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
摘 要:在經濟發(fā)展迅速的當今社會,注冊會計師面臨的審計風險也隨之增加。
各類舞弊手段的層出不窮給審計帶來了難度。
如何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結論的可靠性成為注冊會計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因此,加強社會監(jiān)督,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完善法律體系,將審計風險盡可能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成為當前審計工作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審計風險 注冊會計師 審計人員
一、審計風險概述
1.概念。
審計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而注冊會計師發(fā)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2.組成要素。
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
因此,審計風險是由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三個要素構成。
(1)固有風險指在不考慮被審計單位相關的內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況下,其會計報表上某項認定產生重大錯報的可能性。
(2)控制風險是指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未能及時防止或發(fā)現(xiàn)其會計報表上某項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
(3)檢查風險指注冊會計師通過預定的審計程度未能發(fā)現(xiàn)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上存在的某項重大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
二、案例分析—安然事件的反思
美國安然能源公司,曾被認為是新經濟時代傳統(tǒng)產業(yè)發(fā)展的典范,有良好的創(chuàng)新機制,自1985年成立以來,其財務報表一直由安達信審計。
可是,安然的成功只是個泡沫,最終于2001年12月2日申請破產保護,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案。
安然公司惡意通過“資產置換”和關聯(lián)交易包裝業(yè)績來制造表面上的利潤,精心包裝自己的財務狀況,利用做假賬這種不正當?shù)氖侄蝸砣﹀X,進行債務轉移。
而安達信出具的審計報告和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嚴重失真,不能公允地反映安然公司的經營業(yè)績、財務狀況和現(xiàn)金流量,安達信的報告所描述的財務圖像和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嚴重偏離了安然公司的實際情況。
安達信對安然公司的審計缺乏獨立性也是造成審計風險的重大原因。
安達信不僅為安然公司提供審計鑒證服務,還提供咨詢業(yè)務,業(yè)務關系密切,同時安然公司的許多高級管理人員為安達信的前雇員,獨立性受到質疑。
三、審計風險的現(xiàn)狀分析
總體上可以概括為“不合法、不合理、不合規(guī)”。
“不合法”主要是指各事務所之間的不正當競爭和被審計單位采取的舞弊手段的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
客戶是事務所正常運營的資金保障,這樣就不可避免的使得某些事務所運用不正當?shù)母偁帬帄Z客戶,比如惡意壓低收費標準、簡化審計手續(xù),審計風險相應增加。
這種做法嚴重破壞了正規(guī)競爭的范疇。
被審計單位采用多變的手段阻礙審計人員正常工作,增加了審計的難度。
“不合理”主要指一些企業(yè)的內部控制制度和法律法規(guī)的不完善、不合理。
一些企業(yè)內部通過虛假的會計賬戶掩飾錯誤,偷稅漏稅,企業(yè)內部控制部門不主動察覺控制,從而產生審計的風險。
有關法律、法規(guī)模糊表達不清的灰色地帶使有的企業(yè)有機可乘,造假行為滋長,未得到相關部門或法律的制止,因此增加了審計風險。
“不合規(guī)”主要指實際工作中所采用的審計程序和方法不合規(guī)范。
為獲取更大客源,提高效率,不少事務所簡化程序,在沒有詳細了解客戶的基本資料前提下就草率的進行審計,實質上并沒有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反而就此得出的審計結論的可靠性有待商榷。
四、原因分析
1.審計內部環(huán)境的影響
(1)審計方法的選擇性。
審計方法是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必要手段,運用得當,則得出恰當結論,運用錯誤則誤導使用者的決策判斷。
賬項基礎審計和制度基礎審計都存在缺陷,而風險導向審計則降低了由于審計抽樣帶來的隨意性,較好地解決了前兩種方法的不足。
(2)審計人員的素質。
注冊會計師是事務所重要支柱,其綜合素質決定了對法律法規(guī)、職業(yè)準則的遵守情況,影響審計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審計風險成反比。
2.審計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
(1)客觀經濟活動的復雜性。
隨著被審計單位規(guī)模的擴大,業(yè)務的增加,會計資料的變多,弄虛作假的現(xiàn)象也隨之增加,審計人員在眾多資料中發(fā)現(xiàn)錯誤的可能性在變小。
經濟業(yè)務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加大了審計的難度和風險。
(2)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范程度。
社會在瞬息萬變,法律法規(guī)也應及時相應完善。
每一個單位都應做合格的法人,積極配合審計人員完成審計工作。
五、應對措施
1.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綜合素質是首要保證。
不僅事務所內部要嚴格把好招聘關,選擇有高素質、有經驗的人員,不斷完善聘用制度,而且注冊會計師在應對新規(guī)定新政策時,也應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汲取新知識,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適應市場變化。
2.建立風險責任制度和各級內部控制制度是重要保障。
3.審計人員的獨立性要求是必要條件。
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靈魂,是注冊會計師這一職業(yè)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最基本條件。
沒有獨立性,注冊會計師審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審計人員應與被審計單位無利益掛鉤,獨立客觀的對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進行審計。
4.審慎選擇被審計單位是關鍵。
注冊會計師應選擇誠信經營有一定社會道德的企業(yè)進行審計,有效地控制和防范審計風險,不能為了盈利目的舞弊隱瞞,失去職業(yè)道德。
5.在降低風險的同時平穩(wěn)有效的提高經濟效益是最終目標。
審計風險由于它的固有屬性是可以控制的,但不可能完全消除。
但降低風險與提高效益并不矛盾,尋求最佳的平衡點是一個長期摸索的過程,將審計風險保持限定在一個適當范圍,而此時的效益可以平穩(wěn)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建勛.防范審計風險之我見[J].財稅與會計,2001
[2]張海梅.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控制策略[J].審計月刊,2010
[3]王軍波,鄭華.略論審計風險控制[J].事業(yè)財會,2002
[4]胡明友.審計人員防范和控制審計風險的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相關文章:
審計風險模型的演進及應用10-26
煤炭企業(yè)環(huán)境審計風險10-05
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運用研究報告10-07
注冊會計師《審計》解析,非標準審計報告10-07
會計審計風險因素與信息化審計策略論文10-12
風險導向條件下的銀行內部審計分析10-26
淺談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論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