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獎中國征文揭曉
有獎中國征文揭曉一等獎:中國夢 強軍夢 我的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民族也都有自己的夢想,夢想也是保持生機、激發(fā)活力的源泉。
中國夢是一個很大的詞,我們不能強迫大家都去擁有一個中國夢,但是我們可以從自己身邊做起,去擁有一個自己的夢,俗話說“涓流匯海,聚沙成塔”,的確,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從自己做起,擁有一個為自己的夢,一個為社會的夢,一個為民族的夢,那么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敢于做夢、勇于追夢、努力圓夢,偉大的中國夢也定會實現(xiàn)。
立足自我,做一個自己的夢
從小到大,我們擁有了無數(shù)的理想,有大有小,但當我們邁進軍校的那一剎那,注定了我們選擇了報國,選擇了軍旅,選擇了軍醫(yī)這一神圣偉大的職責,肩負起了保家衛(wèi)國,救死扶傷的責任。
軍校的生活,充斥著特有的酸甜苦辣,充斥著辛勞與汗水,也充斥著責任與義務,我們從一個個懵懂的高中少年轉型成為了一個個有責任有義務的軍校生,從這里我們懂得了責任不僅僅局限于醫(yī)學生誓言里“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8個字,也懂得了我的夢,懂得了屬于我們的中國夢,那就是用自己的努力與汗水,在醫(yī)學的浩瀚宇宙里遨游,專研醫(yī)術,救死扶傷,為祖國的軍隊衛(wèi)生事業(yè)貢獻出自己的一線力量。
我的夢,并不偉大。
但它指引了我人生的奮斗目標,是我行為和思想上的定向器,無論前進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境遇如何復雜,有了它的指引我們必可以穿透烏云和陰霾,看到希望和曙光。
保家衛(wèi)國,為強軍夢而奮斗
眺望歷史的長河,是一把辛酸淚。
弱兵,則國危;無兵,則國亡,驗之于古,證之于今。
況且,兵不能戰(zhàn),是謂無兵。
凡大國,必有強兵,古今中外,無一例外。
所以,我愿獻身國防,把這份滿腔熱血灑在這片忠誠澆鑄的土地上,“一朝立下報國志,終身不移報國心。”
從“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西漢將領霍去病,到“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的抗金英雄岳飛,再到“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的愛國將領吉鴻昌,他們無不充滿著愛國主義的熱血情懷。
歷史的畫卷緩慢展開,曲折而漫長,卻也是如此清晰,同時也充滿了光輝。
如今,我們飛向太空馳騁海洋。
南極上空早已飄揚著我們的五星紅旗;太平洋上出現(xiàn)了我們強大的海軍艦隊——遼寧艦。
作為當代革命軍人,我們有責任擔當祖國的繁榮富強。
我們每一位軍人都有一個“英雄夢”。
“英雄夢”連著“強軍夢”,“強軍夢”支撐著“中國夢”,有夢想才能有向往,有向往才能有追求,有追求才能有奮斗,有奮斗才能有成功。
那夢想是什么?是靈魂,是信仰,是力量。
是照耀25000里長征路上的篝火,是少年強則中國強的擔當。
作為青年,要敏于發(fā)現(xiàn)機遇,敢于跨越發(fā)展。
作為軍人,更要以信仰之旗凝聚青春力量,忠誠與責任同行,鑄牢軍魂,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矢志不渝獻身國防。
成為一名軍人,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所以我選擇當兵,考軍校,如今我也因此而自豪。
灑熱血,獻國防是我無悔的誓言。
實干興邦,為中國夢而拼搏
唯有實干才能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
中華民族之所以迎來復興的曙光,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辛奮斗和埋頭苦干。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yè),把“中國夢”變成現(xiàn)實,還有很長的路。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復興的是什么?復興的是經(jīng)濟基礎,是科技進步,是文化飛躍,是民富國強的全方位發(fā)展。
然而每一個方面的復興,都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投入,每一份堅持和每一份成績都不能是空口白話,開拓進取只能靠實干。
中華民族的復興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不會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勞永逸,只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拼搏進取,真抓實干,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不會是海市蜃樓。
同樣,作為軍校生的我們,依舊需要為屬于我們的中國夢而拼搏,立足自我,發(fā)奮學習,培養(yǎng)愛國情操,打牢醫(yī)學基礎,救死扶傷,才能為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而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夢想,總是美好的,成為現(xiàn)實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大至國家、民族,小到個人,逐夢的過程,總是不斷的把夢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縮小的過程。
但是正是這個過程,卻引領著個人前進、奮斗的方向,凝聚的是民族的精神。
一個有夢,敢于逐夢的個人、民族、國家,體現(xiàn)的是自信、勇氣和對未來的追求。
所以,不管你現(xiàn)在有夢與否,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自己的夢,用我們的努力去構建實現(xiàn)一個偉大的強軍夢、中國夢。
有獎中國征文揭曉二等獎:我的中國夢 我的西部夢
彈指一揮間,轉瞬已有十載。
人這一輩子,總是要經(jīng)歷太多的酸甜苦辣,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總能帶著夢想遠行,大學時,曾經(jīng)的夢想,就是到西部去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20xx年7月,我告別父母,積極響應團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放棄了在家鄉(xiāng)優(yōu)厚國有企業(yè)工作的待遇,和三十多個應屆大學畢業(yè)生一道,踏上了西行的列車,成為第一批西部計劃志愿者中的一員。
沒有人告訴我西部到底怎樣,只是在我臨行前,親朋好友讓我三思,西部很窮,山區(qū)很苦,條件惡劣,氣候異常。
在重慶經(jīng)過短暫的培訓,我被分到巫山。
從重慶出發(fā)順江而下二天過后到了目的地,一到巫山,一座縣城建在高高的山上,讓我有些好奇。
在縣城經(jīng)過短暫停留后,坐了近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和一個安徽的朋友來到了官渡鎮(zhèn)——我夢中的西部。
剛到官渡,我感覺到有點不適,山路崎嶇狹窄、方言很難聽懂、頓頓吃辣椒,抬頭看是大山,低頭是田野,看著這么高的山,這么陡的坡,仿佛一下子明白了“除卻巫山不是云”的真正含義。
剛開始,為了和大家交流,我只能用普通話,但是,有些群眾沒有讀過書,你說普通話他也聽不懂,沒有辦法,我只有慢慢的學習巫山方言,慢慢的,我覺得巫山話和湖北方言在表述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只不過是音調(diào)有差別。
剛開始說巫山話,他們能夠聽得出來我不是巫山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現(xiàn)在能夠說一口標準的巫山話了。
對于剛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來說,到西部來工作,確確實實能夠“長知識、增才干”,就我的理解而言,最大的“知識”對祖國國情的了解,最大的“才干”是拉近了同基層群眾的距離,培養(yǎng)起了深厚的感情。
我曾協(xié)助駐村干部工作,和鄉(xiāng)鎮(zhèn)干部一起下村,到農(nóng)戶家中,和農(nóng)戶攀談,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傾聽他們的呼聲,力所能及的解決問題。
我也曾經(jīng)在鄉(xiāng)鎮(zhèn)計生辦工作,幫助群眾辦理生育服務證和流動人口證。
兩年的志愿服務期滿后,大部分人都覺得巫山條件太艱苦,呆著不習慣,紛紛選擇離開了巫山。
而對于我來說,留在巫山心里確實沒有底,畢竟離家太遠了。
站在遠處看巫山感到陌生,但是當融入巫山這片土地的時候,我感到親切。
隨著對巫山的深入了解,我感覺越來越離不開這片土地了。
我最終還是選擇了留下,選擇了扎根巫山。
2007年7月,我順利的通過了市委組織部選調(diào)生考試,成為一名公務員繼續(xù)留在官渡鎮(zhèn)工作,我在鄉(xiāng)鎮(zhèn)默默無聞、踏踏實實的工作,得到組織的肯定,2010年我被調(diào)到縣級部門工作,我也在巫山安了家。
渝宜高速即將全線貫通,神女峰機場不久將動工,鄭渝高鐵將在“十二五”期間修建,隨著巫山水陸空立體交通樞紐建成,巫山對外交通條件的改善,巫山會越來越好的,越來越多的外地人也會喜歡巫山、扎根巫山。
十年的巫山生活,我早已習慣了高山,習慣了辣椒。
隨著時間的推移,閱歷的增多,我已深深的愛上了巫山。
我的中國夢,我的西部夢,選擇巫山,無愿無悔。
有獎中國征文揭曉三等獎:一個小村官的夢
人,不能苦一輩子,但總要苦一陣子。
只要有夢,生活就充滿陽光。
彈指一揮間,我回到家鄉(xiāng)工作快三年了。
自己選擇的村官之路,無怨無悔。
一路走來,回首留下的足跡,發(fā)現(xiàn)竟是那樣的彌足珍貴。
基層之路不是鍍金而是煉金,我想誰都有這種感受。
大學畢業(yè),我順利通過考試成為一名服務基層的大學生村官,然后又幸運的分回了老家——廟宇。
沒有初入農(nóng)村的不適感,也沒有夜深人靜時的孤獨感,或許是因為離家近的緣故,在鎮(zhèn)村兩級干部的幫助下,我基本掌握了農(nóng)村工作方法,在付諸于實踐的過程中,一種強烈的被需要感,讓我愛上了這片土地。
村里有位六十多歲的老黨員,家離場鎮(zhèn)有十幾公里的路程,到了享受老黨員生活補貼的時候,缺少存折帳號,老伴兒腿腳又不好,無人幫忙很是著急。
我利用到村里收集危舊房資料的時候跑到他家,用相機把她的帳號照了下來后,回辦公室打印了出來交給了鎮(zhèn)里。
在我看來,就是這么普通這么順便的小事,根本不足掛齒,可是老人家每次見了我都一個勁兒的感謝。
逢人就說,我們這兒的村官真是好啊,是實實在在為我們老百姓辦事啊。
就這樣,這些點點滴滴,這種被信任、被認可的感覺,讓我意識到工作是很有意義的。
感動于鄉(xiāng)鄰之間的深厚情感,感受到幫助別人后的幸福,也體驗過被別人指責時的挫敗。
通過這些磨練,尤其是失敗和挫折,隨時提醒自己,不忘當初的諾言: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
小時候家境貧寒,總是別人在幫助我,現(xiàn)在我有能力了,是幫助別人的時候了,而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能實現(xiàn)我的價值,恰好這個價值又是群眾需要的。
受此影響,我堅守著崗位,快樂并幸福著。
在農(nóng)村工作,我深刻感受到,和基層接觸的越多,就越覺得需要你。
村官,是根植于農(nóng)村熱土,長期并直接與農(nóng)民打交道;是要融入農(nóng)村和農(nóng)民同甘苦;在處理農(nóng)村各種復雜具體問題的實踐中,助推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
我為自己是一名基層工作者感到驕傲;對幫助自己成長發(fā)展的黨組織充滿感恩;對志愿投身基層事業(yè)和為改善村民生活而不懈努力充滿激情。
我告訴自己:立足當前,一點一滴,從小事做起,“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的初衷絕不動搖,實現(xiàn)小夢,成就大夢,我的“中國夢”在農(nóng)村。
【有獎中國征文揭曉】相關文章:
2017年有獎征文揭曉10-08
有獎中國征文(通用26篇)09-02
關于有獎征文11-16
詩歌有獎征文11-10
岱山有獎征文大賽10-08
有獎征文評選標準10-08
有獎征文大賽總結10-08
最新有獎征文大賽10-08
有獎征文(精選32篇)08-18
2017銀行有獎征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