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老師新學期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來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老師新學期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老師新學期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根據(jù)我校本學期工作要點,本學期我校的語文教研將以推進課程改革為核心,以課題研究為抓手,以課堂教學為陣地,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根本,以學生習慣養(yǎng)成教育為主線,確立“立足課堂抓質量,加強教學研究出效率”為本學科的工作目標,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和學生全面發(fā)展,促進我校語文學科的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工作思路:
(一)、認真組織學習,提升教育教學理念,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1、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思想。
本學期理論學習的重點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每月一次由教研組長負責組織教師學習“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相關文章,規(guī)范教師形象,樹立良好師德師風。其二是由語文骨干教師組織學習專業(yè)理論文章《語文新課程標準》、《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等。加強教師理論學習,加深全體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讓教師素質能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教研組將重視提高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充分利用每兩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時間組織教師圍繞新課程的基本目標、具體要求及其實施方式這一核心內容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改善教師的知識結構,更加緊密地加強協(xié)作。
2、繼續(xù)開展“結對”活動,促進教師共同成長。
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作用,開展結對活動,每位骨干教師與本組一教師結對,堅持每周聽一節(jié)結對教師的課,從備課、上課、作業(yè)批改等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要善于在教學實踐中學習、研究,及時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對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進行重組,在共同學習中一起成長,不斷適應新的變革。
(二)、進一步規(guī)范和落實教學常規(guī)管理,提高教學效率。
本學期繼續(xù)實行集體備課制度,各年級語文備課組要間周組織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fā)言人;要求主備教師要認真把握教材,在廣泛借鑒優(yōu)秀教案的基礎上,結合我鎮(zhèn)的“學導練”的教案進行修改,課后還要寫出教學反思,堅持“個人精備+集體討論+個人修改”的集體備課制度。要定期檢查教師教案,教案環(huán)節(jié)齊全,及時反饋提高整個教研組備課質量。規(guī)范作業(yè)的設計與批改,要求教師認真對待,每月要接受學校的檢查,不僅次數(shù)要達標,對于作業(yè)的設計、批改情況、學生的書寫等方面也要力求達到要求。
(三)、認真開展課改實驗,努力改善學校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
1、認真組織好本學期的“骨干教師獻課”活動,發(fā)揮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觀摩活動,引導教師結合課例冷靜地理性分析,準確深刻地把握語文課標內涵,杜絕形式主義傾向,多研究“常態(tài)課”“常規(guī)”課,通過案例分析、教學反思等形式幫助教師確立正確的觀念,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組內確定研究課題,形成互動機制,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讓語文教學走過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誤區(qū),走向理性和成熟。使語文課堂回歸語文本色,呈現(xiàn)出清新樸實的面貌。
2、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進一步貫徹大語文觀念。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策劃、組織、引導學生通過參與活動,
在活動中豐富知識,增長才干,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組織好學生黑板報,手抄報、寫字比賽、經(jīng)典朗誦比賽,給學生一片藍天,讓他們自由地去飛翔。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三、具體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訂教研組工作計劃及各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2、組織學習《廣西教育》;
3、2月主題討論“如何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
三月份:
1、征文比賽:《曬曬我的小書屋》;
2、3月主題討論:學習《語文課程標準》,研討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3、組織好本組骨干教師獻課活動。
四月份:
1、組織好本組骨干教師獻課活動,開展好聽課,評課活動,寫好教學反思;
2、組織學習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
3、4月主題討論: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集體備課經(jīng)驗交流,學習本組優(yōu)秀教案。
5、半期教學質量分析,總結。
五月份:
1、“濃濃端午情”各班書寫比賽;
2、組織學習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談談學生的課外閱讀》;
六月份:
1、做好復習工作,準備迎接期末階段性檢測;
2、集體備課:認真總結,反思,查漏補缺;
3、了解學習情況并總結經(jīng)驗,寫好工作總結。
小學語文老師新學期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進修校教育工作的精神,以貫徹落實新課改《語文課程標準》和“問題引領、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為契機,緊緊抓住教學主渠道,以學生為本、以質量為魂、以課堂教改為中心、以校本研究為主要方式,繼續(xù)落實教學常規(guī)、規(guī)范,落實、優(yōu)化教學過程,扎扎實實地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結合語文教研組全體教師的教研實際,為教師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和展示舞臺,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及業(yè)務能力。
二、具體措施
(一)進一步規(guī)范和落實教學常規(guī)管理,提高教學效率
1、教研組活動:定時、定點、定主題內容,定中心發(fā)言。活動應以“課改”的精神為指導,正確把握教學目標,同時確立一個專題研究目標,以提高研究的實效性。此外,老師要根據(jù)通知準時高質量參與活動。
2、備課:做到“三備”,即備目標,備教材,備學生。加強集體備課意識,注重資源共同分享,做到備課要“深”。(教案每月檢查1次)
3 、上課:努力提高教學藝術,做到:求實、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電教媒體,利用網(wǎng)上信息資源,拓寬學習時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師生對話應講普通話,老師板書寫規(guī)范字,課后寫好教學反思。
4、作業(yè):作業(yè)設計要“精”,體現(xiàn)“輕負荷,高質量”的教學思想,批改要“細”,要規(guī)范、及時,注重糾錯及情況反饋。(作業(yè)檢查每月1次)
5、輔導:做好自己對學生導優(yōu)輔差的工作。要因材施教,經(jīng)常分析學生,善于捕捉學生閃光點,熱情鼓勵,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做好分層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fā)展。
(二)深化教學研究,開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學實效。
1、組織教師繼續(xù)學習《新課程標準》,改革課堂教學方式,促進師生發(fā)展。每周二下午第三節(jié)下課后為語文教研組活動,學習領會有關教育教學理念,大家共同收益,共同提高。內容包括:
(1)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積極、向上、和諧、寬松、有趣的教學氛圍,給學生以人文的關懷,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吸取知識。
(2)堅持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運用、實踐能力的同時,重視人文因素對學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淡化繁瑣的講解分析,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主動實踐過程中積累、感悟。
(4)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將教學過程看成是老師、學生、文本間平等對話的過程。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5)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習內外的聯(lián)系,拓寬語文學習和應用的渠道,增加語文實踐機會,提高學習效率。
(6)講求訓練手段的多樣性,提高練習有效性,嘗試課外作業(yè)階梯式,讓不同學生學有所獲,具有作業(yè)批改的現(xiàn)代理念,包括建立學生的錯題記錄(鼓勵老師們都去實踐)。
2、聽課:組內公開課必聽,邊聽邊思,及時評注,提倡老師相互之間多學習,多交流。 新教師和青年教師要多聽課。
3、公開課:鼓勵教師上公開課或研討課。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開一節(jié)課。上課、說課、聽課、評課做到全員參加。并收齊研究課的全部資料存檔。
4、利用“問題引領、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這一優(yōu)勢,提高本校語文教育教學質量。
5、開展師生共讀及學生寫讀書筆記的活動,加強小學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研究。
(三)搞好學科活動,拓寬學生學習領域,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原則:盡量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活動中來,在參與中運用、在參與中體驗。各個年級語文老師要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激發(fā)閱讀的興趣。一二年級逐步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能力,三、四、五、六年級閱讀感悟,培養(yǎng)初步的文學修養(yǎng),做好讀書筆記。
2、開展我!白x課外書,寫規(guī)范字”活動。
一本書,創(chuàng)生一個特色班級,一個故事,創(chuàng)新一次特色活動,豐盛的閱讀大餐,激越我們的才氣,豐富多彩的活動,煥發(fā)了校園的生機和活力。本學期,為培養(yǎng)學生受益終生的良好習慣著想,從學生長久發(fā)展著眼,引導教師從本學期開始著手,在小學階段長期抓兩點,“讀課外書,寫規(guī)范字”
3、做好學科整合。如:語文與信息科技的整合,高年級學生可利用信息課查找資料及寫話練筆。語文與德育整合,結合活動寫小練筆等等。
4、開展古詩詞及名家名篇誦讀活動。
小學語文老師新學期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深入推進新課程實施,認真貫徹落實區(qū)教研室新學期的工作思路,結合實際,勇敢創(chuàng)新,以抓質量為核心,不斷提高服務于研究的水平,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努力。
二、工作思路
1、關注學困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2、利用天河部落,拓展教學研究的空間。
3、狠抓教師隊伍建設,目標:培養(yǎng)高素質的語文教師;
4、繼續(xù)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結構的改革,繼續(xù)研究、實踐、完善語文教學模式,探索課型特點。
三、主要工作:
1、加強教學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
在新課程的推進中,我們要繼續(xù)加強理論學習,如發(fā)展性教學評價理論,學習方式轉變理論,學生學習潛能發(fā)揮理論以及兒童心理學理論等等。只有加強學習,才能有利于促進教學行為的變革。每月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工作寫一篇教學敘事,(統(tǒng)一30日前交)并掛在長興小學網(wǎng)—校本研修
2、開展教學專題探討和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科研活動
本學期重點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繼續(xù)研究、實踐、完善學校的教學模式上,開展課型研究。根據(jù)本校年青老師較多的特點,開展優(yōu)秀課例研討、觀摩全國優(yōu)秀課例。我們將分年段重點進行漢語拼音、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及習作教學的專題研究。
3、做好學困生的調查研究
基礎教育是素質教育。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爭取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在抓課堂教學的同時,要把抓學困生的`學習成績轉變結合起來。著手分析中下生存在的問題是什么?學困生需要幫助的是什么,可進行不同特點的分類,然后再探討轉變后進生的方式和策略。
4、走出去“取經(jīng)”,開闊視野
要求每個語文教師聽課10節(jié)以上。盡可能組織語文教師“走出去”,讓老師對最新的教學現(xiàn)狀有感性的認識!叭〗(jīng)”是為了“傳經(jīng)”。外出聽課的老師必須在下一次教研活動向全體語文教師傳達聽課的收獲,可就一兩點突出的優(yōu)缺點來談。聽優(yōu)秀示范課的老師,最好回來能給語文老師上匯報課,以此促進全體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
5、鼓勵教師大膽創(chuàng)新,創(chuàng)出個人的教學特色
教師在實踐學校模式的過程中,要發(fā)揮個性、特長,揚長避短,敢于打破常規(guī),大膽創(chuàng)新,努力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期末每個教師要總結自己的教學風格。
【小學語文老師新學期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老師新學期工作計劃(精選14篇)03-20
語文老師新學期工作計劃05-09
小學語文教師新學期工作計劃03-19
小學五年級語文老師新學期工作計劃12-27
小學語文老師工作計劃12-21
小學二年級語文老師新學期工作計劃01-07
小學四年級語文老師新學期工作計劃12-27
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師新學期工作計劃12-27
高一語文老師新學期工作計劃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