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舟求劍》讀后感 推薦度:
- 《刻舟求劍》讀后感 推薦度:
- 刻舟求劍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刻舟求劍的讀后感
篇一:刻舟求劍讀后感
我今天看了一個成語故事:《刻舟求劍》內(nèi)容是:
戰(zhàn)國時。楚國有一個人坐船渡江。船至江心,他一不小心佩戴的寶劍從劍鞘滑出掉入江中。他趕緊伸手去抓,但已經(jīng)來不及了。眨眼之間,寶劍在滔滔的江中沉沒。同船的人對此都感到非常的惋惜,但那楚人并不焦急的說:掉了就掉了,讓我做個記號再說。
說罷,掏出一把小刀,在船弦上刻了一個印子。船上的人理解他的意思,問道:“你這是什么意思?楚人得意的說;“這是我寶劍掉落的地方,所以要做個記號”?堪逗,楚人根據(jù)船上刻得記號,下水去撈?蓳屏税胩欤囊妼殑Φ挠白?他爬上船看著船舷上的影子,自言自語的說:我的寶劍就是在這里掉下去的呀,我還刻了記號的呢,怎么會找不到了?船上的人這才理解他在船舷上刻印子的原因。都覺的他這樣做非常可笑。
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因循守舊,不知根據(jù)實際加以變通的人。
大家可不要做這種人,我以后應(yīng)該做一個根據(jù)實際加以變通的人,在以后的學(xué)習(xí)中要靈活運用知識,不能死記硬背,把學(xué)習(xí)提高上去。
篇二:刻舟求劍讀后感
《刻舟求劍》這個成語故事,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讀過,當(dāng)時沒怎么懂這個故事的意思,今天我又一次來讀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一個楚國人,總是認(rèn)為自己很聰明。一天他做船過江,突然,他帶的一個體寶劍掉進(jìn)江中,船夫看見了說:“寶劍掉下去了,快下去找呀”!可是楚國人一點也不著急。他掏出一把小刀,在寶劍掉進(jìn)江里的地方刻上記號,等船靠了岸再順著記號下去找,可船靠了岸,他下去找里卻毫無收獲。
《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這句話正是說明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方法不對頭,辦事拘泥,不知道隨著形勢的變化而作相應(yīng)的改變,那是不對的。
篇三:刻舟求劍讀后感
今天,我們學(xué)了一測寓言叫《刻舟求劍》?讨矍髣锏哪莻人坐船過江,
一不小心,掛在身上的寶劍掉進(jìn)了江里。那個人一點也不著急,掏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
一個記號。同船的人催他:“還不趕快撈!”那個人不慌不忙的說:“不用著急,寶劍是從這里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就從這跳下去,一定能把寶劍撈上來!
他不知道寶劍掉下去,是固定在一個地方。而船在劃行。等船劃到了岸邊,就和寶劍隔開了一段很長的距離,他是不可能把寶劍撈上來的。
我也有過這方面的錯誤。有一天中午上學(xué)之前,天氣突然陰沉沉的又是刮風(fēng),又是打雷。媽媽說:“帶傘去,下午也許會下雨的。”我說:“不會的,上午都沒下雨,下午不會有雨下的。”我就這樣走了。還沒走到學(xué)校就下起了大雨。淋得我直打顫,全身都濕透了,就像一只落湯雞一樣的。我沒按情況的變化去處理問題,就像刻舟求劍那個人一樣犯了同樣的錯誤。
今后我一定要按照情況的變化去處理問題,還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才不會吃虧。
【刻舟求劍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刻舟求劍作文04-22
《刻舟求劍》讀后感04-07
刻舟求劍讀后感03-24
刻舟求劍改寫作文12-27
刻舟求劍續(xù)寫作文02-28
刻舟求劍擴寫作文03-02
刻舟求劍改寫作文07-11
《刻舟求劍》讀后感15篇04-24
[集合]刻舟求劍改寫作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