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黛玉葬花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黛玉葬花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黛玉葬花讀后感1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紅樓夢黛玉葬花讀后感。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鋤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柳絲榆夾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艷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ㄌ煲滓娐潆y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把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愿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看過了多少詩詞歌賦,最讓我揪心回味的還要數(shù)《紅樓夢》中的《葬花詞》。
我對《紅樓夢》的接觸始于《紅樓夢詩詞注解》這本書。記得那本書原先是放在我姑丈的書架上的,那時我年紀雖小,可早已有了偷書的嗜好。我趁他們不注意,就偷偷地私通了我表弟,把它貓到了我的家里。及至姑丈發(fā)現(xiàn),我又擺出一付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嘴臉,軟磨硬泡,居然就這樣占為己有了。這本70年代出版的《紅樓夢》詩詞注解書,陪我度過了許多的時光,書架上的許多書,我常好久都懶得去翻看一回,獨獨這本書,一直都隨身帶在身邊。記得戀愛時,我妻子只要隨手翻一頁,說出題目,我就可以立馬把里面的詩詞背出來,讓她佩服不已,或許,當初她對我的芳心暗許與這書也不無關系,讀后感《紅樓夢黛玉葬花讀后感》?上В97年在南平做生意時,竟然碰到了比我更不要臉的客戶——當代孔乙己,居然暗暗的把書帶走了,使我黯然傷神了許久!都t樓夢》的詩詞,我還能記得許多,而現(xiàn)在,我是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好書了。那讓人淚下的《葬花詞》,還有那些委婉細膩的注解,將隨時光的流逝,慢慢地在我記憶里消失。于是,我傷心。
前些年,在工地上開車,每天都固定在一個小飯店吃飯。其實,小店的飯菜是不見得好的,好就好在他們的柜臺上放著一本正版《紅樓夢》,書的封面臟兮兮的,油光滑亮。那時我還沒有看過《紅樓夢》的正文,想著那里面的美妙詩詞,于是心里活絡起來,書的'標價為十六元,我想把它買下來,結果出了五十元,老板依舊不肯相讓。無奈,我就想故伎重演一回,就每天來到那店里吃飯,細看一回,順便尋找時機。小店的老板賊精,只要我吃過飯,他就不忘從我的手里把書與飯菜錢一并收好,從不同意我把書帶回來看,而我也只能干著急而已,直到看完了一百二十回。其實,每天在勞作之余,看一回《紅樓夢》真是一個極佳的休息方式,陶醉于十二釵的悲歡離合,生死榮辱,陶然于紅樓詩詞的雅律美韻,我甚至在開車的時候也不忘猜測:假如林黛玉不死,那兩位嬌生慣養(yǎng)的情癡是不是能經(jīng)受生活的磨礪?是不是還能保持那一份真情?從工地回來,我就專程跑到縣城,跑了好幾家的書店,終于買回了一套盜版的四大名著,好在里面的紅樓詩詞還是很齊全的,《葬花詞》也是一字不漏。而今,我寫這個文章的時候,擺在我面前的還是這本《紅樓夢》。
據(jù)《紅樓夢》書中所說,《葬花詞》是“黛玉因晴雯不開門,錯疑在寶玉身上;次日又可巧遇見餞花之期,正在一腔無明,未曾發(fā)泄,又勾起傷春秋思,因把些殘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傷已,哭了幾聲,便順口念了幾句”的一時感慨。然而就是這樣的隨口所吟,竟然讓曹雪芹的朋友,一直為《紅樓夢》作批注的脂硯齋舉筆再四,無法加批了!对峄ㄔ~》可謂是字字含愁,句句帶淚,從“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哀嘆;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艷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的傾訴,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我想,人們之所以喜歡《紅樓夢》,喜歡林妹妹,這和《葬花詞》對林黛玉叛逆性格的生動體現(xiàn),與其寄人籬下的凄苦心境的高度凝括是分不開的。
黛玉葬花讀后感2
寶釵、黛玉是《紅樓夢》中相對的兩個形象,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性格。寶釵是封建淑女的典范,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克已復禮。小說中寶釵在前往瀟湘館途中,見寶玉進去后,那一段心理活動的描寫,充分顯示了她處理問題謹慎,考慮問題精細周密的性格。尤其是在戲蝶時,無意聽到了小丫頭的“私情話”,巧使“金蟬脫殼”,對顰兒有意無意的嫁禍,更是自然而深刻地顯示了她精明、城府的一面。但寶釵畢竟是花季少女,見了“迎風翩躚”的“一雙玉色蝴蝶”,十分有趣,忍不住想“撲了來玩!,少女那種天真活潑的情趣,在一定條件下情不自禁地表現(xiàn)出來。這段撲蝶的描寫使寶釵的性格顯得更為豐滿,生動、形象地塑造了一個性格色調十分豐富的寶釵形象。
緊接其后,作者安排了黛玉葬花一幕,這種安排對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來說,確實起到了相互襯托的作用。相對于寶釵的有涵養(yǎng)、隨俗的性格特點,黛玉是天然的,是性靈的,是一已的。所謂“黛玉詩情”,林黛玉本身就是詩,就是情!对峄ㄒ鳌肥潜憩F(xiàn)黛玉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她熱烈而執(zhí)著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愛情,但在那個社會,愛情就意味著對整個社會秩序的背叛,“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就是她對長期迫害她的冷酷無情現(xiàn)實的控訴。她多么希望能掙脫封建枷鎖的禁錮,希望能擺脫自己不幸的命運,“愿奴肋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可是“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對未來,她充滿迷惘與彷徨,但她沒有屈服,“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正是她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那種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的具體表現(xiàn)。同時,《葬花吟》也反映了黛玉多愁善感的個性,全詩充滿了落花飄零,人去樓空的生命的悲哀,既有感時惜春的嘆惋,又有對自己青春年少、紅顏薄命的哀悼,以及對世事無常的迷惘與困惑。所以《葬花吟》既是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借以塑造這一藝術形象,表現(xiàn)其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
這首詩在風格上仿效初唐體的歌行體,名為詠花,實則寫人。全詩抒情淋漓盡致,語言如泣如訴,聲聲悲音,字字血淚,滿篇無一字不是發(fā)自肺腑、無一字不是血淚凝成,把林黛玉對身世的遭遇和感嘆表現(xiàn)得入木三分。全詩并非一味哀傷凄惻,其中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傲z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豈不是對長期迫害著她的冷酷無情的現(xiàn)實的控訴?“愿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則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這些,才是它的思想價值之所在。
這是林黛玉“玉帶林中掛”“堪憐詠絮才”的命運寫照。因為愛花,才葬花;因為傷逝,才悲憤;因為在乎和珍視,才爭吵;也因為前生注定的`悲劇結局,才顯出人生的虛幻凄涼!对峄ㄞo》是林黛玉進入賈府以后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嘆身世遭遇和悲劇命運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況,血淚作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抒寫了花落人亡的感傷與哀愁!傲z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不正是對長期壓迫著她的冷酷現(xiàn)實的控訴嗎?“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是對美好理想的強烈渴望與熱烈追求;“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則表現(xiàn)了她高潔的情志和堅貞不阿的精神!耙澜裨峄ㄈ诵ΠV,他年葬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被ǖ拿\就是林黛玉的命運。這是用熱血和生命寫就的心曲,是與這個罪惡的世界決裂的檄文,它真實地展露了一個充滿痛苦與充滿矛盾又獨抱高潔、至死不渝的心靈世界,凸現(xiàn)的是一種獨立人格的壯美與崇高。詩魂時刻伴隨著她,像花一樣,從她的心里和身上飄散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黛玉葬花讀后感】相關文章:
惜黛玉作文11-29
葬花讀后感通用06-10
我眼中的黛玉作文03-07
我眼中的林黛玉作文05-04
[合集]我眼中的林黛玉作文10-28
林黛玉讀后感范文通用06-16
《黛玉出家記》讀后感作文10-12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優(yōu)秀05-24
我眼中的林黛玉作文8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