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通用【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征文吧,征文沒有題目、題材、格式的限定,與作文大體上一樣。你所見過的征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1
剛上幼兒園時,爺爺指著家中“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的對聯(lián),微笑著告訴我——這是我們的“家風”;剛上小學時,母親拿著一把印著“百善孝為先”的戒尺,嚴肅地告訴我——這是我們的“家風”;剛上初中時,父親把他那對刻著“書山有路、學海無涯”的鎮(zhèn)紙送給了我,認真地告訴我——這是我們的“家風”。年幼的我懵懵懂懂,一直不知所謂。
后來我慢慢長大了,也漸漸明白了什么是“家風”。
重諾守信——是爺爺留給我的最深記憶。爺爺是個老木匠,當年十里八村的人都喜歡找爺爺打家具。記憶中爺爺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做人要講信用”。孩提時代根本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總是不明白為什么爺爺每天都要挑燈熬夜趕活兒?為什么每塊木料都要反復打磨雕琢?為什么每次都要主動告訴別人家具哪里有點瑕疵?當后來越來越多的人夸爺爺守時守信手藝好時,我終于明白了,爺爺是在用他的質(zhì)樸行動,來踐行我們家“重諾守信”的家風。
孝親敬老——是母親教會我的最美一課。爺爺檢查出肺癌時,父親還在部隊工作,照顧爺爺?shù)氖虑槎悸湓诹四赣H身上。從一日三餐、換洗衣物到送醫(yī)買藥、化療放療,兩年多的時間,母親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爺爺,從來沒有半句怨言。有時爺爺需要上下樓梯,母親就雙手攙扶著他一階一階地走;爺爺嫌家里悶,母親和我就一次一次地陪他出去散心;爺爺吃不下飯,母親就耐心地一勺一勺地喂給他吃……當爺爺去世前告誡我“長大后要好好孝順母親”時,我終于明白了,母親是在用她的點滴行動,來踐行我們家“孝親敬老”的家風。
勤奮向上——是父親送給我的最好禮物。父親轉(zhuǎn)業(yè)后一直從事文書工作,好像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很多時候我睡著了他還沒回家,早晨醒來他已經(jīng)上班去了。偶爾起夜,也會看到他在書房里寫東西。“天分不如勤奮”,父親時常這么說。我貪玩時間長了,父親會批評我“玩物喪志”;作業(yè)錯得多了;父親會教育我“熟能生巧”;成績落后了,父親會鼓勵我“勤能補拙”;學習進步了,父親會激勵我“再接再厲”。當我因為勤奮學習而得到學校和老師們的表揚時,我終于明白了,父親是在用他的.垂范行動,來踐行我們家“勤奮向上”的家風。
我們的家風,雖然沒有《弟子規(guī)》圣人訓的考究與經(jīng)典,沒有《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的博聞與名氣,也沒有岳武穆“精忠報國”的豪邁與氣魄,但卻樸實無華、自然存在,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指引我方向,給予我力量,一路伴隨我健康成長、茁壯成長、幸福成長!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2
治家嚴,家乃和;居鄉(xiāng)恕,鄉(xiāng)乃睦。——題記
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v觀前人,家風家訓可謂是民之本,國之福啊。大多數(shù)人家里都有一套家規(guī)家訓,我家也不例外?蛷d中間掛著許多家規(guī)。
那天,老師宣布了單元考將在三天后進行,當許多人尖叫抱怨要趕緊復習時,我卻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淡定地說到:“小考而已,不必太在意,等最后一天再復習也不遲!
幾兩天過去了,考試前最后一天到了。我回到家,翻起了課本,發(fā)現(xiàn)有許多知識點我還很陌生,這時我便開始焦躁不安起來了。我懊悔地望著天花板,開始了臨時抱佛腳。讀著讀著,我眼皮開始打起架來,我揉揉眼,倍兒想跳到床上入眠,但還是克制住了。突然,爸爸走了進來,驚奇地問道:“怎么還沒睡?”我支支吾吾地回答道:”復習……準備明天考試……”爸爸眉頭一鄒,說到:“早干嘛去了!”于是他拿來一把椅子,開始念叨了:“做事情之前,要做足準備,未雨綢繆,不要臨時抱佛腳,搞得手忙腳亂!知道嗎?”我也只是像應聲蟲似應了一聲。
聽爸爸說,這便是我們家家訓期中一條了。就是“在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做好最充足準備,不要等到事情將至,才知事情之重,不知所措,而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事半功倍,讓成功觸即而得!甭牶笪胰詫Υ瞬恍家活,只認為是前人一些封建思想,在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逐漸成為歷史,不可實用。爸爸看到我不屑眼神,又跟我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毛主席曾經(jīng)說過,不打無準備仗,若要打勝仗,必須要做好充分準備。所以,你明白事情準備是有多么重要!倘若士兵們只在要打仗即將來臨之時,才努力訓練,你認為這來得及嗎?能打勝仗嗎?國家又能安寧嗎?”這番話讓我感觸頗深,原來這個小小問題竟能關乎到國家命運。這個先人總結出來道理,確實讓我受益無窮啊!
再次走到掛在墻上家訓旁,我輕輕地撫摸著,此時,凝聚著祖先們教育結晶,人生感悟。我義正詞嚴地告訴自己:“要永遠銘記這些家訓,并像祖輩們一樣將它們傳承下去!讓后輩和我一樣受益終生!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3
家規(guī)——我成長道路上的保護傘!
家規(guī)是指一個家庭所規(guī)定的行為規(guī)范,是教育規(guī)范后代的準則,也叫家法。好家規(guī)會造就好家風,家風即門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風,顧名思義,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也就是家規(guī)、家訓形成的習慣。善、孝、仁、禮等品德,尊老愛幼、勤儉持家、重德修身等品質(zhì),都可以引領家庭成員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我們家也有許多的家規(guī),生活上的有像什么“食不言,寢不語”了,東西不要亂扔亂放了,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了……這些都是要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行為上,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對人要有禮貌,對長輩要尊敬,對父母要孝順。他們是這樣教育我們,也是以身作則這樣做的,我給大家講幾個發(fā)生在我父母身上的真實事例吧!
我的媽媽是個大孝女,每次回姥姥家,都會買一些姥姥、姥爺愛吃的食物,挑那些軟的、好消化的。因為姥姥、姥爺?shù)难例X都不好了。在家?guī)退麄冋砑覄、燒幾道菜,飯后微笑著聽姥姥、姥爺講“大道理”,很有耐心。在奶奶臨去世的幾年里,媽媽也每個星期都要到奶奶家,也做到。我現(xiàn)在還能主動向長輩們問好,同學之間搞好團結,有時和同學鬧點小矛盾,是我的錯一定主動向同學道歉,不是我的錯也不追究,退一步海闊天空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yè)做完了,才能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要運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讓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讓我們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長大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家風家訓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每家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的家風、家訓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也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4
我家不是書香門弟,沒有寫在紙上掛在墻上的家風家訓,我的一些行為習慣是在長輩的一言一行的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從我的爺爺奶奶身上我看到了過日子要勤勞節(jié)儉,懂得持家,與鄰里之間要和睦共處;從我的父母身上我知道了做人要誠實守信,腳踏實地,他們還告訴我學習上來不得半點的偷懶,有付出才會有回報;自從有了弟弟,更讓我懂得了要學會與人分享、要尊老愛幼。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上,我都會用勤勞節(jié)儉、尊老愛幼的美德,誠實守信、腳踏實地的作風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我會努力去做,同時也會影響周圍的人,讓他們也做到。我現(xiàn)在還能主動向長輩們問好,同學之間搞好團結,有時和同學鬧點小矛盾,是我的錯一定主動向同學道歉,不是我的錯也不追究,退一步海闊天空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yè)做完了,才能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要運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匯聚成了我家的家風家訓,也讓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學習,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長大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 揚家風家規(guī)家訓征文13 隨著CCTV新聞頻道播出的“新春走基層之家風是什么”,我就對“家風”這個熱門話題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促使我每天都要看央視新聞的有關報道。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tǒng)風尚,俗話也叫門風,我們這個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tǒng),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于教子,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新的條件下,繼續(xù)發(fā)揚這個優(yōu)良傳統(tǒng)尤為重要。
古代人把家風總結為五常八德,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現(xiàn)代人的家風是什么,眾說紛紜,勤儉節(jié)約、不鋪張浪費,低調(diào)做人、為事清廉,孝順和氣、厚道誠實……在新聞頻道,記者們采訪了四川成都火鍋店一位顧客說:“我們家有一個傳統(tǒng),這一碗飯,吃著只要剩一粒米,不行!边采訪了面攤老板說:“樸實一點,厚道一點,做人要實在一些,天上不會掉餡餅砸到我頭上的!闭f得很好很實在。
看到這里,我忍不住問爸爸:“我們家的家風是什么!卑职终f:“我們家的家風是不要貪小便宜,要懂得謙讓,借別人東西一定要還給別人,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家風,你會飄進千家萬戶的!
大家都來曬曬自己的家風吧!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5
家是溫暖的港灣。家是給你溫暖,幸福的地方,也是給你最初啟蒙和教育的地方。家訓是一個家的根,家風是根長成的枝繁葉茂,家教是一個人的面貌。
我家的家訓并不那么古板。我家的家訓是手口相傳的,我的爺爺奶奶從小教導我要做一個老實,做事認真,工作負責,知錯就改的人。
記得小時候,我很貪玩,每次放學回家,趕忙把作業(yè)寫完,好出去玩耍,記得有一次,老師布置了好多作業(yè),“唉”我在心里暗自嘆氣, “又得做好長時間的作業(yè),真是好痛苦呀!”一回到家,我把書包放下,從書包里拿出作業(yè)放在桌子上,一看那么多的題目,頓時腦袋疼了起來。我心想“算了,吃完晚飯再寫,先出去玩會吧!”于是,我便從椅子上跳了下來,歡快地跑到爺爺奶奶屋里看電視了。
正看得起勁的時候媽媽回來了,看見我不在課桌前,便叫我的名字,我一聽見媽媽叫我,立刻把電視關掉,沖出門外,跑到媽媽面前,低著頭,不敢看她,媽媽嚴肅地問:“作業(yè)寫完了嗎?”我低著頭搖了搖腦袋,怯怯地說:“沒有!薄澳沁不快去寫作業(yè)。”我便立刻撲到作業(yè)面前,拿起筆認真寫了起來。半個小時后,吃完晚飯,我又繼續(xù)寫作業(yè),可是作業(yè)好多!怎樣都寫不完,我便失去了耐心,胡亂寫了起來。隨隨便便,敷衍了事。
第二天,老師打電話把家長叫了過來,說我寫的'作業(yè)錯的太多,根本就是亂寫的,沒有認真去完成。我只能羞愧的低下了頭,大氣不敢喘一個。我被媽媽拽回了家。一到家,我立刻用雙手捏著耳朵,誠懇的說:“媽媽,我錯了,我下次一定要認真完成作業(yè),不再貪玩了!眿寢尶次艺J錯的態(tài)度比較誠懇,用手拉了拉我的耳朵說:“下次記住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我誠懇地點了點頭,媽媽便放過了我,不再計較。奶奶走過來摸了摸我的頭,語重心長的說:“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
這就是給了我幸福,給了我教育,給了我成長的家。這些誠懇、盼人上進、盼望成仁的話便是我的家訓,形成了嚴謹?shù)募绎L。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6
打開時間的窗,在回憶中尋找昔日的過往。
生活,如花般絢麗多姿,只要你用心采擷,總會采摘到最美的那朵。
生活如斯,花團錦簇,無限美好。幸福如斯,心湖蕩漾,芳香四溢。
——陽陽心語
追溯過往,記憶里的爺爺是位慈眉善目、勤勞的人,每天都是樂呵呵的,他最喜歡干的事就是抱起我們,用他的胡子扎我們的臉,然后趁我們不注意在我們臉上啃上一口,最后不忘給我們手上放上一塊糖。
記憶里他似乎沒和別人紅過臉,左鄰右舍的人都夸爺爺脾氣好,人和氣。后來,從爸爸嘴里,我才知道爺爺當過兵,還是老紅軍呢。說起爺爺?shù)墓鈽s歷史,爸爸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爺爺十四五歲就參軍打仗,跟著部隊南征北戰(zhàn),著名的狼牙山戰(zhàn)役,他們跟著大部隊保護老百姓下山,途中兇險自不必說,后來,在一次戰(zhàn)役中,爺爺腿受傷了,就退役回家了。
爺爺因為吃了沒有文化的苦,所以,他對爸爸伯父他們說:“砸鍋賣鐵我也要供你們上學!彼沁@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從沒向部隊張過嘴,自己埋頭苦干,就靠微薄的幾畝地供四個孩子上完高中。他總是告誡孩子們:“國家現(xiàn)在還很窮,你們一定要好好上學,好好干,將來為國家出一份力啊!”
受爺爺?shù)难,爸爸伯父他們從小就懂得做人要勤快,人勤地不懶。從小就明白,鄰里之間要互相幫助。從小就知道,家和萬事興的道理。
記憶里,最高興的事是過節(jié)了,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哥哥姐姐我們一大家子人齊聚在爺爺家,屋子里燈火通明,飯桌上美味佳肴,我們熱熱鬧鬧地圍著桌子吃年夜飯,到處是歡聲笑語,一派溫馨幸福的畫面。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爺爺離開我們十幾個年頭了,現(xiàn)在思之,他的音容相貌依然歷歷在目,他的做人原則,持家準則已經(jīng)深深扎根在我們心中。
記得那次到家,母親已把飯菜端上飯桌,只等我們回來。
我問到:“爸爸還沒回來嗎?”
母親說:“是呀,四點就走了,咋還不回?”話語里有著焦慮。
我說:“沒事的,也許是耽誤了!
果不其然,一會兒,爸爸就回來了,我高興的迎上去,卻只見父親滿腿的泥巴,滿臉的倦意,心里忽然酸酸的,已經(jīng)60多歲的人了,還這樣拼命地干。
我趕緊對爸說,以后別干了,家里不缺這點錢。
爸爸憨憨的說:“不是錢的事,主要是幫別人的忙啊!
爸爸歷來是個熱心腸,別人有事都愛找他幫忙,今天也是幫別人修井。
爸爸上學時學習挺好,高中時正好趕上文革,所以就沒機會考大學,這是他最大的遺憾。所以,他經(jīng)常對我們說:“一定要好好學,將來上大學啊!
所以,他就靠種草莓,供我們四個上學。我和妹妹終不負他厚望,靠上了大學,但是,他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大學費用太高,他和母親就埋頭苦干著,種草莓、種菜來供我們學費。
現(xiàn)在,我們四個都成家立業(yè)了,都有了不錯的工作,他們也該歇歇了?墒,爸爸就是閑不住,還是忙碌著。我們勸他,他也不聽,總是說:“閑著也是閑著啊!
每次回家時,爸爸總不忘叮囑我們?nèi)タ纯床覆;每次回家時,爸爸也總囑咐我們一定要聽婆婆公公的話,不要去頂撞他們。
自從嫁到夫家后,更是感同身受。公公也是個苦孩子出身,因為出身不好,上完初中就輟學了,從此就挑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他是把干活的好手,只要他管理的莊稼從來都是村里最好的,他也是做買賣的能手,他曾一度換過大米,賣過西瓜,因為他誠實講信用,嘴又甜,所以永遠是最暢銷的那個。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奶奶已經(jīng)八十多了,有次出門被摩托撞倒骨折了,公公著急的把她送到醫(yī)院,包扎上藥,自是忙碌一番;丶液,白天公公要去賣菜,晚上還要徹夜的`陪伴在奶奶身邊,幾乎整夜不能合眼,就這樣幾天下來,他愈發(fā)憔悴了,我們看了都覺得過意不去,想要替換他,他卻說:“你們還要上班,挺辛苦的,再說我自己照顧才放心!
想想父輩,他們的辛苦,他們的付出,心里暖暖的,又酸酸的,心感動著,又震撼著。
因為父輩的勤勞才有了我們幸福的生活;因為父輩的無私的付出才讓我們體會到世界充滿愛,人與人之間只要真誠,就能收獲快樂。
當我們的父輩把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交到我們手上的時候,我知道,我們是幸福的,亦是幸運的,因為是他們教會了我們勤勞,教會了我們要有愛心,教會了我們家和才能萬事興。
我明了,我深深懂得我們會繼續(xù)繼承下去。我會告訴自己的孩子他們祖輩的光榮故事,會驕傲的告訴他,他們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有一種品質(zhì)叫勤勞,有一種溫暖叫愛;有一種幸福叫做家庭和睦;有一種精神叫繼承發(fā)揚。
生活如花般絢麗多姿,有一朵永開不敗,一直盛開在我們心中。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7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币粋國家,沒有法治,天下就會大亂;一個家庭中,沒有規(guī)矩,人就會無所事事。古人云:“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如果每一個人都履行自己的職責,那么人類社會才會和諧共處。
國家要有法治,有權威,那得靠人們的信任,可謂“民無信不立”呀!如果人民都對國家缺乏信任,那國家就不會富強。因此,誠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的家規(guī),F(xiàn)在這社會上,沒有很多誠信的人。有些黑心老板,為了賺快錢,將那些肉里面添加“瘦肉精”,人吃了以后,就有頭暈,嘔吐的癥狀。在學習中,有些同學不好好學習,抄別人學到的知識。其實,這些同學就像“小偷”一樣,雖沒偷物質(zhì)上的東西,但用一種不光彩的手段抄別人的東西。這種種行為,都揭示了不誠信的行為。有一次數(shù)學考試,我考了一百分。在老師講解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有一道題做錯了。我忐忑不安地想:“是改分數(shù),還是不改呢?”在我心中最矛盾時,突然想起了媽媽說的話:“誠信是很重要的。人如果失去了誠信,誰會去相信他呢?”在這時,我把試卷給了老師,老師改了分數(shù)。夸我是一個好孩子,雖然分數(shù)變了,但是誠信的美好品質(zhì)卻留了下來。只有誠信,不違背自己的良心,國家才會有秩序。
古人還說過:“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千百年來,有誰不是經(jīng)歷磨礪,才會成功。正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崩畎仔r很貪玩,但一位老婆婆決心將鐵杵磨成針,她的決心打動了李白,李白很慚愧,經(jīng)過他的努力,終于成了家喻戶曉的詩仙。一滴水可以穿透石塊,愚公可以移山,相信鐵杵一定能磨成針。只要相信自己的功夫比別人下的深,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只有比別人認真、刻苦,就一定能成功。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來的歷史文化傳承至今,無不記錄了許許多多的中華優(yōu)良傳統(tǒng),國家越來越完善的規(guī)矩,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我們只有從現(xiàn)在開始,以身作則,擁有良好的家訓、家風和家規(guī),在優(yōu)良的環(huán)境下成長,好習慣將會伴隨我們一生!國家人民才會更加文明和進步!祖國才會更加富強和繁榮!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8
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氣氛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風氣、風格與風氣。
聞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纖維。環(huán)境中每一個人言行品行,都是融入成長過程建材,使這個人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生活態(tài)度。環(huán)境給一個人影響,除有形仿照以外,更重要是無形塑造!睆亩沧阋娂绎L重要了。
家風就是家規(guī),是一家子風氣。在我們家,表達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說,“百事孝為先”。孝順孝順,孝敬長輩,就是什么事兒盡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里,外公外婆說話,我們都要好好聽,就算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承受方式靜靜告知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表達。長輩們說話,我們小孩子肯定要聽,讓我們做什么事兒,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我們家家風還表達在飯桌上。一家子人開飯了,假如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們小孩子肯定不能先吃。都要等到全家人到齊了,大家才開頭一起吃飯。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一個習慣了。固然,這是一個好習慣。
家風固然也不僅僅這些,還有誠懇啦!這個家風也非常重要,就拿我們家來說吧。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根本品質(zhì)就是誠懇。所以,我認為,我家家訓就是“以誠為本”。在生活中,有許多時候我們會說謊。比方,考試成績不好了,我會說同學們考都不好,以此想逃脫爸爸媽媽訓導。殊不知,這樣只會害了自己。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9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每個好的家庭都有好的家風。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父母總把一句話掛在嘴邊,就是“百善孝為先”。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么,身體怎么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煉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著聊天、散步。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著我。
其次是節(jié)儉。小時候,家人就常和我講:“節(jié)儉興家,浪費可恥;一粥一飯,當思來自不易!边@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響著我的言行,我養(yǎng)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于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笆郎蠠o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父母工作很努力,在父母的影響下,我也是養(yǎng)成了勤奮的好習慣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wěn)定、和諧、繁榮、強大。
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而且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風氣,營造社會新風尚。所以,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國,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
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熏陶與積淀。我們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讓他們在好的家規(guī)家訓家風中反復訓練,注重養(yǎng)成,成為正能量的傳遞者。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10
講家史,學家訓,傳家風,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由此可見,規(guī)矩在一個家族中是何其重要。那么今天,我就來談談我們家的家史、家訓以及家風。
家中的老人現(xiàn)已年過七旬,仍執(zhí)著于務農(nóng)。曾祖父是一名樂于助人的老實人,二爺爺也參過軍。因此,我們家也有良好家史與家風。懵懂的我常以此為傲,立志要向家族的長輩學習,長大后為社會服務,報效祖國,成為有用之才。父母親正值壯年,安心從事穩(wěn)當職業(yè),為人坦實,社交良好,關系和諧,尊老愛幼,在我們面前常常表現(xiàn)著理智的長輩形象。他們的道德品質(zhì)值得我去傳頌以及發(fā)揚。
家中還有許多老一輩定下來的祖訓,直到現(xiàn)在,家中的人仍是用行動來傳承著。其中有一條,是最簡單也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條:給長輩遞東西一定要雙手奉上。記得有一次吃飯,我為爺爺奶奶端飯,目光卻被電視節(jié)目吸引了去,以至于為爺爺遞飯時僅僅是側著身子一手端上。爺爺沒有接過去,而是耐心地教育我:“為長輩端飯要兩只手,一只手的話顯得太不禮貌。”聽了爺爺?shù)慕虒,我連忙糾正。直到現(xiàn)在,我仍是忘不了這個規(guī)矩,仍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時代不同了,家里的規(guī)矩也自然而然地多了幾條。因為父親常年在外工作,所以每天晚上,我們都要與爸爸進行通話,通話結束時必然要道聲晚安與再見,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按時進行,我便睡不著覺,為自己沒有為遠在他鄉(xiāng)的父親送去祝福,寢食難安。同樣的,在家中,睡覺前,也必然要與母親相互道晚安,日復一日,夜夜如此。
我的家風同樣也很良好,全家也就系著一個字——和,只有家和,萬事才能興。家中的`學習風氣也很濃重,爺爺上了年紀,不便看書,于是常?葱侣劼爮V播,時刻了解國家大事。奶奶喜歡唱戲,便堅持學習這方面內(nèi)容。媽媽則時?磿⑵渲械牡览砘騼(yōu)秀片段讀給我聽,受著這種家風的熏陶,我也在日日成長。
家族的未來需要我,人類的發(fā)展需要我,相信在這種家庭中,我一定能學習有用家訓,傳承文明家風!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11
盛夏的雨總是猝不及防,墨似的烏云只是翻滾了幾下,雨便伴著一聲震雷傾倒而下。
中午,又是一天人流的頂峰期,坐在小車里的我只想擺脫一上午的疲憊和令人煩悶的天氣,趕緊回到家中,可偏在這時車卻緩緩地停住了。
“爸,干嘛停車啊?”我問父親,“堵車了。”父親說著用手指向前方。我拉下車窗探出頭往外看,來來往往的車輛已糾纏在一起,無法動彈!鞍!”我不禁嘆到。
漸漸地車子有了一點一點地向前挪動,但沒有走一會兒又停了,只看見一個老婦人正從斑馬線上向路對面挪去,她沒有帶雨傘,就那樣在無數(shù)豆大的雨點中挪動。她身上的衣服早已濕透,能明晰地看出她突出的瘦骨,稀疏的頭發(fā)緊緊地貼在她削瘦的臉上,刀刻般深深的皺紋里仿佛還能盛下雨水。老人穿著破布鞋繼續(xù)向前,雨卻越下越大,老人的身影越來越濃縮,看似要被雨水吞沒似的.。
烏云壓得越來越低,無數(shù)雨點猛烈敲擊著車窗。突然老人身后傳來一陣急躁的喇叭聲,緊接著喇叭聲便從四面八方聚攏來,將老人團團圍住。老人像做錯事的小孩,霎時定定地站在那里。她努力睜開被雨水遮掩住的眼睛,看看這部車,又看看那部車,不知道自己的腳步該往哪個方向挪,只得為難地垂下頭。正在這時,一個身影從車輛中閃出,快速地向老人挪動,一把雨傘也隨著這個身影從半空中劃過,最后穩(wěn)穩(wěn)地停在老人的頭頂,像雨幕中盛開的碩大木棉花。他的出現(xiàn)給這個陰沉的中午帶來了一點活力,讓人在沉悶中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四周的喇叭聲這時也漸漸地止住了,仿佛此刻只剩下那人和老人。我定睛一看,那身影原來是爸爸,只看見他俯下身子微笑著對年邁無助的老人說著些什么,而后老人也和藹地一笑,在爸爸的攙扶下漸漸地走出了人們的視線。
車輛漸漸地散去,雨也漸漸停住了。而爸爸在雨中的身影卻在我面前愈加明晰:是啊,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應該施以援手加以幫助,這是我們的家訓,爸爸時時刻刻都謹記著這一家規(guī),努力踐行著。
爸爸,你是好樣的。我也一定像你那樣,秉承家規(guī),助人為樂!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12
每個優(yōu)秀的家庭都應該擁有優(yōu)秀的家風。在那些幸福和諧的大家庭里,父母的相伴不僅溫暖著他們自己,也營造了一種和諧氛圍。
良好的家風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而我正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中。在家里,父母偶爾也會發(fā)生一些小摩擦,但從未有過互相指責、斥罵的情況發(fā)生。相反,他們的理性思考和處理方式成為了我學習的榜樣。家中的母親常常引導我尊重老師和同學,講述一些處事的主張,這讓我感覺她就像是我的第一位導師。
在家庭中,飯桌上的'交流也是最為頻繁的,每次都像是對一天生活的總結。當然,在吃飯時必須遵守禮儀,母親也總是提醒我注意細節(jié),例如不能發(fā)出嘴巴響聲、不能邊吃飯邊說話、不能翹腿等等,雖然這些約束讓我感到有些束縛,但正是這些規(guī)矩讓我變得更好。當然,在我們之間更多的是互相理解和關心。
“該學習的時候?qū)W習,該玩的時候玩!”這是母親經(jīng)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我們一起制定了時間表,周一到周五的時間全部用于學習,周六下午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和課外練習。每個周日,母親都會帶我出去走走,雖然是為了玩樂,但我們能夠遇上一些有趣的人和事,這讓我視野更加開闊。
周圍的人常常贊賞我的修養(yǎng),稱我為“孝順懂事”之類的評價。我相信這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因為一個人的品德教養(yǎng)不是短時間能夠裝出來的。同樣,那些街頭小混混,他們也不是莫名其妙地變成“問題兒童”。他們成長的環(huán)境、他們的家庭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他們的這種狀態(tài),如果他們的家庭更加關注和關愛,那么他們就不會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我們要營造和諧的家風,父母要成為孩子的良好榜樣,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并且克制自己不良情緒;孩子也要設身處地地理解父母的處境,盡力表現(xiàn)最好的自己,給家庭帶來和諧與幸福。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13
世上的東西就像流水,是具有流動性的,而不是在你手中變成冰塊僵持不動。人要懂得樂善好施,把東西用在有需要或者有用的地方,而不是一味想著自己的利益。我媽媽就是一個樂善好施的人。
我有一部特別好看的自行車,那是二年級時媽媽花了重金給我買的,但是隨著我外出的時間逐漸減少,自行車就一直靜靜地停在那個角落里,甚至布滿了灰塵。在我上五年級的一天,我回到家,看到自行車不見了,難道它長腳跑走了?
“你的自行車啊,嗯……我把它送給鄰居小軍的女兒了。因為她正好需要買自行車,而且你也長大了,騎不了了,送給她,讓它更有用處。”媽媽笑著說。我的心中十分的不爽,也有許多不服氣,直抱怨媽媽。媽媽不說話,靜靜地看著我,然后微笑:“以后我會事先征求你的同意再做決定,這次對不起了”,她的眼睛如同深深的潭水,透著光,透著亮。我默默地不說話。
“嘻嘻嘻……哈哈哈,來追我呀”,一陣嬉笑聲從窗外飄了進來。我很好奇,往窗外一瞧,原來是對面鄰居小軍的女兒正騎著我的`自行車在小區(qū)歡快地玩耍呢,一群小朋友玩耍好開心!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中如重錘敲擊了一般,原來被自己冷落那么久的自行車竟能給別人帶來那樣多的樂趣啊!我似乎瞬間明白了媽媽的用意!把我們不用的東西,送給需要的人,可以讓別人開心,我們自己也很開心,這就是樂善好施嗎?那真是太棒了。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14
“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一個家庭好與壞的根源。每一個家庭都應當樹立幾條好的家風供成員熏陶。而我家呢,當然也有家風,這些家風大部分源自于我母親。
首先是做一個“真人”。中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边@也恰恰說明了我們學習的主要目的不是成為所謂的“書呆子”,首先我們得先學會怎樣做人。母親教育我和姐姐時常常說做人比學習更重要,她還跟我舉了一個例子:如果有一個人是個無惡不作的大壞蛋,總做些偷雞摸狗的事兒,但是他非常聰明,學習能力非常強,可是這有什么用呢?他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數(shù)學考試考砸了,回家時,當母親問我數(shù)學檢測分數(shù)出來沒時,我因為羞愧害怕,裝作隨意地低下頭說:“沒呢!倍樕希瑓s早已布滿了淚痕。那當然是瞞不了,在我以為母親要打我時,我卻措不及防聽到了一句飽含失望的聲音:“你為什么要瞞著我呢?”我愣了,在那霎,我覺得母親失望的話語比肉體上的疼痛更難忍受。此后,我?guī)缀鯖]有再對母親撒過慌了。所以,學做人是母親對我做出的第一個也是這一輩子的要求。
第二個家風范圍就會縮小了——勤儉持家。我母親從小生活在農(nóng)村,她常常和我們說一些她小時候的.趣事兒,我也知道母親小時候的生活條件十分艱難,吃不飽穿不暖的。因此即使現(xiàn)在大部分人民不缺糧食了,但她仍然十分勤儉。她告誡我們要節(jié)約每一粒糧食,節(jié)約每一滴水。因為那每一粒米飯,每一滴水都是來之不易的!在母親長年的以身作則下,我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節(jié)約糧食,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水資源的好習慣。并且在看見別人浪費的情況下,能站出來主動的提醒。
家風是很重要的,它關乎這兒女的健康成長,而好的家風來自于父母的以身作則。因為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著我們。人們也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么,你們家的家風是什么呢?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15
每個家都有屬于自己家的家風、家規(guī)、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guī)、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zhí)貏e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經(jīng)常剩飯。并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鋪張半盆水,洗完后水龍頭也不關,白白鋪張了特別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后,對我說:“勤儉節(jié)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并且要節(jié)省水資源!睆哪且豢唐穑抑懒艘扒趦節(jié)省”。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歡樂”。爺爺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并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你已經(jīng)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知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敬重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敬重長輩;其次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并哺育了你。長大你肯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獨立,將來你無論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靠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于現(xiàn)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盼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準備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日的內(nèi)容就是爭論家風、家規(guī)、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后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蔽覀儬幷摿颂貏e久,才確定下來。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懇、和善。
家規(guī)是勤儉節(jié)省。
家訓則是敬重長輩、孝順父母、自強獨立。
上學以后,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guī)、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著,約束自己。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相關文章:
家風家規(guī)家訓征文11-14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12-13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07-22
家風家訓家規(guī)的征文10-08
家風家規(guī)家訓征文05-10
家風家規(guī)家訓征文10-26
家風家訓家規(guī)征文06-04
家風家規(guī)家訓征文范文04-01
家訓家規(guī)家教家風征文03-21
關于家規(guī)家風家訓征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