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會議講話

中小學教科研會議上教師代表的講話稿

時間:2022-10-08 09:22:07 會議講話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中小學教科研會議上教師代表的講話稿

  25多年前,我走上了三尺講臺,同時也踏上了布滿荊棘、充滿坎坷的教研之路,從此,我與教科研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也取得一些成績。1992年,《淮陰日報》和淮陰人民廣播電臺,2003年,市委組織部、人事局主辦的《干部之友》先后報道了我的事跡。

中小學教科研會議上教師代表的講話稿

  苦:不知筋力衰多少教師搞科研與專業(yè)部門大不相同。他們有的是時間保證,而我們要參與到這個行列中,就意味著與辛苦打交道,和枯燥交朋友。而且,得有頭發(fā)減少、皺紋增多的思想準備。因為,教師的肩上已經(jīng)有了兩副沉重的擔子,一是教書,二是育人。完成好這兩項任務尚且不易,何況再加上教科研這副擔子呢?語文教師尤其必須有苦上加苦的打算,因為我們不僅要備課、上課,而且還有大量的作文、周記等作業(yè)需要批改,需要講評。因此,我的教研工作大多只能用別人喝酒、跳舞、打80分、看麻將、摜彈的時間來進行。

  農(nóng)村任教時,為研究,我獨自一人蝸居斗室爬格子。夏天,任蚊子肆虐,讓汗水洗身;冬天,與寒氣抗爭,和清冷較量。記得1992年7月,為了趕寫《議論文寫作模式初探》一文,我冒著30多度的高溫,在斗室里寫稿到深夜12點多。第二天,又乘上去省城的公共汽車。2002年春節(jié)期間,為按時交出一雜志編輯部的約稿,我犧牲了走親訪友的時間,一連幾天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鐘頭。2003.年暑期,我一連十幾天敲著鍵盤,完成了《語文報(高考版)》編輯約寫的9篇文章。去年寒假,為及時編著好《中學生作文150問》一書,從臘月二十九到大年初五一連七天,我坐在電腦桌前沒有下樓,手凍僵了搓一搓,腳凍麻了跺一跺,冒著零下20多度的氣溫,完成了預期的計劃。當看著自己頭發(fā)一天天地稀了,皺紋卻一天天地多了,我不禁一聲嘆息:苦啊!但是,我又不無由衷地覺得:作為一名黨員,為了教育事業(yè)應雖苦猶甜。

  辣:千磨萬擊還堅韌對我們中學教師來說,教科研就是自加壓力、自找麻煩的一件事。因為,我們在師范院校所學的理論,已經(jīng)與今天的教育教學實際不太相符,要想與時代同步,與實際相符,就必須確立新的教育理念,而要確立新的教育理念,就必須再學習。在教科研工作中,我常常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又往往成為研究路上的絆腳石和攔路虎。要搬掉絆腳石,消滅攔路虎,談何容易啊!在研究工作中,我有這樣的體會,既要不怕困難,又要具備一種潑辣勁兒。沒有潑辣勁,就缺少一種內(nèi)驅(qū)力,就會被困難所擊倒。

  我的體會是很深刻的。三年前,我主持的省級課題《“三步四維”高中作文教學法》立項后即將開題論證,區(qū)、市教研部門專家告訴我說:你們的論證方案必須修改,必須站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才行。我爽快答應了。但是,怎樣站到理論高度呢?我心中一團迷霧。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不喜出頭的人,但是,要使全市這個開題現(xiàn)場會開得順利,開得圓滿,就得首先解決這個問題。于是,我與課題組的其他老師三次去市教科所請教許俊良等專家。這里的“辣”,有潑辣的一面,也有另外的一面,即教科研工作不能現(xiàn)喂雞現(xiàn)下蛋。因此,同樣需要“辣”些。不必計較一些領(lǐng)導的錯怪,也無須在乎個別同行的冷嘲,還是記住“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的名訓為好。想到這里,我不禁一聲感嘆:辣。∪欢,“辣”,是一種豁達,也是一種無畏。

  酸:人生自是有情癡教科研是為提高教學質(zhì)量插上翅膀、安上輪子的一項工作。這項工作是不可以急功近利的,必須忍受坐冷板凳的煎熬。說其酸,有兩層含義:一是必須保持知識分子的酸氣。我認為,“酸味”比沒味好。什么叫沒味呢?就是只滿足做一個教書匠,只是甘當傳授知識的活機器,成為現(xiàn)成知識的販子!八嵛丁北瘸粑陡茫恍┩拾颜n余的時間用在吃喝玩樂上,用在賺取外快上。在這方面,我就遭遇過尷尬。我的家人抱怨過我:你一天到晚寫這些東西,就沒看你得到什么好處,你看某某老師一個暑假就賺了多少多少。我的一些學生也開導過我:卜老師,你可以到市區(qū)一些中專學校代課,一學期也能獲得一兩千塊。而我卻癡情地認為,我的身上有雙重任務,一要教學,二要教研。對教學自不待言,對教研,就得有一種癡情。說句時髦的話,就必須把它看作是夢中的情人。因為,你有了這個夢中的情人,你的工作才能更科學,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成績,有了好的成績,你就成了學生心目中的偶象。

  “酸”的另一層含義是,還得有心酸的思想準備。因為,科研興校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共識,因為,科研大軍浩浩蕩蕩,尤其是江南。在很多報刊雜志上,你只要隨便翻翻就見到江蘇老師寫的文章,似乎給你沒有江蘇老師那家刊物就辦不成的感覺。正是這一情況,我們就會遇到心酸的難為情。近幾年,我多次給《作文成功之路》雜志投稿,但每每石沉大海。特別是在常州一次高三語文教學研討會期間,我遇到高校時的一個同學,閑聊時,他說他已發(fā)表了50多篇文章,問我發(fā)表了多少;他還說他已是常州市學科帶頭人,又問我取得了哪些成就……而在這時,我的心酸了。

  但是,我們要酸而不腐。幾年來,我矢志不渝地努力,終于有了回報,發(fā)表了幾十篇論文,編了幾本書,有的論文還產(chǎn)生了意想不到的影響,如《新時期育人工作探討》、《對手論:當下師生關(guān)系的新理念》兩篇文章發(fā)表后,先后收到北京、云南、重慶、香港、深圳等地學術(shù)會議的邀請。2002年5月,我被評為淮安市首批中學語文學科帶頭人,2003年4月被中國語文報刊協(xié)會、中國語文報刊協(xié)會課堂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評為優(yōu)秀語文教師,并應邀參加第14屆“紅杉樹杯”課堂教學大賽。如要問我對教科研的感受,那就是:酸啦!

  甜:今年花勝去年紅教科研是耗心血費精神的一項工作,但我們必須堅信:有付出一定有回報,付出愈多,回報愈豐。如同其他工作一樣,初始時,你也許在門外轉(zhuǎn)悠,在徘徊,有時還會彷徨。我的前五年就是如此。但當你登堂入室了就一定能收獲許多喜悅與幸福,真正嘗到教科研的甜頭,這項工作很像倒吃甘蔗——越吃越甜。我的經(jīng)歷告訴我有以下三方面的益處:第一,見識愈來愈廣。因為有了一定的成績,知名度就不斷提高。1992年,我在南陳集中學任教,只因《淮陰日報》介紹了我的事跡,盱眙縣和本區(qū)的兩個中學生就寫信向我請教如何寫作文。最近幾年,我應邀先后到如東、北京、徐州、無錫、常州、南京、宜昌、寧波等地參加學術(shù)研討會。第二,教藝不斷增強。由于多年來我潛心研究二、三流高中的作文教學,通過研究,如何開展教學,我心中有數(shù),受到同行和學生好評。第三,人氣指數(shù)逐漸提升。2002年6月,我的《作文要折射時代光輝》一文在《揚子晚報·作文園地》上發(fā)表,在我任教的高三(6)班的學生中產(chǎn)生了較大反響。一些同學真正如報紙上所稱把我看成作文教學的專家。顯然不是。但他們更樂意聽我對作文寫作的見解。那一年,經(jīng)我和同行的努力,我們的高考均分居市同類學校第二名。

  執(zhí)教25年,研究25年,我在省級以上報刊發(fā)表教育教學論文80余篇,主持省級和國家級課題各一個,主編或編著的論著有:《素質(zhì)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上)》、《素質(zhì)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下)》、《自主作文·步步通(高中版)》、《素質(zhì)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教師素養(yǎng)與學生成才》、《素質(zhì)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素質(zhì)教育與教育創(chuàng)新》、《高一語文補充教材》、《中學生作文150問》。

  由此,我不得不想到教科研的另一種感受,這就是:甜啦!

  狄德羅說過:“知道事物是什么樣,說明你是聰明的人;知道事物實際上是什么樣,說明你是有經(jīng)驗的人;知道怎樣使事物變得更好,說明你是有才能的人!比缫_到以上三種境界,我認為,必須做個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就必須有愿嘗苦辣酸甜的思想境界,就必須懂得“井淘三遍出好水,人從三師武藝高”的道理,就必須能夠真正“浮生愿向書中老,不惜將身化蠹魚”。通過科研,尋覓自己的精神家園,實現(xiàn)勤與績的統(tǒng)一,把握博與精的辯證,運用學與思的互動,形成知與行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走向更高的境界。

【中小學教科研會議上教師代表的講話稿】相關(guān)文章:

在教科研會議上的講話稿12-24

高考班教師會議上的講話05-11

教師代表在中學開學典禮上的發(fā)言10-09

新學期全體教師會議上的發(fā)言講話07-10

員工代表在會議上的發(fā)言稿01-31

培訓會議上的領(lǐng)導講話11-04

在課題開題會議上的講話11-01

建設(shè)工程會議上發(fā)言05-11

主題品牌會議上的發(fā)言10-09

班長培訓會議上的講話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