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教師師德征文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于高中教師師德征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1、高中教師師德征文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說起教師,人們總是稱頌他是春蠶,是蠟燭,也很自然而然地將他同“奉獻”聯(lián)系在一起。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責任。要真正做到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要我們每位教師注重師德的培養(yǎng),爭做一名魅力教師。
從教近三年,我感覺要做一名好老師很難,做一名職業(yè)教育的魅力老師更非易事。
我認為,要做一名魅力教師,首先要有責任心,這也是師德的最重要的表現(xiàn)。一名好的老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還要對同事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教師的一個細微疏忽或者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會毀掉一個學生的將來,會毀掉一個家庭的將來,甚至會危害到國家和社會的安定。作為職業(yè)學校的教師,面對大部分個性叛逆,學習和生活習慣都較差的學生,更應該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各方面負責,要盡全力去關心他們的成長,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品德,讓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都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否則我們會培養(yǎng)出一些社會的渣滓,從而危害社會,這并非我們所想。中職生不僅要學得一技之長,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品德。除了對學生負責以外,我們還要對學校負責。學校把一些工作交給我們,我們就要勇于去承擔,去努力地完成,要有團結合作的精神。在物欲橫飛金錢至上的今天,拜金主義思想泛濫。人們總是以功利的眼光來看問題和做事情。學校這一片凈土也未能幸免,許多教師也不再那么神圣。一些老師做事總是講究利益,不以長遠的目光看問題做事情,對付出片面地衡量匯報。要知道,“學校興亡,教師有責”。每個教師的行為,都影響著學校的發(fā)展。教師不負責任的行為,只會導致學校的聲譽受損,最終還是要影響教師個人的利益。其實,只要我們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對學生做到真正的負責,那對學校,對社會,對國家才真正做到了負責。
其次,作為一名魅力教師,還要有愛心。“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教師要愛學生,就像愛自己的弟弟妹妹,兒子女兒一樣,一視同仁,不區(qū)分對待。其實,從本質上看,學生并不存在好與差之分,中職生更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差。他們之所以“差”,是因為他們受主觀和客觀的因素所限制,不能很好的投入學習。比如,一些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不明確,不夠自信,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單親家庭),使得他們在學習上不感興趣,從而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正因如此,我們更應該對這些所謂的“差生”,加倍地關心和愛護。我們要更多地去發(fā)現(xiàn)在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找出他們在各封面的閃光點,使他們漸漸恢復自信。這樣,他們在會更加信任教師,把教師當作他們的朋友,也就更愿意對教師敞開心扉,說出他們在學習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這時,教師再加以正確的指導,相信這些“差生”就會慢慢變好,甚至變?yōu)?ldquo;優(yōu)生”。每當這個時候,作為教師的我們,又何嘗不欣慰呢?
第三,一個好教師還必須具備事業(yè)心。我們要把教育作為畢生追求的事業(yè)來認真對待,為教育事業(yè)奉獻一生。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人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人才,它就必須通過教師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實踐才能實現(xiàn)。對待教育,我們不能三心二意,心猿意馬,而是要每位教師都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兢兢業(yè)業(yè),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作為一名好老師,還應為自己在教育事業(yè)上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教師要不對地更新教育理念,補充新知識,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把他們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益的人才。
總之,好的教師應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學生、感動學生;好的教師要用愛心和責任心去澆灌祖國的幼苗,使之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有了高尚的師德,做一名魅力教師又有何難呢?
2、高中教師師德征文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里的正與不正,可以理解為教師是否有人格魅力,也就是教師所行是否有“道”。教師有“道”,才能讓學生坐得端,行得正,每個教師不由自主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tài),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眼里,烙印在學生心上,這就是無聲的魅力,這種人格的示范性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無形的內化力。如果失去了教師基本的道德標準,縱然你的教學理論再高,教學方法再好,藝術性再強,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一.守住自己的“道”,須從自律始
教師自律,是教師自重、自盛自警、自勉等各種能力的總和,它來源于教師的人格品質,依托于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是教師個人修養(yǎng)和道德素養(yǎng)的內化和升華,也是人民教師的最高境界。然而,自律是一種渴望完善的高尚情操的完全發(fā)自內心的自覺追求,。
在教育過程中,無論是言傳還是身教,都有賴于教師主體的自身素養(yǎng)。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言傳身教的作用,特別是自身的言談舉止、學識修養(yǎng)等方面的素質至關重要,因此,教師應該加強自律意識,強化自律能力,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塑造良好的形象,增強人格感染力。要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為學生做出表率。
自律,大而言之,是教師作為公民必須首先自覺遵守憲法和社會公德守則,小而言之,遵守校紀校規(guī),以模范的一言一行上為學生做出表率。因此,教師除了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現(xiàn)行的各項方針政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法律條文,強化法制觀念,在學法的同時,要懂法、守法、護法。還要教育學生懂得當代社交的一般常識,講究精神文明和社會公德,注意禮貌,平等待人,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做出表率。
“教師無小節(jié),處處是楷模”。豐子愷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撐這只鼎的三只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守住自己真、善、美的“三足”,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更好的行為人師表的道。
二.守住自己的“道”,須有博愛之心
冰心老人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有愛便有了一切。”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愛,是一種包容的博愛。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yè)。但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1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
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xiàn)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
只有有了一顆師愛的心,才會有一張微笑臉。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現(xiàn)代教育追求的目標。但給學生一張笑臉卻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關鍵。“野蠻產(chǎn)生野蠻,仁愛產(chǎn)生仁愛”,這是教育的真理,給學生一張微笑的臉,會讓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也知道怎樣去笑看世界。微笑著,欣賞著學生,給其成功感;微笑著,鼓勵學生,做其成長的幫手,助其信心感;微笑著,寬容學生,做大肚的彌勒,育其自責感。是的,只有笑臉下,才有欣賞,才有鼓勵,才有寬容,才有愛。
在管理中面對學生的錯誤,教師更應該有一個寬大的胸懷。溫柔一點,給學生多一些春風化雨;文明一些,給學生多一些生命的關注;放寬一些,給學生多一些個性張揚;寬廣一些,給學生多一些寬容。如果一味的打壓,只會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師生間的對抗。教師應該學會心疼學生,像冬天里的一縷陽光,去溫暖學生的身心。讓那一顆顆脆弱而冰封的心靈不斷的解凍,逐漸地向你敞開。用智慧和關愛去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溫暖和光明,這是教師的職責和使命。得到學生的愛戴,贏得學生的信任,是我們教師莫大的幸福。
但是,我們有的老師,卻沒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他們往往在教育中,漠視學生的感受,不走進學生的內心去與學生交流。例如:在某中學某班中有一位學生,上課從來不舉手,即使老師點名,她也不發(fā)言,有一天,作為相處快兩個學期的老師為了讓她發(fā)言,首先叫這個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而這位學生站起來,可是頭是低下的。老師說:“請你抬起頭來,往前看,看見了什么?”這位學生輕輕地回答說:“我沒有看見什么?”“你再仔細看,看見了什么?”學生還是搖搖頭,老師就指著黑板問:“這是什么?”“哦,這是黑板”“對,你的前途就像黑板一樣黑1老師從他的出發(fā)點來說,是為了關心學生的學習,可是,僅這一句話,不僅傷害了那位學生,而且傷害了全班學生的自尊心。這不是愛心的體現(xiàn),更不是寬容的表現(xiàn),教師寬容的愛心,應體現(xiàn)發(fā)自內心走進學生心里去尊重、平等和關愛他們。三,守住自己的“道”,須無私奉獻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必須具有對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忠誠,具有將自己的知識,才華、青春和生命奉獻給這一事業(yè)的信念和決心。“園侗“蠟燭”“綠蔭”“鋪路石”,歌頌的就是這種獻身精神。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句話:“把整個心靈都奉獻給孩子吧!他們是那樣的天真、可愛,每一個都是可以成為有用之材的,你們的眼里、心里都要
裝著孩子”毋庸置疑,奉獻已經(jīng)成為評價一名知識的傳播者——教師的很重要的標準,只有具有這種崇高的奉獻精神,才能讓自己的“道”繼往開來。倘若沒有這種甘于平凡、滿腔熱血的無私奉獻精神,教師是永遠守不住自己的“道”的。
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一輩子追求的就應該是這種紅燭精神,因為奉獻是教師的天職!現(xiàn)在,我們的大部分老師甘于清貧,無私奉獻,殫精竭慮,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他們用生命詮釋了教師的神圣與崇高,獲得了學生及世人的敬仰。然而,也有一部分教師,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影響,他們爭名逐利,眼光狹小,心胸狹窄,只講索取,整日盯著的只是自己的那一點蠅頭小利,沒有大局意識,沒有奉獻精神,缺失責任心,一旦自己利益受損,不惜哭、鬧、上訪,全然不顧人民教師的形象?梢韵胂,當一個教師喪失了基本形象與威信的時候,當一個教師沉醉于一己私利之中的時候,當一個教師胸懷狹小的時候,這樣的教師又能培養(yǎng)出怎樣的學生,這樣的教師還怎么培養(yǎng)學生?這樣的人又怎能配得上教師這個沉甸甸的稱呼?”
“道可道,非常道。”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守住自己職業(yè)道德這個“道”才能算是德才兼?zhèn),才是教師之道,才無愧于教師這光榮而神圣的稱號。
【高中教師師德征文】相關文章:
教師師德征文04-12
教師師德征文(實用)07-05
教師師德師風征文01-29
教師關于師德的征文04-23
小學教師師德征文04-20
教師責任與奉獻師德征文08-07
幼兒教師師德征文10-23
教師眼里的師德優(yōu)秀征文10-10
師德的征文07-31
老師師德征文范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