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知足長樂之美
一位哲人曾說:“有兩種橘子,一種大而酸,另一種小而甜。
有人拿到大的卻抱怨酸,有人拿到甜的卻抱怨小,而我拿到小的感激它是甜的,拿到酸的,感激它是大的。”這席話揭示出一個簡單的道理:人生應該知足。生活中難免有不公平,也沒有絕對完美的事物,只有于知足中品味人生之美,才能體會知足,讓我們詩意棲居于塵世。
當今世界的人們,競相拖著疲憊的身軀追名逐利,榮譽、地位和金錢,永無止步,樣樣都要有,樣樣都得優(yōu)秀于他人。何必為自己不如別人而自怨自艾呢?何必于塵世中因為不滿足而忙碌勞頓呢?想想那些因知足而詩意棲居生活的他們吧。南山腳下簇簇金菊簇擁的陶淵明,瓦爾登湖畔伴著野鶩詩意棲居的梭羅,吹彈賦侍,清高飄逸的竹林七賢......因為滿足于自己高潔品行與閑適,他們生活在與世無爭的生活狀態(tài),他們如同江南的一縷柔波,詩意地綻放出人生的華彩。
較之那些不知足,拼死向上攀爬,追逐金錢名利,過著渾渾噩噩生活的人們,人生的厚度豈止百倍?!長樂,讓我們發(fā)現(xiàn)點滴的幸福。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的確,我們的生活不缺少美妙和幸福,問題的關鍵是,看我們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對待,常言說得好:知足者長樂。正如殘疾作家史鐵生,一場車無情地車禍奪去了他的雙腿,他很懷念奔跑在花叢中的日子,因此不斷地自暴自棄,對親人大發(fā)脾氣,甚至想到了死。一個菊花盛開的秋天,母親推著坐在輪椅上的他去公園賞菊。
看見燦爛美麗的金菊,雖然花期短暫,但是依然傲然綻放。再想自己,雖失去雙腿卻還擁有家人的關懷與脫俗的文筆,他終于在細微之處發(fā)現(xiàn)了屬于自己擁有的幸福,終于知足了而倍加珍惜。而后,他筆耕不綴,在文學領域中開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試想,若他永不知足,始終抱怨生命的不公,又怎能發(fā)覺生活中點滴的幸福,接受生活中細微的感動,而贏得人生中令自己滿意的分數(shù)呢??
心態(tài),擺正位置才能正確感知。知足,讓我們到生活的豐富多彩與生命的美好。詩意地棲居于塵世;長樂,讓我們發(fā)現(xiàn)點滴的幸福;奮斗,讓我們揭開幸福的密碼;前進,是永遠向上的幸福車輪。
當然,知足長樂不是對取得一點成就固步自封,沾沾自喜,停止奮斗,而是對人生之美的不懈追求,不僅僅應在知足中品味,還需我們揮灑汗水去爭取。于知足中體味人生之美,幸福之味,親人之愛,朋友之誼,我們的生活目標才會燦若朝霞,我們的生活才會炫出煙花般的華彩。
【知足長樂之美】相關文章:
自然之美_大自然之美05-27
和諧之美02-17
閱讀自然之美02-19
留住自然之美06-12
《橋之美》教案06-18
《橋之美》教案02-13
四季之美四季之美課文范文12-07
相依相存之美03-02
山林之美雜文隨筆03-21