎到。
四、全班交流
1.各小組推薦一名代表在全班說。
2.師生評議。評議要點:要用具體的事情;要實事求是;要真誠熱情。
3.對于同學贊揚的話語,請被夸獎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
五、填寫“成長卡”。
成長卡上分四欄:“教師說”“家長說”“同學說”“自己說”。同學間交換填后兩項。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本次習作是一次自由作文,目的是在學期末給學生提供一個更為自由的表達機會。作文內(nèi)容、體裁不限。
2.通過自由表達,鍛煉學生的習作能力。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交流一下這一學期以來,自己的習作寫了些什么?教師對學生的習作態(tài)度、習作成績充分肯定、表揚。
二、交流拓展
1.你有哪些話很想和別人說說?你最想告訴別人什么?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2.范例引路。
請學生,把自己想要告訴別人的內(nèi)容具體說一說,要把內(nèi)容說清楚。
引導其他學生討論:哪些地方說清楚了,是怎么說清楚的;哪些地方還沒說清楚,應(yīng)該怎樣說清楚?
3.學生自選內(nèi)容進行習作。
4.選取部分習作朗讀交流,互相議議優(yōu)點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見。
5.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然后謄抄。
三、講評作文
1.優(yōu)秀習作賞析,激勵學生以后把習作寫得更好。
2.建議學生把這學期的習作整理一下,也可以再修改,謄抄一下,保存起來。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能發(fā)現(xiàn)ABB式詞語重疊部分的讀音變化,感受重疊的表達效果。積累ABB式詞語和成語。
2.讀背《三字經(jīng)》節(jié)選,大致了解意思。
教學流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我的發(fā)現(xiàn)”中列出的詞語。
引導學生認真讀讀,再仔細觀察,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3.互相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這些詞語都是ABB式。這種形容詞的重疊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帶有某種感情色彩。
4.指導朗讀,通過讀,體會這樣重疊的表達效果。
5.拓展積累。
。1)你還能舉出這樣的詞語來嗎?小組合作照樣子寫詞語,看哪一組寫得多。
。2)投影展示,并朗讀。
。3)請學生從大家舉出的ABB式詞語,選擇自己喜歡的抄下來。
二、讀讀背背
1.請學生捧起書,借助拼音,反復練習,把韻文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指導。
4.怎樣理解這幾個句子的意思?
。1)學生用查字典詞典、與同學討論等方法理解句子。
。2)請學生說說句子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互相討論一下,教師也可稍做指點。
5.自由朗讀,熟讀成誦。同座互相檢查背誦。
三、課外擴展
有條件的,再找《三字經(jīng)》讀一讀,以后背給大家聽。
第四課時
課時目標
1.讀記成語,積累語言
2.猜字謎,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讀讀記記
1.自讀“讀讀記記”中的詞語,讀準帶拼音的字的讀音。
2.同座互相檢查是否能讀正確。
3.在本冊教材的略讀課文中找一找這些成語,然后大致說說這些成語的意思。
4.分類記憶這些詞語。
二、趣味語文(猜字謎)
1.仔細看看謎面,你能猜出謎底是什么字嗎?(是“口”字)
2.說一說,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3.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謎面中句式的特點,如每句都有“有”和“無”,“有”和“無”前面的詞語意思相對。
4.鼓勵學生模仿謎面的句式,再編一些謎底是“口”的謎語。
5.試著編更多的字謎。獨立編、合作編均可。
6.交流,并評選星級字謎。
根據(jù)所編字謎的準確和巧妙,評選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字謎。
三、猜謎活動
請同學們在搜集的字謎中,選出幾個讓大家猜猜。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3
設(shè)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yīng)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應(yīng)該是開放而有活力的!北菊n設(shè)計以學生原有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chǔ),利用虛擬網(wǎng)絡(luò),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學習資源,創(chuàng)設(shè)生動有趣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合作中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花鐘》一文提到植物學家利用花開放時間的不同,制成“時鐘”,可是“為什么不同
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呢?本教學設(shè)計由此入手,帶領(lǐng)學生就這專題進行研究型學習。環(huán)境下的問題探究學習使本課有了豐富的外延,主要學科是語文,還涉及到歷史、地理、美術(shù)、環(huán)保、社會、自然等方面的學科知識。
教學目標:
。ㄖR與技能)
1、通過在網(wǎng)絡(luò)上查找資料,了解“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以及“為什么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等知識。
2、體會作者用多種方式來表達句意。
3、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ㄟ^程與方法)
通過網(wǎng)絡(luò)教學,讓學生實現(xiàn)自主學習,培養(yǎng)他們通過網(wǎng)絡(luò)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ㄇ楦、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美的情趣,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2、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學習的精神和主學習的意識。
教學流程及設(shè)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二、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鮮花嗎?喜歡鮮花什么?今天就讓我們走入花的世界,去領(lǐng)略一下花的美麗與神奇吧。襟w出示,配上輕音樂,學生在觀看的時候可以小聲議論。)
2、你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描繪你剛才看到的景象。(學生自由談感想,感受花的美)
〈學生踴躍介紹從多媒體、書中、課外等獲悉的材料〉3、老師也想用一句話表達一下我的感受: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出示)愿意讀讀這句話嗎?
4、這么多的花爭著開放來比美真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呀!知道么,這么美的花兒身上還蘊藏著許多奧秘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guān)于花的文章(出示課題 齊讀)
5、讀了課題以后你首先會想到什么?
三、自主朗讀,感悟文意(利用電子課本進行閱讀)
1、選擇你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在電腦上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2、有喜歡的句子嗎?讀給大家聽聽吧!(學生邊讀,邊正音)
3、剛才有些同學提出了問題,通過讀課文有哪些同學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4、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這太不可思議了。你們瞧。ǔ鍪救諆(nèi)瓦大花鐘)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最著名的日內(nèi)瓦大花鐘,它座落于瑞士這個“花園之國”。瑞士又稱"鐘表之鄉(xiāng)",瑞士的能工巧匠絕妙地將花卉之美同鐘表的制造工藝完美地結(jié)合起來,別出心裁地創(chuàng)造出了“花鐘”。
四、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美麗的“花鐘”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找花。
2、交流:
A、邊回答邊出示帶圖片的花:牽牛花、薔薇、睡蓮、午時花、萬壽菊、煙草花、月光花、夜來香、曇花
B、你認識它們么?來叫一叫他們的名字吧。
3、這么多花是什么時候開放的呢?請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來說一說(生邊回答邊或展示網(wǎng)站中的資料)
A、讀這句描寫花開放的句子。
B、出示句子進行比較。
C、帶著獨特的體驗朗讀本句
(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月光花在七點左右開花;夜來香在晚上八點左右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開放……)
〈在比較中體驗到課文用詞的準確性,訓練學生對好詞的積累〉
4、省略號告訴我們什么?想不想知道還有哪些花也會在整點開放呀?就讓我們上網(wǎng)看看,找到后,也用小作者的表達方式來描述一下花。
A、上網(wǎng)瀏覽
B、句式說話。_____點,______花________。
〈拓展性處理教材,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luò)教學功能〉
5、真能干,一個個都簡直成了小詩人了。各位小詩人,剛才我們通過認花、了解花是什么時候開放的以及用詩人般的言語描繪網(wǎng)上的花,現(xiàn)在,你們對花的感受不一樣了吧!帶上你獨特的體驗齊讀第一段。
6、讀了這段課文,小朋友們又會很自然地發(fā)出哪些問題?(主要是“為什么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會不同”)
五、小組合作,自主解疑
1、利用網(wǎng)絡(luò),自主探究
這么多的問題,如果一個一個回答,這節(jié)課肯定解決不了,怎么辦呢?(小組合作,由同學解答一部分)這樣吧,現(xiàn)在大家以小組協(xié)作的方式來展開學習,F(xiàn)在,就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問題,利用網(wǎng)絡(luò)查尋相關(guān)資料,共同討論。
電腦出示學習步驟:
(A)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B)利用網(wǎng)絡(luò)瀏覽相關(guān)資料。
(C)共同討論,每一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向全班介紹你們組的學習成果。
2、組內(nèi)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巡視,隨機指導。
六、出示匯報,交流反饋
1、分小組匯報,從中理解“原來植物的開花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發(fā)揮小組學習的合作力量,從理解、模仿到遷移、創(chuàng)造〉
2、知識拓展“蟲煤花”“風煤花”“鳥煤花”“水媒花”等。
七、激趣引申、課外拓展
今天,我們漫游了花之語,通過認真的閱讀,積極的探索,在廣闊的知識海洋里,學會了思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老師相信,大自然里還有許多許多的奧秘等著你們?nèi)グl(fā)現(xiàn)。
1、利用本校校園網(wǎng)的BBS發(fā)表貼子“當當小詩人”
2、師生互評。
3、總結(jié)本課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4
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段、總起段。
學習完課文后,我提出問題: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體地寫了大自然的的聲音?
學生一下就回答出:2—4自然段具體地寫了風、水、動物的聲音。
我又繼續(xù)追問:那課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寫呢?學生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第一自然段。我啟發(fā)學生思考:第一自然段和2—4自然段是什么關(guān)系?
學生想了一下便說:2—4自然段是圍繞第一自然段來寫的。
我相機表揚他們很會動腦筋,并告訴他們,第一段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段,而它又是第一段,在文章的`開頭,所以它又叫總起段。
接著我又告訴學生,這篇課文的2—4自然段中還出現(xiàn)了總起句和中心句,看看你們能不能找到。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fā)了,他們積極地讀著課文,思考著,一下就找到了中心句、總起句。學會這種寫作手法。這篇課文語段優(yōu)美,要讓學生把2---4自然段流利有感情的背下來。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并把字寫端正、勻稱、正確。
2.鞏固已經(jīng)學會的字。
3.擴大古詩積累,積累格言、成語。
4.口語交際練習,鼓勵樂于說、敢于說的習慣。
5.寫話練習,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描寫人物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點:
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把字寫勻稱、正確?谡Z交際練習。
教學難點:寫話練習,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描寫人物語言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目標1、2、4
第一課時
一、看拼音寫詞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ㄒ唬┳约邯毩⑼瓿。
。ǘ阑ゲ,看字是否正確,比一比誰寫得最漂亮。
3.講一講三個成語的意思。
4.再找?guī)讉你會的寫下來。
二、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不同的字。請你認真想一想,看看能夠?qū)懗鰩讉來。
。ㄒ唬x題,看有幾點要求?
。ǘ约核伎,獨立完成。
(三).交流:
此:(柴)(些)(紫)
兌:(銳)(說)(悅)(脫)
臺:(苔)(抬)(殆)(始)(治)
三、口語交際
。ㄒ唬宰x材料要求,看從中了解了什么?
(二).引導準備:爭論什么?(非看不可的理由)
怎樣達成協(xié)議?達成怎樣的協(xié)議?
(三).自愿挑選一角色準備。
(四).自選伙伴,三人一組,表演爭論的情景及達成的協(xié)議。
。ㄎ澹啾硌,評價。
教學反思: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好。
第二課時:
完成目標3
一、讀讀背背下面的古詩,不認識的字查字典,然后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ㄒ唬樽值渥詫W完成:會正確讀出古詩,了解古詩意思。
。ǘ畽z查自學效果:
、僮x音:憫紳粟閑猶
②字義:憫粟閑猶(查字典理解)
。ㄈ笇Ю首x背誦
。ㄋ模|(zhì)疑:農(nóng)民獲得了豐收,為什么還會餓死?
二、讀讀下面的格言,愿意背的可以背下來。
。ㄒ唬詫W: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查字典或請教同桌。
。ǘ涣鳎哼@些格言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ㄈx一讀,背一背。
三、回憶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語。
。ㄒ唬崆皽蕚湟粋寓言故事講。
。ǘ涣鳎褐v寓言故事,說一說從中你懂得了什么?
教學反思:教學中充分估計學生的情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成資源,使學生的生成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第三、四課時
完成目標5
一、回憶《自相矛盾》
。ㄒ唬首x課文。
。ǘ约褐v一講,說一說。
二、指導習作:
(一).引導思考:那個賣矛和盾的人,什么也沒有賣出去,回到家后會對家里人說什么呢?它的家里人會說什么呢?
。ǘ蠹医涣,評價,補充。
。ㄈ笇ч_頭:
回到家里,那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對……說:“……”……
。ㄋ模毩⑼瓿。
三、講評:
。ㄒ唬艘唤M互讀習作,二人互評。
。ǘ2——4組同學做示范,把握語言,通順,想象合理,思維靈活,重點指導語言生動。
(三).自己修改作文。
。ㄋ模俅谓涣
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并把字寫端正、勻稱、正確。
2.鞏固已經(jīng)學會的字。
3.擴大古詩積累,積累格言、成語。
4.口語交際練習,鼓勵樂于說、敢于說的習慣。
5.寫話練習,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描寫人物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點:
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把字寫勻稱、正確。口語交際練習。
教學難點:寫話練習,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描寫人物語言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目標1、2、4
第一課時
一、看拼音寫詞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ㄒ唬┳约邯毩⑼瓿伞
。ǘ阑ゲ椋醋质欠裾_,比一比誰寫得最漂亮。
3.講一講三個成語的意思。
4.再找?guī)讉你會的寫下來。
二、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不同的字。請你認真想一想,看看能夠?qū)懗鰩讉來。
。ㄒ唬x題,看有幾點要求?
。ǘ约核伎,獨立完成。
。ㄈ涣鳎
此:(柴)(些)(紫)
兌:(銳)(說)(悅)(脫)
臺:(苔)(抬)(殆)(始)(治)
三、口語交際
。ㄒ唬宰x材料要求,看從中了解了什么?
(二).引導準備:爭論什么?(非看不可的理由)
怎樣達成協(xié)議?達成怎樣的協(xié)議?
。ㄈ栽柑暨x一角色準備。
。ㄋ模赃x伙伴,三人一組,表演爭論的情景及達成的協(xié)議。
。ㄎ澹啾硌,評價。
教學反思: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好。
第二課時:
完成目標3
一、讀讀背背下面的古詩,不認識的字查字典,然后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一).查字典自學完成:會正確讀出古詩,了解古詩意思。
。ǘ畽z查自學效果:
、僮x音:憫紳粟閑猶
②字義:憫粟閑猶(查字典理解)
。ㄈ笇Ю首x背誦
。ㄋ模|(zhì)疑:農(nóng)民獲得了豐收,為什么還會餓死?
二、讀讀下面的格言,愿意背的可以背下來。
。ㄒ唬詫W: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查字典或請教同桌。
。ǘ涣鳎哼@些格言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三).讀一讀,背一背。
三、回憶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語。
(一).提前準備一個寓言故事講。
(二).交流:講寓言故事,說一說從中你懂得了什么?
教學反思:教學中充分估計學生的情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成資源,使學生的生成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第三、四課時
完成目標5
一、回憶《自相矛盾》
。ㄒ唬首x課文。
(二).自己講一講,說一說。
二、指導習作:
。ㄒ唬龑伎迹耗莻賣矛和盾的人,什么也沒有賣出去,回到家后會對家里人說什么呢?它的家里人會說什么呢?
。ǘ蠹医涣,評價,補充。
。ㄈ笇ч_頭:
回到家里,那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對……說:“……”……
。ㄋ模毩⑼瓿。
三、講評:
。ㄒ唬艘唤M互讀習作,二人互評。
(二).請2——4組同學做示范,把握語言,通順,想象合理,思維靈活,重點指導語言生動。
。ㄈ约盒薷淖魑。
(四).再次交流
板書設(shè)計:
語文實踐活動7
此:()()()()()
兌:()()()()()
臺:()()()()()
教學反思:習作要為學生打開思路,幫助學生說出想說而又不能說出的話,指導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習作。
板書設(shè)計:
語文實踐活動7
此:()()()()()
兌:()()()()()
臺:()()()()()
教學反思:習作要為學生打開思路,幫助學生說出想說而又不能說出的話,指導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習作。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初步學習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有效實現(xiàn)語言文字積累。
2.通過朗讀思考,感知詞、句的特點,并在準確進行說話練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感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感受撇畫、捺畫的書寫特點,提升對漢字的審美及書寫能力。
4.背誦《采蓮曲》,邊讀邊想象詩歌畫面,體會詩歌情感,形成詩歌文化的有效積累。
教學重點:提升感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難點:真正掌握并能運用學到的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教學準備:讀書筆記本;多媒體課件;歌曲《彎彎的月亮》《采蓮曲》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交流,初步學習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有效實現(xiàn)語言文字積累。
2.通過朗讀思考,感知詞、句的特點,并在準確進行說話練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感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交流激趣,引入學習
1.教師出示自己的讀書筆記本,學生猜猜里面可能都記錄了什么,教師適時告訴他們這是自己讀中學時代用心做的讀書筆記本,同時展示給學生看,并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跟自己做過的讀書筆記進行比較)。
2.引入:到底該怎樣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又有什么意義呢?接下來還是讓我們走進“語文園地”,聽一聽同學們的看法。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交流引入法,借助熟悉的話題引入教學內(nèi)容,自然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更多關(guān)于讀書筆記知識的興趣。
二、教學“交流平臺”
1.引導學生自主朗讀“交流平臺”中出示的四句話,看看四句話中分別都說了什么內(nèi)容。
2.學生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明確四句話寫出了四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3.再讀四句話,看看自己對哪種方法最感興趣,為什么?
生:我喜歡第一種方法,感覺既簡單義不耽誤時間。
師:這也是我們平常最常用到的一種方法。
生:我對其他三種方法比較感興趣,因為寫感受的過程中我會認真思考句子的含義。
師:是的,所以每次老師特別喜歡讓你們邊讀課文邊將自己的簡單理解寫在旁邊,這是理解句子的好辦法。另外多背誦一些好詞佳句,還可以用到我們平時的說話、中呢。
生:我對第二段話比較感興趣,因為這樣以后在文的時候我們能夠很快找到可以用上的詞語或者句子。
師:是的,這種方法雖然有點費事,但對我們的大。
生:我覺得最后一種方法也不錯,注明句子的出處后載們就能夠一下子記起閱讀過的內(nèi)容啦。
師:同學們,這些做讀書筆記的方法雖然形式不太一樣,但是無論哪一種方法對我們的閱讀和習作都有很大的好處,不但能夠提升我
們的閱讀、能力,還能讓我們不斷形成語言文字的積累,這就是做讀書筆記的好處。
4.拓展學習:引導學生拿己的讀書筆記,通過與平臺中給出的方法進行比較,看看自己還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教師適時再次引導他們學以致用,提高自己的讀書筆記的'質(zhì)量。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自主學習法,讓學生通過研讀四句話,從中感受到常見的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并在與自己的讀書筆記進行比較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fā)優(yōu)化讀書筆記的意識。
三、教學“詞句段運用”
1.課件出示“讀一讀,照樣子寫句子”中的三句例句,引導學生邊讀邊看看三句話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1)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用著重號聚焦句子中的“得”。
(2)學生再次認真朗讀句子,想一想加點字“得”前后兩部分在意思上都有怎樣的關(guān)聯(lián)?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他們明確“得”后面半部分是對前面動作詞狀態(tài)、程度等的補充說明,因而使句子表達得更加完整具體。
(3)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同時試著補充完成第四句話“媽媽累得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體會“累”的樣子、程度等,同時對他們的寫話予以梳理(如“媽媽累得說不出話來”“媽媽累得一點兒力氣都沒有了”等)。
(4)拓展延伸:完成第五句寫話練習“ 得 ”,指名朗讀自己寫的句子,教師再次引導學生準確把握“得”前后兩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注意前半部分一定要有動作詞。
2.引導學生自主朗讀“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語,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中給出的兩句話,注意加點詞語在句子中都有什么特點。
(1)指名學生回答(一句話中,幾個分句子前后詞語是一樣的……),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明確:這種含有幾個分句的句子,前后兩句話首、尾詞語相同,這樣形式的句子所采用的修辭手法叫“頂真”。
(2)教師補充出示幾則例句:A.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竹鞭砍了,還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B.櫓搖船、船載櫓,櫓動而船行;線穿針、針引線,線縫而針綴。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頂真修辭的有趣特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的兩個句子,邊讀邊體會句子的特點。
(4)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試著照樣子補充第二句后面的省略號,教師注意提醒他們下一句必須以“彎彎的小橋”開頭,適時補充出示“彎彎的小橋那彎彎的小船”。同時引導他們明確這是一句歌詞,歌曲《彎彎的月亮》。
(5)課件播放歌曲,引導學生聆聽歌曲,想象句子所描繪的美好意境。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讀寫結(jié)合法,讓學生通過朗讀句子,初步感知句子中加點字詞的有趣特點,同時在寫話練寫的過程中進一步實現(xiàn)了認知內(nèi)容,提升了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
四、課堂
1.引導學生簡單交流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教師適時再次引導他們回顧關(guān)于讀書筆記以及詞句段運用兩個方面的認知。
2.教師: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確實有不少收獲,老師希在今后的語文學習過程中,一定要真正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提高讀書筆記的質(zhì)量,并讓它真正為我們學習語文服務(wù)。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感受撇畫、捺畫的書寫特點,提升對漢字的審美及書寫能力。
2.背誦《采蓮曲》,讀中想象詩歌畫面,體會詩歌情感,形成詩歌文化的有效積累。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引入學習
1.教師談話:孩子們.漢字是一門文字藝術(shù),看上去就是簡簡單單的方塊字,但要想把它們寫好卻并不容易。還記得我們前面學過的橫畫、豎畫的書寫規(guī)則嗎?
2.學生交流(橫平豎直),教師適時提醒他們這里的“橫平”并非是我們認為的“水平”,而是在微微上斜的同時保持一種平勢。同時引入學習:接下來我們繼續(xù)掌握關(guān)于撇、捺兩種筆畫在漢字中的書寫要領(lǐng)。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回顧舊知法,讓學生通過交流已有書寫認知進行書寫要領(lǐng)內(nèi)化鞏固,同時激發(fā)了學生了解更多書寫要領(lǐng)的積極性。
二、教學“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書寫提示”中的“英、及、柔”等8個生字,引導學生分別找出撇、捺在每個字中的位置,并想想它們的書寫有什么特點。
2.學生觀察、比較、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明確只有將撇、捺兩筆寫得舒展,字整體才能夠舒展和優(yōu)美。
3.指名四位同學板演生字(每位同學按照順序分別板演2個生字),其他同學認真觀察他們的書寫并予以,教師重點提醒他們看看撇、捺兩個筆畫的書寫是否做到了“舒展”。
4.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適時予以修正、范寫,重點提醒他們注意“及”的筆順是撇、橫折折撇、捺.其中最后一筆捺畫要舒展,與撇畫保持對稱之勢}“柔”上面半部分的撇畫不要寫得過長,下面“木”的撇、捺要寫得舒展、對稱;“霧”下面“務(wù)”上半部分中的撇、捺要舒展,下面“力”的撇畫則要稍微收斂;“奏”上半部分的橫畫要緊湊,撇、捺要舒展。
5.學生自主臨寫8個漢字,教師巡視了解書寫情況,重點看看他們有沒有注意撇、撩兩個筆畫的書寫舒展到位。同時挑選書寫較好的同學的作業(yè)進行展示交流。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自主觀察發(fā)現(xiàn)與教師歸納講解相結(jié)合的方式,讓學生更妤地掌握了撒、撩筆畫的書寫要領(lǐng),進一步提升了漢字書寫能力。
三、教學“日積月累”
1.課件播放歌曲《采蓮曲》,引導學生欣賞歌曲并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談話引入:這首好聽的《采蓮曲》就是根據(jù)唐代著名的大詩人王昌齡的詩歌《采蓮曲》創(chuàng)編而來的。同學們,接下來讓我們來讀讀這首經(jīng)典的詩歌作品。
2.課件出示詩歌《采蓮曲》及其畫面,引導學生自主朗讀詩歌,注意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想一想該如何讀好詩歌的朗讀停頓。
3.指名朗讀詩歌,教師適時進行范讀指導,重點提醒學生注意“芙”是第二聲,同時.注意指導學生讀好朗讀停頓(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人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學生齊讀詩歌。
4.引導學生再讀詩歌,注意借助圖畫看看詩歌描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自己都從詩歌中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又似乎聽到了什么聲音?
5.學生朗讀思考,與同學、老師交流:
生:這首詩歌描寫的應(yīng)該是夏天的景色。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從圖畫上畫的荷葉、荷花看出來的(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理解“芙蓉”指的是“荷花”)。
師:同學們,除了從畫面中看到了碧綠的荷葉和粉紅的荷花外,你們還看到了什么?
生:我還想到了有人劃著船在荷花、荷葉中游玩、觀賞。
師:這畫面中并沒有人呀?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從最后一句“聞歌始覺有人來”中想到的,說明有人在荷花,荷葉間唱歌。
師:你的想象非常準確。那你們猜一猜,這會是什么人呢?他(她)又躲在哪兒呢?
生:我覺得是女孩子,她被荷葉、荷花給擋住了。
師:對!其實這首詩寫的是采蓮少女,但詩中并沒正面描寫她,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卻聞歌聲等
手法,巧妙地將采蓮少女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注意邊讀邊想象詩歌的畫面美,同時想象詩歌中的聲音美。
7.學生嘗試背誦詩歌,指名背誦展示,學生齊背古詩。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邊讀邊想象法,讓學生通過朗讀并想象詩歌的畫面、聲音,進而自然融人到了詩歌的美好意境中,并體會到了詩歌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趣。
四、課堂
美好而又短暫的一節(jié)課學習很快就結(jié)束了,孩子們,回家以后,老師希望你們能夠再次進行漢字書寫鞏固,同時還能把今天學到的這首《采蓮曲》背誦給家長聽一聽。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掌握“晶”字的字理演變過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3、感受語言文字的美以及大海的美,體會作者對海的熱愛。
重點: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以及大海的美,體會作者對海的熱愛。
難點:通過語言文字感受大海的美,體會作者對海的熱愛。
準備:有關(guān)大海的圖片。
流程:
課前準備:同學們,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上一節(jié)語文課,你們高興嗎?聽到你們的聲音,我對你們充滿信心,我相信,在這節(jié)課上,你們一定會把最出色的一面展現(xiàn)給大家。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上課)
一、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張圖片(出示課件),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用你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
2、你們喜歡海嗎?有位小朋友的家就住在這大海的旁邊,他想邀請我們?nèi)プ隹,想去嗎?那就讓我們出發(fā)吧。ò鍟n題)
二、解題、釋題
1、齊讀題。說說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再讀題目,你想知道哪些內(nèi)容呢?
2、這位小朋友家的海究竟怎么樣呢?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老師把課文讀一下,請同學們注意聽準字音,體會老師朗讀的語氣和語調(diào)。
2、老師讀的好不好?想不想跟老師一樣讀得這么好?要想把文章讀得好,首先要把文字朋友找出來,F(xiàn)在就請你們大聲地朗讀文章,邊讀邊畫出要求會寫和會認的生字。
3、師:出示生字:霧潮仰泯瑩呀界
恒游濤晶(課件)
。1)把我們的文字朋友請出來,誰先和它們交個朋友(指名認讀)
(2)同學們認得真快。與它們成了好朋友,誰能介紹一下你們的朋友?(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它的,并組詞、說話)
。3)指出“晶”字的字理結(jié)構(gòu)圖(課件)
四、再讀課文,感受語言
1、我們把這些生字朋友帶到文章中,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讀一遍,標好自然段。
2、任選一段在組內(nèi)讀一讀。
3、指名讀(分自然段讀)
4、你們覺得“我”家門前的海美嗎?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了美,找出來,讀給同學聽一聽,試著表現(xiàn)出這樣的美。
如:a、藍色的霧,藍色的.風,藍色的潮聲……(課件)
。鄢隽舜蠛5念伾溃ò鍟{色)]怎樣讀呢?省略號的作用?繼續(xù)想象一下。
b、我家門前的海,像一面光明锃亮的大玻璃鏡,映著天,天變藍了,映著云,云變藍了,映著鳥,鳥變藍了。(光明锃亮是什么意思?拿出一面小鏡子,讓學生觀察其特點,幫助理解意思,指導朗讀)
c、這世界給了我無窮的樂趣,給了我無盡遐思的翅膀,給了我永恒不泯的意心……
。啡ぶ改男恐笇Ю首x)
五、重溫課文,加深印象
師:通過你們的回答,老師感覺你們很喜歡這篇文章,那就讓我們快速瀏覽文章,記住描寫大海的語言?把下面幾句話填寫完整。
出示課件:
1、海像一面()的大玻璃鏡。
2、那云,就是()的波濤,那鳥就是()
3、我就生長在這()的()的世界。
4、這世界給了我()的翅膀。
5、因此,人都說漁家的孩子有著()的生命,心();眼();
六、深入體驗,表達感受
師:剛才,我通過體會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對這片大海有了更新的感受,請你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這片大海的喜愛吧!(我想說一句話,我想用歌聲;我想朗讀一首詩來表達我的心情)
七、回讀課文,品味情感
師:不僅同學們喜歡這海,連老師也喜歡這海,那就讓一起再讀讀課文,一起感受大海的美吧。ㄅ錁俘R讀課文)
師:每個人眼里的海都是不同的,對海的感受也各有差別,但無論怎樣,海在我們的心中永遠是美的,我們會永遠熱愛著海。
八、學以致用,片段練習
師:這位小朋友門前的海真是太美了,我們對他的邀請表示感謝,如果你邀請這位小朋友來我們這做客,你想讓他看些什么呢?(山、水)那就用你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一下咱們的山和水吧!
總結(jié):如果哪位朋友來到我們這里,看到我們的山和我們的水,一定會倍加喜愛的,那就讓我們一起期待著吧。ㄕn件:再見)
3。小學三年級語文《我家門前的!方虒W反思
《我家門前的!肥且黄x課文,在這一課教與學的過程中,我力圖體現(xiàn)課程標準關(guān)于中年段閱讀教學的一些理念,結(jié)合課文,語言優(yōu)美,豐富的想象,生動地展現(xiàn)出大海的美麗的這一自身特點及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shè)計了本課的教學。
在設(shè)計中遵循了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三個維度,較好地體現(xiàn)了對學生個性體驗的充分尊重,對學習過程和方法充分重視,并落實了語文學科的感悟、品味,培養(yǎng)語感的基本任務(wù),主要采取如下策略:
一、從個性感性入手,以學生的感受作為切入點。引發(fā)學生進一步去感受和體會課文。
如在文章的導入部分,我用充滿激情淺顯生動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文中去,讓他們自己去感受作為一個海邊出生,海里成長的漁家孩子,他眼中的海是什么樣子?
二、調(diào)動自身已有經(jīng)驗,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方法來學習課文,如抓重點詞句段來說明課文,找出重點。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8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在9篇課文的后面安排了“資料袋”,“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了解與課文有關(guān)的信息,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增強學習的趣味性!痹趯嶋H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把握特點,用好、用活資料袋,提高教學效率呢?
一、注重整合,讓資料袋“物盡其用”
本冊教材的設(shè)計較為充分地體現(xiàn)了“整合”的課程理念,資料袋不是“單純的資料”,而是課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谶@樣的認識,教師研讀教材之后,分析每一個資料袋的作用,將資料袋的使用與課文的學習結(jié)合起來,就能引導學生用好資料袋,使其“物盡其用”。
【案例】 《奇怪的大石頭》一文之后的資料袋為學生提供了李四光經(jīng)過長期研究,為祖國摘去“貧油國”帽子的資料。學生通過這個資料,反過來再讀課文,就能夠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時候善觀察、愛提問是分不開的!段也荒苁拧分筇峁┯嘘P(guān)宋慶齡簡介,《孔子拜師》之后提供的關(guān)于孔子的介紹,都屬于類似的安排。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資料,可以課前預習,為學習課文做鋪墊;也可課后延伸,讓孩子感悟偉人的成功與兒時的因果關(guān)系,增強自身的學習動力,覺得自己“也可以那樣”。
整合的課程觀,還要求學生將資料袋中的資料進行整理,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豐富語言積累,從而“一物多用”。
二、鼓勵創(chuàng)新,讓孩子成為資料袋的主人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利用資料袋的時候,應(yīng)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強調(diào)“可以這么用”“也可以那樣用”,還要引導思考“怎樣用最好”。在本冊的九個資料袋中,由于資料內(nèi)容的差異,使用時方法應(yīng)該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案例】 《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文課后的資料袋,為孩子們展現(xiàn)了豐富多彩的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場景,生動的'畫面可以豐富他們?nèi)谌朊褡宕蠹彝サ男腋sw驗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數(shù)民族同胞在做什么,也可簡要涉及,讓想知道的同學課前查閱其他資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動聽的葫蘆蕭,傣族姑娘挑起可愛的竹簍等等。只要孩子們感興趣,也可結(jié)合課文進行“我想和(什么族)的小朋友(做什么)”的說話訓練,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我還知道……”。
在引導孩子學習使用資料袋的過程中,與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結(jié)合起來,有意鼓勵創(chuàng)新并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把資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養(yǎng)習慣,讓資料袋不斷充實
培養(yǎng)學生使用資料袋的良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對于用得好的同學一定要適時表揚,樹立榜樣,力爭讓收集資料、合理使用資料袋成為孩子們的自覺行為。教材上提供的資料袋其實不多,這為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資料,形成自己的資料袋提供了空間。
【案例】 《趙州橋》一文課后并沒有提供資料袋,但是如果學生養(yǎng)成了積累資料的習慣,加上教師的引導,他們完全可以自主地通過課外書、網(wǎng)絡(luò)等各種渠道了解祖國燦爛悠久的“橋文化”,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fā)民族自豪感。這種學習的過程也是對孩子們自身資料袋的補充。如果孩子們查閱資料、收集整理資料的速度加快了,豐富資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數(shù)課文學習之前或之后自覺主動地進行。至于本身就有資料袋的課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意愿,鼓勵通過查閱課外書或網(wǎng)絡(luò)等形式,進一步豐富資料袋的內(nèi)容,只是教師關(guān)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識本身,而是應(yīng)關(guān)注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和資料的使用。
建議老師們給每個孩子提供一個資料積累專用本,課外資料、妙詞佳句都可納人。教師對孩子自身資料袋的關(guān)注,就會激勵孩子收集整理資料的熱情,長此以往,孩子的語文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四、尊重差異,讓資料袋煥發(fā)個性光彩
學生由于個體的差異,對于資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異,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師應(yīng)多做“正面引導”,樹立榜樣,而盡量不要“強行要求”,打擊弱勢。如果收集整理資料、運用資料袋變成教師強制要求的行為,就使得原本很快樂的學習過程變得索然無味,令學生產(chǎn)生抵觸情緒,費力低效。
【案例】 《給予樹》課后關(guān)于圣誕節(jié)的資料,《“東方之珠”》課后關(guān)于香港的資料,孩子們一定都非常感興趣,但這些資料比較少,許多孩子或許已經(jīng)知道,于是“想知道”,這時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孩子查閱資料,然后共同交流。對于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也可讓他們盡力而為,告訴他們“可以做得更好”,在與同學資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勵學生自身資料袋在內(nèi)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應(yīng)盡可能體現(xiàn)自己的個性。
條件允許的話,那些豐富多彩的、個性化資料袋就可以成為一個繽紛的展臺,讓孩子們在展示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體驗成功。
拿到新教材,我們需要統(tǒng)攬全局,把握教材的特點,把資料袋這一種新的形式放到整個語文課程資料中來加以認識,這樣才能在資料袋的使用上靈活自如,不致顧此失彼。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了解便條的主要用途。
2、在生活實踐中運用便條,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會寫簡單的便條,盡量做到正確、簡練、通順。并可以在生活實踐中用便條,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交際能力。
教學媒體:電腦
教學設(shè)計: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
師:放假時你去哪玩了?
生1:我去北戴河了。(你看見大海了吧!喜歡嗎?我也十分喜歡大海。)
生2:我去科技館了。(在那里你一定學到了不少新的知識)
師:同學們玩得都很高興,可是有一位同學卻很苦惱,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ㄕ埧翠浵竦谝还(jié):幾個同學的談話讓A很不高興,因為自己的爸爸不能的帶自己到動物園玩。他們一起議論怎樣幫助同學解決問題,得出好結(jié)論: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
環(huán)節(jié)意圖:談話方式引入,使學生既有一種親切感,又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進入課堂教學,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課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需要出發(fā),引入新課,為后面的預寫打下情感基礎(chǔ),讓學生清楚寫什么。
在學生發(fā)言的過程中對不同的學生也有不同的提高:發(fā)言的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一定的鍛煉,對不發(fā)言的學生也是一個認真傾聽別人講話,懂得講話意思這個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用這種方式真正走到學生之中,和他們談天,了解他們的感受和想法。
問題師:錄像中的同學叫什么名字?
生:雪男(用不用說爸爸媽媽叫她小明。怕學生在下面環(huán)節(jié)看書時和書中的便條比較,產(chǎn)生疑問)
師:這位同學有什么苦惱的事?
生:她想去動物園可是和爸爸說了三次都沒有去成,她不知怎么辦?(你看得真認真)
師:同學們給她出了什么好注意呢?
生: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二、新授:
(一)預寫:
師:給爸爸寫些什么呢?我們現(xiàn)在就幫她試著寫寫吧!注意把你想說的話寫清楚。
生:寫條
環(huán)節(jié)意圖:通過看錄像,學生在情景中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感受,這時讓他們試著先寫一寫自己的感受,教師可以掌握學生寫條的格式是否正確,為下一步教學打下必要的基礎(chǔ)。此外,這也是學生的自主嘗試的過程,在嘗試的過程中學習新的知識,比單純的教師傳授要好得多。學生嘗試就是他們自己感悟的過程。
師:巡視。①格式有錯誤的學生的條
找到2個條
②格式和內(nèi)容都比較好的學生的條
注:先找寫得比較好的同學只是自己讀讀,格式有錯誤的在實物投影上展示
師: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寫的?
生(格式和內(nèi)容都比較好的學生的條):……
。惆巡缓靡馑颊f的話寫清楚了,不錯;你是用商量的語氣寫的,真懂事;你很誠懇,我想爸爸看了這張條一定會帶你去的)
環(huán)節(jié)意圖:教師時刻關(guān)注學生嘗試的過程,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解決。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寫條的格式和大致內(nèi)容。
。ǘ┡c留言條比較:
師:這位同學自己也寫了一張條,你來讀讀,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生:和留言條一樣
師:留言條是我們二年級學的知識你還記得,真好!
師:到底是不是留言條呢?這是我們二年級學過的留言條,對比著讀讀。
生1:格式一樣。(是呀!這和留言條的格式一模一樣,你讀得真認真)
生2:留言條只是留言,就一句話;這張條寫出了心里話。(你真會讀書,一下就抓住了它們之間的不同點)
環(huán)節(jié)意圖:留言條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便條的格式完全是留言條的遷移,一次格式(或是說他們間的相同點)就不是教學的重點了,而重點在揭示他們之間的不同點。出示留言條學生自讀、自誤,體會不同之處,教師給與適當?shù)募,這節(jié)課的地一個難點可以說就解決了。
。ㄈ┙沂尽氨銞l”:
師:這就是“便條”?(板書)
師:同學們剛才說的留言條就是便條的一種。
師:“便”是什么意思?
生:方便、簡便、快捷。(對了)
師:“條”呢?
生:小紙條。
師:就是這一張小小的紙條寫的內(nèi)容既要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又要簡練
環(huán)節(jié)意圖:讓學生清楚便條不是寫信,只是生活中有需要時用的簡單、明了的條子,所寫內(nèi)容要件練,寫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四)錄像展示便條的作用:
師:爸爸看了同學便條真的帶她到動物園去玩了——請看。
師:這張小小的便條就有這么大的作用呢!
環(huán)節(jié)意圖:讓學生看到便條在生活中的作用之大,也是對所寫便條的一個回復。
(五)拓展學生思維:
師:這是寫給爸爸的便條,還可以寫給誰?
寫些什么呢?快把書打開P13頁讀讀第二張便條吧!
師:你又讀懂了什么?
生1:便條也可以寫給老師(不只寫給爸爸,還可以寫給老師,你讀得真認真。是呀!便條寫給誰都可以)
生2:要寫清是誰寫的,給誰寫(真好,你說出了寫便條的格式)
生3:還可以寫自己想對老師說的話(你真有想法)
生4:還可以表達對老師的喜愛(你讀懂了寫便條同學的心)
師:便條可以可寫給爸爸,老師,還可以寫給誰,寫些什么呢?
生1:寫給同學:我們因為一點小事吵架了(你是在和伙伴交流當面不好意思對他說的話,是在道歉)
師:板書:道歉
生2:寫給媽媽:批評我是為我好,感謝媽媽(你真懂媽媽的心,媽媽知道一定很高興,同時你也是在對媽媽表示感謝)
師:板書:感謝
生3:寫給爸爸媽媽:他們經(jīng)常打架(你是在勸告爸爸媽媽不要打架了,每天都快樂多好!)
師:板書:勸告
……
……
師:看來便條在我們生活中應(yīng)用是十分廣泛的,很多方面可以用便條的形式來表達。
師:現(xiàn)在你就試著把你的想法寫出來吧!
生:寫便條。
師:巡視。找出有代表性的便條準備展示。
師:寫好后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小組交流。
師:巡視。有針對性地指導一會展示的便條。
生:展示。
環(huán)節(jié)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是這節(jié)課的靈魂所在,主要是想打開學生的思路,使學清楚:只要自己需要便條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使用。在課堂上完成一張完整的便條,每位學生的思路應(yīng)該是不一樣的,學生的便條應(yīng)該是百花齊放的。
三、發(fā)散、總結(jié):
師:同學們的便條寫好了,你打算怎樣交給對方呢?
生1:放在手中就跑(你是直接交給對方的。為什么馬上跑?有些不好意思)
生2:放在……底下、鉛筆盒里(這個方法也挺巧妙,不好意思直接給可以放在別人注意的地方)
生3:轉(zhuǎn)交(這個方法也可以)
師:你寫的條的對象在現(xiàn)場嗎?在的你就想辦法交給他(她)吧!
師:我收到了一張便條。讀給大家聽聽。(回復)
師:誰還收到便條了,給大家讀讀行嗎?
師:有的同學為什么沒動呢?
生:我寫條的對象不在現(xiàn)場
師:你一定想好怎樣給對方了,回家把你寫的便條交到他們手中吧!
環(huán)節(jié)意圖:在學生感知——嘗試——運用的過程中開闊學生的思路,由根據(jù)情節(jié)書寫的便條過度到每一位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現(xiàn)實生活中的切實要求。這就是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最好體現(xiàn)。學生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也鍛煉了她的口語表達能力。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在語文課堂上要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綜合素質(zhì)。把便條交給對方是一個現(xiàn)實問題,在課堂上安排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開拓學生思路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應(yīng)該是很有興趣的。
板書設(shè)計:
便條
感謝道歉勸告幫助
祝福驚喜商量認錯
教學反思:學生可以根據(jù)不同的事情寫出自己的心聲,同時由于留言條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們在寫便條的時候基本沒有什么困難,學生的寫的比較好,效果不錯。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偵察,通訊,探測”。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看太空科教片,互相交流太空知識,激發(fā)探索太空的欲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人類在探索太空奧秘的過程中所取得的進步,培養(yǎng)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太空知識
教學難點:
了解人類在探索太空奧秘的過程中所取得的進步,培養(yǎng)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教學準備:
制作課件。布置學生查閱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偵察,通訊,探測”。了解人類在探索太空奧秘的過程中所取得的進步,培養(yǎng)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一、激趣到入
同學們,你知道太空中有什么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太空科教片片段)
二、看圖認讀
指名認讀學習小組內(nèi)認讀游戲認讀。
三、交流學習資料
1.學生之間交流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土星地球這些星體以及彗星環(huán)形山的資料。
2.認識了解了這些星體天體月表地貌特征,你有什么感受呢?
3.學生交流火箭觀測衛(wèi)星偵察衛(wèi)星宇宙衛(wèi)星通訊衛(wèi)星航天探測器等人造太空物和機器人以及宇航員們(講講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三位航天英雄的事跡)的資料。
4.了解了這些知識你有哪些體會呢?
5.關(guān)于太空你還有哪些疑問?(學生質(zhì)疑,由其他學生幫助解疑)
四、作業(yè)設(shè)計
學生制作航天手抄報。
五、板書設(shè)計
大屏幕飛向太空
太空還想知道什么?
錄像片用心探索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鞏固識字。
一、多種方法識字.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太空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聽老師讀文中的.詞語,注意聽準字音。
接下來,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詞語,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把字音讀準。
2.老師指讀詞語,其他同學注意認真聽,看看他們的字音讀的準不準。
二、讀一讀,寫一寫
堅貞不屈偵察兵通訊探測
宇宙機器
三、作業(yè)設(shè)計。
1.寫生字。
2.查找天文知識方面的資料。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擴大視野,增長知識。
1.互相交流天文方面的知識。
2.完成課后練習題。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11
教學目的:
1、認識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句子意思,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感受草原人民對這片神奇的土地的深切的感情。
教學重點:
1、通過詩歌,感受牧民的幸福生活,產(chǎn)生熱愛草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結(jié)合詩中出現(xiàn)的擬人、比喻等句子,體會草原的美,牧民的幸福生活。
教學難點:
理解“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里美如畫!钡纳羁毯x。
教學方法:
讀中悟讀中想讀中思讀中繪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guān)草原的圖文資料、音像資料、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歌聲飛揚激情引領(lǐng)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導入新課)
師: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大海是魚兒的家,美麗的大草原是牧羊姑娘的家。一首由蒙古歌手德德瑪首唱,并在近三十年歲月中久久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動人旋律,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一直讓人們對內(nèi)蒙古有著無限的遐想與神往。
現(xiàn)在,讓我們也來聆聽這優(yōu)美的旋律,欣賞大草原的無限風光,邊聽邊看邊想,這首歌能使人們想到什么呢?
。A設(shè):學生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如草原的美,到處是綠草鮮花;天空也是那么藍;牛羊遍地。或是想到詩歌《敕勒川》)
2、師:同學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這節(jié)課,就讓歌聲引領(lǐng)我們共同走進草原、親切草原、品味草原(板書課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齊讀課題
過渡:草原我們總是用遼闊、寬廣、無邊無際來形容,其不知,在它那博大的懷抱中,有著無數(shù)的美景,風吹草浪,鮮花點頭,藍天、白云、綠地令人神往。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聽讀課文,一邊聽,一邊用心去感受,美麗的草原究竟美在哪里呢?
二、配樂讀文,再現(xiàn)草原
1、師配樂讀文。提問:美麗的草原究竟美在哪兒?
(相機板書:景色美生活美)
2、草原的景色美,生活也美,相信同學們讀得會更美。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要學習的生字,注意讀準字音。
3、同桌互讀,糾正字音,并向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可以說子的結(jié)構(gòu),組詞,換偏旁等方法識記字形)
4、匯報檢查
(1)大屏幕出現(xiàn)生字,生讀,并說說記憶方法。
。2)多音字“撒”(可以請學生回憶前面那篇課文曾出現(xiàn)過?《父親的菜園》中讀成sā撒尿,本課讀sǎ)
。3)讀一讀本科的生字
5、生字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可是你能讀一讀么?(找生讀課文)
三、圖文并茂,置身草原。
1、師:草原景色美,生活美,作者又是抓住了哪些詞語來展現(xiàn)草原美的呢?找同學讀一讀,說一說,從這首詩中都知道了什么?
。A設(shè):草原遍地都是綠色;鮮花盛開引來無數(shù)的蜜蜂和蝴蝶,還有各種小鳥在歌唱;輕輕的溪水緩緩流淌;牛羊駿馬就像天上的云朵和璀璨的珍珠;比喻句:氈包好似白蓮花)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綠草彩蝶碧水駿馬牛羊氈包
2、過渡:這些優(yōu)美的詞語描繪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大屏幕出示詞語)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些詞語,談?wù)勥@些詞語是你想到什么?
。▽W生:想到了大草原上風兒把綠草吹動,好像一層層麥浪,蝴蝶展翅飛舞,彩云映在清澈的溪水中,聆聽鳥兒的叫聲,好像置身于仙境。)
你能把頭腦中的畫面畫一畫么?(組內(nèi)共同完成)
3、展示作品,請生介紹自己的畫。
4、同學們用自己的畫筆描繪了美麗的大草原,看來,你們也非常的喜歡,是呀,置身于這美麗的仙境,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凈化。它是那么的.坦蕩、遼闊,大地萬物都包容于此。老師突然有想喊想唱的沖動,你們想么?就讓我們大聲的朗讀一下,把我們心中的煩惱統(tǒng)統(tǒng)拋掉放飛自己的心靈。我們就是草原的人,草原就是我們的家。
5、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心中也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并且老師把它們繪制成一幅幅畫面,你們想看么?(點擊詞語展示美景邊介紹)
。◣煟猴L吹綠草好似麥浪,彩蝶紛飛花爭艷,一灣碧水映斜陽,水清草美育牛羊,綠色的海洋泛波浪,春光萬里美如畫,遍地花朵迎朝陽,百鳥齊唱草原美,彩云朵朵染碧天)
多美呀!1975年作者火華來到錫林郭勒草原,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草原,一下車,就被眼前景色驚呆了,藍天白云下芳草萋萋,鳥語花香牛羊遍野。夕陽西下,一頂頂蒙古包上空炊煙裊裊,火爐上奶香陣陣,草地上歌聲嘹亮,怎能不讓作者浮想聯(lián)翩呢!
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激動心情么?你能帶著這種情感在讀課文么?
。ㄉ豪蠋熥x了課文,我有個問題不明白,“牧民描繪幸福景”描繪的是什么?)
四、突破難點,暢游草原
1、師:“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里美如畫!泵利惖募艺l不愛,內(nèi)蒙古大草原的牧民更愛自己的家,他們自己當了作了主,他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使家鄉(xiāng)更加多彩。想當年是凄苦的馬頭琴聲伴隨他們四處漂泊,地主、王爺逼死他們的親人,奪去他們的牛羊,苦難和淚水讓他們流浪,鮮血染紅了綠草地。復仇的決心令他們催動駿馬奔向紅旗飄揚的地方,是毛主席,我們的黨給了他們雄鷹的翅膀,讓他們拔起刀槍消滅惡狼,讓草原再現(xiàn)藍天綠草,牧民們看是幸福的明天,他們要讓苦難的草原變成歡笑的海洋。所以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美景。
。ǔ鍪粳F(xiàn)在的草原的風光和現(xiàn)代化的設(shè)施)
2、師:仔細看,這就是你的家鄉(xiāng)內(nèi)蒙古大草原,美麗的草原張開了懷抱迎接五湖四海的來賓,在座的老師們也想去游覽觀光,想請你們這些草原的小主人做導游,你能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么?(給5分鐘做準備)
3、請出勇敢而又熱情的小導游,帶我們共同暢游美麗的草原
五、熱愛家鄉(xiāng),不忘草原
這一趟草原之旅,老師不僅欣賞到了草原的風光美,還看到了草原的人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冬不拉輕快的弦音奏出了你們的友好與熱情,香甜的酥油茶令我們久久難以萬忘懷。美麗的草原我還要再來,你們歡迎么?
那就讓我們和草原輕輕說聲再見,美麗的草原,我們會記住你,不久的將來我還會再到來。大家一起有感情的再讀一遍課文好么?
師:草原兒女愛自己的家,我們也愛自己的家,老師要請你們寫一寫,(大屏幕出示,請生讀)相信我們的家鄉(xiāng)九臺,也會在你的筆下熠熠生輝,看看那位小詩人能把我們的家鄉(xiāng)描繪的最美,最讓人留戀。
教學反思:
一、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理解感悟。
教學時,我讓學生自學探究,弄清“你從哪些地方感悟到了草原的美”這個核心問題,并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學習的體會。在研讀時,我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和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抓住重點語句感悟想象感受到草原的美麗、遼闊。例如:學生抓住遍地花想象到草原到處都是花,彩蝶紛飛想到各種顏色的蝴蝶在百花叢中翩翩起舞,百鳥唱想到很多鳥在草原上嘰嘰喳喳的叫著……在此基礎(chǔ)上,我還利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并結(jié)合課件讓學生想象,這樣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具體的畫面,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二、運用課件營造學習氛圍。
教學中我搜集了很多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圖片,把學生的注意力馬上吸引過來,一下就將同學們帶進了學習的氛圍。在授課即將結(jié)束時,我讓學生親耳聆聽這首歌,并欣賞大草原的無限風光。同學們都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來,有的同學甚至不由自主地跟著節(jié)奏翩翩起舞。整節(jié)課在歌聲中結(jié)束,使學生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三、抓朗讀走進文本
讀是學習理解課文的必要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凡是朗讀能力強的孩子理解能力一般也很強。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再造草原意境的氣氛。我設(shè)計了個人讀、小組讀、默讀、集體讀、男女生比賽讀、喜歡讀的同學起立來讀、評價讀等等讀書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走進課文,激活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引發(fā)個性張揚,享受朗讀中的無限樂趣,使語文教學變的生氣勃勃,促進學生感悟能力的發(fā)展。學生一旦讀進去了,那么理解起來就不會那么困難。再熟讀的基礎(chǔ)上再引導學生背誦就水到渠成了。
四、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葉老一句“教是為了達到不教”道破了閱讀教學的天機!敖獭痹鯓舆_到“不教”呢?它的關(guān)鍵在“教”的內(nèi)容,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懂得一篇文章的語言文字、思想內(nèi)容、寫作技巧等,更重要的是教學生閱讀方法。掌握了方法,學生才自能閱讀,教師才可能“不教”。在學完歌詞的第一小節(jié),我引導學生總結(jié)學習此段的方法,學生在相互啟發(fā)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出讀文找句子,抓詞來理解,感情來誦讀,熟讀背下來。然后進行學法遷移,學生再去學習第二、三小節(jié)歌詞,也就輕松自在了。同時我又引導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去積累,并且讓學生感悟背誦的方法。進行及時的總結(jié),逐漸形成學生學習的能力。
五、讀寫結(jié)合,創(chuàng)編歌詞
學文后,我還讓學生以《美麗的長春我的家》進行仿寫訓練,效果較好,我發(fā)現(xiàn)他們寫完后還在互相欣賞呢。我想語文教學就是要既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又要將閱讀與寫作結(jié)合,這樣才能相得益彰。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12
原文
爺爺?shù)臅坷飹熘粡垯M幅,上面寫著兩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煮書”。我感到很奇怪:書只能讀,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爺爺剛剛寫完一篇文章,正坐在椅子上品茶。我指著橫幅問爺爺:“書怎么可以煮呢?書放在鍋里煮,不會煮壞嗎?”
爺爺笑了:“書是精神食糧嘛,既然是食糧,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爺爺看我疑惑不解的樣子,便接著說:“你知道唐代大詩人杜甫吧?他小時侯讀書,就能反復誦讀品味,非把書讀熟讀透不可。其實,這就是‘煮書’。這樣,他寫起詩來就感到得心應(yīng)手了。所以他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學習語文,對那些好的文章也應(yīng)該這么‘煮’。否則,就很難把語文學好。”
“爺爺,你看我該怎么‘煮書’呢?”
“你可以從讀課文入手嘛!那些課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來,放聲讀上幾遍,仔細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這樣‘煮’下去,你不僅能體會文章情感,還可以牢記妙詞佳句,好處可多啦!肚子里的詞兒多了,今后說話和寫文章,還會犯愁嗎?”
爺爺?shù)脑捠刮一砣婚_朗,“煮書”還真有道理哩!
教案
第一課時
學習內(nèi)容:
1、初讀課文,讀順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認識生字新詞,初步感受讀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目標轉(zhuǎn)化。
教師板書課題,指名讀題。質(zhì)疑:同學們你們看了課題之后有什么感受?
。▽W生質(zhì)疑,煮書真的是把書拿到鍋里去煮嗎?)
師:現(xiàn)在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自主學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并作記號。
2、匯報自學預習情況。
出示生詞:
文章、品茶、糧食、所以、語文、犯愁、煮書、火鍋、杜甫、誦讀、否則、牢記、妙詞佳句、一篇文章、疑惑不解、得心應(yīng)手、豁然開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3、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教給學生,通過查字典了解詞意的方法。)
疑惑、得心應(yīng)手、豁然開朗、疑惑不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4、小組合作,分段朗讀全文。
5、自由讀,思考: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請做上記號。
6、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邊讀邊想邊畫。
三、學習課文,品讀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看圖理解:蒼勁有力
2、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讀好,“我”覺得奇怪,疑慮的語氣。
3、全班朗讀此段。
四、指導學生寫字。
1、明確讀詞,復習要寫的字。文章、品茶、糧食、所以、語文。
2、教師范寫。請學生點評。
3、學生獨立練寫。
第二課時
學習內(nèi)容:
理解“煮書”的含義;知道讀書的方法,讓學生知道應(yīng)學習的讀書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分別指7名學生朗讀本課的7個自然段。(讀后請全班同學評一評)
二、品詞析句,體會感悟。
1、學習課文第2、3、4自然段。
A、指名學生朗讀“我”和爺爺?shù)膶υ挕?/p>
重點理解: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ìF(xiàn)場查字典,選義項;把選出的意思抄在書上)
“消化”——食物在人或動物體內(nèi),經(jīng)過腸、胃的作用,變?yōu)槟軌虮粰C體吸收的養(yǎng)料。
理解、吸收所學的知識;
B、小組討論:本課的“煮書”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全班學生,反復朗讀第4自然段。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劃下來。
(能反復誦讀品味,非把書讀熟讀透不可。)
“品味”——咀嚼和體味,深層次的感悟,細細品位是為了深入淺出的理解。
C、同位合作,反復朗讀品味爺爺說的話。
2、學習課文第5、6、7自然段。
A、分角色朗讀5、6、7自然段。
B、師:大家想重點煮哪一段?(第六段)
C、指名讀一讀,第六段。說說讀后有什么感受?
3、分角色朗讀課文。
A、分小組自主合作學習:一個同學讀“我”,一個同學扮爺爺,其他同學扮旁白。
B、請小組全班交流展示。
C、評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得好才會讀的好。
D、全班分角色朗讀。
三、拓展提高,課外延伸。
1、在小組內(nèi)交流各自的讀書方法。
2、推薦讀書方法:
毛澤東——三復四問、不動筆墨不讀書,
魯迅——既要泛覽,又要專注,“活讀”和“參讀”
華羅庚——慢工夫打基礎(chǔ),厚薄讀書法。
3、課后收集有關(guān)讀書、學習方法的名言警句。
教學反思
今天上這篇課文之前,我沒有讓孩子們回家預習,我想了解孩子們自學生字的能力如何。需要多長時間記住課后生字。孩子們在交流回報時可以看出,比較注意翹舌音與平舌音的區(qū)別,后鼻音與前鼻音的區(qū)別。能采用多種方法記識生字。在理解詞語意思時,告訴孩子們可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如理解“蒼勁有力”,可讓孩子們看插圖中的橫幅,讓學生直觀感受書法的藝術(shù)魅力和運筆的.力量。如:理解“得心應(yīng)手”,可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然后在調(diào)動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用“得心應(yīng)手”說句子,將詞語活學活用。如:理解“疑惑不解”、“豁然開朗”,可以通過表情演示、打手勢的方法,對比兩種心境的不同。如:“消化吸收”“誦讀品味”、“妙詞佳句”等詞語,理解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來。在教學課文時,我采用直奔重點的學習方法。課后題2是學習重點。在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后,組織學生按照此題要求默讀課文,在課本上圈點勾畫。同桌或前后桌討論、交流后,找一部分學生在全班面前匯報心得體會。這一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著意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習慣,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在探究中獲得新知識和能力的樂趣。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13
在北京的一個四合院里,有一顆大樹,樹上住著喜鵲一家。
有一天,狂風刮斷了樹枝,鳥巢從樹上掉下來,三只柔弱的小喜鵲墜落到地上,其中兩只當場就死了,只有一只幸存。這時,外出尋食的大喜鵲正好回來,圍著小喜鵲拍打著翅膀,叫個不停。郭奶奶發(fā)現(xiàn)后,把那只存活的帶回了家,大喜鵲這才飛走。
郭奶奶和女兒對小喜鵲關(guān)懷備至。他們?yōu)樾∠铲o買來了漂亮的鳥籠,每天用小米、雞蛋喂它。那只大喜鵲經(jīng)常停在郭奶奶家門前的`大樹上,唧唧喳喳地叫。小喜鵲一天天地長大了。當小喜鵲可以展翅高飛的時候,她們把它放飛了。
后來,大喜鵲在原來的那棵大樹上又造了一個新家。被放飛的小喜鵲找到了大喜鵲,樹梢上不斷傳來它們歡快的叫聲。
白天,小喜鵲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會立即飛到她們面前,歡快地跳躍不止,像一個撒嬌的孩子。郭奶奶的女兒上班,有時候小喜鵲會跟隨著她;郭奶奶的女兒下班回到家,有時小喜鵲會在門口叫喳喳地迎接她。更有意思的是,一到晚上,小喜鵲就會回郭奶奶家過夜。
小喜鵲就這樣有了兩個家。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14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說清自身喜歡的生日形式和原因。
2.進行語言規(guī)范化訓練,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說具體。
3.鼓勵學生大膽陳說自身的見解,積極參與言語實踐活動。
設(shè)計理念: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里進行的,口語交際教學也應(yīng)在生活實際或者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所以在教學中注意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來組織活動。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強調(diào)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推薦,所以在教學中要求推薦的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tài),聽與說的雙方都是主動的,雙方的角色是隨時互換的。要求人人參與,實行“點面結(jié)合”的組織形式。
教學準備:
讓學生搜集有關(guān)過生日的圖片以和本地過生日的習俗。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今年幾歲了?(絕大局部學生9歲,本地有逢1、3、6、9、15歲大慶的習俗)你是怎樣度過你的6歲或9歲生日的?你都收到過哪些生日禮物?
學生踴躍發(fā)言,老師要求學生說完整話。
師小結(jié):剛才老師聽了大家的發(fā)言,感慨很多,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生日過得熱熱鬧鬧,有的甚至風風光光,收到的生日禮物也是非常的精美甚至高貴。當然也有的同學生日過得平平淡淡,收到的禮物也是平平經(jīng)常。盡管過生日各不相同,但生日都飽含著親友對我們的愛和希望。那么我們學生究竟應(yīng)該怎樣過生日呢?過生日要不要送禮物?送什么樣的禮物合適呢?請看情景劇。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為口語交際作準備
情境l:一學生過生日,大擺宴席,熱鬧非凡。(課件出示)
情境2:一學生過生日,要求家長送這送那,但迫于條件,家長沒答應(yīng),該生與家長慪氣。(學生扮演)
情境3:一學生過生日,與家長一道,在院子里種下一棵小樹苗。(課件出示)
討論:你喜歡哪種過生日的方式?為什么?
三、自主參與,小組內(nèi)大膽陳說
1.幻燈出示推薦的話題:
(1)我們學生應(yīng)該怎樣過生日才有意義?
(2)過生日要不要送禮物?送什么樣的禮物?
2.學生在學習小組內(nèi)推薦討論,要求小組內(nèi)選出一名記錄員,記下組內(nèi)成員的意見,選出一名代言人,代表小組在班上陳說意見。教師巡視并認真聽取個別小組的發(fā)言,進行恰當?shù)闹笇А?/p>
四、班內(nèi)匯報推薦
1.各小組整理自身的`意見,理清條理。
2.各小組代言人上臺發(fā)言,要求聲音洪亮,吐詞清楚,說話有條理,其他同學認真聽,做到不插言,等他人的話說完了再發(fā)表自身的見解,以養(yǎng)成良好的聽話說話習慣,對每個代言人的表示還要作出公正的評價。
3.給沒有上臺的同學一個大膽陳說的機會:針對個別小組的發(fā)言,大膽發(fā)表自身不同的見解。
4.民主評議,選出最佳代言人,并陳說理由。
5.教師給最佳代言人頒發(fā)獎品,以鼓勵其他學生積極參與口語交際活動。
五、拓展交際
1.我們這里過生日都有些什么習俗?推薦課前搜集的資料。
2.師針對過生日鋪張浪費大擺宴席的現(xiàn)象,發(fā)表自身的看法,請學生回家后與家長推薦討論:怎樣過生日才有意義?這樣做,能達到減少“紅色名片”的目的。
3.學生將與家長推薦情況寫在日記本上。
教學反思:
《生日和生日禮物》是語文樂園七“語文生活”的內(nèi)容,這個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在課前準備階段,我要求學生搜集本地過生日的一些習俗,學生非常有興趣,完成得很好,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充沛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勝利地建立了師生互動、小組討論等學習模式,較好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加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示的機會。
2.利用創(chuàng)設(shè)的交際情境,有效地組織交際活動。我創(chuàng)設(shè)了3個情境,兩個是課件出示,一個是學生模擬扮演,這3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有利于學生自如地表達和交際。
3.注意點面結(jié)合,要求人人參與。人人參與是提高每個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保證,為了讓每個學生參與,我設(shè)計了小組活動,為了發(fā)揮典范的作用,我還設(shè)計了全班性的活動。這堂課學生的參與面達到了100%。
4.注意雙向互動。在教學中,我強調(diào)了聽與說雙方的互動,尤其關(guān)注了學生在交際過程中的應(yīng)對能力,要求聽的學生不能被動地聽,要隨時準備發(fā)表自身的意見,要求說的學生和時調(diào)整自身的講話,防止重復他人說過的話。
5.學生精彩的語言再現(xiàn)。例如:“我喜歡過生日時去照相,因為它能記錄我的生長。”“我過生日喜歡
里來許多客人,因為那天家里很熱鬧,而我是主角,我有眾星捧月的感覺!薄拔移綍r老是一個人玩兒,很無聊,但我過生日時家里會來幾個小伙伴,我就不覺得孤單了!薄凹依飦砹丝腿耍艜@示出我熱情好客。”“我不喜歡家里來很多大人,因為他們一來就打牌!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15
學習目標
①認識2個字。會寫4個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弁ㄟ^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搜集有關(guān)古詩內(nèi)容及詩人的資料。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贂䦟4個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③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詩人,導入新課
、偻瑢W們,你們了解李白嗎?誰來介紹一下他?李白(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幼年隨父遷居綿州昌隆青蓮鄉(xiāng),他一生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 二、讀通詩句,了解詩意
①學生初讀課文。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
②學生讀詩句,個人讀,集體讀。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留給你的初步印象。(感覺到這首詩描寫了雄偉的長江,有一種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給人歷歷如眼前的感覺)
③了解背景:唐玄宗開元13年,25歲的李白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第一次離開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覽,接著又興致勃勃乘舟順江而東,在經(jīng)過安徽省當涂縣的東西梁山時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此時的李白年輕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豐富的想象力。
b.教師引導大家說說詩意。
天門山被長江從中斷開,碧綠的江水奔騰東流,到這兒突然轉(zhuǎn)了個彎兒,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只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三、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①教師范讀,學生自由體驗。
②生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感情。
、壑该首x,讀完后,請介紹為什么讀得這么好!
④引導背誦:這么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
四、自由練背。同桌互相背。
五、書寫生字,默寫課文
①練習生字“斷、楚、孤、帆”。
、谀瑢憽锻扉T山》。
六、總結(jié)全詩,深化感悟
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呢?(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僬J識2個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弁ㄟ^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課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課件。提問:西湖的景色美嗎?如果你欣賞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別有一番滋味呢!
、诎鍟n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誦讀,初步感悟
、俳柚匆舫踝x課文。
、诮處熤攸c指導:瀲空蒙淡妝濃抹相宜
、圩x通詩句。
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詩的朗讀節(jié)奏。
、芡プx全詩,并相互正音。
三、熟讀成誦,體驗情境
、倮首x交流。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
、隗w會詩意。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在晴日的陽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蕩漾,閃爍著粼粼的金光。風景秀麗;在陰雨的天氣里,山巒在細雨中迷蒙一片,別有一種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
③再讀課文,讀出詩情。你能將西湖雨中的美景讀出來嗎?
學生借助多媒體的音畫反復誦讀體驗。
、軐W生自由背誦。
四、走出課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課前搜集的描寫祖國壯美河山的詩。
、谂e行“美麗的祖國”古詩詞朗誦會。
教學反思
《望天門山》與《飲湖上初晴后雨》是兩首描寫祖國風光的詩,重點是學生體會到從詩句中所反應(yīng)出的意境,學習詩人的觀察及表達。所以在同年級的老師問我怎么講,我就想先讓學生讀讀詩大概說說自已讀懂了什么,再看圖體會作者看到的景物美,再讀詩,用自已的話說說詩人看到的景物,我想如果學生能說出來,并體會出美,那么學生就肯定已經(jīng)理解了古詩,再帶著感情反復讀一讀體會作者的詩,說不定學生也能作詩了。所以課堂上我也這么做了,學生確實能自已悟出來,并比我想象得還要好,所以一節(jié)課就把兩首古詩全部學習了,但課尾就沒有時間讓學生自已練習作詩了,只好留在課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已試著把祖國那美麗的山河之景用詩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雖然我沒有給學生講詩的寫法,因為自已實在也是個笨手,但我想學生學了不少詩歌可以比葫蘆畫瓢,說不定會有人寫出更好的句子,到時可以讓大家學習。下課后想想自已不禁臉紅,學生也是剛學,我為什么不可以和他們一起來學詩,一起來寫,說不定我還能因此學會寫詩。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教案11-08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11-25
小學語文《畫》教學教案12-22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12-07
小學語文《生命生命》教學教案設(shè)計小學語文《生命生命》教學教案及反思02-01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反思12-09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推薦】12-18
【熱門】小學語文教學教案01-15
【熱】小學語文教學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