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讀后感

《判斷與決策》的讀后感

時間:2022-10-06 12:43:56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判斷與決策》的讀后感

  進入UX行業(yè)以來,對于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對于設計和用研的影響一度比較感興趣,也買過不少書自學相關理論和知識。隨著近幾年UX在國內(nèi)的蓬勃發(fā)展,每年都有各種層出不窮的設計書籍。有一些讀了以后讓人受益匪淺,而有一些則是水分多多。有的書可以身經(jīng)百戰(zhàn),而有的則時代性很強,過了一兩年就成了廢書了。

《判斷與決策》的讀后感

  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年代久遠,在設計界應該并不知名,然而它真真切切卻是一本好書,百讀不厭,每次讀都能帶來對工作的一些思考。下面就來隆重推出這本書咯,請見下圖:

  這本書好在哪里呢?我們大家都喜歡能夠快速獲得干貨而不是看似厚厚一本卻通篇都在翻來覆去講一個道理的書吧。這本書的好處就是,它由社會心理學的各種實驗案例組成,通過幾個案例說明不同的理論。勤勞的讀者如果結(jié)合這些理論和自己所做的工作做一些思考,便會瞬間感覺自己的功力有所提升:)

  舉幾個例子吧。

  例1.選擇性知覺

  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們是先定義再看見,而不是先看見再定義".什么意思呢?就是說人們看見的東西是受到自身的預期,期望,動機等因素的結(jié)果而影響的。眼睛看到的未必被正確認知。

  書中提到由杰米奧。布魯納和利奧。波斯特曼于1949年所做的關于選擇性知覺實驗。這個實驗中,研究員利用視覺記憶測試鏡向被試出示5張牌,每展示完5張牌為一個系列。視覺記憶測試鏡向被試出示這5張牌時,會有很短的間隔時間,不同系列的間隔時間從十毫秒到一秒鐘不等。他們向被試展示的牌與上圖書封面上的牌類似。如果我們快速瞄一眼,我們不會發(fā)現(xiàn)這些牌有什么問題,然而如果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第一張牌上顯示的是3個黑心,而不是黑桃或紅心。那么實驗結(jié)果是什么呢?96%的被試認為他們看到的是正常的黑桃或紅心。也就是說,"知覺性否認"引起了支配反應。人們的預期影響了他們所"看到"的事物。

  如果我們深入想一想,選擇性知覺對于設計的影響在哪里呢?

  簡單舉個例子,假設要對我們的Anywhere產(chǎn)品界面做更新,我們做了一些改動。我們將overview界面右上角的那些notes等輔助功能的按鈕改成了其他性質(zhì)的功能入口,但是圖標樣式保留而圖標圖形稍作改變。如果詢問我們的熟手用戶notes入口在哪里,相信他們的第一反應仍然會去右上角點那些圖標,即使那些圖標和原來的notes長得不一樣,用戶也很有可能在剛開始使用的時候視而不見。這就是選擇性知覺起了作用。在一些時候,如果設計師能足夠敏感考慮到這些細節(jié),那我們就可以在第一時間規(guī)避一些可用性問題。同時,如果有一些問題我們意識到是由選擇性知覺引起的,設計師也三思再判斷是否有必要改設計,用戶是否會隨著使用的增加自行糾正行為。

  例2.答案的可塑性

  用戶研究員現(xiàn)在已是很多UED團隊都具有的角色,用戶訪談,可用性測試,問卷調(diào)查等等用研方法也被很多組織在使用,F(xiàn)在業(yè)界的用研人員有的來自設計背景,有的是心理學背景,無論是什么背景,我認為用戶研究員經(jīng)過針對性的用研基礎培訓是非常必要的。這些基礎技能帶給研究員的是仔細的問卷設計,謹慎的主持語言的組織,對受訪者反饋的敏感地接收和探詢等。然而,如果沒有接受過培訓,閱讀一些社會心理學的書籍,也能帶來很大的幫助。

  我再來舉一個書中提到的實驗。

  有兩位研究人員曾經(jīng)做過這樣的研究,他們隨機選取了一組美國成年人作為實驗樣本,向他們詢問了以下兩個問題:

  你認為一個共產(chǎn)主義國家,比如前蘇聯(lián),是否應該允許美國的新聞記者進入其境內(nèi)采訪,并將他們所得到的新聞發(fā)回美國?

  你認為美國是否應該允許其他共產(chǎn)主義國家的新聞記者入境采訪,并將他們所得到的新聞發(fā)回他們所載的報社?

  一半的被試會按照上面的順序來回答問題,而另一半則以相反的順序來回答。

  實驗結(jié)果非常有意思,按照上面順序回答問題的被試中82%的人認為美國記者應該被允許自由進入共產(chǎn)主義國家,75%認為美國應該允許共產(chǎn)主義國家的記者自由進入美國采訪。而按照相反順序回答的被試中,只有55%的人認為美國應該讓共產(chǎn)主義國家的新聞記者自由進入美國采訪,同樣只有64%的人認為應該允許美國記者自由進入共產(chǎn)主義國家。

  這樣的差別說明選項的順序不同能夠影響到人們回答問題的答案。人們?yōu)榱吮3趾颓耙粋問題答案的態(tài)度一致,避免讓自己看起來有雙重標準,會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有所調(diào)整。

  順序效應通常在人們要回答兩個關于同一主題的問題時影響比較大,如果是回答二選一或者很多選項的問題,順序效應基本是不存在的。

  類似可以影響問題答案的情況還有很多,譬如問題是開放式還是封閉式,是否對問題選項給出"不知道"的過濾選項,問題使用的措辭是否避免感情色彩等等都會對人們給出的反饋和答案有影響。

  因此用戶研究員在設計問題和進行訪談時需要非常謹慎,各方面都要準備充足,現(xiàn)場把握各種細節(jié),才能盡量確保獲取的反饋是可信有效的。同時,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由一名研究員主持同樣腳本的所有訪談場次。因為一般訪談腳本都是半結(jié)構(gòu)化的,同一名主持人可以在跨場次的一致性上控制得更好,避免帶入不同主持人引起的研究發(fā)現(xiàn)的不同。

  以上提到的兩個實驗只是本書中內(nèi)容的極小部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購買這本書回去慢慢研讀噢!

【《判斷與決策》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判斷何時結(jié)束面試10-26

如何判斷是否脾虛10-06

如何判斷寶寶便秘10-06

如何提高判斷分析能力10-21

如何判斷男人是否在吃醋11-15

審計報告類型的判斷10-12

如何判斷氣血不足09-22

如何判斷肉是否變質(zhì)09-07

如何判斷進入曖昧期10-26

決策制度自查報告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