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檢驗結果危急值報告制度的臨床應用
本論文就危急值回報制度在本院臨床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對各位醫(yī)學檢驗方面的畢業(yè)生有幫助!
摘要: 目的 提高臨床醫(yī)師和檢驗人員對臨床危急值報告制度的認識,對危急值進行分析,為持續(xù)改進危急值報告制度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通過對我院兩年來臨床標本的觀察,制定檢驗項目的危急值范圍,認真執(zhí)行檢驗項目危急值報告制度,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結果 計算危急值項目發(fā)生率,分布,制定我院血細胞檢驗4個項目、血栓與止血檢驗3個項目、血氣分析6個項目及生化檢驗13個項目的危急值范圍。結論 檢驗人員須認真地執(zhí)行檢驗項目危急值報告制度,以便臨床醫(yī)師能夠準確、迅速及時地得知危重病患者的檢驗信息,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關鍵詞: 臨床檢驗;危急值;報告制度
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2007年患者安全目標》提出建立臨床實驗室“危急值”報告制度。建立臨床實驗室危急值報告制度,使檢驗人員能及時識別危急值,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對搶救危重患者、保障醫(yī)療安全起著重要作用。目前對“危急值”的認識、建立報告制度及應用還不夠廣泛和深入,又因各醫(yī)療機構的大小不同、服務對象的不同,在“危急值”制定的項目和范圍上也不盡相同,尤其在基層醫(yī)療機構還存在著各種不足之處。
1 、資料與方法
1.1 標本來源 觀察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間住院患者和急診患者中不同年齡(新生兒、兒童、成年、老年人)、性別和不同種族人群患者的檢驗數據,制定我院的危急值項目及范圍,包括:血鉀、血糖、血氣、血小板計數、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凝血酶原時間測定、纖維蛋白原定量等。
1.2 儀器與試劑日本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拜爾855血氣血氧分析儀、日本Sysmex CA1500血凝分析儀、拜爾B120全自動5分類血球計數儀,試劑均為配套的試劑。
1.3 方法通過對兩年來我院50例臨床標本的觀察,以及參考國家衛(wèi)生部制定的檢驗危急值項目,根據《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及儀器的性能與測定項目的方法學原理等建立本科檢驗項目的標準作業(yè)程序文件并執(zhí)行。
2、 結果
分析2008年到2010年的臨床檢驗數據,總試驗數1612萬個,危急值項目的實驗數123萬個,符合危急值報告條件的實驗數22360個,約占總實驗數的0.14%,占危急值項目的1.66%。危急值發(fā)生率最高的項目是PLT,其次是WBC、K、HGB。危急值只要是發(fā)生在血液、腫瘤、ICU這些科室的患者。
3 、出現(xiàn)危急值時的處理方法
當出現(xiàn)危急值,檢驗人員首先必須立即進行核查,如確認標本是否準確,標本的質量如何,操作過程有無錯誤,即要保證檢驗程序和結果正確無誤,又不要因核查而延誤報告時間,可立即與臨床醫(yī)護人員聯(lián)系,詢問患者情況,必要時可原標本復查,以核實結果。
當出現(xiàn)上述危急值時,在確認儀器設備正常情況下,立即復查,其結果與第一次吻合無誤后,立即電話通知臨床。同時從電話了解病情以確定結果的可靠性,并在“檢驗科危急值結果登記本”上詳細記錄。記錄內容:檢驗日期、患者姓名、病歷號(門診號或住院卡號),條形碼檢驗項目,檢驗結果,復查值,臨床聯(lián)系人,電話時間(月/13/時/分),病情,報告人,備注等,記錄保存2年以上。
在工作單元電腦上進行確認,發(fā)送報告單。傳染病檢測陽性結果,按規(guī)定留有標本,向防?苹蛏霞壷鞴懿块T報告。體檢中高ALT、衣原體、淋球菌、梅毒檢測陽性也應當“危急值”及時通知。
4、 討論
危急值報告制度最早由Iund berg提出,已被世界各地所采用。隨著檢驗技術的發(fā)展,分析前、后的影響因素比分析中要復雜,應從檢驗全過程的角度來保證檢驗質量,特別是危急值項目。實驗室一旦出現(xiàn)危急值,檢驗者在確認檢測系統(tǒng)正常的情況下應立即復檢,復檢結果無誤后,電話報告臨床科室,并詢問醫(yī)生該危急值是否與該患者的臨床癥狀相符。如果與臨床癥狀不符,應馬上重新采集標本復查。有研究表明實驗室誤差45%~70%是來自于檢驗前質量的不合格,可見檢驗前質量控制是整個分析過程中質量保證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根據危急值項目的發(fā)生率與高低值結果分布,結合文獻報道和咨詢臨床專家,可以調整危急值報告范圍。在不影響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保證實驗室的工作效率,減少電話報告數量。過多的危急值會影響到實驗室和臨床的工作效率,增加成本。為讓真正的危急值急起來,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危急值。同時危急值標本的周轉時間對保證患者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縮短周轉時間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從申請報告開始的每一步驟都可能影響周轉時間,所以必須要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來改進限速的步驟,做到危急值真正地能為患者安全服務。
參考文獻:
[1] 邱駿,顧國浩,王雪明,等.生命危急值報告系統(tǒng)的建立與應用.臨床檢驗雜志,2008,26(6):412-413.
[2] 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3-993.
[3] 申子瑜,李萍.臨床實驗室管理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10.
【論檢驗結果危急值報告制度的臨床應用】相關文章:
檢驗危急值報告10-08
醫(yī)學檢驗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建立論文10-08
醫(yī)學檢驗假危急值報告研究論文10-09
臨床細菌檢驗結果10-08
醫(yī)學檢驗危急值管理評估分析論文10-08
醫(yī)學檢驗的進展與臨床應用10-26
醫(yī)學檢驗危急值信息化管理平臺創(chuàng)建論文10-08
醫(yī)學檢驗的進展與臨床應用論文10-09
輸血檢驗中凝聚胺技術臨床應用10-05
微課在臨床檢驗基礎實驗教學的應用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