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字技術應用下的民間藝術論文
1.數字技術和民間美術元素的關系
1.1數字技術和皮影戲劇的關系
古代的皮影實物很難保存,在如今也都很難真正見到,但是通過數字化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段能夠有效的將目前現有的文獻信息內容完美的保存在珍貴的圖像當中,并進行數字化的修復工作。然而從這一點上來看,數字化的剪紙能夠對戲曲的剪紙進行有效的保護和傳承,而且在這方面也承載著絕對的優(yōu)勢,這都是圍繞著數字化剪紙藝術后續(xù)發(fā)展的主要方向。同時隨著我國動漫產業(yè)的不斷興盛,在動畫方面的傳播也開始不斷的發(fā)生,大多數傳統(tǒng)的戲曲都為我國動畫的發(fā)展提供了非常廣闊的思路,而且根據相應的生動活潑的體系,直接走進了現代人的現實生活當中,從而有效的完成了古典藝術方面的現代化轉換行為,并因此而獲得數量更多的現代化的觀眾[2]。皮影在古代一經出現就直接成功的繼承和發(fā)揚了中國傳統(tǒng)的線描藝術,通過刀具,能夠分別在紙張及皮革上面刻畫出各種不同的情況,再結合皮影線條方面的自由柔和度,通過各種長短、粗細以及曲直等多種形態(tài)來生動的表現出所要塑造對象的具體形態(tài)、動態(tài)方面的特征。
1.2數字技術和剪紙藝術的關系
剪紙主要是以紙張作為材料,通過剪和刻的方式來實現,再通過印染和套色的方式來作為輔助,通過一種鏤空的效果來促使其產生一種虛實呼應的結果,從而有效的展現出各種生動的形象,促使剪紙的內容情節(jié)更加的具有趣味性。剪紙的形式有很多,有染色、套色以及單色等。有些動畫MV經常會受到人們的議論,他們認為這只是將剪紙的團放在flash當中重新的繪制一遍,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只是進行簡單的臨摹,那就只能說明是用一種數字的手段來進行的,這就必須要真正的考慮到剪紙的創(chuàng)作背景、設計思想以及制作的流程等,通過對民間藝術美學的研究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的沉淀,再結合flash,以此來有效的擴大剪紙藝術所具有的藝術價值,從而實現創(chuàng)作空間的拓展,真正繼承和傳播了剪紙藝術的精髓。
2.剪紙藝術在皮影動畫當中的應用
2.1皮影人物和flash人物的對比
真正的皮影道具的制作有著非常嚴謹的制作工藝流程,而且在制作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真正具有皮影制作經驗的制作藝人才能夠完成這個任務。而在數字技術的基礎上就完全可以忽略這個過程,只需要注重皮影繪制的效果,同時也無需鏤刻和施色等操作,只需要通過PS等工具來繪制相應的皮影人物的身體部件即可,同時將此類的部件直接導入到flash當中轉換成各種元件,然后在flash當中進行補間或者是調節(jié)骨骼的操作來實現人物的動作目的。
2.2皮影表演方式和flash動畫的對比
皮影戲通常都需要三根竹棍來對人偶進行操縱,其中一根系在胸前或者是背上的主棍,這根能夠有效的保證皮影人偶的穩(wěn)定重心,保障其整體的運動性。另外兩根則系于雙手之上,促使其形成一種生動和流暢的表演性動作,當需要加入一些其他的道具時,則通常會將木棍增多,具有非常強的藝術工藝性[3]。而flash動畫當中的補間操作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能夠通過關鍵幀的設置來調出主要的動作,再通過補間形成連貫的動畫動作,非常的方便。
2.3圖像繪制創(chuàng)作
Flash當中的圖形都是由工具選項當中所包含的所有繪圖工作繪制而成的,而且所有圖形的形式非常的自由,能夠隨意的對相應的工作進行局部的修改和選取,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將各自不同的圖形放在同一層時,上面的圖形通常會覆蓋住下面的圖形。而繪制對象就不一樣,因可以對其進行直接的修改,同時也可以雙擊進入到內部來進行編輯和操作,其所具有的最大特點還是在繪制對象的本身基礎上處于一個相對獨立的存在,因此就可以將兩個繪制對象進行相互覆蓋,同時對二者的之間的位置大小以及角度等進行編輯修改,還可以通過筆觸來使用填充的屬性加以修改。
3.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化技術的研究和開發(fā)工作,有效了保護了民間藝術的研發(fā),同時也直接延伸出了更廣泛的行業(yè),并形成一種產業(yè)化的發(fā)展。
【數字技術應用下的民間藝術論文】相關文章:
數字技術動畫藝術論文10-08
數字技術在公共藝術設計的應用論文10-09
數字技術在電氣自動化的應用論文10-10
民間傳統(tǒng)藝術論文10-08
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應用領域論文11-15
藝術教育民間藝術論文10-08
數控技術應用下的機械制造論文10-08
會展業(yè)民間藝術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