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地理課堂探究論文
開展德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地理課程改革的要求。當今時代對教育、對人才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和期望,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能力的提高,還要關注學生性格的形成!∫虼耍诟咧械乩碚n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德育的意義和開展,將德育貫穿于教學中,開展多種活動,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第一篇: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構建探究
一、目前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中地理課堂由于受到高考的嚴重影響,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教師方面由于一些高中地理教師可能并不是地理教育專業(yè)畢業(yè),而是在大學所學知識與地理專業(yè)有所關聯(lián),在就業(yè)時選擇了教師崗位。
如果這樣,可能就有教師存在著教學目標與課程標準不一致的情況,由于缺乏專業(yè)知識,更依賴教材,并且教學方法跟不上現(xiàn)在教學需要的步伐,且不注重改革,一味地強調文科的死記硬背,從而過分強調教師的地位,忽略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并且有部分教師比較死板,教學思路不夠靈活導致學生對地理興趣較低。
整體形容就是,高中地理教師隊伍水平與語文、數(shù)學等主要科目差距很大。
第二,由于高考的影響學生更重視三大主科,對地理等文綜類科目投入精力不夠,甚至是,在地理課堂上學習別的科目,從總體上來說就是對地理課程不夠重視。
第三,從課堂教學角度來說,高中地理課堂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教師平鋪直敘,不善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不善于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忽視課堂互動,造成課堂無聊、死板的氛圍,使教學目標難以落實。
二、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1.規(guī)范教師行為,構建高效教學課堂
老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同時也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的引導者。
只有先從規(guī)范教師行為開始,才能正式的開始構建高效的課堂。
規(guī)范教師行為需要從備課、課堂教學等方面入手。
老師應該提前更長時間備課,寫教學規(guī)劃,然后根據(jù)教學的班級進行針對性的二次備課,做到與實際情況相結合。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提前選取經典案例來進行分析,結合理論知識,使學生初步形成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
2.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建設高效的地理課堂,我們要采取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核心,讓他們自己建設自己的課堂,老師只為課堂構造一個框架,具體的內容都交給他們來填充。
地理學習本身是個無趣的過程,為了讓學生對學習地理提升興趣,發(fā)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們可以用電腦設備演示相關實例。
比如,在講到火山的時候可以用意大利的維蘇威火山(Vesuvius)———全世界最著名的火山舉例,然后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維蘇威火山的圖片資料,以及新聞和視頻,讓學生對火山這種地形產生深刻的印象。
然后讓學生思考,火山噴發(fā)后會有什么影響,然后各種影響都有對應的圖片和資料,讓學生理解更深刻,對地理學習產生更深厚的興趣。
3.鼓勵團隊合作,讓學生真正地做課堂的主人
在新課改中,老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之間的合作,構建良好高效的課堂。
首先我們需要營造良好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到輕松,讓學生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
比如,講到大陸板塊的碰撞時,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大陸板塊碰撞會產生的后果以及影響,并給予他們相關提示,比如說珠穆朗瑪峰和馬里亞納海溝,
還有地形改變以后會不會對氣候造成改變,以及其他相關內容,然后讓他們分析總結,以小組為單位,讓他們在課堂上講他們的研究成果,老師只在最后進行總結評價和內容補充,并且進行一個排名,激發(fā)他們的競爭意識。
4.注重聯(lián)系實際生活,構建探究課堂
因為地理所學的東西在高中很難親眼見到,所以它們不夠生動形象,很難讓學生深刻理解和記住,這些東西我們都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事物以及新聞等,讓他們更深刻的理解,探究地理知識對生活的影響。
比如說,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講到地轉偏向力,那我們就可以聯(lián)系裝滿水的水池放水時產生的漩渦;有流星雨出現(xiàn)的新聞的時候談環(huán)形山等特殊地貌;有地震時可以聯(lián)系地震知識等方式聯(lián)系生活。
三、總結
總之,在面臨新時代的教育問題下,我們需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盡力為學生提供更優(yōu)秀的教學質量,解決學生在各種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并且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并且?guī)椭鷮W生在培養(yǎng)自身能力與高考應試之前平衡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優(yōu)秀的高中地理教師。
第二篇:高中地理課堂德育教學探析
一、將德育貫穿到地理課堂教學中
對學生開展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為了有效開展德育,教師應當巧妙靈活地把握教學內容,努力將德育貫穿其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完善自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教師應當仔細地研讀課本,發(fā)掘課本中的德育意義,并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和學習,從而使學生受到有效德育。
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德育貫穿其中,充分開展德育。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開展德育。
例如,在講中國臺灣的氣候,經緯度等知識時,教師也可以講講關于臺灣的歷史,它的被侵略和收復的情況。
讓學生明白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激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和民族意識。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拓展知識開展德育。
例如,教師在講關于非洲的地理知識時,可以引出對偉大人物甘地的介紹。
向學生說說甘地的故事,讓學生感受甘地的無私和偉大,鼓勵學生學習甘地可貴的精神。
因此,教師將德育充分貫穿到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能夠促進學生個人素質的提高。
二、將地理課堂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
教師將地理課堂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夠對學生開展德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意識。
因此,教師應當靈活地將地理課堂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促進德育的有效開展。
首先,教師應當發(fā)掘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對學生進行德育。
例如,如今經濟高速發(fā)展,各種礦產資源被不斷開發(fā)甚至過度開發(fā)。
教師可以針對這一現(xiàn)象向學生講解過度開發(fā)的危害,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環(huán)境觀。
其次,教師可以針對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從而開展德育。
例如,針對霧霾嚴重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為什么,應當怎么有效解決或預防。
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和補充。
這樣的教學能使學生認識到環(huán)境的重要性,讓學生受到有效德育。
由此可知,教師將地理課堂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有利于德育的開展。
三、組織多種活動對學生開展德育
地理知識從生活中來,就應當回到生活中去。
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組織多種活動對學生開展德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將地理知識運用于生活中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
例如,地理中講到了水資源的寶貴,教師可以開展一個微節(jié)水的活動,鼓勵學生在用水時減少一點點用水量,從而一步步地做到節(jié)約用水。
這既可以讓學生學會珍惜水資源,又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有益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
例如,針對霧霾嚴重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霧霾科普活動,讓人們認識到霧霾形成的原因和危害,呼吁大家預防和采取措施治理霧霾。
這既能夠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又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的習慣。
所以教師組織多種活動對學生開展德育,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地理,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風氣也會影響著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好的風氣能夠促使人向善,因此教師想要進行有效的德育,就應當努力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給學生好的影響。
那么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怎樣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呢?首先,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關注自己的言行舉止,保持良好的個人形象,從而促進良好德育環(huán)境的營造。
這既能夠有效增進教師的威信,又能夠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其次,教師應當嚴格要求學生,從而肅清環(huán)境。
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規(guī)范要求學生,讓學生約束自己的行為,例如,要求學生回答問題前舉手,不說臟話等。
這既可以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品德,又可以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從而促進德育的開展。
四、總結
開展德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地理課程改革的要求。
當今時代對教育、對人才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和期望,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能力的提高,還要關注學生性格的形成。
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德育的意義和開展,將德育貫穿于教學中,開展多種活動,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高中地理課堂探究論文】相關文章:
數(shù)學課堂教學策略探究論文10-10
中職護理專業(yè)課的高效課堂探究論文10-08
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賞識教育探究論文10-09
互聯(lián)網+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課堂中的應用探究論文10-10
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探究式教學的影響論文10-10
會展形象探究論文10-09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探究論文10-11
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探究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