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為行政學作為一門學科發(fā)展的貢獻
摘 要:一般認為,行政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始于威爾遜的《行政學研究》,此后相關理論不斷豐富、研究隊伍不斷壯大。盡管目前學界對行政學是否全然成為一門學科仍有爭議,但這并不影響我們肯定行政學家們在把行政學塑造成為一門學科上的努力。從西蒙的代表作之一——《管理行為:管理組織決策過程的研究》來分析西蒙對行政學如何成為一門獨立的、不斷發(fā)展的學科做出的貢獻。
關鍵詞:西蒙;行政學;學科;管理行為
也許是西蒙獲得的是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的緣故,他的這本書更多的時候被譯為了《管理行為》,并常常被劃歸為經(jīng)濟管理類書目。但無論就其標題中的“administration”(行政),還是書中對公共組織的多處提及,無不證明了該書首先應該劃歸為行政學著作的范疇。也正因此,筆者較為關注西蒙的理論為行政學這一相對年輕的學科的發(fā)展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行政學(Public Administration或Administration)就其字面意思來理解,可分為“行政”和“學”兩個關鍵元素。前者表明行政學研究的對象,后者表明行政學的屬性——學科,是一套有著獨特領域的理論、方法和知識。自其發(fā)端以來的諸多定義的區(qū)別主要集中在兩個層面,即“憲政主義”的層面和“管理主義”的層面。這兩個層面恰好反映了行政管理學發(fā)展史上兩個不同時期研究的不同側重點。持“憲政主義”行政觀的人主要是一些早期的行政學者。他們以宏觀的國家權力分配為出發(fā)點,在此基礎上,要么將行政理解為凡國家立法、司法以外的政府的總稱,要么基于政治——行政二分法將行政理解為狹窄的國家行政機關的功能或事務。持“管理”行政觀的人主要是科學管理運動興起后的一些行政學者。他們從科學管理的原則出發(fā)看待公共行政,將行政理解為一個實際而廣泛的運作過程。他們注重行政管理實施過程中的方法及其有效性。
傳統(tǒng)公共行政由威爾遜和古德諾的政治——行政兩分法、泰羅主義、韋伯的官僚制、英美文官制度所建構的理論框架,經(jīng)懷特的系統(tǒng)化、古利克的一體化和福萊特的動態(tài)化后,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為西方行政學的主導范式。然而這種范式到了40年代卻受到了西蒙的批評,其矛頭不在于行政學本身,而在于傳統(tǒng)范式缺乏科學性。因此,就行政學之所以能成為一門學科并不斷發(fā)展,西蒙功不可沒。
1使行政學理論規(guī)范化
(1)“批判性地考察”流行原則。西蒙對行政理論之路的探索是從“批判性地考察”流行的行政原則的缺陷開始的。西蒙聲明他的書與流行的行政原則不同,因為那些行政原理“像諺語那樣,總是成對出現(xiàn)。無論對哪個原則來說,差不多都能找到一個看來同樣有道理、同樣可接受的對立原則。雖然這些成對的原則會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組織工作建議,但行政理論卻沒有指明哪個更加適用”。西蒙列出的行政原則至少就包括了專業(yè)化分工,命令統(tǒng)一性,管理幅度,按目的、過程、用戶或地點進行分工的組織等等。
西蒙對流行的行政原則的批判不在于要駁倒某個具體的觀點,或是提出更多定理似的行政原則,而在于引起人們重視——現(xiàn)在流行的這些看起來簡單明了的原則很容易導致實際管理工作的混亂。西蒙指出,“行政研究的正確途徑,要求我們識別出全部重要的診斷判據(jù);要求我們用完整的一系列準則去分析行政問題;要求我們通過研究搞清楚,在多項準則相互矛盾這種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況下,應如何去進行權衡。”
西蒙這種對奉為經(jīng)典的行政理論,仍然保持清醒的治學態(tài)度本身就是科學精神的體現(xiàn),為行政學的不斷自省樹立了楷模。
(2)構筑自身的話語體系——建立科學化概念。西蒙明確提到“在科學上,原理得以建立之前,必須先建立概念。”“因此,行政理論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建立一系列概念,而且是能從理論角度描述行政問題的概念。”為此,西蒙對“權威”進行了他的界定。而更重要的是,西蒙告訴了人們?nèi)绾问惯@些概念科學化的方法,即“使之具有操作性。它們的含義必須對應于在經(jīng)驗上可以觀察到的事實或局面。”
可以看出,西蒙在對通往行政科學之路上的探索較之前人更加關注了行政學的一些更加本原、微觀、細節(jié)的地方,強調(diào)了一門行政學的建立不僅僅在于術語更加規(guī)范化,要能應用于指導實踐,還必須有自己獨特的話語體系,進而確立自己獨特的一套理論,才能構筑起一門科學的大廈。行政學也許是脫胎于政治學,行政學也許借鑒了經(jīng)濟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等科學,這不是不可以,但一定不能在借鑒中迷失自我的特色。我想這是西蒙留給行政學建設的更深層的啟示之一。
2使行政學理論求實化
西蒙強調(diào)決策中包含事實要素和價值要素。對這兩類要素的區(qū)分具有根本性的意義:“使我們懂得‘正確的’行政決策究竟指什么。澄清了行政學文獻中頻繁出現(xiàn)的政策問題和行政問題的區(qū)別。”其中,事實命題是“關于可以觀察到的事物及其運動方式的陳述”;價值命題是關于管理者對某種事物喜好的表示,表明對該事物的某種判斷。由于事實命題是可以通過檢驗來確定真?zhèn)蔚,因此我們可以說事實與價值的區(qū)分是辨明科學與非科學的標志。我們可以據(jù)此判斷事物是否真像事實命題所描述的那樣,使行政學走向類似自然科學那樣的實證之路,從而構建科學的行政理論和真正的行政科學。“行政學像任何一門科學一樣,僅僅關心事實敘述?茖W體系中沒有倫理斷言的立錐之地。一旦有倫理語句出現(xiàn),我們總可以將它分解為兩部分:事實部分和倫理部分。只有前者同科學有關。”西蒙的這一理論讓我們明白,社會科學雖然與自然科學不同,但仍然是一門科學,而科學最本質(zhì)的就是要經(jīng)得起推敲,否則就是偽科學。且不論行政學是否一定能采用實證的方式來研究,至少西蒙體現(xiàn)了科學求實的本質(zhì)精神。
3使行政學理論務實化
在西蒙以前,古典經(jīng)濟學理論的基本命題是完全理性。但西蒙認為:“個人行為必然永遠達不到理性標準”,理性是有限度的。這是因為人的知識是有限的,決策者既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也無法認識決策的詳盡規(guī)律;人的計算能力有限,無法處理數(shù)量巨大的變量方程組;人的想象力和設想能力有限, 不可能把全部備擇方案列出;人的價值取向并非始終如一,目的時常改變;人的目的往往多元, 而且互相抵觸,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
傳統(tǒng)的理性假設只是一種極限,是人類不斷追求的目標,人們只能通過不斷的探索去接近它,才是積極的理性態(tài)度。西蒙的決策理論,修正了此前理性選擇設計的完美性偏差,從而拉近了理性選擇預設條件與現(xiàn)實生活理性局限之間的距離。人們既然不可能尋找最優(yōu)的解決方案,那么以“令人滿意”作為選擇方案的標準,尋求次優(yōu)方案實為務實之舉。瑞典皇家科學院也認為:西蒙對組織內(nèi)決策的觀察和研究,看起來似乎比不上古典利潤最大化理論那么優(yōu)美,但是卻提供了對某些管理領域的理解和預測更可行的方法。也就是說,西蒙不是追求理論的更加漂亮,而是追求理論的更加適用。
4使行政學研究開放化
毋庸贅言,事物有著內(nèi)在的本質(zhì)的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作為對事物本質(zhì)的正確反映的科學,也必然是相互貫通的。西蒙在行政學研究方法上給人們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行政學,作為一門學科,理所應當?shù)赝卣寡芯康囊暯呛退悸、以開放的心態(tài)引入其他學科優(yōu)秀的成果。這不僅僅使得行政學能更加合理、科學地完善其理論,更在于它使得行政學具有了一種兼收并蓄的恢弘大氣,更加具有科學的精神。
從本書的宏觀層面看,書中廣泛地應用了心理學的知識來做研究,較為集中和明顯的章節(jié)比如:第五章對行政決策心理學的研究,西蒙以此為理論支撐指出了傳統(tǒng)理性假設的不可取,并進而樹立起其有限理性觀;第六章關于誘因的研究、第七章關于權威的理論、第十章、第十二章等,是繼梅奧、巴納德、福萊特等人之后又一位從組織成員——個人的心理角度來探索組織問題的學者。
加上二戰(zhàn)期間及戰(zhàn)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西蒙很快便吸收了這一新的學科成果,并將其引入到其行政學研究中來,使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不僅僅豐富了行政學本身,更啟發(fā)后人以開闊的視野來研究行政學。在今天我們行政學的大學課程中包括“管理信息系統(tǒng)”這門學科,也許與西蒙這位先驅(qū)是分不開的。
從本書的微觀層面看,西蒙似乎也正是要把行政學當作自然科學那樣來研究一般,這種例證散落在書中各處,除了前述事實要素和價值要素的區(qū)分,“設計組織”本身便具有工程學的色彩。
最后,西蒙在第一篇附錄里,集中談了理論科學與實用科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關系問題,揭示了行政原則的本質(zhì)。他再一次重申了作為一門科學的行政學只關心事實部分,將行政學劃分為兩種形式:對組織群體中人類行為方式進行描述的行政社會學和研究如何以稀缺資源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目標的實用行政學。西蒙認為這本書中包含了關于行政社會學的討論,也包含了實用行政學的討論,可見西蒙的理論是與其對科學的劃分良好地對應統(tǒng)一的。
西蒙對行政學作為一門學科的成長是有著突出貢獻的,除了其對行政學理論的科學化完善、其科學精神和態(tài)度也為后人樹立了典范,引導了此后行政學勇于打破經(jīng)典、不斷自省的風氣。
當然,行政學學科至今是否已完全得以建立仍為一部分學者所質(zhì)疑。但這并不影響我們肯定西蒙在把行政學塑造成為一門學科上的求索。因精力及篇幅有限,本文僅僅截取西蒙這一個片段來考察行政學作為一門科學的成長歷程,難逃孤立、靜止之嫌,但行政學的學科氣質(zhì)卻可見一斑,以此與學界同仁共同探討,并望賜教!
參考文獻
[1]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為:管理組織決策過程的研究.北京: 北京經(jīng)濟學院出版社,1991:21,36-37,45,74,77-79,244-245
[2]丁煌.西方行政學說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3 ]張國慶.行政管理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4] 孔青.“行政管理”的基本界定[J],中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 7期
[5] 張康之.20世紀行政學發(fā)展回顧[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 2006.6
[6] 張康之.從行政學的歷史中解讀我國行政學的研究方向[J]. 理論與改革.2002,3
[7] 李德強.西蒙決策中的價值要素和事實要素[J].中國科技信息.2006,1
[8] 鄧漢惠,張子剛.西蒙的有限理性研究綜述[J].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4,12
[9] 張守紀.決策理論學派第一人——西蒙[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1998,12
【西蒙為行政學作為一門學科發(fā)展的貢獻】相關文章:
提高對一門學科的學習興趣的方法10-12
我為評估做貢獻征文10-08
我為社會做貢獻作文03-02
我為環(huán)保做貢獻作文02-16
淺談通信行業(yè)發(fā)展對經(jīng)濟增長的貢獻的論文10-09
農(nóng)村企業(yè)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貢獻及影響論文03-23
我為交通做貢獻小學作文10-06
關于我為評估做貢獻征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