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是《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人終身教育的需要。那么我們要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小編整理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與你分享!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空間。
要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教師首先要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
這就要求教師教學明主,尊重不同學生的情感、思維、興趣、愛好,允許學生對問題有不同看法,盡管這些看法可能是錯誤的,甚至是荒誕不稽、幼稚可笑的,我們都要熱情地鼓勵他們。
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身心自由,才能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才能自主地學習。
我在教《不懂就要問》這課時,預習前,我就要求同學們認真預習,然后提出所有想問的問題。
結果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比以往多得多,甚至有一位同學問我:“老師,孫中山小時候那么會提問題,他后來成為科學家了嗎?”
這個問題與課文內容毫無關系,但我沒有拒絕回答,而是給他們講了孫中山以后的事跡,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整節(jié)課的學習熱情都非常高。
二、激發(fā)自主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知識點,或稍作改編、或拓展延伸,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
如第六冊語文教材《積累運用六》,里面有一篇短文《盲人與畫》,旁邊還配了一幅沒有彩色的畫,學完短文以后,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把畫彩上顏色,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刻高漲,很快就把畫涂得五顏六色。
然后,我請同學們說說自己涂的畫,有個同學說:“我的圖上有一顆火紅火紅的太陽!
有的則說:“我的圖上是一條清可見底的小河,河邊是一塊碧綠的草地!
有的則說:“我的圖上有一幢童話般的屋子,屋里住著一只小白兔呢!”同學們的想象真是豐富!類似的例子教材中還很多,教師只要善于挖掘,就一定能找到學生感興趣的素材。
三、立足自主學習的起點。
要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就要摸準學生學習的起點。
我以為,這個“起點”就應該是每個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所給的材料太簡單,低于“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生早就會了,沒有學習的興趣。
所給的材料太復雜,高于“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生同樣沒有學習的興趣,也就無法自主地學習。
所以,要立足“最近發(fā)展區(qū)”。
但是,每個班級都
有優(yōu)生和學習困難生,每個同學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又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學生,然后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
如在教《落花生》一課時,可以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
(1)、落花生有什么特點?
(2)、父親說做人要做怎樣的人?
(3)、你對父親的話怎能樣理解,談談你的感想。
前面兩個問題屬于一般性的問題,較適合中下生,后一個問題難度較大,需要聯(lián)系自身的經歷才能作答,適合于優(yōu)生。
在作業(yè)設計的時候,也要設計有層次、有坡度的練習題,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四、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學成功的一半,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將使他們受益終身。
我是這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的:
(1)、在預習時,要求學生邊讀邊畫出不懂讀的字詞,然后想辦法弄懂他們。
如查字典、問同學、問老師;
(2)、把不懂的問題寫在本子上,或獨立思考,或請教同學。
這樣,學生不斷提出問題,久而久之,就能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
(3)、鼓勵合作學習,把班上的同學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拿到小組里去討論解決。
這樣,既能充分讓他們自主學習,又能增強他們的協(xié)作精神。
每個同學在小組里都是平等的個體,可以自如地發(fā)表意見。
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在于教師長期不懈地努力。
五、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精神。
自主精神作為一種學習品質,是很難能可貴的。
而我們在很多時候忽視了這一點。
有的教師怕完不成教學任務,課堂上不允許存在不同意見,不允許學生有想法。
長期以往,學生沒有了自主性。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精神,就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言,敢于說出自己的見解,敢于反駁別人的意見,敢于互相爭論。
我在教《景陽岡》一課時,學校剛好為每個同學發(fā)了一張“保護珍稀動物——華南虎”的宣傳明信片。
學完這一課,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多數同學都認為武松是個英雄,值得敬佩。
這時,有個同學說:“我才不佩服武松呢,老師不是說,老虎是珍稀動物,叫大家保護老虎嗎?武松卻把它打死了。
你們說,還要佩服他嗎?”這一見解立刻在全班引起嘩然,我引導大家繼續(xù)討論,并適時地結合學校的活動,教育學生要保護動物,保護生態(tài),保護環(huán)境。
六、教給自主學習的方法。
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適當傳授一些學習的方法,將能取得更令人滿意的效果,學生掌握了方法,也就能利用方法更快樂,更有效地去獲取知識。
方法的教學可以單獨地進行,如教學生學生字時,指出掌握生字的音、形、義就行了。
也可以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去教,具體如下:
(1)、教師通過“幫”,教會學生處理信息。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分析問題、處理信息的能力還相當有限,教師就應該指導與幫助他們,讓他們學會分項整理,再綜合挑選自己最喜歡、與自己的課題內容最貼切最有用的材料;
(2)、教師通過“放”的方法,教會學生自主選題,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做實驗、找資料、比較、綜合等方法后,教師對一些較淺顯的問題就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自主選題、自主研究;
(3)、教師通過“導”的方法,教會學生主動掌握研究問題的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的獲得,必須通過學生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必須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因此,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自學的“氣氛”,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這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主渠道。
一、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屬于學習主體位置。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只有在自主探索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培養(yǎng)。因此,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出發(fā),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讓學生通過預習、質疑等具體活動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1.指導預習。自主學習的預習,貴在獨立性,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一環(huán)。指導預習按“扶——放”原則,起先可設置“導學提綱”以設計一系列問題的形式,在“學什么”“怎樣學”兩方面加以引導。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質疑問難。有的學生由于受知識年齡等限制;有的膽小不敢質疑問難;有的滿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質疑問難,所以我們要創(chuàng)設條件,努力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善于靈活地向學生提出探索性問題。
二、提供討論交流的機會,培養(yǎng)交際能力。
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機會,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首先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環(huán)境,讓學生充滿自信。我在教學中,經常設計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揭示知識規(guī)律和解決問題。這樣,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往和溝通,促進相互了解,促進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同時對其他同學的思路進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這種活動不僅鍛煉同學們的交際能力,也增強了他的生活實踐能力,這也是一種合作學習,這種合作學習給每個學生提供了表現自己的機會,不僅使自己對知識理解更豐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飛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自主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學習興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躍,接受能力強。
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
、僭O疑布難,激發(fā)學生好奇心理;
、谇稍O懸念,激發(fā)學生探知的迫切欲望;
、蹌(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自然產生求知的心理沖動。
如:教“正比例”時教師領學生到操場,問:現有一根米尺,要量出旗桿的高度,怎樣測量煾據旗桿的影子長也能算出旗桿的高度,影子和旗桿有怎樣的關系煷撕螅讓學生量出幾種不同的桿長和各自影長,進一步研究桿高和影長的關系,進而引出“正比例”的概念。
生動的表演能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教學“認識人民幣”時最后的練習可創(chuàng)設“售貨員”與“顧客”的表演:一位學生扮售貨員出示一根鉛筆售價為2角7分,其余學生當顧客,誰先準備好付錢的方法,鉛筆就賣給誰!痹谟腥さ馁I賣實踐活動中,把認識和使用人民幣有機結合起來,又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活動的靈活性。
四、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把課堂還給學生,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在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操作、實驗、想象,可以讓學生在主動的探索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學習10的組成時,教師為學生準備了10個扣子,要求學生先數一數有幾個扣子,再把扣子分成兩部分擺一擺有幾種方法,引導學生在操作中探索,發(fā)現10的組成的不同擺法。
總之,在課堂上,善于利用教材,靈活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自主權交給學生,真正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yǎng)終身學習能力08-08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10-21
如何培養(yǎng)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09-07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課題組個人總結11.0111-22
《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課題階段性總結11-19
《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yǎng)》心得體會04-20
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課題階段性總結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