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駐村故事演講稿
我的駐村故事演講稿【1】
為深入了解基層實際情況,切實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進一步改善黨群、干群關系,促進我鄉(xiāng)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fā)展。
根據中央關于密切聯系群眾的有關精神和縣委組織部創(chuàng)新提出的“返鄉(xiāng)走親、駐村連心”活動要求,經鄉(xiāng)黨委、政府研究,決定選派6名鄉(xiāng)機關干部駐村聯系塘涇村,并由我擔任駐村組長。
塘涇村是典型的農業(yè)村,進城務工、特種水產養(yǎng)殖是農民收入的兩大主要來源,村集體經濟年穩(wěn)定收入不足10萬元,是全縣集體經濟薄弱村,農村基礎設施落后,村容村貌破舊,在全鄉(xiāng)13個行政村中排名靠后。
好在新一屆村兩委會班子團結,思路清晰,工作務實,近年來各項工作有了明顯進步,雖然聯村還不到一年,但經歷了塘涇村發(fā)展進步的過程,也為村集體和群眾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得到了塘涇村干部群眾的支持和稱贊,感受頗深。
駐村聯系突出一個“勤”字。
我在鄉(xiāng)農發(fā)辦分管畜牧、農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現代農業(yè)“兩區(qū)”和土地開發(fā)、農整項目建設等工作,還要參與寶塔山開元項目拆遷征地等中心工作,任務十分繁重,但我還是統(tǒng)籌安排,盡量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駐村聯系上,近一年來,我結合分管工作、全鄉(xiāng)重點工作和“夜學、夜講、夜談、夜訪、夜辦”等五夜行動,駐村聯系 58次,其中利用節(jié)假工作日35次,晚上值班時間23次。
走訪群眾突出一個“深”字。
為了盡快了解塘涇村村情民情,熟悉情況,在村干部的支持配合下,對黨員、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種養(yǎng)大戶、貧困戶、矛盾糾紛戶等人群,分批分期逐戶上門進行走訪交流,共走訪農戶153戶,通過走訪,梳理出了事關塘涇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合理化建議 8條,群眾熱點難點問題6個,矛盾糾紛苗頭4件。
針對梳理出來的建議、問題,我及時會同村兩委會進行研究,采納吸收了群眾建議6條,6個群眾熱點難點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4件矛盾糾紛已全部成功調處。
面對困難群眾突出一個“情”字。
在走訪中發(fā)現,塘涇村五閘組村民老陳,父親早年病故,全家現有人口6人,妻子無業(yè)在家、兒子年幼、母親給他人打零工,家中還有兩位年邁老人,70多歲有眼疾、耳聾的爺爺和80多歲患有痛風、高血壓等疾病的奶奶,兩位老人每個月僅醫(yī)藥費就要500多塊錢,全家就靠他養(yǎng)幾頭豬和母親給人打點零工,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過日子,除了老人醫(yī)藥費和必要的生活開支已入不敷出,生活十分拮據,兩間80年代建造二層樓房子,墻體已多處開裂,也無錢修繕。
再加上今年全縣開展了生豬養(yǎng)殖污染整治工作,陳文軍的小豬圈也在關停之列,收入也相應減少,生活更加困難。
對此,我會同村干部多次上門,與老陳對接交流,幫助他想方設法,鼓勵他樹立信心,通過多方努力,為他爭取了舊房改造資金1萬元,并介紹他到本村華美冰箱廠工作(預計月收入能達到2500元),并列入年底貧困救濟計劃,下一步我計劃將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應協(xié)調,爭取將該戶列入低保戶。
現在他家的房屋也進行了改造,本人也有了固定的工作和穩(wěn)定的收入,家庭生活狀況也有了明顯改善。
為民辦事突出一個“實”字。
塘涇村有個叫陸十畝的地方,土地面積有600多畝,該地方原為竹地、桑地、荒地和小魚塘,由于交通不便加之土壤貧瘠,出產不高,有許多土地業(yè)已荒棄,畝均收入還不到200元,群眾要求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提高土地產出效益的愿望十分強烈。
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我會同村干部對現場踏勘,與村兩委研究制定了土地開發(fā)項目建設方案。
為了盡快使項目開工建設,我多次與鄉(xiāng)政府有關領導和縣國土局等部門溝通協(xié)調,在面積測量、材料申報、立項、制定方案和工程招投標等工作中,我自己都親力親為,通過努力,在今年1月份通過了縣級立項, 2月份進場施工,6月份完成了土方平整、機耕路路基和路面硬化、排灌渠道襯砌等工程,8月份順利通過了縣級驗收。
該項目的建設,使原600多畝荒地開發(fā)變成基礎設施完善的良田,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00多萬元。
該地方土地開發(fā)項目建設后不久,被浙江現代聯合控股集團相中,經多次對接洽談,引進了德清現代聯合農業(yè)生態(tài)觀光園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1.8億元人民幣(其中美元600萬元),土地全部流轉項目中,每畝土地租金1000多元,為群眾每年增加土地租金收入90多萬元,還預計可以為塘涇村群眾提供200多個工作崗位。
駐村工作是鍛煉機關干部,提升基層群眾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手段,更是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具體體現。
我雖然駐村聯系塘涇村時間不長,但也受到了不少啟發(fā),在今后的駐村工作中,我將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協(xié)作的工作氛圍,全力做好駐村工作,用實際行動來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的駐村故事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xx縣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駐xx村工作組成員,很榮幸能參加今天的比賽,我演講的題目是《撐起基層建設風帆展現駐村干部風采》。
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的延展和深入,是切實貫徹落實好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十七屆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鞏固和擴大全區(qū)作風建設年、效能建設年成果的重要部署。
我很榮幸被選派到xx村開展駐村工作。
2月28日,在我縣副縣長xx的帶領下,我們一行5人準時進點駐村開展工作。
駐村期間,我們始終按照縣委提出的“三個明白”(明白農牧民群眾在想什么,基層黨員在想什么,基層干部在想什么)的'工作要求,把農牧民群眾、基層黨員干部的所思、所想、所盼作為努力的方向。
堅持放低姿態(tài)、沉下身心、帶著感情開展入戶走訪,廣泛征求發(fā)展經濟、維護穩(wěn)定、改善民生的意見和建議,為群眾排憂解難,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讓農牧民群眾真正感到了“親”,讓基層干部心里有了“底”,讓
基層黨員身上感到有了“勁”。
同時,通過一樁樁實事好事,使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切實在群眾心中生了根,發(fā)了芽。
我們深深感受到只有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
在我們駐點村,在我們駐村工作組,涌現出許多先進個人,他們普普通通,實實在在,卻切切實實地把群眾放到了心上,用一個個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例演繹了自己作為一名普通共產黨員豐富精彩的駐村工作生活。
下面,請允許我用兩個真實的事例來展現駐村工作人員的風采。
回想起今年的藏歷新年,我感覺還是那么溫暖,那么親切。
3月5日一大早,我們就帶著慰問品去看望五保戶卓瑪老人。
到老人家時,老人還沒起床,家里的年貨還沒有備齊。
駐村工作人員給老人打掃完院子后,又幫老人在自家院子里掛起鮮艷的國旗,最后還為老人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飯。
老人看著爐子里的火苗高興地對我們說:“現在的生活好了,我們的生活就像這爐子里的火苗越過越紅火,是共產黨,是新中國給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甭牭竭@里,我們都十分感動,是啊,這里雖然偏僻,雖然貧困,但這里的老百姓很淳樸,很善良,我們在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圓滿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為群眾多辦實事好事,讓廣大農牧民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還有一件事,我至今記憶深刻。
6月25日晚10點,xx村突降暴雨,xx村委會到xx一
組的道路被泥石流沖斷,幾名回家的村民被困在了路上,接到險情后,駐村工作組成員立刻組織部分村民,帶著鐵鍬等工具直奔現場,當時的雨下的很急,工作組成員沒有一個低頭、沒有一個退縮,大家搬石頭的搬石頭,疏通水道的疏通水道,經過2個多小時的搶修,道路修通了,被困村民安全回家了,雖然駐村干部非常疲憊,但沒有一個喊累,沒有一聲抱怨。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有2名駐村干部發(fā)起了高燒,他們在駐點顧不得休息,沒等高燒完全退去,又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回想起那個夜晚,我仍然為自己、為全體駐村工作人員驕傲,我深深體會到,駐村工作組成員在駐村期間都有一種信念,就是為民服務的信念;都有一種激情,就是為民服務的激情,都有一種情懷,就是一心為民的情懷。
回顧過去的半年,駐村生活色彩紛呈,豐富多彩,以前常在機關工作,此次駐村工作,讓我感受到了基層工作的繁瑣和艱辛,認識到了基層工作需要有責任心和耐心,體會出了“服務基層,大有作為”的深刻內涵,對駐村工作我充滿了樂觀和自信。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工作,不斷完善自己,提高工作能力,力求在本次駐村工作中,圓滿完成基層建設年活動的目標任務和相關要求,以自己行動讓組織放心,讓群眾滿意。
我的演講結束了。
謝謝大家!
【我的駐村故事演講稿】相關文章:
1.駐村調研報告
2.駐村述職報告
4.駐村的工作計劃
5.駐村的工作簡報
6.駐村的工作簡報
8.駐村的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