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食物從何處來教學方案設計
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下定義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學習本文按認識事物的一般過程布局謀篇的說明順序
2、能力目標:會對事物準確地下定義,能用圖示法說明事物
3、情感目標:感受到人類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偉大。
重點:學會下定義和圖示說明,弄清說明順序
難點:弄清文章的內(nèi)部邏輯順序(認識過程與一般到個別)
設想:運用“巧妙裁剪”法,淺文細教,上成讓學生充分活動的創(chuàng)讀課——即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并利用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選點進行換一種形式表達文章內(nèi)容的話動,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學習。
課時:一課時
操作:
一、第一個教學板塊:讀(3分鐘)
1、導入:(直接入題)
2、讀標題,明語氣:假如我們要搞一次小組調(diào)查活動,分別調(diào)查人類的衣食住行,有的調(diào)查人類的衣服的來源問題?有的調(diào)查人類的住房的來源問題?有的調(diào)查人類的交通工具的來源問題?你們小組是負責調(diào)查人類食物的來源問題,為了突出你們的研究對象,你該怎么讀課文標題?
你們小組同學參加活動非常積極,在調(diào)查食物的來源問題時,大家眾說紛紜,有的說食物來源于超市,有的說菜場,有的說來源于田里,你為了強調(diào)自己的觀點,你應該怎樣讀標題?
3、讀課文,明內(nèi)容:①文章究竟是想介紹什么呢?你能說明起止段嗎?②在介紹食物來源問題時,課文介紹了“食物”沒有?哪里介紹了?讀一讀。
二、第二個教學板塊:寫(15分鐘)
1、方法介紹:這是一篇科技說明文,文中有很多的名詞術語,為了能夠快速準確地讓別了解它,最好的辦法是下定義。如何下定義呢?要做到三點:①用好一個句式;②合理地歸類;③寫準特點。
2、教師示范:如:有機物質(zhì)是含碳的化合物;聯(lián)拱石橋是由多個拱構(gòu)成,且各拱相連的石拱橋。人工選擇是為了讓那些理想的品種優(yōu)先繁殖,人為的對植物進行的選擇過程。自然選擇是生物在自然條件下,發(fā)生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的選擇過程!白责B(yǎng)”是綠色植物為了滿足生長需要,把無機物制造成有機食物的途徑和方法。
3、學生活動:對“食物”、“自養(yǎng)”、“異養(yǎng)”、“葉綠體”、“光合作用”等下定義。
4、集體交流:師點示:①以前學過的下定義;②下定義與作詮釋的異同
三、第三個教學板塊:畫(10分鐘)
1、明確任務:為了講明“自養(yǎng)”和“異養(yǎng)”,本文分別運用了“打比方”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覺得不夠清楚,為了能一目了然地知到所講內(nèi)容,最好的辦法還是畫圖表。下面請大家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用圖示法說明“自養(yǎng)”和“異養(yǎng)”。
2、示范:如第5、6段談到的光合作用可進行如下圖示:(見書)
3、學生活動
4、上黑板演示
四、第四個教學板塊:議(15分鐘)
、遄h說明順序:本文采用的是邏輯說明順序,這一順序有很多的展現(xiàn)形式,如由因到果,由主到次,由整體到局部,由一般到個別,按認識事物的過程順序等。帶著這個思路,大家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課文在說明食物來源時,為什么先說“自養(yǎng)”,后說“異養(yǎng)”?“自養(yǎng)”和“異養(yǎng)”的生物有什么不同?這兩種獲得食物的途徑有什么聯(lián)系?
2、本文先介紹了植物、動物獲得食物的途徑,再說明人類的取食方法。作者為什么突出寫人類?在獲得食物上,人與其他動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孀h課文語言:本文語言很生動,尤其是第5段,請分組對課后第三題加問號探討。
附:板書設計:
食物從何處來
下定義的方法:一個句式、合理歸類、寫準特點
學生畫圖:(略)
【食物從何處來教學方案設計】相關文章:
幼兒教學活動方案設計02-27
關于教學方案設計(精選20篇)12-28
太陽教學方案設計(精選6篇)08-03
《平移》教學方案設計(通用7篇)07-03
《火災逃生》教學方案設計(精選10篇)08-12
認識時間教學方案設計(精選10篇)08-30
《絕句》教學方案設計(通用10篇)12-19
《雨點兒》教學方案設計(精選11篇)11-08
《父母的心》教學方案設計(通用11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