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會計電算化翻轉教學模式的設計論文
會計電算化是財會專業(yè)的核心課程,是一門集理論性與實踐性于一體的強調能力應用的課程。其旨在培養(yǎng)學生具備利用會計電算化軟件在會計崗位群完成會計核算工作的職業(yè)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需要理解如何將電算化應用到會計工作的相關理論,同時需要掌握會計電算化軟件在會計各核算崗位的操作技能。會計電算化是會計人員從業(yè)資格準入的必備技能,也是企事業(yè)單位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礎。目前,高校對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主要采用課堂教學和實操訓練相結合的模式,該種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前期教授基本理論然后演示操作步驟,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機械地模仿操作,由于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的結果往往是學生只能掌握一種練習性的操作,卻不能將知識進行有效地整合,難以學以致用。為此,如何改革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模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提升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一、“化被動為主動”翻轉教學模式應用的優(yōu)勢
翻轉教學譯自“Flipped Teaching”,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的學習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需要在課堂上學習的新知識并由在課前觀看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替代,在課堂上,教師不再講授知識點,而變成輔導學生完成原來需要在課后完成的作業(yè)。這樣將課外的時間轉變成了課堂的延伸,讓局限的上課時間變成無限,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點,學生面對疑難也能更好的得到教師針對性的輔導,同時學生之間還能有更多的交流。因此,這種教學模式也叫做反向課堂、反向指導等。
將翻轉教學應用于會計電算化課程,可以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會計電算化的理論和操作,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后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功能增強的電子書,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同學討論,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更專注于主動的基于項目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通過個人自學所不能解決的疑問,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在課堂上教師的時間被釋放,可輔導每一位有需求的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培養(yǎng)了學生設定目標和管理自己時間的能力,實現教學過程中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的效果。
二、基于任務的翻轉會計電算化課堂設計
(一)依據會計電算化工作崗位的要求設計基于工作過程的工作任務
在傳統的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中,教師作為知識的講解者和傳授者控制課堂,學生只能機械式的學習和聽教師講解的知識。在整個課堂活動中,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學生始終要跟隨教師的思路和設計的規(guī)定模式,這樣就壓制了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主動思維!耙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強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推動者,而教師的角色不再是不停地推薦知識,而是學生學習的一個輔助者,為此,在會計電算化課堂上教師應該確定和制定合適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提供有效的實踐教學,達到開發(fā)學生必要的職業(yè)技術和就業(yè)技能的教學目標。
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需要將目前以理論為基礎的會計電算化課程開發(fā)為以項目為核心的課程,教師要深入企業(yè)進行實踐和調研,明確企業(yè)內實際會計工作崗位對會計電算化應用的各項要求,按照崗位工作需求設計教學模塊,從職業(yè)活動的實際需要出發(fā)來組織教學內容,將企業(yè)一線員工的會計電算化工作內化為以能力為本位的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任務。以制造業(yè)會計電算化核算為例,可根據工業(yè)企業(yè)籌建期設計啟用財務系統、財務初始化工作任務,根據企業(yè)采購業(yè)務、生產業(yè)務、銷售業(yè)務、固定資產業(yè)務、工資處理業(yè)務等作業(yè)程序根據不同的情景設計不同的工作任務。
(二)基于會計電算化工作任務制作微課程以供學生課前學習
由于翻轉教學需要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因此,教師需要依據每節(jié)課的核心內容提前制作微課以供學生進行學習。微課不是短小的教學片斷,而是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全過程。由于一般人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時間為10分鐘左右,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至8分鐘。微課相對于傳統課堂更加精簡,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知識點的教學,其問題聚集、主題突出的特點與任務驅動的會計電算化項目教學模式更加吻合。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會計崗位設計不同的會計電算化工作情景,依據特定情景將如何完成會計電算化核算的過程制作成一個微課,全部微課可以設計成連貫的會計工作流程,學生完成所有微課的學習也就完成了整個會計電算化崗位的工作。
在課前自學微課的方式,能更加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由于每個學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同,在自學微課的過程中,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則可以反復觀看微課進行學習,甚至在觀看微課中可以暫停視頻,根據自身情況合理規(guī)劃學習時間,這些是課堂統一學習所不能實現的。
(三)課內模擬工作情景設計多環(huán)節(jié)、多渠道教學活動內化知識提升學生技能
由于學生已經在課前通過微課對每一節(jié)課的工作任務進行了學習理解,因此在課內主要是強化學生的知識,教師在課堂中需要設計多種活動,讓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在課堂中學生是中心,教師是輔導,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完成課內活動的表現,教師針對有困難的學生給與指導和輔助,解釋疑難幫助學生理解。
會計電算化翻轉教學模式中,課堂的時間是教學的第二階段,此階段學生已經對該需掌握的工作任務內容進行過微課學習,為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設計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以供學生實踐和練習內化所學知識。課堂內容的挑選應從會計職業(yè)活動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實現單項練習與綜合練習
相結合,集中練習與分散練習相結合。如采用分組教學法,以實際工作中典型的經濟業(yè)務為主,將學生分組按照現實工作中的企業(yè)財務部門設置的會計人員工作崗位建立模擬財務部門,每組就是一個模擬財務部,組內成員分為會計主管,出納、總賬會計、工資會計、固定資產會計、往來會計、材料會計等崗位和職務,以在一個會計期間內企業(yè)所發(fā)生的各項經濟業(yè)務為基礎,各會計崗位的工作傳遞程序為依據,設計教學模擬實踐的內容,按照實際會計電算化運作模式設計單項教學活動和綜合教學活動,在課堂活動中每隔一定時間學生變換職務。這樣,課堂活動再現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活動,不但能讓課堂教學和崗位需求零距離,學生也可以通過不同職務的實踐熟悉各崗位的業(yè)務。在課堂中,針對大部分學生在操作中產生的共同問題,教師可以采用講授和協作法來為學生進行深入解釋,促成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讓學生利用課堂的時間能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在課堂的最后,針對整個實踐教學的工作過程,教師可以適當講解一些相關的數據庫維護及會計電算化軟件數據整理方面的知識,給予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練習后的進一步提升,擴展學生的學科知識。
【高校會計電算化翻轉教學模式的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翻轉課堂數學教學模式與實踐論文10-08
商務英語翻轉教學模式構建策略論文10-08
會計電算化教學模式探析論文10-10
高校服裝設計教學模式改革論文范文10-12
英國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分析論文10-09
改革高校本科生物教學模式論文10-09
教學模式論文10-01
MOOC理念下的旅游管理專業(y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討論論文10-08
計算機基礎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析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