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藝術類畢業(yè)論文

舒伯特《a小調奏鳴曲》的藝術表現(xiàn)論文

時間:2022-10-08 10:04:01 藝術類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舒伯特《a小調奏鳴曲》的藝術表現(xiàn)論文

  論文導讀:舒伯特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樂圣”貝多芬的忠實追隨者,在繼承和發(fā)揚的同時他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所有音樂都有著極具歌唱性的動聽旋律,即使在他應該具有極強戲劇性的鋼琴奏鳴曲中也不例外。本文通過對《A小調奏鳴曲》D.537第一樂章的音樂的詳細分析和演奏的詳盡解說,從而證實了舒伯特不同于貝多芬的方方面面,使他本人的音樂風格更加獨樹一幟。

舒伯特《a小調奏鳴曲》的藝術表現(xiàn)論文

  關鍵詞:音樂分析,演奏詳解,藝術表現(xiàn)

  舒伯特的音樂,是觸動心靈深處的音樂,他有海頓式的天真,卻是經過認真雕琢的;他有莫扎特式的優(yōu)雅,卻帶有些許的憂郁;他有貝多芬式的宏偉,卻顯得更加內斂。以上這些特質,全都表現(xiàn)在舒伯特的鋼琴奏鳴曲里。因此在演奏他的奏鳴曲時要特別注意以下藝術特征。

  第一,舒伯特是處在歷史進程的過渡階段上,仿佛是站在各種風格和流派的交合點上的一個人物。從他思維的明確,從他采用風俗色彩的素材和某些具體的寫法來看,他是屬于古典派的作曲家。從他的處世態(tài)度的特點,對大自然的特殊愛好以及愛好歌曲性和富于音色色彩的舞曲性來看,無疑,他是一個浪漫主義者?梢哉f,他是古典主義者中間的浪漫主義者,浪漫主義者中間的古典主義者。舒伯特在古典主義的沃土里培育出浪漫主義的花朵,并使它們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大自然的熱烈、真摯的景仰者舒伯特那里,我們找不到近似海頓的自然哲學的觀點。

  第二,由于舒伯特有著強烈的雙重性格,既有天真無邪的爛漫,又有深沉猶豫地傷感,因此,他在探索用音樂形式在敘述變換的外在事件時既有音調的直率,有不乏能夠體現(xiàn)內在實質的音調,并且在對比中進行融合。我認為,正確找到的這種對比關系中就正包含著今天的音樂所少有的品質——和諧、美妙和高尚的氣質,換句話說,就是那些使得舒伯特的藝術大為生色的客觀與主觀,永恒與暫時的奧妙配合。如譜例1是《A小調奏鳴曲》D.537第二樂章的開始,左手和右手既是一種對比,又是一種融合,左手跳音的直率和右手略帶莊重的樂句結合使得樂曲別具風格。

  譜例1:

  第三,注意把音樂的織體(這種織體既有很多非常不同的面貌,又有很多同樣情緒的小塊素材的重復)統(tǒng)一成一個整體和按照一定的構思規(guī)則構成一個藝術有機體。例如在《A小調奏鳴曲》D.537第一樂章的一開始(如下文中的譜例2)就是如此,前三小節(jié)和后兩小節(ji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無論是織體還是情緒上都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舒伯特卻非常藝術地將他們按照自己的構思組成一個藝術有機體,并將此作為樂曲的核心動機進行多次的重復或變化重復。

  《a小調奏鳴曲》D.537中三個樂章的關系。

  一八一七年,舒伯特創(chuàng)作了一部杰出的作品——《A小調奏鳴曲》D.537。它只有三個樂章,短小精悍,卻顯示出舒伯特已經擺脫前人的束縛,第一次顯示了自己的個性,有了自己獨特的音樂語言。在這部作品里,樂章與樂章之間的關系已經不同于舒伯特的前輩。 在他本人以前,奏鳴曲一般有四個樂章或者有三個樂章,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快—慢—快—快或快—慢—快,而這部作品的三個樂章之間的關系則是快—快—快。論文寫作,演奏詳解。。從音樂語言上講,他的前人除了在慢板樂章里有著非常歌唱化的旋律外,一般其他樂章都是由短小的動機經過充分的發(fā)展而成的,而舒伯特在每個樂章都首先用美好的旋律來作為基礎,并且這些旋律還往往較長,也許是由于舒伯特本人的鋼琴演奏水平的原因,他的鋼琴作品中總是充滿歌曲化。

  這首奏鳴曲的三個樂章具有很強的內在聯(lián)系。這主要體現(xiàn)在情緒上,都具有較強的抗爭情緒,同時又都帶有一定的悲劇色彩。在充滿歌曲化這一點上第二樂章最為突出,這是一個回旋曲式,幾乎自始至終音樂都充滿旋律化,尤其是主題旋律(右手旋律),頗具進行曲風格,雄壯有力。而兩個插部卻相對來說比較柔和。第一樂章和第三樂章都是除了較多地重復音型外,較長旋律相對第二樂章來講就要少些,并且都是奏鳴曲式,但第三樂章在曲式上有些特殊,是一個沒有展開部的奏鳴曲式。如此看來,第二樂段在全曲當中倒是很像三部曲式中的中部樂段了。但由于篇幅所致,本文重點分析的是第一樂章。

  《a小調奏鳴曲》D.537第一樂章的音樂分析和演奏詳解

  在這部作品的第一樂章中可以看出,無論從織體還是音響上都深受他心中的偶像貝多芬的影響,英雄性和傷感宿命性兼而有之,樂曲的一開始就以磅礴有力的聲勢出現(xiàn),好像提出了一個疑問,如譜例2:

  這在演奏上要特別注意其力度的控制,在這里要想得到更好的控制,就必須深刻了解舒伯特的性格和音樂風格。論文寫作,演奏詳解。。在這里,根據(jù)文章第二部分中所述的內容可知,他有貝多芬的英雄性的一面,但并沒有貝多芬那樣的狂熱和激進(如譜例1中的第一小節(jié))。在舒伯特思想當中有著激烈的矛盾,但他解決矛盾的方式方法和結果并不同于貝多芬,我們不可簡單地去否認舒伯特而草率地忽視他的傷感氣質,雖然他的音樂性質主要是悲觀失望的。演奏中,樂曲一開始的力度是強,至于要強到什么程度,這就是一個問題。舒伯特的強不能簡單地像貝多芬近乎瘋狂的強,在這里要有一定的節(jié)制,能奏出鏗鏘有力的程度就行了,因為舒伯特永遠不會像貝多芬一樣像一頭雄獅一樣去爆發(fā)胸中的一切(如譜例1中第二、三小節(jié))。第四、五小節(jié)的近似琶音式的進行較前兩小節(jié)在力度上馬上就又弱了下來,但必然是弱而不虛,猶如腦中有力的思想火花。

  主部和副部的連接(如譜例3)如劇烈的心理斗爭,雖弱但連綿不斷,生動地刻畫了作者此時不安的心理。連接部在總的趨勢上是向下的,由此可知作者的情緒也是逐漸向下的,通過連接部就已經很明顯地顯示出舒伯特的一貫的悲觀情緒,因此在這里的觸鍵尤其要表現(xiàn)出在流動中的不安和悲觀情緒。論文寫作,演奏詳解。。譜例3:

  副部主題則以一種懇求似的口吻甚至有點無奈地輕吟出來。

  如譜例4:

  在調性安排上,主部和副部的關系也不再是簡單的主屬關系,副部主題的調性雖然是向屬方向走了,但和主部卻是形成了小二度的關系,緊接著更有著向下屬方向走的嫌疑。論文寫作,演奏詳解。。副部總的來說情緒更加復雜,因此在演奏這一部分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旋律的內在動力與三十二到三十五小節(jié)(如譜例5)中的不正常強音的表現(xiàn)。論文寫作,演奏詳解。。呈示部的結束部比較長,就像茍延殘喘的微弱氣息,萎靡不振中的絕望,小心翼翼的控制力度必然是其中的第一要素,其次就是著力表現(xiàn)奄奄一息的傷悲。譜例5:

  展開部不再象呈示部中的結束部那樣輕弱地悲鳴,而是像一個驚雷一般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就像一個不甘就此死去的戰(zhàn)士再次努力抗爭起來,拼命掙扎的氣勢直沖霄宇。展開部的一開始就將力度推到了全曲的最強點,連綿不斷的強音就像沉重有力的步伐,快速上升的音型更像一氣沖天的雄鷹,毫無畏懼。這也許正是舒伯特柔弱的另一面英雄性的最直接的表現(xiàn)。舒伯特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使展開部的一開始與呈示部的結束部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使人不覺為之一振,渾身熱血沸騰。對于此處的音樂,演奏者必須為音樂所動,充滿激情,胸中憋足了氣,一氣呵成,手指要充分站立起來,強調音樂的清晰和飽滿。雖然如此,在展開部的一開始并不能十分明顯的感知到呈示部主題中的某些因素,在這里,展開部更多地吸收了主部主題的在氣勢上的某些因素。但舒伯特還是在一段激動人心的音樂過后顯示了他不可逆轉的性格——傷感氣質。即使六小節(jié)(如譜例6)的柱式和弦的強力挽留也不能扭轉乾坤,一連串的柱式和弦就像支撐剛才的一座摩天大廈一樣現(xiàn)在卻即刻轟然倒塌,副部主題的那種猶豫悲憫的情緒頓時再次襲來。譜例6:

  在剩下的展開部分中,舒伯特雖然在極力呈現(xiàn)他在苦難中的掙扎,時而吶喊,時而悲靡,時而奮斗,時而彷徨。但最后也不能掩蓋他逐漸精疲力竭的滑坡情緒。毫無疑問,展開部是舒伯特心理活動最為復雜的部分,在這里演奏者要特別注意音樂的起伏,力度的對比,情緒的渲染。

  奇怪的是,在舒伯特以前,很少有人在再現(xiàn)部中安排和主調形成下屬調的調性。但在這里,舒伯特這樣做了。這是由他本人的內在氣質所決定的,因為他這樣安排正好顯示了他的低落性格。他的再現(xiàn)基本上是完全再現(xiàn)。在情感的處理上,基本和呈示部一樣。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一百八十九小節(jié)以非常微弱的情緒結束后,后面再次出現(xiàn)了主部主題的強有力的帶有提問性的樂句,在這里應該如何來理解呢?按照舒伯特的性格,在極弱情況下結束時極其正常的,他為何要在最后再次重復一次主題樂句。在這里我想他想表現(xiàn)的應該是一種死不瞑目的感覺。論文寫作,演奏詳解。。在奄奄一息的情況下他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向蒼天再一次提出了在他的人生中最大的質問,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從所標的力度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樂曲的一開始是由一個強記號開始的,最后一句的開始則是由兩個強記號開始的。由此可見,在彈奏最后一句的時候,應該盡量將力度加大,努力突出一種悲愴性。

  總之,演奏舒伯特的奏鳴曲和演奏貝多芬的奏鳴曲有著很大的不同。貝多芬的奏鳴曲不但具有宏大的結構、暴風雨般的激情,而且還具備震撼人心的悲愴。在演奏貝多芬時首先強調的就是一種內在的精神。而舒伯特不同,在舒伯特身上更多的表現(xiàn)出一種浪漫憂傷的氣質,而英雄性表現(xiàn)的并不多且程度不夠。因此,在演奏他的奏鳴曲的時候,更多的就像在演唱他的藝術歌曲一樣,要注重音樂的旋律感和連貫感。當然,舒伯特在很多方面也會表現(xiàn)得并不成熟,比如戲劇性不夠,結構的松散,篇幅的冗長,織體的鋼琴化不足等。但是他在缺點之中卻寓有特點,這就使他的奏鳴曲發(fā)展自成一格,既不同于同時代的貝多芬,也不同于以后的勃拉姆斯和肖邦等。他在自己的旋律世界里自由的暢游,盡情地抒發(fā)著他內心中的浪漫情愁。對于這一點,作為一個演奏者應該更加深入地去把握和詮釋。

  參考文獻:

  1、《西方音樂通史》于潤洋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年7月版

  2、《舒伯特及其鋼琴音樂》徐潔編譯《名家名曲》

  3、《西方音樂史》朱敬修唐瑰卿編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1

【舒伯特《a小調奏鳴曲》的藝術表現(xiàn)論文】相關文章:

鋼琴奏鳴曲藝術風格探究論文10-10

民歌創(chuàng)作與演唱藝術表現(xiàn)論文10-12

色彩在藝術設計創(chuàng)作中的表現(xiàn)論文10-09

動畫藝術中裝飾性的表現(xiàn)論文10-10

建筑漫游動畫的藝術表現(xiàn)剖析的論文10-11

小區(qū)景觀環(huán)境設計的藝術表現(xiàn)論文10-11

客觀廣告的藝術形式及表現(xiàn)特征論文10-10

a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藝術風格探究論文10-10

藝術設計思維方式與表現(xiàn)方法論文10-09

客觀廣告下的藝術形式表現(xiàn)特征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