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共讀家長讀后感 推薦度:
- 親子共讀《童年》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親子共讀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1
《小豬唏哩呼!肥菑埨蠋熢谝荒昙壍臅r候推薦給大家的書,圖書漂亮的封面和富有童趣的卡通插圖,很是吸引人的眼球。故事語言風趣幽默,不斷逗得兒子開懷大笑。
我們一起讀過的童話故事里,兒子說自己最喜歡《小豬唏哩呼嚕》了,他還跟豬爸爸比睡覺呢!
有一天家庭作業(yè)有點兒多,兒子做完作業(yè)已經(jīng)快10點了。“趕緊睡吧!要不然明天上學該遲到了。”我催促兒子睡覺。兒子說:“我只能睡8個小時,可小豬唏哩呼嚕的爸爸說他才睡18個小時。他用的“才”字不對,他都快睡一天了,還嫌睡得不夠。這個字應(yīng)該我來說,我“才”睡8個小時還差不多。”
兒子最喜歡小豬唏哩呼嚕了,可不是嘛!就連唏哩呼嚕爸爸說過的話他都記得一清二楚的。最重要的是還能從中思考點兒什么出來,比如小豬爸爸那個“才”字用得不恰當,呵呵?磥韮鹤舆真是打心眼兒里喜歡這本書呢!
我們一起討論故事情節(jié),為唏哩呼嚕的`聰明勇敢拍手叫好,為他的可愛哈哈大笑,又為小豬遭遇的委屈抱打不平。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2
在人間這是其次部,講的是高爾基在十一歲時,母親不幸去世。所以,高爾基便走入在人間這是其次部,講的是高爾基在十一歲時,母親不幸去世。所以,高爾基便走入社會。其次部一共有八小章。
第一章是《到鞋店里當學徒》講了高爾基來到人間走到了一家“時式鞋店”高爾基當學徒時沒有一天可以閑著,愛發(fā)脾氣的廚娘總是把“我”早早的叫起來。寫了高爾基的表哥也特別厭煩廚娘。有一天廚娘不知被誰推了一把,倒在地上莫名其妙的就死了。當高爾基想逃離這個厭煩的地方時不當心把手燙傷了,結(jié)果被送進了醫(yī)院。
其次章是《在姨婆家》講了外祖父有把高爾基送到了姨婆的家里,外祖母的`妹妹是一個喜愛嘮叨脾氣很大的老婆子,在這個家里高爾基的工作許多。當外祖母來看我的時候,這個老婆子對著外祖母大聲說話,大聲的諷刺外祖母。當高爾基厭倦這個討人厭的地方時,他做出了逃跑的打算,但是這個厭煩的冬天他能跑到什么地方去呢? 第三章是《船上的生活》講了其次年的春天高爾基最終逃跑了。高爾基在一個船上做起了工作,當晚上高爾基的工作最少的時候,斯穆雷就給了高爾基一本精裝版的小說,讓高爾基念書,自從這次以后斯穆雷就每天這個時候都讓高爾基念書,并總說:“一個人要想聰慧,就得多念書,念得越多越好,要把全部的書都念完……”也正是這樣讓高爾基喜愛上了讀書。
第四章是《裁縫的妻子》講了高爾基又到了外祖母妹妹的家里,外祖母家里德樓下有一個人是裁縫的妻子,她總是借高爾基書看。
接下來四章都體現(xiàn)了高爾基特別愛看書。最終高爾基抱著能進高校的盼望到喀山求學。
這么多章都體現(xiàn)了高爾基很愛讀書,也體現(xiàn)了愛讀書的好處,也能體現(xiàn)出斯穆雷總說的那句話:“一個人要想聰慧,就得多念書,念得越多越好,要把全部的書都念完……”我明白假如我們每念完一本書就會寫一篇讀后感的話,那就等于每念完一本書就有一篇讀后感那么長的收獲一開頭可能只有一點,但越往后,你的讀后感寫的越長,你明白的道理就越多,你讀的書越多你懂得學問就越多。
這部文章更讓我懂得了“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道理。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3
松居直老先生的書我有好幾本,不知怎的唯獨這本一直未曾拜讀,在藍魚書店偶遇,承蒙老板慷慨借閱,激動翻閱果然受益匪淺。
為什么要從孩子出生時就要開始親子閱讀呢?想讓孩子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想讓孩子從書中獲得更多的知識,還是借此讓孩子多認識些字?來看看老先生的觀點吧,“圖畫書的文字都經(jīng)過精心挑選與整理,字字飽含藝術(shù)家豐富的情感與理性認識。父母親自用自己的口,將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說給嬰兒聽,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語言的種子。當一粒種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時,親子之間就建立起無法切斷的親密關(guān)系。真正讓父母與子女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不是戶口簿或出生證明,而是溫柔的、人性化的語言。”
面對如浩瀚海洋一般的圖畫書世界,父母們不知如何選擇,或是已購繪本卻不知如何開始共讀,不妨看看這本書,松居直老先生用最親切的語言介紹著你想知道的關(guān)于圖畫書的一切。若無時間,不妨通過我的概述先一探究竟吧。
一、關(guān)于如何選擇繪本
首先,表現(xiàn)事物的真實面貌。
我們在最初為孩子選繪本時,總會去買一些色彩鮮艷的交通工具和動物的圖畫書,正常地認為這些就是給孩子看的,但這些書往往色彩過分夸張,外形欠缺棱角,表現(xiàn)得太過甜膩柔和,當動物人物都被刻畫地像玩具一樣可愛,便無法感覺到動物充滿生命力的姿態(tài)和美麗的外形。而事實上,幼兒應(yīng)該看的是可以幫助他們用自己的眼睛掌握確認“事物”本質(zhì)的書,因為,即使是幼兒,也希望看到真實的東西。
老先生介紹了一本最理想的認知動物圖畫書,《動物的`媽媽》
動物的媽媽如何背小寶寶呢?銜、抱、跟等和身體接觸有關(guān)的字,搭配上正確、生動的插圖,孩子看了,能和自己經(jīng)驗相結(jié)合,留下深刻的印象。
現(xiàn)在想來,悠悠一周歲左右偏愛的似乎也都是表現(xiàn)比較生動真實的動物繪本,像《打開打開》《起床了起床了》等,網(wǎng)上大紅的《小熊寶寶》系列繪本,不知為何卻總是引不起她的興趣,我一直覺得很奇怪,這套書中的小動物們都是可愛的卡通形象,按理應(yīng)該會很受偏愛呀,可能那時候的悠悠就是喜歡真實的動物,直到滿了兩周歲后,自己開始經(jīng)歷刷牙,穿衣等生活細節(jié)時,才開始比較喜歡看這套書。
其次,用圖畫講述故事
大人在看書時習慣通過文字來了解內(nèi)容,而孩子卻從完全不同的方向進入圖畫書的世界,通過圖畫中的細節(jié),設(shè)法找出畫里的含義,故事的主角,在腦海中創(chuàng)造出一個故事中的世界,這樣不但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而且對于培養(yǎng)他們通過文字來理解語言的能力,也有很大幫助,這是一種“將語言變成畫面的能力”。廣受孩子歡迎的圖畫書中,有不少是大人覺得很不起眼的作品,包括我自己,很多書我僅憑自己的感覺覺得顏色好暗,或是畫風怪怪的,悠悠肯定不會喜歡,但實際上卻深得喜愛。
為什么呢?原來“畫得可愛”、”顏色鮮艷美麗“不是圖畫書插畫的必備要素,真正重要的是”插畫能否充分表達故事”。“形”重于“色”,“形”才是講故事的主角,有時,沒有色彩反而更容易表現(xiàn)故事的內(nèi)容。老先生推薦的《好臟的哈利》,就只使用黑,綠,黃三色,并不活潑明亮。
這本書悠悠大概1周歲半開始看的,當時她可能并不了解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卻非常喜歡這本書,她每次看都會和爸爸把畫面中的每個細節(jié)一一講一遍,這里有什么,那里有什么,津津有味地看很久,這就是圖畫的魅力吧。
另一本《三只山羊嘎啦嘎啦》
我雖然很早就聽過,但是就因為畫面沒有那么美麗我一直沒有給悠悠看過,直到最近才給悠悠借了這本書,果然,5本書中就這本是反反復(fù)復(fù)要求聽了很多遍,邊聽邊樂,我心中也是默想“烏漆墨黑有這么好看嗎?”事實上,就是這么地有趣!
當然文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圖畫書通過文字將時間地點人物三要素簡單說明后,用“生動活波”“歷歷在目”的筆調(diào)敘述,使人讀過文字后便能在眼前浮現(xiàn)一幕幕的故事畫面,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比如書中推薦的《古利和古拉》,
我買了一套回家后稍微翻了一下,自己實在不是特別喜歡,書架上擱置了好久,想想老先生極力推薦肯定是好書,才拿出來給悠悠看,沒想到,悠悠又特別喜歡,原來書中的有節(jié)奏的如兒歌般的語言正是幼兒的日常用語,直接按他們的想法來敘述,”可以煎一個跟月亮一樣大的荷包蛋“”可以做一個從早吃到晚也吃不完的蛋糕“,一邊聽一邊就能想象書中的各種好吃的,好玩的,咋一看,大人覺得有點夸張,卻能使孩子產(chǎn)生共鳴。
二、如何與孩子共讀繪本
1,親手養(yǎng)育,抱著孩子讀書
有時自己很累很忙,孩子又纏著自己要講故事,真希望電視里的講故事的叔叔能幫忙安撫一會孩子,可是孩子卻不同意,“難道電視里的叔叔講得不比媽媽好聽嗎?”“可是電視里的叔叔不會抱我!泵客肀е朴平o她讀故事的時候是最幸福的,圖畫書在這種溫暖的人際關(guān)系中才能發(fā)揮力量,親密的親子關(guān)系,彼此信賴的保姆與孩子,以及孩子之間的友情,都能使圖畫書發(fā)揮最大的功效。孩子自己帶,不假手于他人,才能在抱起孩子的瞬間感受到為人父母的重大責任,也是父母自我成長的大機會。
2,念圖畫書給孩子聽,不要剝奪讀書的樂趣
念圖畫書給孩子聽,就是父母和孩子說話的最佳方式之一,選擇有趣生動的書讀給孩子聽,孩子又高興又滿足,父母也能隨之獲得喜悅,親子之間傳遞這種喜悅,孩子自然會擁有積極的人生觀。有時父母們想通過圖畫書幫助孩子早點讀書,識字,養(yǎng)成閱讀習慣,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往往是他們無法輕松地講故事,從而使圖畫書失去了最重要的功能——給孩子帶來快樂。
如果要求孩子自己看,就算是已經(jīng)識字的孩子,大多是盯著文字一個一個干巴巴地念,那不是在看書,而是在讀字,別說樂在其中,基本不太可能去了解書中的內(nèi)容,孩子的人生經(jīng)驗有限,如果大人能參與其中,閱讀時充分體會作者的心情和思想,滿懷愛心地念書給孩子聽,這種語言的體驗和心靈的溝通,對孩子心理和智能的成長都非常重要。
有時父母喜歡在講完故事后,炮轟孩子一大堆的問題,這樣孩子在看書的時候還得小心記住許多細節(jié),否則等下無從回答,這樣看書怎么可能快樂呢,放下問題,放下教育,就和孩子沉浸在故事的世界中,單純而快樂。
3,父母的引導(dǎo)
想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自身的示范行為也很重要,父母愛書,孩子自然會親近書本,當然從小牽著孩子的手到圖書館看書或借書也很重要,總之言傳身教,我和悠悠爸都是愛書之人,家中也是隨處有書,閑來也都愛翻閱各種書籍,悠悠受我們影響,自己也喜愛在小書架上隨手翻翻新更新的繪本,不需要我們催促,自己就會去體驗閱讀的快樂。
松居直先生書中的內(nèi)容當然遠不止這些,書中還有根據(jù)根據(jù)年齡來選擇繪本的建議,最后還附有他最喜愛的50本圖畫書的清單,大家不妨一讀,不管你的親子閱讀處于策劃階段還是已經(jīng)實踐中,這本書都將成為the perfect guide。
個人拙見,就當拋磚引玉,其實老先生的觀點很簡單,have fun and be happy! 樂在其中!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4
傍晚,我和女兒共讀我們都喜歡的書,看到這樣一篇文章,題目叫《我最幸!贰3蹩搭}目時,心想是一個很幸福的故事吧,里面的主人公一定是身邊幸福環(huán)繞。讀完后,才知估想錯了。
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是這樣的:一個失去雙手的小女孩,家境貧窮,母親腦子有殘疾,經(jīng)常會離家出走,最后一次出走時再也沒有回來。這個女孩因為身體原因或家庭原因沒有上學,可是她很熱愛學習,經(jīng)常偷偷地跑到學校,在教室外偷聽老師講課。后來被一個善良的老師發(fā)現(xiàn)了,可憐這個愛讀書的小女孩,感動了,把女孩領(lǐng)進教室,對同學們說“咱們收留她吧,每天讓她和你們一起上課,不要告訴學校。”就這樣這個女孩在善良的老師幫助下,上完了小學。
女孩小學畢業(yè)考試成績?nèi)h第一名,可是因為她沒有雙手的原因,沒有中學錄取她。女孩輟學在家,自學了中學的課程。學會用腳做飯,切菜,包餃子,蒸包子,并且學習畫畫和書法。女孩寫了一篇作文,題目叫《我最幸!贰W魑脑谌h的一次征文中,獲得了一等獎。
女孩的作文里沒有一絲抱怨,全是對生活的感激,對未來的向往······
媽媽感悟:看完這個小故事,我深深為這個女孩的堅強感動,震撼!默想健全的我,有時為了一點小事無中生有的抱怨有多可笑。
幸福需要一顆善良的心來體會,如果不懂感恩又如何體會到幸福呢,如果沒有堅強的毅力,又怎會戰(zhàn)勝困難呢?試想如果一個人懦弱的把自己囚禁在所謂的困難中,又怎么體會到幸福呢!
妞妞感悟:我一定要學習這個女孩的堅強,學習她的感恩心,學習她的`善良,學習她熱愛學習的精神!
媽媽寄語妞妞:你知道這個小女孩為什么對生活沒有抱怨嗎?因為她懂得感恩,她感恩幫助過她的老師,感恩幫助過她的同學,感恩幫助過她的所有善良的好心人!
你知道這個身殘的女孩為什么幸福嗎?因為她有一顆善良的心和堅強的毅力,任何困難在她面前都是渺小的。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5
周末,應(yīng)女兒的要求跟她一起讀孝心故事-——《曹娥的故事》,關(guān)于孝心的故事有很多,女兒唯獨選了這個故事同我共讀,源于她的一次旅行。
一天,女兒跟爸爸到曹娥廟一游。曹娥廟位于浙江省上虞市孝女村,當?shù)亓鱾髦@樣一個頗為感人的故事。東漢漢安二年端午節(jié),上虞巫師“曹盱”為迎潮神,逆水行舟,不幸卷入急流,葬于江底。曹盱之女曹娥年方十四,為尋父尸,沿江號哭十日有七,悲慟感人,后解衣投水而死,孝德感天,致使五日之后父尸出水。
也許是曹娥的孝感動了天,感動了人。后人感其孝心,在江邊立碑建廟,以彰孝德。
故事中有這樣一句對聯(lián):“百行孝為先至性感人余熱淚,大江流不盡夕陽終古咽寒濤”,是啊,民間宗廟也好,宗教也罷,焚香點燭,叩頭謁拜,還是其次,要緊的卻是要孝字當頭。曹娥廟、曹娥的`故事,以他古老的傳說,獨特的風貌,吸引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游人。
人生五倫孝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為人子女應(yīng)孝順,不孝之人罪滔天?粗糜螘r前來瞻仰的后人,加上讀了這個故事的感動,女兒的小心臟被那份孝心深深地打動了。我想通過學校開展的關(guān)于“孝”的主題活動,女兒一定會懂得更多……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6
寒假期間,與女兒一同品讀了高爾基自傳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童年》,它被譽為俄國最優(yōu)秀的自傳小說之一。
高爾基,前蘇聯(lián)無產(chǎn)階級作家。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歲走向社會,飽嘗了生活的辛酸。當過裝卸工、面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jīng)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部《童年》展現(xiàn)了高爾基童年時期在外祖父家的生活,記錄了高爾基在沙皇統(tǒng)治下的心路歷程。
小說中的主人公阿廖沙三歲喪父,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兩個舅舅同樣的粗暴、自私,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沿襲著這樣的風氣。外祖父經(jīng)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大病一場。一直擔心阿廖沙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污?幸好這世界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是他的外祖母,外祖母是最慈藹、最有人性的形象。她把光明送到了阿廖沙的心里,給她播下了愛的種子。種子發(fā)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祖母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里。是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并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于光明的。
在黑暗社會里生活,殘酷的事情太多。只要對未來充滿希望,一點點微弱的光亮也可以照亮心靈的每一處角落。這就是光明,F(xiàn)實的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絕望,只要你仍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做一個善良、樂觀、富于同情心的人,生活就會充滿希望,光明就會到來。
我的童年是在快樂和清貧中度過的,那時候的玩具特別少,一套小人書,一個手做的發(fā)卡,一盞折疊的紙燈籠,一架白色的小飛機,一個塑料娃娃就珍藏了好多年。童年最甜美的記憶就是一九八二年正月十五的晚上,騎在爸爸的脖頸上在人山人海中看花燈。那時的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這份幸福一直陪伴著我并深藏在記憶中。
時過境遷,如今,我的女兒正快樂的生活在她童年世界里。她的童年豐富多彩,擁有姥姥的至親至愛,擁有親人的溫馨呵護,擁有老師和同學的親密相伴,擁有無數(shù)漂亮的玩具衣物,擁有許多美麗的夢想。她的世界光明燦爛,她的情感豐富坦蕩,她的心靈柔軟聰慧,她的生活快樂充實。愿我的女兒健康快樂的成長,早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是家長的情感寄托。對父母而言,給孩子充裕的物質(zhì)生活,不如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讓他們在懂得用知識武裝自己頭腦的同時擁有一顆博大坦蕩的心;讓他們在真情的世界里懂得:付出比得到重要,真情比物質(zhì)重要,珍惜比感恩重要。
給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讓他們快樂自由的成長吧!愿天下所有孩子的童年都在美好的世界里度過,愿孩子們童年所有的夢想都能實現(xiàn)。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7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保爾柯察金那頑強的品格多么令人欽佩!如果你讀了這本書,就會明白具有鋼鐵品質(zhì)的人是“大寫”的人。保爾一生十分坎坷,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他還堅持寫書,對自己毫不顧惜。書中寫道:他嘔心瀝血寫的'稿件丟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來,用頑強的毅力完成了巨著。書中有段名言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yīng)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
保爾可謂強者的化身。對照保爾,想想自己,感到臉上一陣陣烘熱。記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戶戶沉浸在節(jié)日的氣氛中,我家卻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媽媽因病臥床不起。聽著孩子們在外面的嬉鬧聲,我的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zhuǎn),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淚來。媽媽見我落淚了,指著床頭的書說:“軒軒,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你看完了嗎?”
我再次把這本書翻閱,保爾的形象又浮現(xiàn)在眼前。對,我該做一個堅強的男子漢!我應(yīng)該為家人分憂解難,決定下廚做飯菜。媽媽臉上露出了笑容,緊緊拉住我的手說:“你真是咱們家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我指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說:“是它教會我的!”每當我遇到困難而退縮時,每當我受挫折而落淚時,我就會想起保爾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煉成一塊真正的鋼鐵。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8
——《好長的冬天》讀后感
《好長的冬天》這本書是美國著名的羅蘭·英格斯·懷德寫的。
這本書主要講了羅蘭的爸爸申請到了銀湖邊的一塊地,并蓋好了小木屋后,暴風雨來了,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冬天,這個冬天將會長達兩個月,零下四十攝氏度,火車還停開,小鎮(zhèn)上的人
每天只能吃一些小麥來充饑,木炭、煤炭燒光了他們扭干草棒,為活下去而奮斗,爸爸的手被凍裂了,爸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能拉小提琴,從此在家里就少了快活的小提琴聲,后來家里的.小麥吃光了,鎮(zhèn)里的兩個小男孩冒著生命危險去南方找小麥,很幸運,他們回來了,他們給了爸一半的糧食,救了爸一家。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干什么都要堅持到底。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9
幾天來我認真欣賞完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小豆豆》一書,每次合書是我豆要閉眼享受般的回書里一個個難忘又好笑的鏡頭……
我想沒有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關(guān)鍵在于你的愛孩子是否需要?在實施愛的過程中是否也同時扼殺這孩子的同真?《窗邊的小豆豆》之所以能引起無數(shù)人共鳴,特別是在兒童教育方式上,為我們提供了深刻的啟示。
首先,童真是世界上最可、最善良、最寶貴的品質(zhì),因為童真包含著無價的善心、尊嚴及可貴的情感。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生的時侯,都具有優(yōu)良的品質(zhì)。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huán)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yōu)美的品質(zhì)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發(fā)現(xiàn)這些優(yōu)良品質(zhì)把孩子培養(yǎng)成富有個性的人。小豆豆在一年級因為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的小學。因為小林校長的愛護與引導(dǎo),小豆豆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隨心所欲地說自己想說的'話,發(fā)揮想象力。
看完這本書,我想沒有不羨慕小豆豆的,很多像我們一樣的成年人,長大后回首看似荒唐的童年往事,恰恰是終生難忘的快樂。所以,我們要早早的 把孩子培養(yǎng)成富有個性的人不要硬把孩子塞進我們設(shè)計好的模式中,要讓他們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中無拒無束,因為孩子的夢想遠比我們計劃的要遠大。
我們要做一個像小豆豆媽媽那樣聰明的家長,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讓他在快樂中成長著。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10
在學校召開親子共讀活動以來,我與媽媽一起閱讀《小布頭奇遇記》和《怪城奇遇記》,讀到高興時,我就哈哈的大笑,媽媽聽著我“接著讀!接著讀!”的催促聲,媽媽心里感到很滿足,仔細想一想,與媽媽一起閱讀,真的體會很多。
平時媽媽總是發(fā)現(xiàn)我學的太慢,如此簡單的東西我卻總是理解不了,媽媽急的不得了,后來媽媽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小時候的樣子,才發(fā)現(xiàn)我也真不容易,理解比什么都重要,我暗暗的.告訴自己要學會換位思考,媽媽在陪我閱讀的時候很有耐心,用我的思維體會媽媽的感受,這也是一種收獲吧。
與媽媽一起閱讀,通過一些小故事,媽媽讓我知道了什么是對錯,還讓我知道一些簡單的社會準則,我從小就樹立積極向上健康全面的生活學習世界觀。與媽媽一起閱讀,不僅我高興,媽媽也感到很快樂,雖然媽媽生活很累,工作很忙,但是拿著書給我講故事的時候,媽媽就會不知不覺放松起來,我感覺很溫馨。
在閱讀時,有時讀錯了媽媽給我指出來,有時媽媽也能給我講一些她聽到的小故事,我問一些媽媽回答不了的問題,媽媽才發(fā)現(xiàn)我比
發(fā)現(xiàn)互動學習的效果真的不錯,學得輕松,掌握得也快,媽媽有點兒羨慕我,要是媽媽小時候也這樣該多好。
在學校召開親子共讀活動中,我和媽媽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媽媽陪伴著我讀書我感到很快樂,我們一起在書中感覺故事的精彩,詞語的優(yōu)美,媽媽讓我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傊,在與媽媽一起閱讀的過程中,我的收獲真的很多很多。
她小時厲害得多。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11
和兒子共讀書有一段時間了,感悟頗深,之前,一直認為,讀書是自己的事,只要我把書買給他,讓他自己讀,自己消化,就可以了。但在和兒子共讀的這段時間,明白了,共讀可以提高讀書的質(zhì)量,共讀可以提高讀書的樂趣。
捧起這些充滿童趣的書,仿佛回到了童年!堕L腿叔叔》是和兒子最近共讀的一本書。他要求一人讀一段,就這樣,我和他共同走進了小茱蒂的生活。小茱蒂自小生活在孤兒院,生活清苦,感受不到一絲的親情,讀到這兒地時候,兒子說,我好想把我得到的愛分給她一點點,讓她感受到家的溫暖,我挺詫異的,這么大點的小孩,還懂愛。隨著故事的深入,小茱蒂長大了,有人資助她上了大學,她開始了美好的大學生活。當讀到小茱蒂放假去做家教,而拒絕了長腿叔叔邀請她到歐洲去游玩的時候,我問他為什么?他說茱蒂長大了,要自力更生,我說:那你的感受呢?他說:長大了,就不能讓爸爸媽媽養(yǎng)著了。一剎那,我有了一絲的感動,兒子長大了,書里淺顯易見的道理他明白了。希望再以后的.日子里,我和他共同堅持共讀。
寫到這也就結(jié)束了。說點題外話吧,成人在紛雜的生活中,難免受外界的、內(nèi)在的環(huán)境影響,慢慢的失去了那份童真和想象力,真心的希望,所有和孩子共讀的爸爸媽媽們,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自己的什么呢?展開想象力吧!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12
《哈姆雷特》是一部經(jīng)典的代表作,是歷來非常受爭議的一部,也是最受注目的一部。很多人相信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雷特》就是為了紀念他的兒子而寫成的,這本書在表面情節(jié)上與歷史的傳說并沒有多大的區(qū)別,講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
曲折選宕的情節(jié),緊緊圍繞著復(fù)仇而展開。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nèi),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雷特非常懷疑,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臺上見到了父親的亡魂,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為,并要他為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fù)仇歷程,與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fā)出了復(fù)仇之劍。哈姆雷特是不完美的,有時他的抉擇是非理性的,相當沖動的,比如他在激怒之下一劍刺死他誤以為是國王的波洛涅斯。因為每一個人的每一個抉擇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情況下唯一而不可重復(fù)的,所以在這里假設(shè)如果哈姆雷特能回過頭去重新作出抉擇,會是怎樣一種情景就毫無意義;我們每一個人也是這樣,可以說,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抉擇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它將直接影響到我們未來的命運,沒有什么標準可以衡(héng)量我們的抉擇是否正確,我們也必然要接受自己的抉擇所引起的一切后果無論你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當你經(jīng)歷了一場豐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當你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重新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自我,你總是能在《哈姆雷特》里找到一些你會覺得那似乎應(yīng)該是屬于永恒與不朽的.東西。因為它談到了人生的抉擇,有時會在他的身上尋找到自己的影子。在讀這本書的同時,我一直在希望孩子能做最真實的自己,面對挑戰(zhàn)時學會沉著與勇敢。不管將來她面臨什么樣的選擇我們都要讓它成為自己的驕傲,做孩子想要的,獲得自己內(nèi)心中真正想要的那一件東西,隨之而來的是滿心歡愉。
也許只是一時沖動之舉,但都能把它當做一次歷練,讓自己的心智得到提升,自己的品格得到磨礪。選擇屬于自己的天空。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13
女兒凡凡剛上,給孩子們推薦了一些書,其中我選中的一本《一年級的小朵朵》,拿到家后凡凡果真很喜歡,而且一邊看一邊笑個不停,這就促使我也迫切的想讀這本書,于是趁孩子睡著后,我就利用了一個晚上時間,把這本書讀完了。讀完后感覺這本書非常貼近一年級孩子的思想和,一些事情也時常發(fā)生在孩子的身邊。
封皮的色彩是鮮艷的橘色,就連題目也是七彩的,中的小主人公張朵朵是一個天真、頑皮、可愛的小姑娘。江明明是一個調(diào)皮、聰明、“鬼”注意很多的小男孩。班主任毛是一個很受孩子喜歡、很愛孩子、很理解孩子的漂亮老師。
第一篇是“啦”。我覺得這一篇很重要,因為每位新生都會遇到同樣的情況,于是我在許多地方讀得很認真,以便加深凡凡的印象。小朵朵喜歡她的老師——毛老師,在剛?cè)雽W時老師帶著們到學校的各個地方走走看看,從一樓到三樓,從操場到廁所。還遇到了高年級的大哥哥和大,其中一位哥哥起哄“一年級的小豆包,一打一蹦高”,凡凡聽了也不由地背起來了,后來有時還想起來這句話就覺得很可笑。
接下來印象最深就是“可愛的外號”。淘氣包江明明給全班都起了外號,包括他們的毛老師,小朵朵就被取了兩個外號,我就和凡凡說起了外號問題,這好像是學生時代的一大特色,就像小朵朵說本來很生氣,還想去跟老師告狀呢,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老師在辦公室里也自稱外號,突然覺得外號也挺可愛。
還有就是老師獎勵的笑臉,小朵朵連做夢都想多得幾個笑臉,這和幼兒園多么相似,記得凡凡上幼兒園時有次丟了一個笑臉很傷心,就非要纏著我去跟老師解釋,還聲明她會表現(xiàn)更好,讓老師給她再獎一個。
有些讀完以后,能讓孩子認識到身上的缺點,并且加以改正,例如:小朵朵和江明明寫字不認真,凡凡寫字也有這個毛病,于是她在以后就注意改正了。也有一些故事能讓孩子引以為戒,例如:小朵朵讓高阿姨給她簽字,這類事情在她身上沒有出現(xiàn)過,通過這個故事她認識到讓切人代簽是不對的,我想類似的'事情在今后是不會出現(xiàn)了.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通過親子閱讀,培養(yǎng)孩子的讀書興趣,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我和孩子一起閱讀,也勾起了許多我對的許多美好,從閱讀中收獲,是讀書帶給我的最大享受,而通過親子閱讀,同時可以與孩子到這種,了解孩子的,讓我和孩子共同進步。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14
我的眼角依然閃著淚光,流轉(zhuǎn)的時光,將褪色的過往映在我的心頭。就如一部倒敘的電影,曾在幽幽暗暗中反反復(fù)復(fù)尋找一雙溫暖的大手。那雙手扶起我的柔弱,待我急不可耐地擁入他的懷抱,面前卻是遙不可及的渺茫。他的背影說:“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來,哪怕自己一個人。”稚嫩的心靈,似懂非懂;堅定的話語,耳熟能詳。
合上書,朱自清父親的背影還在心中蕩漾。細細品味,父親對朱自清的愛是那么深沉,那么濃厚。文中,朱自清多次描繪父親的背影,那臃腫、蹣跚、艱難的、熟悉的背影,包含的是如此強烈的愛。作者到徐州奔喪,看著狼藉的家,想到去世的祖母,不禁簌簌流淚。而這時,他父親卻勸我道:“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其實父親何嘗不比兒子悲傷呢,他禍不單行,喪親、失業(yè)等慘淡的事情并不能讓他怨天尤人,他一如既往愛護兒子。其實他可以讓別人送兒子去火車站,可是因為放心不下,便親自去送,即便是兒子已二十來歲,北京也來往過幾次。其實他可以不去冒著生命危險攀爬月臺為兒子買橘子,但因為愛,他還是做了。盡管步伐是多么地蹣跚,鐵道是多么地危險,月臺是多么地難爬。那肥胖或許令人發(fā)笑的背影,在愛的襯托下是多么地辛酸。那明明是那么難以完成的動作,在愛的掩藏下是那么輕松。猶如一把把鋒刃刺穿他人的情感,連鼻尖都透露出淡淡的憂傷。離開時,父親又是走得那么輕松,一句“我走了,到那邊來信”。其實父親的心中對兒子又何嘗不是眷戀,何嘗不是不舍呢,只是為了不讓兒子傷心!暗人谋秤盎烊雭韥硗娜死铮僬也恢,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边@令兒子悲酸而惆悵的背影,背影愈遠但心愈近,兒子體會到了父親無微不至的愛。
我的身邊,也有那么一個背影。隨著歲月天平的傾斜,時光沙漏的墜落,背影不像從前一樣健壯,十幾年的風雨下,多了幾分滄桑。他牽我的手帶我看過日出日落,告訴我要像夸父逐日一樣,告訴我舞臺下的光彩奪目需要千辛萬苦的努力;他牽我的手聞過春日氣息,告訴我春天萬物復(fù)蘇生機勃勃,要做一個充滿朝氣富有活力的人;他牽我的手帶我嘗過花蜜的甜,草露的`甘,告訴我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好……
那只是屬于我的背影,在我生病時房外焦急來回踱步的背影;那是屬于我的背影,在我貪圖眼前成功沾沾自喜罵我、氣憤無奈的背影;那是屬于我的背影,在我深夜挑燈奮戰(zhàn)關(guān)燈之后悄然離去的背影;那是屬于我的背影,拿著我的高分試卷顫抖的身影……
我要擁抱他的背影,在我落寞無助時,是他給了我堅持的信念;我要擁抱他的背影,在我懵懂無知時,是他給了我深省的哲理;我要擁抱他的背影,在我百感交集時,是他給了我釋懷的輕松;我要擁抱他的背影,在我傷心欲絕時,是他給了我依靠的肩膀。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15
我們這個家庭是一個伴著濃濃書香的快樂之家,我們崇尚快樂讀書。我們的讀書口號是“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快樂成長。”
這次學校開展親子讀書活動以來,我把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進行了認真研究,還抽空學習了許多知識方面的書籍。在親子閱讀中,我不斷總結(jié)讀書的經(jīng)驗,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的讀書方法。
一是固定讀書時間。我們把晚上八點半至九點作為親子閱讀的固定時間,在這個時段里,我已完成當日的作業(yè)、預(yù)習完功課,媽媽做完了家里的雜活,關(guān)閉電視和電腦,我們?nèi)乙黄鹇皆跁,享受讀書的快樂。
二是選擇讀書姿勢。我們采取了“依偎”的親子方式,在舒適的`床上或沙發(fā)上,我依偎著媽媽,媽媽用手攬著我,不時摸摸我的頭,拍拍我的小臉蛋,營造具有濃郁親情的讀書氣氛。
三是注意讀書的語調(diào)。媽媽在為我讀書時,避免平和的語調(diào),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讀,放慢閱讀節(jié)奏。
四是做好導(dǎo)讀準備。根據(jù)我的讀書水平,將全書劃分精讀、選讀、略讀的不同區(qū)域,重點為我閱讀書中的精華內(nèi)容,因為閱讀時間不長,還要注意編排,閱讀時不妨找一個留有懸念的地方停下來。吊足我的胃口,增加讀書的趣味性。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就是和智者對話,讀書是心靈的旅行。我們在親子閱讀中從被動讀書慢慢轉(zhuǎn)變?yōu)橹鲃幼x書,親子閱讀正在成為我們一家人良好的習慣。以后我們會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fā)我們讀書、求索和創(chuàng)造的熱情,使我們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親子共讀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親子共讀征文02-28
親子共讀方案03-30
親子共讀心得12-01
親子共讀的心得01-05
親子共讀活動方案06-20
親子共讀家長心得09-23
親子共讀家長感言12-30
親子共讀的活動方案03-19
小學親子共讀方案09-30
家庭親子共讀方案-家庭親子閱讀方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